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2803878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7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撑行业产业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安微废挈否壬手科学校2011年10月10日一、专业建设基础1(一)专业建设背景11 .行业背景12 .区域背景13 .人才需求背景2(二)专业建设基础21 .办学历史悠久22 .专业建设初建成效23 .人才培养新模式34 .师资队伍35实习实训基地36 .教学改革47 .社会评价48 .社会服务能力4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5(一)总体目标51 .专业建设目标52 .人才培养目标53 .教学质量目标5(二)具体指标51 .专业建设目标52 .人才培养目标63.教学质量目标6三、建设内容7(一)推进校企对接7(二)探索系统培养7(三)强化实践育人8(四)转变培养方式9(五)建设教学团队10(六)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11四、改革举措11(一)校企对接12(二)系统培养12(三)教学团队12(四)实践育人12(五)培养方式13(六)第三方评价13五、绩效考核指标14六、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16(一)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16(二)年度计划17七、保障措施20(一)组织保障20(二)制度保障20(三)资金保障20支撑行业产业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建设蹲g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技术专业建设方案(2012年-2013年)一、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医学检验工作具有人才的专业化、仪器的自动化、试剂的商品化、方法的标准化、管理的科学化”五大特点,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基础理论知识够用、迅速适应岗位工作的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是各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基本技能;必备的人文知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独立从事临床检验的工作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健康的身心素质。1 .行业背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是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中的一支核心队伍,是保障人民卫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近20年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与基础学科的相互渗透;各种仪器和合成试剂的大量涌现,极大地丰富、促进了检验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已由原先从属于临床医疗辅助性学科,发展为当今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技能应用型学科。二十一世纪医学检验将掌握人类最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分子诊断学技术,可使检验项目增加到数万项。医学检验从业人员除了要掌握基本操作外,还将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咨询服务工作,为临床提供检验结果的合理解释和应用。因此,医学检验技术对医药卫生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 .区域背景我校由卫生厅主办,位于安徽省会城市合肥,在与其他医学高校共享教学资源以及与医疗机构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本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在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加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随着中部崛起和长三角经济圈的建设,具有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地理区域优势。合肥有很多大型医疗机构和与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的生产、销售企业,特别是最近几年医学独立实验室蓬勃发展,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根据学校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被作为重点专业进行发展建设,为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保障。3 .人才需求背景目前我省共有卫生人员19.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万人,卫技人员总体学历水平偏低,据统计,中专及以下学历占62.8%,不能满足人民对卫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安徽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千人口床位数增加5%以上;千人口执业医师数增长8%以上;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到十二五”末,全省每个建制乡镇均有1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所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实现3-10万人口或每个街道办事处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8月,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安徽省财政厅联合发布公告,决定统一组织全省乡镇卫生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工,其中招聘医学检验技术人员达209名。基层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毕业生就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自2006年至今国内出现医学独立实验室(为社会提供第三方临床检验服务),专门从事医学检验技术服务,仅仅在合肥市就有大小不等的独立实验室6家,其中有艾迪康医学检验所等4家为实力雄厚的全国连锁医学检验独立实验室。此外,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除上述医疗机构有大量需求之外,与医学检验仪器、医学诊断试剂生产销售相关的企业也大量需要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生产营销队伍成为医学检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力量。(二)专业建设基础1 .办学历史悠久我校自1955年创办时就开设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也是安徽省最早开办该专业的医学院校之一。约有近5000名毕业生在不同等级的医院工作,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在省内检验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2 .专业建设初建成效(1)专业定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行以专科教育为主,辅以高职、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多层次、立体式办学形式。