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流行病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52172911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流行病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 10 章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Chapter 10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2Contents 概述概述 传染病的传染过程传染病的传染过程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新发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新发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3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Section 1 Introduction4例例10-1 某幼儿园自某幼儿园自2008年年11月月6日至日至11月月23日,先后有日,先后有 12 名儿名儿童出现了以发热、头痛及红色皮疹为主的症状,皮疹特点童出现了以发热、头痛及红色皮疹为主的症状,皮疹特点最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深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后最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深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后发展为疱疹。少数病例还伴有咳嗽、流涕等发展为疱疹。少数病例还伴有咳嗽、流涕等 经流行病学调查,该经流行病学调查,该 12 例患儿分布于全幼儿园,其中,例患儿分布于全幼儿园,其中,大班大班 6 例、中班例、中班 2 例、小班例、小班 4 例;男生例;男生 10 例例,女生女生2例;例;平均年龄为平均年龄为 4 岁;仅有岁;仅有 1 例患儿接种过水痘疫苗例患儿接种过水痘疫苗问题问题1) 患者发生的是何种疾病患者发生的是何种疾病2) 该疾病的三间分布如何该疾病的三间分布如何3) 该疾病应采取何种防治措施该疾病应采取何种防治措施水痘(呼吸道传染病)水痘(呼吸道传染病)时间分布时间分布地地区区分分布布人群分布人群分布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途径;保护易感人群5定义(定义(Definition) 传染病传染病 由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由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发生、发展和传播是病原体、宿主及外疾病,其发生、发展和传播是病原体、宿主及外环境之间相互斗争和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之间相互斗争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 研究传染病在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人群中的发生、流行中的发生、流行过程过程和传播和传播规规律律,探讨影响传染病流行的,探讨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定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策略与措施的一门学科制传染病流行的策略与措施的一门学科第第 1 节节 概述概述6一、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一、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1. 病原体(病原体( pathogen ) 指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种微生物指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种微生物 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寄生虫等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寄生虫等(1) 病原体的特性病原体的特性1) 传染力传染力 通过引发感染的最少病原体数量、人群二代发病率通过引发感染的最少病原体数量、人群二代发病率(续发率续发率)评价评价2) 致病力致病力 取决于病原体繁殖速度、组织损伤程度以及病原体毒素的毒性取决于病原体繁殖速度、组织损伤程度以及病原体毒素的毒性3) 毒毒 力力 强调疾病的严重程度,可用病死率和重症病例比例表示强调疾病的严重程度,可用病死率和重症病例比例表示4) 抗原性或免疫原性抗原性或免疫原性 病原体的抗原作用于病原体的抗原作用于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淋巴细胞(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细胞免淋巴细胞(细胞免疫)的抗原识别受体疫)的抗原识别受体,促使其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效应物质促使其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第第 1 节节 概述概述7一、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一、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cont.(2) 病原体的变异病原体的变异1) 抗原性变异抗原性变异 病原体的病原体的抗原性变异抗原性变异使人群原有使人群原有特异性免疫力失去特异性免疫力失去作用,导致疾病流行作用,导致疾病流行2) 毒力变异毒力变异 毒力增强与减弱毒力增强与减弱 强毒株、弱毒株、无毒株强毒株、弱毒株、无毒株3) 耐药性变异耐药性变异 从对某种抗菌药物从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敏感变成对该药物变成对该药物耐药耐药第第 1 节节 概述概述8一、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一、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cont.2. 宿主(宿主(host) 指在自然条件下被病原微生物寄生的人或动物指在自然条件下被病原微生物寄生的人或动物 宿主的各种防御机制宿主的各种防御机制1)皮肤黏膜屏障)皮肤黏膜屏障2)内部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屏障作用)内部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屏障作用)3)特异性免疫反应(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反应(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第第 1 节节 概述概述9二、传染病流行的现状二、传染病流行的现状(一一) 目前已能够预防的传染病目前已能够预防的传染病 新疫苗的推广使许多传染病的预防成为可能新疫苗的推广使许多传染病的预防成为可能 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等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等(二二) 未被控制的传染病未被控制的传染病 目前仍有许多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仍有许多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结核病结核病 鼠疫鼠疫 霍乱霍乱 疟疾疟疾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第第 1 节节 概述概述10二、传染病流行的现状二、传染病流行的现状 cont.(三三) 死灰复燃的传染病死灰复燃的传染病 一些传染病原已控制但由于种种原因又再度出现一些传染病原已控制但由于种种原因又再度出现 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STD)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 布鲁菌病布鲁菌病 登革热登革热第第 1 节节 概述概述11二、传染病流行的现状二、传染病流行的现状 cont.