《平移》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53161960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移》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移》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移》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平移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课时:第一课时提供者:曾宪斌单位:湖北省宜城市南营中心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第五单元P41观察物体平移。平移是物体或图形在空间变化位置的方式,认识平移对发展空间观念有重要的作用。本套教材两次教学平移和旋转,第一次安排在二年级(下册),第二次安排在五年级。本单元是第一次教学,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是: 认识生活里常见的平移现象;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全单元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一次“试一试”、一次“想想做做”。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知平移现象,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格数。2.经历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知识的自我生成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求实态度,探究热情。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平移的概念十分陌生,关于描述更加存在困难,所以首先要针对孩子的特征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抓住二年级学生的表达特点设计问题策略。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第一道例题教学日常生活里的平移现象。列举的窗户、电梯、缆车的运动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他们能根据画面想像出实际状态。练习设计里有两个教学任务: 一是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二是学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例题的重点是观察图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用定性描述和定量刻画相结合的方式描述图形的平移。第2题则按要求平移图形,体会图形的运动。这2题是连贯的,第2题比第1题更有挑战性。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直观感知平移;能规范描述方格纸中的平移。难点: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平移后的格数。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知平移的特征1、依次出示平移、旋转的情境图。这个现象你看到过吗?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吗?(教师黑板上画出平移轨迹)如果想把这些现象分成2类,可以怎么分?2、想象平移。3、 生活中还见过这样的平移现象吗?4、 原来平移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说。5、 揭题:像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平移。6、 辨析平移现象:刚才是向()平移的,还有同学向别的方向平移的吗?你们从四面八方都做了平移,老师来做一个你看是不是平移。(曲线,图片倾斜)为什么不是?7、 动手感受。让学生观察、分类用手比划一下。能画下来吗?(学生纸上画)你是怎么画的?如果它要平移,想象一下应该怎么平移。你能上台来模拟一下平移吗?平移时特别小心的样子,为什么?不能乱动吗?请你拿桌上任何一个物品,做一个平移,和同桌说一说怎么平移的。(汇报:她是怎么平移的?你的同桌呢?)同学们,我们怎么能把平移做的更标准些?列举的窗户、电梯、缆车的运动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他们能根据画面想像出实际状态。教材通过这些物体的运动,让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的平移现象很普遍,具有对物体平移感性认识。对于平移教材没有下定义,也没有用语言描述,只要求学生有初步的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些运动有什么相同点,通过观察、想像、比较等学习活动初步感受平移。这里要求学生用手势等感知来表示平移,让他们用动作表达、交流自己对这种运动的认识。探究平移的距离1 老师把平移放进了方格图,你还认识吗?围棋子想向左平移一格,谁来帮帮它?(指名上台)从哪儿到哪儿是向左平移一格啊?(生指出)2 现在加大难度了,围棋子想向右平移4格?谁先来试试?(指名上台)他移的对吗?我们来数数。(教师指原点)怎么有些同学数1有些同学数0?谁对呢?你们同桌讨论一下。(生答)哦,那平移到哪个位置才能数1呢?(生上台指出)这里是1格,那么起点应该数几?(生答:数0)现在我们一起来数一数。3 手拉手玩平移:黑白两颗围棋子拉起了手,他们想一起向右平移6格。谁愿意帮助他们?(生上台)下面集体:预备,开始!你们将两颗棋子向右平移6格了吗?(生答是)小黑棋你偷懒了,怎么向右平移了6格你还在白棋子的后面啊?(生:原来就在后面现在也在后面)不是吧,我看你只向右平移了5格呢!(学生说明:从黑棋子起点数到对应点)小朋友们,他说的有道理吗?请你们再数数白棋子是不是也向右平移了6格。(集体数)4、 围成图形来平移:出示你准备怎么平移这三颗棋子?(生指定平移方向和距离)静静的想一想:如果一颗向()平移了()格,那另外两颗会怎么移?(先说再请生上台演示)5、 小羊们坐上小船,注意看小船怎么平移了?同桌合计下。(生答)小船平移的时候,你是盯着哪儿数的?(出示点平移后的轨迹)你来数一次。其他小朋友你们是盯着哪儿数的?有不一样的吗?(出示几条轨迹) 现在,我们再看一次小船平移的过程,盯好自己找的点。你们看看你们的点经过的长度和已经有的这几个点经过的长度一样吗?(生比较一样都是8格)都是8格,那么数小船向右平移几个时,我们找船上随便哪个点都可以吗?为什么? 完成练习平移房子:真棒,你们已经掌握了方法,平移小船难不倒你们了,那平移房子呢?(逐个交流反馈)你们能不能在自己的方格纸上也将它向左平移一格?动手试试,给同桌看看。同桌讨论。集体参与。拿出课本纸,试一试。两个教学任务: 一是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二是学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例题的重点是观察图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用定性描述和定量刻画相结合的方式描述图形的平移。第2题则按要求平移图形,体会图形的运动。这2题是连贯的,第2题比第1题更有挑战性。学生初次观察图形在方格纸上是怎样平移的,会有一些困难。例题一教学时应就“小房图向右平移了7格”是怎样看出来的,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找到观察的方法。如可以看小房图屋顶尖那一个点,可以看小房图的某一条边学生观察小房图平移的格数,各人选择了各自的着眼点。虽然这些着眼点各不相同,但结论都一样,即小房图平移了7格。