主要为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城市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以及医学独立实验室、医学检验仪器设备和试剂生产销售企业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团结协作好的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2)就业岗位群主要岗位:各级各类医院的检验科(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城市卫生服务中心)、医学独立实验室、医学检验仪器设备和试剂生产销售企业;次要岗位:医院病理科、中心血站检验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实验室;其他岗位:医学相关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岗位与管理岗位。3 .人才培养新模式(D聘请医学检验行业专家和企业能手组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医学检验技术类岗位群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研讨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实施课程体系改革。(2)构建了校企合作、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职业感知:通过基层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职业规划、历届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等增加学生职业感知和社会责任感;第二学年:仿真实训I:校内仿真+行业一线集中见习强化岗位必须的核心技能,提高竞争力;第三学年:职业综合技能培养:通过检验科、医院检验科顶岗实习、职业技能培训和体检中心、CDC、基层社区、乡镇、省遗传与优生优育中心进行专业拓展模块(N)实习,提高职业综合能力,多证上岗、多元化就业。4 .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41人,其中专任教师22人(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人,硕士学位的有9人,兼职教师都是各类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以上人员,理论扎实,临床实践能力强。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师对高职高专教学理念清晰,爱岗敬业精神突显,教育教学实践务实,创新意识增强,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专业教学实施中得到普遍应用,检验技术专业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验实训设备、教学基地及其产学研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成果。5 .实习实训基地(1)校内实训基地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我省医学院校中开设较早的专业,硬件条件较好,有着较强的实验实训条件,已建成能基本满足专业实验、实训等需求的装备和设施;学校在专业建设中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专业实验、实训开出率高。专业拥有实验室面积1134平方米,教学实验设备仪器661台件,包括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电泳光密度扫描仪、尿液分析仪、DNA扩增仪、紫外分析仪、旋转式粘度计、电解质分析仪等总值141.5万元,医学检验技术实验实训中心下设微生物免疫实验室、临床检验基础实验室、血液学检验实验室、寄生虫检验实验室、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等构成的校内实训基地群,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下进行理实一体化的实践技能训练。(2)校外实训基地医学技术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现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合肥艾迪康临床检验所、安徽省立新安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医大一附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等省内20余家医院,以及无锡市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等20余家建立了实习教学和科研基地,签订了长期合作与交流协议。这些基地的建立为医学检验技术的实践教学和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3)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吸取合作单位建议,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训练内容,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并重,使学生掌握岗位必需的实际操作技能。专业课程的实验课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6 .教学改革根据本专业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教学改革为抓手,课程建设为重点,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凸显了教师教育特色,形成了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取得了一大批的教学改革成果;近年来教师在省级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40余篇,60余人次主编及参编了54本教材,承担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2010年,由本专业教师主持中报的教学成果奖共有2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7 .社会评价自2004年首届专科毕业生以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4年获校级就业先进集体,06年获安徽省就业先进个人1人、2009年获全国就业先进个人1人。06-11年期间本专业学生获安徽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金奖3人、银奖3人,安徽省大学生励志演讲获金奖2人,根据检验专业韩传红同学身残志坚改编的情景剧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金奖,事迹感人。该生毕业后顺利就业。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单位对我专业毕业生满意度超过95%。毕业生在就业岗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和重用,有些已成为医院检验科及相关实验室的骨干。8.1. 会服务能力经过多年的建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团队依托专业建设,大力实施社会服务。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1 .专业建设目标通过2年的探索、改革与建设,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成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特色专业,为社会培养适用人才,为相关企业、为地区经济、为社会发展服务。2 .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保持适度的招生规模。学生具备岗位需要的人文素质、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能“下得去,留得下,用得着”,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学独立实验室(临床检验中心)、医学检验相关企业的工作岗位。