(四四) 新发现的传染病新发现的传染病 20世纪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新发现传染病有年代以来全球新发现传染病有30多种,多种,按在人间存在的历史及其特点将其分为按在人间存在的历史及其特点将其分为 3 类类1)以往在人间)以往在人间可能不存在可能不存在,确实是新出现的,确实是新出现的艾滋病、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等艾滋病、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等2)在人间)在人间早已存在早已存在,近,近20年来才被发现和认识的年来才被发现和认识的丙型肝炎、戊型肝炎、禽流感等丙型肝炎、戊型肝炎、禽流感等3)过去认为是)过去认为是非传染病非传染病,现确认有,现确认有传染性传染性的的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溃疡、乙肝或丙肝病毒引起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溃疡、乙肝或丙肝病毒引起的肝癌等的肝癌等第第 1 节节 概述概述12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过程传染病的传染过程Section 2 Infectious Process of Infectious diseases13传染过程(传染过程(infectious process) 概念概念 指病原体侵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指病原体侵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互斗争的过程 传染发生、发展、直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传染发生、发展、直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第第 2 节节 传染过程传染过程14传染过程的结局传染过程的结局感染谱(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人体感染了病原体后,经过传染过程,所表现出人体感染了病原体后,经过传染过程,所表现出的轻重不等的临床表现的轻重不等的临床表现传染过程的传染过程的结局结局可以通过感染谱反映出来可以通过感染谱反映出来(1) 定植:定植:病原体存于病原体存于体表体表,组织未受侵害,组织未受侵害(2) 感染:感染:病原体病原体侵入侵入宿主组织,但没有症状和体征宿主组织,但没有症状和体征(3) 持续感染:持续感染:携带携带状态,不迅速引起发病或痊愈的状态状态,不迅速引起发病或痊愈的状态(4) 隐伏:隐伏:病原体病原体存于组织内存于组织内,既不繁殖也不具传染性,既不繁殖也不具传染性(5) 疾病:疾病:病原体病原体繁殖繁殖,出现临床症状、体征,出现临床症状、体征(6) 痊愈:痊愈:病原体病原体被消灭被消灭第第 2 节节 传染过程传染过程15冰山现象冰山现象(iceberg phenomenon) 概念概念 人们感染某些传染病后,能够被观察到人们感染某些传染病后,能够被观察到有明显症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病人状和体征的病人如同冰山外露于海平面上的尖顶如同冰山外露于海平面上的尖顶部分,而部分,而感染的绝大部分在临床上无法观察到感染的绝大部分在临床上无法观察到,好比隐藏于海平面以下的庞大山体,无法窥见,好比隐藏于海平面以下的庞大山体,无法窥见,这种现象在流行病学上称为这种现象在流行病学上称为“冰山现象冰山现象” 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第第 2 节节 传染过程传染过程16第三节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Section 3 Epidemic Process of Infectious diseases17流行过程(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 概念概念 传染病在传染病在人群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而且是在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而且是在群体中发生的,包括病原体从体中发生的,包括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染源排出,经过一排出,经过一定的定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侵入,侵入易感者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的整个过程的整个过程 三个基本环节三个基本环节1. 传染源传染源2.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3.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18传染病流行过程示意图传染病流行过程示意图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病病原原体体患者患者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获得免疫者获得免疫者易易感感人人群群传染源传染源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传染病流行传染病流行三环节三环节19一、传染源一、传染源(reservoir of infection) 概念概念 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或动物 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病人 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动物受感染动物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20一、传染源一、传染源(reservoir of infection) cont.(一一) 受感染的人作为传染源受感染的人作为传染源1. 病人(病人(patient) 病人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是病人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最重要的传染源 病人在其病程的不同阶段,如潜伏期、临床症状期病人在其病程的不同阶段,如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因是否排出病原体及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和恢复期,因是否排出病原体及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和频率不同,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不同和频率不同,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不同 病人作为传染源可分为病人作为传染源可分为 潜潜 伏伏 期:传染性开始期期:传染性开始期 临床症状期:传染性最强期临床症状期:传染性最强期 恢恢 复复 期:传染性较弱或消失期期:传染性较弱或消失期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21一、传染源一、传染源(reservoir of infection) cont.1. 病人病人(1) 潜伏期(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指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指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间 对于人群而言,潜伏期可划分为最短潜伏期、对于人群而言,潜伏期可划分为最短潜伏期、平均平均潜伏期潜伏期和最长潜伏期和最长潜伏期 通常采用通常采用平均潜伏期平均潜伏期描述描述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 数小时数小时 AIDS 28年年 部分患者部分患者潜伏期潜伏期即可排出病原体而具有即可排出病原体而具有传染性传染性 AIDS(整个潜伏期)(整个潜伏期) 麻疹、水痘(潜伏期末)麻疹、水痘(潜伏期末)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22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1) 潜伏期长短能够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潜伏期长短能够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潜伏期短、来势凶猛、病例成簇出现,形成暴发,如霍乱潜伏期短、来势凶猛、病例成簇出现,形成暴发,如霍乱潜伏期长的传染病流行持续时间较长,如潜伏期长的传染病流行持续时间较长,如AIDS2) 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 追查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追查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3) 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平均潜伏期加平均潜伏期加 12d;危重传染病按最长潜伏期;危重传染病按最长潜伏期4) 确定免疫接种时间确定免疫接种时间5)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经过经过 1 个潜伏期,发病率下降个潜伏期,发病率下降(P0.05),可认为措施有效,可认为措施有效一、传染源一、传染源(reservoir of infection) cont.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231. 病人病人(2) 临床症状期(临床症状期(clinical stage) 传染病病人出现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期传染病病人出现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期 体内病原体数量多,且有利于病原体排出的症状体内病原体数量多,且有利于病原体排出的症状 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传染性最强的时期(3) 恢复期(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 病人的临床症状已消失,机体所遭受的损伤处于病人的临床症状已消失,机体所遭受的损伤处于逐渐恢复的时期逐渐恢复的时期 病人免疫力开始出现,体内病原体被清除病人免疫力开始出现,体内病原体被清除 传染性较弱或消失的时期传染性较弱或消失的时期一、传染源一、传染源(reservoir of infection) cont.