通过交流,他们能看到小房图的所有点、所有面、所有线都朝相同方向移动相同距离。这样,学生对平移的感受又深入了一步。所以,这些方法不应是教师告诉他们的,应是学生自己发现并体会的。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稍难一些,教材安排2个方向让学生自己研究。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然后交流画的方法和思考。平移图形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先平移图形的各个顶点,然后依次联结顶点围成图形。另一种是把图形的各条边逐一平移。平移图形的方法仍然应是学生的思考、探索、交流、选择,尽量避免被动的接受学习。让学生平移的图形要简单些。体验平移的神奇1 图形变化 平行四边形平移变换: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老师想用今天的平移给它变个样子,你看可以怎么变?变成什么了? 箭头平移变化:老师想把它也变成长方形,你想想应该怎么做? 2.平移制作花边 平移的作用可大了,数学中经常遇到,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呢,看!小花平 移后留下脚印,就能形成美丽的图案呢!(课件演示花往右,往上,往下,斜的平移铺开)用今天学的知识说具体吗?(课件演示变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知识的自我生成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求实态度,探究热情。七、教学评价设计对于能积极发言的给予当堂表扬,根据平时习惯给星星奖励。对于作业纸完成质量高的进行及时反馈。八、板书设计 平移 喜羊羊图 九教学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反思一:低年级的数学课有没有必要让孩子拔高现状,提出高要求? 二年级的孩子,他们都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这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一节课后留在他们脑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不是死板的知识点,而是有声有色的活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总体目标中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经历”,数学是要让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中来体验、来感悟,而不能只注重结果。试想,这节课如果单纯让学生背出平移的本质属性:“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沿直线运动到另一个位置”,而没有让学生经历参与几次平移动手和数的过程,学生就能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数学空间观念吗?课程标准在13学段“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给出的总体目标是“结合实例,感受平移现象;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显然,在平移的第一教时,就让学生来学习完成平移的画法,这个设计,这个要求过高了。所以这个课的教学目标在师傅和团队的一次一次磨课研课后不断被修改。第一次的教学重点放在能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学生虽然能艰难达成目标但并非真正掌握和理解。第二次放低画的要求侧重理解平移现象,但仍要求学生画简单的一次平移。学生能机械的达成目标,但课堂非常沉闷,大部分都是教师在给予和强加,不符合二年级孩子接受和理解的实际现状。几经修改最后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课程新标准,教学重点放在结合实例感知并正确描述平移现象。孩子们的课堂积极性提高了,知识点只要跳一跳就能学到,学生有话可说。 反思二:课堂小结是否一定要围绕知识点进行?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的总体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如果说,课堂小结应围绕目标来进行的话,显然就不应仅仅只是关注知识与技能了。课堂小结应多样化,有围绕知识点的“本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围绕数学思考的“你现在能发现什么?”,有围绕解决问题的“想一想,我们是如何解决刚才的问题的?”,有围绕情感态度的“你有什么想帮帮他的?你们讨论合作后感觉怎么样?”等等。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堂教学的实际,去选择并创造出灵活多样的课堂小结方法。第一次试教,我的课堂充满了像:“平移时,位置变化了,形状大小不变,本身方向不变。”“描述时要说清楚方向和距离。”“画平移时我们应该先找好原点和对应点再用尺子作图。”等等围绕知识点的小结语。整堂课数学味过浓,老师教的满头大汗,学生听得意兴阑珊。经历几次试教,对课堂小结提出了各种意见和建议,磨课后深感小结不一定要紧紧围绕知识点,有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有些是学生可以自己概括的,有些是学生能够理解但是无法用语言来小结和表述的,即便老师表述了学生反而可能被“吓住“了! 新课程标准提出,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采取“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是否还一定要进行课堂小结?这也是我们需要考虑思考的问题。这次磨课中听到师父最多的话就是:让学生感悟,让学生自己去说。 反思三:低段学生真的那么需要情景吗?关于情景的创设是这次磨课最纠结的部分。开始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因为自己最近参加的几次数学进修和学习都在强调小学阶段数学的数学味,所以大胆采用了点小棒长方形的图形递进组合来串联整堂课。二年级的小朋友学的安安静静,举步维艰。看来这样数学味道浓厚的观察课对于还停留在直观形象思维的低段孩子来说是不适宜的。于是“集思广益”但我仍然不肯放弃我的“数学味道”,修改成为面点面,结合寻找的小环节情景,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一些起来,但是整堂课还是十分沉闷,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比较死板,没有经过自己的充分感悟和体验。最后在各方面师傅师兄的强烈建议和帮助下,加入了喜羊羊的情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试教,没想到孩子热情高涨,本来对应点这个小难点学生自己就在情景中探究出来了,让我大吃一惊!于是我的思维也打开了,不再局限在强加的数学味上。但是后来的试教中又出现了我的语言情景化太过学生的注意点不在数学知识上了,十分困惑,于是把喜羊羊的情景去掉,换成围棋子,一次羊羊一次围棋一次羊羊一次围棋,各种比较,各种和学生一起体验,五味杂陈。我们应该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尊重实情,给予孩子感兴趣的情景,这样学生才能全情投入积极探索理解,思维主动跟着教师的脚步走,甚至会走在教师前面!至于情景度的把握就需要教师在语言引导功底上下功夫!通过这次课,感悟到要上出“活泼”“愉快”“实用”的课来,就要求我们教师用学生的眼光理解教材,用新课标理念处理教材,用灵活的方法调控每个环节。“降低要求,寻找亮点,给予趣点”教学中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