3 .专业建设质量目标教学设备先进、课程体系健全、培养模式新颖、师资雄厚、质量管理科学、学生素质优良、就业质量上乘、专业吸引力强、社会效益显著(二)具体指标1 .专业建设目标(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对接建立以临床检验项目为导向、临床检验工作流程为主线、课程整合优化为基础、工学结合为核心的校-企合作为平台的产-学-研-做/训(实习/实训/培训/考证/再教育)就业-五位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每年不少于50人。课程内容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学检验项目对接;学业考试与卫生部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卫生技术类-临床医学检验师)标准对接;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发课程,课程内容以临床检验项目工作流程为主线,编写3本教材(分别涉及工作流程的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相关内容)。专业课程体系标准与医学检验行业相关标准(例如ISO15189)对接。(2)挖掘教育集团潜力,探索系统培养利用学校的教育集团优势教学资源开展社会培训,组织实施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中专学历或未经医学检验学历教育的)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不少于100学时以上;为正在蓬勃发展的医学独立实验室(如合肥艾迪康、合肥达安、合肥金域、安徽泰思特等)进行岗位培训100人次;开展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开展对口招生学历教育。(3)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实践育人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根本目标,建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仿真实训中心,投入100万元左右用于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开发中心的服务功能。把企业引进校园,在两年内与2家大型医学独立实验室合作,把学校建设成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实现订单式培养,每年不少于50人。建成30个左右能满足实训要求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开发模拟教学软件,转变培养方式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发1套模拟软件,用于设备操作、检验项目操作流程、质量控制、检验结果分析的模拟操作,提高教学过程数字化水平。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活动实时互动。(5)完善师资管理机制,建设教学团队稳定外聘教师队伍,使外聘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打造专兼结合、师资结构合理的双师化”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6)建立评价体系,实施第三方评价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设计出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毕业生追踪调查方案。2 .人才培养目标(1)入学起点及招生规模中职起点:50人/年;普高起点200人/年。(2)主要就业岗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操作岗位; 医学独立实验室(临床检验中心)实验操作岗位、客户服务岗位; 医学检验相关企业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岗位。(3)质量目标 具有爱党、爱国情操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具有行业操作规范、工作作风严谨的职业素养。 具有必备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3.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设备先进、课程体系健全、培养模式新颖、师资雄厚、质量管理科学、学生素质优良、就业质量上乘、专业吸引力强、社会效益显著。通过2年努力,达到如下目标:双证率50%,成绩合格率95%初次就业率85,对口就业率80,学生(家长)满意度90%用人单位满意度902%社会认可度95%三、建设内容(一)推进校企对接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临床检验项目为导向、临床检验工作流程为主线、课程整合优化为基础、工学结合为核心的校-企合作为平台的产-学-研-做/训(实习/实训1/培训1/考证/再教育)就业-五位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融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与具有可拓展的空间,制定能力模块的知识、能力、态度培养标准与培养目标,然后综合岗位群各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构建理论、实践、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确定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质量和市场信息反馈每年进行优化。1 .课程内容与医学检验项目对接以医学检验项目为依据,整合课程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与检验项目密切相关的实训教材。以检验项目引导改革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并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常见检验项目,编写1门实训教材。内容涉及到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寄生虫学检验技术、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等核心课程。2 .毕业证与医学检验师(士)资格证对接将学业考试,特别是专业的考试内容与卫生部的医学检验技师、卫生检验技师的考试实现对接,改革考试内容、考试时间、方法,完成计算机试题库的建设,部分推行计算机考试。3 .教学过程与检验工作流程对接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发课程,课程内容以临床检验项目工作流程为主线,编写3本岗位培训教材(分别涉及工作流程的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相关内容)。4 .专业课程体系标准与医学检验行业相关标准对接课程体系与ISO15189:2007(医学实验室一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对接,按照ISO15189:2007的要求编写sop(标准化操作规程)文件,并运用于实训教材。(二)探索系统培养1 .开展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和对口招生招生对象为对口职高考生如普通高中、中等专业、职业学校(含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的应、往届毕业生。学习形式:脱产;学制:3年。2 .开展社会培训组织实施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中专学历或未经医学检验学历教育的)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不少于100学时以上;自我技能提升自我技能提升是自发的提升计划和目标。自己认识到自身某些地方的不足,通过辅助资料或征询别人意见来达到自身能力或技术的提升。为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升,针对的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需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并促进培训与岗位紧密结合,组织进行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和集团试点工作。