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24一、传染源一、传染源(reservoir of infection) cont.2. 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carrier) 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1)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ory carrier) 潜伏期内可向体外排出病原体,如潜伏期内可向体外排出病原体,如AIDS、霍乱等、霍乱等(2)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 carrier) 临床症状消失但仍能排出病原体,如伤寒、霍乱等临床症状消失但仍能排出病原体,如伤寒、霍乱等(3) 健康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 carrier) 未患传染病但能排出病原体,如乙脑、流脑、乙肝未患传染病但能排出病原体,如乙脑、流脑、乙肝 容易被忽视的传染源,通过实验室检查才可发现容易被忽视的传染源,通过实验室检查才可发现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25一、传染源一、传染源(reservoir of infection) cont.(二二) 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类罹患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人类罹患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或人兽共患病(性疾病或人兽共患病(zoonosis)1. 以动物为主以动物为主 狂犬病、森林脑炎、禽流感狂犬病、森林脑炎、禽流感H5N1、甲型、甲型H1N1流感流感2. 以人为主以人为主 人型结核、阿米巴病等人型结核、阿米巴病等3. 人兽并重人兽并重 血吸虫血吸虫4. 真性真性 牛绦虫病、猪绦虫病等牛绦虫病、猪绦虫病等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1979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粮农组织将“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这这一概念扩大为一概念扩大为“人兽共患病人兽共患病”,即: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即: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感染与传播的疾病。而感染与传播的疾病。而“人畜人畜共患病共患病”的概念医学界已不再的概念医学界已不再使用使用 26概念概念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种类种类1. 经空气传播经空气传播2. 经水传播经水传播3. 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4. 经接触传播经接触传播5. 经节肢动物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6. 经土壤传播经土壤传播7. 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8. 垂直传播垂直传播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水平传播水平传播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27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cont.(一一) 经空气传播经空气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1. 经飞沫传播经飞沫传播2. 经飞沫核传播经飞沫核传播3. 经尘埃传播经尘埃传播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传播广泛,发病率高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冬春冬春季节高发季节高发 少年儿童多见少年儿童多见 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呈现周期性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呈现周期性 居住拥挤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高发居住拥挤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高发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28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cont.(二二) 经水传播经水传播消化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1. 经饮水传播经饮水传播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 无职业、年龄及性别差异无职业、年龄及性别差异 如水源经常受污染,则病例长期不断如水源经常受污染,则病例长期不断 停用污染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停用污染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行即可平息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29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cont.(二二) 经水传播经水传播消化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2. 经疫水传播经疫水传播如地震或水灾后的疫水如地震或水灾后的疫水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病人有接触疫水史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发病有地区、季节、职业分布特点发病有地区、季节、职业分布特点 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可引起暴发或流行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可引起暴发或流行 加强个人防护、对疫水采取措施可控制疾病发生加强个人防护、对疫水采取措施可控制疾病发生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30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cont.(三三) 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消化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如生吃或半生吃受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如生吃或半生吃受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病人有食用相同食物的历史,不吃者不发病病人有食用相同食物的历史,不吃者不发病 患者的潜伏期短,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流行患者的潜伏期短,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流行 停止供应污染食物,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停止供应污染食物,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31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cont.(四四) 经接触传播经接触传播1. 直接接触传播:如性病直接接触传播:如性病2. 间接接触传播:如日用品间接传播皮肤病等间接接触传播:如日用品间接传播皮肤病等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以散发为主,可形成家庭或同住者间的传播以散发为主,可形成家庭或同住者间的传播 流行过程缓慢,无明显的季节性流行过程缓慢,无明显的季节性 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及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中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及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中发病较多发病较多 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和严格消毒制度后可减少病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和严格消毒制度后可减少病例的发生例的发生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32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cont.