通过进一步化办学体制改革,扩大培训利用现有办学条件和挖掘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潜力,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成兼有职业需求调查、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指导并与职业介绍紧密联系的多功能的综合基地,充分体现培训与岗位能力相结合,并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依托培训、就业、鉴定等职能机构的紧密协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训、鉴定与就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着眼于联合与调动全社会力量办培训,发挥整体优势,成为区域性职业培训工作的主导力量。3 .进行岗前培训为正在蓬勃发展的医学独立实验室(如合肥艾迪康、合肥达安、合肥金域、安徽泰思特等)进行岗前培训100人次。为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目标,提升人力绩效,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能力与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并有计划地充实其知识技能,发挥其潜在能力,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培训制度。培训方形式可为知识讲座、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根据岗位培训需求,针对性的设计培训课程,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制定培训规划。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内外培训师队伍建立与整合。(三)强化实践育人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为医疗机构培养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技能型专业技术人员。1 .重视实践教学要突出职业岗位需要,经受岗位实务训练,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达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定的标准,使实习实训基地成为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练就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场所。加强校内2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由系部分管教学主任牵头,成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小组,根据建设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协调校内共享部门关系。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关系,指派专人负责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联系和维护工作,使校外基地能真正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发挥建设性作用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做到统筹安排,资源共享,职责明确,人员到位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3 .整合教学资源通过进一步建设,把实习实训基地融教学需要与企业需要于一体,促进校企合作,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建设完善原有的实验室的基础和配套设施;共享基础部病理实训室、遗传中心分子生物学检测中心;利用区域优势,发掘艾迪康医学独立实验室有利资源,作为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采用珅资互聘”的方法,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老师请进来,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足和政策保障,提高其积极性,把自己教师送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方面能解决教师联系临床问题,同时也能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维护和实习实训基地内学生的管理,加强学生的理论指导工作。4 .丰富实践教学手段与合肥艾迪康临床检验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探索数字化模拟教学方法。6.建设实习实训基地(1)校内实训基地完善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免疫学实验室、血检实验室、寄生虫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建成1个医学检验技术仿真实训中心。(2)校外实训基地安徽医专合肥达安实训中心、安徽医专泰思特实训中心、安徽医专合肥艾迪康实训就业基地。(四)转变培养方式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继续转变教育观念,以数字化教育技术为依托,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融合到当前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中。1 .搭建数字化教育平台以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契机,添置必要的硬件、软件设备,建设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教育平台、教育教学与信息科技整合的师生互动平台。在充分利用学生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的基础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配置一定数量计算机,引导学生课余时间正确使用计算机。2 .丰富网络教学资源优化信息环境,加强专业介绍、社会满意度评价、网上课件、网上视频教学、网上试题库、网上答疑等进行建设。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实现数字化模拟教学,与合作单位教育资源共享。(五)建设教学团队按照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基础与专业相结合”的思路,以教学团队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培养教师职业能力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重点,以校企合作培训为手段,加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和教坛新秀的培养,着力于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特色鲜明、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经过2年的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通过引进、培训、进修、锻炼、聘请、共享等途径,形成一个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的专兼职教学团队。专业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达80%以上,兼职教师占主要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师比例达50%以上-13 -支撑行业产业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建设蹲g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到2013年,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2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达到50%,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80%以上。每年安排2-3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进修或做访问学者。稳定外聘教师队伍,使外聘教师比例达到专业教师的50%。1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职业道德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教师队伍的思相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热爱教育事业,增强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自觉性,促进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与职责,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2 .加快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突出高职高专办学特色制定详实的双师素质”队伍培养计划,对于取得双师素质”的教师给予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在培养过程中,严格把关,使双师教师真正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能力。3 .落实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以合理引进和自身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落实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梯队的建设,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其创新精神,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成长,继而成为骨干教师的后备力量。优化师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提高双师比例,打造在各方面都具有竞争力的教学团队。4 .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拓宽师资队伍建设渠道,从省立医院、安医附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艾迪康临床检验中心等医疗机构聘请一线专业人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本专业师资建设水平。让兼职教师参与到教学大纲的修订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中来,并结合市场需求,开展职业能力的分析、毕业生就业的推荐和指导工作(六)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高职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在培养方式方面应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其质量主要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满足学生个人需求的程度,即满足受教育者求学和就业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的程度,二是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程度,为此,高职教育应该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我们将从学校内部评价、学生评价和社会(第三方)评价三个角度探讨与建立一个凸显高职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质量监控和评价。建立一个涵盖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的的第三方综合评价系统。1 .成立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小组建立由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及学校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小组,委员会设组长1名,副组长2名,秘书1名,其他成员5名。负责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工作制度。定期开展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组织工作,负责聘请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为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第三方评价,并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反馈评价信息。2 .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合。建立人才需求、人才质量、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等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以形成人才培养与生产需求之间的主动适应和不断更新机制。四、改革举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技能为特色,以应用为本位,以质量为准则,以继续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为重点,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工程人员参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途径,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较宽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能适应各种医学检验技术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一)校企对接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方向分化”之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查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通过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岗位需求情况,并利用暑期组织教师开展企业岗位需求调研,针对各类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调研。培养的学生掌握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适合在医学检验实验室、医学检验独立实验室、卫生检验部门、防疫部门、采供血机构等从事检验工作;在医疗器械企业从事生产、质检、销售、售后服务等岗位从事相关工作。与优质就业单位一起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单位建立起牢固的合作关系,重点与正在蓬勃发展医学独立实验室的深度合作,是的校企对接再上一个新台阶。通教师互聘、实验设备资源共享、共同开发教材、人员培训、教学内容的整合衔接,建立专业实践教学与企业的业务相互渗透,紧密结合。(二)系统培养1 .对口招生:中职、高职的课程设置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办学目标强调就业导向,文化考试体现不了中职生的学业水平。入学实行技能+文化考试、以技能为主的考试模式,探索改变传统的纸笔考试模式,会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就业导向从中职连贯到了高职。2 .