(五五) 经节肢动物传播虫媒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虫媒传播1. 机械携带:如伤寒、痢疾通过苍蝇传播机械携带:如伤寒、痢疾通过苍蝇传播2. 生物性传播:如按蚊(母代生物性传播:如按蚊(母代子代)传播疟疾子代)传播疟疾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地区性地区性 季节性季节性 职业及年龄分布特点职业及年龄分布特点 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33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cont.(六六) 经土壤传播经土壤传播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如蛔虫、钩虫、破伤风、炭疽等如蛔虫、钩虫、破伤风、炭疽等(七七) 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污染的医疗器械导致的疾病传播污染的医疗器械导致的疾病传播输血或受污染的生物制品和药品导致的疾病传播输血或受污染的生物制品和药品导致的疾病传播(八八) 垂直传播母婴传播围生期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围生期传播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分娩时传播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分娩时传播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34 概念概念 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人群易感性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比例人群易感性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比例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1. 新生儿增加新生儿增加2. 易感人口迁入易感人口迁入3. 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4. 免疫人口死亡免疫人口死亡 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1. 计划免疫计划免疫2. 传染病流行传染病流行三、人群易感性三、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35(一一) 疫源地(疫源地(infectious focus) 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所能波及的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即可能发生新感染或新病例的范围范围,即可能发生新感染或新病例的范围 形成条件形成条件1. 存在传染源存在传染源2. 病原性能够持续传播病原性能够持续传播 消灭条件消灭条件1. 传染源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不再排出病原体传染源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不再排出病原体2. 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3. 所有易感者经过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被证明所有易感者经过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被证明未受感染未受感染四、疫源地及流行过程四、疫源地及流行过程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36(二二) 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与类型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与类型 根据疾病的流行强度,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表现形根据疾病的流行强度,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表现形式式 散发、流行、大流行和暴发散发、流行、大流行和暴发 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表现类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表现类型型 同源传播同源传播 单次暴露单次暴露 易感者同时暴露于某传播因素易感者同时暴露于某传播因素 多见于一次性食物污染所造成的暴发多见于一次性食物污染所造成的暴发 多次暴露多次暴露 易感者分批受感染,病例分批出现易感者分批受感染,病例分批出现 非同源传播非同源传播四、疫源地及流行过程四、疫源地及流行过程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37(一一)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地理、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气候、土壤、动植物等(二二)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1. 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2. 城市化、人口剧增和流动人口增加城市化、人口剧增和流动人口增加3. 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4. 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5.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五、影响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五、影响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第第 3 节节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38第四节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Section 4 Prevention and control39一、策略一、策略(一一)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 加强人群免疫加强人群免疫 改善卫生条件改善卫生条件(二二) 加强传染病监测加强传染病监测 常规报告常规报告 哨点监测哨点监测(三三) 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结核病、艾滋病、疟疾、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结核病、艾滋病、疟疾、麻风等麻风等第第 4 节节 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40二、措施二、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加强疫情管理加强疫情管理 消除或减少传染源的传播作用消除或减少传染源的传播作用 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第第 4 节节 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41二、措施二、措施 cont.(一一) 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报告1. 报告病种和类别报告病种和类别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规定法定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传染病39种,分为甲、乙、丙种,分为甲、乙、丙 3 类类甲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2种)种)鼠疫、霍乱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26种)种)SARS、AIDS、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甲型甲型H1N1流感流感(2009)等等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11种)种)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手足口病(2008)等等第第 4 节节 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42二、措施二、措施 cont.(一一) 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报告2. 