开展社会培训调研医院检验技术人员、血液检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调研,开展培训工作制定培训方案;卫生检验员培训方案及培训人员名单。3 .企业岗前培训利用校内的教学设施,与企业联合培训员工。(三)教学团队主要措施为:一是以现有师资力量为主体,积极开展与企业合作,鼓励教师到一线工作,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不断引进高级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及高学历人员。三是不断通过参加培训、学习或实践等方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四是聘任有丰富经验的一线专家担任外聘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或进行专业课教学。五是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课题探讨和开展实用性科研工作。(四)实践育人为满足对外服务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不断加强实验设备投入和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创建一流的实训实习基地。在现有医学检验技术实验室的基础上,在筹建仿真实训中心。与有影响力的大型连锁的医学独立实验室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提供资金、机制和制度上保障。(五)培养方式1 .开发数字化模拟教学软件,打造三维互动虚拟现实教学平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直观生动的3D虚拟现实技术展示抽象的教学内容,同时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提高了操作的熟练程度。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实验教学,而且大大地降低了各类实验费用;虚拟现实三维互动教学平台明显优势体现在能够创造一个与实际近乎相同的仿真环境,使得环境和符合人们自然交互习惯的互动操作模式,学习者可以观查每个部件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检验操作流程等等,并可虚拟操作。2 .丰富网上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是一种新型的媒体,是利用多媒体和流媒体技术,通过网络表现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的综合性教学系统,具有丰富性、灵活性、动态性、交互性等许多优势。(六)第三方评价1 .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性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应善于吸收现代教育理念中符合自身发展的、科学的内涵,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不断优化与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2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学校、学生、教师、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估与用人单位的评价,还可以包括合作单位评价与相关高职院校的互评,甚至可以通过专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价。3 .注意职业技能素质考核质量评价要突出的职业性、实用性与技术性。评价的内容既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专业技能的掌握;既要评价专业能力水平,又要评价关键能力水平,还要评价包括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既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也要对专业教育过程进行综合考核。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具备相应职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发挥潜能,满足工作要求,并且具备有效地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五、绩效考核指标本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6个一级指标:推进校企对接、探索系统培养、强化实践育人、转变培养方式、建设教学团队、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见表1)-17 -支撑行业产业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表1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设内容具体绩效总体绩效一级指标二级指标2011年10月2012年9月2012年10月2013年6月1.1人才培养模式1.召升一次专业建设讨论会2.组织相关人员前往相关企业考察2次;3.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启动订单式培养力TK。1.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监管、评价、总结;2.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3.修订后人才培养方某实施过程中的监管、评价、总结。形成建立“以临床检验项目为导向、临床检验工作流程为主线、课程整合优化为基础、工学结合为核心的校-企合作为平台的产-学-研-做/训(实习/实训/培训/考证/再教育)就业-五位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启动订单式培养。1.2综合实训教材完成综合实训教材编写。完成生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相关sop文件编写并使用;完成综合实训教材和医学检验技术整套SOPt件的编写,并能投入使用。2.系统培养2.1对口招生对口招生50人对口招生50人开展对口招生100人。2.2开展社会培训1.调研医院检验技术人贝、血液检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调研,制定培训方案;2.卫生检验员培训力菜及培训人员名单。1.调研医院检验技术人员、血液检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调研,制定培训方案;2.卫生检验员培训力菜及培训人员名单。1 .职业资格考试培训50学时;2 .卫生检验员培训50人次。2.3企业岗前培训为至少1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训企业员工,共计50人次。为至少1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训企业员工,共计50人次。为合肥艾迪康、合肥达安、合肥金域、安徽泰思特等医学独立实验室进行岗位培训100人次。3.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1.筹建建设1个临床检验仿真实训中心;2.完善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血液学检验实训中心设备、耗材的采购;3.引入1家临床检验独立实验室进1.完成建设1个临床检验仿真实训中心;2.完善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实训中心设备完善、实训材料的完备;3.引入1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在原有医学检验技术实验室基础上,根据医学检验行业市场需求和医学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着眼医学检验独立实验室和各级医院,整合原有的专业实验实训资源,建设仿真实习实训中心,做到实训中心布局合理,设备齐全、能满足实训操作的模拟临床仿真环境。加强与企业、医院深度融合,3.实践育人行师资互动、人才供需研讨并签订人才走向培养协议,聘请企业一线检验资深人员进行授课、讲座、岗前教育工作。完善临床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进一步加强企业、医院与学校的协作制度,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的定向培养模式,尝试医院、企业在学校的人才定向培养模式。3.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成1个安徽医专合肥达安实训中心。建成2个校外实训基地:安徽医专泰思特实训中心、安徽医专合肥艾迪康实训就业基地。3.3职业技能大赛联合企业、医院举办一次校医学检验技术职业技能大赛,聘请企业、医院专家进行现场评分裁判。举办一次校企联合医学检验技术职业技能大赛,邀请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大费,聘请企业、医院专家进行现场评分裁判。4.1硬件设备计算机等硬件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计算机等硬件设备投入使用。1.精品课程: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2.试题库1500题。3.网上资源4.培4.2模拟软件启动模拟教学软件开发。完成一套数字化模拟教学软件。完善,使用效果好乔方式4.3网上资源1.完成校级精品课程微生物学检验建设;2.完成试题库700题;1.完成校级精品课程免疫学检验、临床经验基础建设;2.完成试题库800题,合计1500题。3.课外自主学习的网上资源。5.教学团队5.1专业带头人培养1.准备申报省级以上的科研或教研课题1项;2.参加学木活动不少于2次;3.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1.申报省级以上的科研或教研课题1项;2.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2次;3.发表论文小少于2篇。1.参加有省级课题,推动教科研,作;2.参加多种学术活动,提高学术水平。5.2师培养、教坛新秀培养1.准备参加新技术学习与培训2次以上;2.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1项以上;3.参与相口口共享课程的开发与建设1门以上。1.准备参加新技术学习与培训2次以上;2.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1项以上;3.参与精品共享课程的开发与建设1门以上。新培养骨干教师1人,教坛新秀1人,使其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应用技术开发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教改能力。5.3“双师”素质培训1.积极培养双师素质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50%2.培养2名双师型;3.派1-2名教师联系临床实践。1.双师素质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80%2.2名双师型教师记录;3.派1-2名教师联系。双师素质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70%5.4聘请兼职教师比例达到专业教师50%比例达到专业教师70%兼职教师比例达到专业教师的70%5.5学历提升1.制定培养计戈IJ;2.培养1名硕士研究生培养1名硕士研究生学历证明培养1名硕士研究生。5.6学术交流1.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少于10人次。1.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少于10人次。1.完善师资培养管理制度;2.选派教师参加临床实践;3.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少于20人次。6.第二方评价体系6.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1.制定第二方评价体系;2.初次就业率达到80%最终就业率达98%2.实施制定第三方评价体系2.初次就业率达到80%最终就业率达98%建立一个涵盖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的的第二方综合评价系统。通过对就业率、学生家长满意度、社会认可度调查,建立人才需求、人才质量、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等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以形成人才培养与生产需求之间的主动适应和不断更新机制。6.2第二方评价实施就业率、学生家长满意度、社会认可度调查个1次。就业率、学生家长满意度、社会认可度调查个1次。-21 -支撑行业产业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六、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一)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表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资金投入预算详见表建设内容经费预算及进度安AE(万元)2012年2013年合计总计104146250校企对接1.1人才培养模式3361.2综合实训教材6713合计91019系统培养2.1对口招生1122.2开展社会培训3362.3企业岗前培训224合计6612实践育人3.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35801153.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2243.3职业技能大赛336合计40851254.1硬件设备105154.2模拟软件15一153014.3网上资源5611合计302656培养力式教学团队5.1专业带头人培养2245.2骨干教师培养、教坛新秀培养3365.3“双师”素质培训3365.4聘请兼职教师3365.5学历提升3365.6学木交流224合计161632第二方评价6.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1126.2第二方评价实施224合计336(二)年度执行计划表3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项目进度计划建设内容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1彳尹10月-2012年9月2012年10月-2013年6月校企对接1.1人才培养模式预期目标:1.召一次专业建设讨论会2.组织相关人员前往相关企业考察2次;3.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启动订单式培养方案。验收要点: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的原始资料;2.会议记录;3.调研资料;3.实施的原始资料、过程记录;4.总结、评价资料。责任人:曹元应预期目标:1.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监管、评价、总结;2.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3.修订后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监管、评价、总结。验收要点: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活动的原始资料、会议记录;2.查校企合作协议、订单协议书,有校企合作的过程原始记录;3.实施的原始资料、过程记录;4.总结、评价资料。责任人:曹元应1.2综合实训教材预期目标:写。验收要点:责任人:完成综合实训教材编查看教材曹元应预期目标:完成生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相关sop文件编写并使用;验收要点:查看教材。责任人:曹元应探索系2.1对口招生预期目标:对口才H生50人验收要点:1.招生计划;2.对口学生教学文件及相关资料;3.对口招生新生录取名单。责任人:局霞预期目标:对口才H生50人验收要点:1.招生计划;2.对口学生教学文件及相关资料;责任人:局霞预期目标:1.调研医院检验技术人员、血液检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预期目标:1.调研医院检验技术人员、血液检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统培养2.2开试培训调研,制定培训方案;2.卫生检验员培训方案及培训人员试培训调研,制定培训方案;2.卫生检验员培训方案及培训人员名展社会培训名单。验收要点:1.教学计划、方案;2.查看学员花名册记录。责任人:曹元应单。验收要点:1.教学计划、方案;2.查看学员花名册记录。责任人:曹元应2.3企业岗前培训预期目标:为至少1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训企业员工,共计50人次。验收要点:1.培训计划、培训方案;2.培训教材查看学员花名册记录。责任人:曹元应预期目标:为至少1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训企业员工,共计50人次。验收要点:查看学员花名册记录。责任人:曹元应实践育人3.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预期目标:1.筹建建设1个临床检验仿真实训中心;2.完善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血液学检验实训中心设备、耗材的米购;3.引入1家临床检验独立实验室进行师资互动、人才供需研讨并签订人才定向培养协议,聘请企业一线检验资深人员进行授课、讲座、岗前教育工作。验收要点:1.仿真实训中心的规戈L建设方案;2.检查仪器设备更新情况,查实验开出率,听取学生反馈意见;3.校企人才走向培养协议,教师至临於-线顶岗或讲座安排表,校企研讨会记录,企业教师聘书、岗前教育人员安排表、讲座安排表。责任人:张发苏预期目标:1.完成建设1个临床检验仿真实训中心;2.完善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实训中心设备完善、实训材料的完备;3.引入1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验收要点:1.查看仿真实训中心现场;2.新增拍照显微镜、生物安全柜等设备,检查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更新,f#况;4.校企共建协议。责任人:张发苏3.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预期目标:建成1个安徽医专合肥达安实训中心。验收要点:看校企合作协议、检验专业校外实训计划、实训大纲。责任人:张发苏预期目标:建成2个校外实训基地:安徽医专泰思特实训中心、安徽医专合肥艾迪康实训就业基地。验收要点:看校企合作协议、检验专业校外实训课程安排表。责任人:张发苏3.3职业技能大赛预期目标:联合企业、医院举办一次校医学检验技术职业技能大赛,聘请企业、医院专家进行现场评分财。验收要点:1.看大赛方家;2.大赛记录。责任人:张发苏预期目标:举办一次校企联合医学检验技术职业技能大赛,邀请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大赛,聘请企业、医院专家进行现场评分裁判。验收要点:1.看大赛方家;2.大赛记录。责任人:张发苏转交培4.1硬件设备预期目标:计算机等硬件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验收要点:现场责任人:张发苏预期目标:计算机等硬件设备投入使用。验收要点:查看软件责任人:张发苏预期目标:启动模拟教学软件开发。验收要点:模拟教学软件开发方案。责任人:张发苏预期目标:完成一套数字化模拟教学软件。验收要点:现场演示责任人:张发苏乔力式4.2模拟软件4.3网上资源预期目标:1.完成校级精品课程微生物学检验;2.完成试题库700题;验收要点:1.查看网上精品课程;2.试题库。责任人:张发苏预期目标:1.完成校级精品课程免疫学检验、临床经验基础;2.完成试题库800题,合计1500题。3.课外自主学习的网上资源。验收要点:1.查看网上精品课程;2.试题库3.网上资源。责任人:张发苏建设教学团队5.1专业带头人培养预期目标:1.准备申报省级以上的科研或教研课题1项;2.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2次;3.发表论义/、少于2篇。验收要点:1.课题申报书;2.学木活动记录;3.论文责任人:局霞预期目标:1.申报省级以上的科研或教研课题1项;2.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2次;3.发表论义/、少于2篇。验收要点:1.专业带头人带教记录;2.学木活动记录;3.论文。责任人:局霞5.2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培养预期目标:1.准备参加新技术学习与培训2次以上;2.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1项以上;3.参与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1门以上。验收要点:1.学习或培训记录;2.教科研申报书;3.网上课件。责任人:局霞预期目标:1.准备参加新技术学习与培训2次以上;2.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1项以上;3.参与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1门以上。验收要点:1.学习或培训记录;2.教科研申报书;3.网上课件。责任人:局霞5.3“双师”素质培训预期目标:1.积极培养双师素质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50%2.培养2名双师型;3.派1-2名教师联系临床实践。验收要点:1.双师证书或相关资料;2.实践计划、记录等。责任人:局霞预期目标:1.双师素质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80%2.培养2名双师型教师记录;3.派1-2名教师联系。验收要点:1.双师证书或相关资料;2.实践计划、记录等。责任人:局霞5.4聘请兼职教师预期目标:比例达到专业教师30%验收要点:外聘教师档案责任人:局霞预期目标:比例达到专业教师50%验收要点:外聘教师档案责任人:局霞5.5学历提升预期目标:1.制定培养计划;2.培养1名硕士研究生验收要点:1.制定培养计划;2.学位证书责任人:局霞预期目标:培养1名硕士研究生学历证明验收要点:学位证书责任人:局霞5.6学木交流预期目标:1.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少于10人次。验收要点:1.各级管理制度、岗位职责;2.学术活动会议记录。责任人:高霞预期目标:1.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少于10人次验收要点:学人活动会议记录责任人:局霞第二方评价6.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预期目标:1.制定第二方评价体系;2.初次就业率达到80%t终就业率达100%验收要点:1.看第二方评价文件;2.有就业报表。责任人:张发苏预期目标:2.实施制定第二方评价体系2.初次就业率达到80%验收要点:看就业报表。责任人:张发苏6.2第三方评价实施预期目标:就业率、学生家长满意度、社会认可度调查个1次。验收要点:就业报表;学生家长满预期目标:就业率、学生家长满意度、社会认可度调查个1次。验收要点:就业报表;学生家长满意度调查表;社会认可度调查表。责任人:张发苏意度调查表;社会认可度调查表。责任人:张发苏七、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安徽医专“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领导小组,下设以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企业技术骨干、全体专业组老师为成员的专业建设工作组,统筹协调所有项目建设事宜。(二)制度保障学校十二五规划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发展专业,为实施建设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证。为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其中包括: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及制度、创建办工作职责及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项目总体及阶段性监控评价制度。形成良好的项目建设制度环境。(三)资金保障本项目计划总投入250万元,由中央财政投入。学校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所有项目资金按照国家货币资金管理办法以及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规定进行管理,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保证专款专用。学校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强本专业建设-2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