疫情报告的原则疫情报告的原则属地管理原则属地管理原则按照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按照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3. 网络直报或通信网络直报或通信(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甲类、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甲类、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 SARS、脊髓灰、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小时内小时内乙类其他传染病、丙类传染病:乙类其他传染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小时内第第 4 节节 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43二、措施二、措施 cont.(二二)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针对传染源的措施1. 对病人的措施对病人的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实行分级管理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实行分级管理管理传染源,防止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蔓延管理传染源,防止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蔓延2. 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做好登记和管理,随访至病原体检查做好登记和管理,随访至病原体检查23次阴性次阴性从事饮食行业、托幼机构等特殊行业的病原携带从事饮食行业、托幼机构等特殊行业的病原携带者须暂时岗位者须暂时岗位艾滋病、乙肝、丙肝、疟疾病原携带者严禁献血艾滋病、乙肝、丙肝、疟疾病原携带者严禁献血第第 4 节节 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44二、措施二、措施 cont.(二二)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针对传染源的措施3. 对接触者的措施对接触者的措施留验:按最长潜伏期进行隔离观察留验:按最长潜伏期进行隔离观察医学观察医学观察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4. 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消灭消灭捕杀、焚烧或深埋捕杀、焚烧或深埋隔离治疗隔离治疗预防接种和检疫预防接种和检疫第第 4 节节 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45二、措施二、措施 cont.(二二) 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1. 消毒(消毒(disinfection)预防性消毒预防性消毒在没有发现明确传染源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在没有发现明确传染源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实行消毒,如饮水和空气消毒污染的场所和物品实行消毒,如饮水和空气消毒疫源地消毒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传染源存在时随时消毒:传染源存在时终末消毒: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终末消毒: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2. 杀虫杀虫预防性杀虫、疫源地杀虫(随时杀虫、终末杀虫)预防性杀虫、疫源地杀虫(随时杀虫、终末杀虫)第第 4 节节 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46二、措施二、措施 cont.(四四) 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1. 免疫预防免疫预防主动免疫主动免疫被动免疫被动免疫2. 药物预防药物预防抗疟药预防疟疾抗疟药预防疟疾3. 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戴口罩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戴口罩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蚊帐预防疟疾等虫媒传染病蚊帐预防疟疾等虫媒传染病安全套预防性病和艾滋病安全套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第第 4 节节 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47第五节第五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Section 5 Planning & Evaluation of Immunization48一、预防接种(一、预防接种(vaccination) 概念概念 将将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抗原或抗体)接种到机体,使机体(抗原或抗体)接种到机体,使机体获得对传染病的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特异性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预防接种预防接种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自动免疫人工被动自动免疫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亚单位疫苗、类毒素、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重组疫苗、DNA疫苗疫苗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491. 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 概念概念 采用人工免疫的方法,将疫苗、类毒素和菌苗等采用人工免疫的方法,将疫苗、类毒素和菌苗等免疫原接种到易感者机体,使机体自身的免疫系免疫原接种到易感者机体,使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关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从而预防传统产生相关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从而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措施染病发生的措施 免疫时间免疫时间 在自然感染发生前接种,并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时在自然感染发生前接种,并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时间产生免疫反应间产生免疫反应一、预防接种一、预防接种(vaccination) cont.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501. 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 疫苗疫苗1) 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卡介苗、牛痘、麻疹和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牛痘、麻疹和脊髓灰质炎疫苗 由减毒或无毒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由减毒或无毒的病原微生物制成 特点特点 活疫苗进入机体后可生长繁殖,在体内存留时间长,活疫苗进入机体后可生长繁殖,在体内存留时间长,可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可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全身和局部产生免疫效果,一般只需小剂量接种一次全身和局部产生免疫效果,一般只需小剂量接种一次 易感者之间水平传播可增强人群免疫力易感者之间水平传播可增强人群免疫力一、预防接种一、预防接种(vaccination) cont.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511. 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 疫苗疫苗2) 灭活疫苗:霍乱、百日咳、伤寒等疫苗灭活疫苗:霍乱、百日咳、伤寒等疫苗 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培养后,用理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培养后,用理化方法灭活而制成化方法灭活而制成 特点特点 在机体内不能生长繁殖,免疫作用弱在机体内不能生长繁殖,免疫作用弱 多次接种,且量较大多次接种,且量较大 只诱导机体特异性抗体,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只诱导机体特异性抗体,不能诱导细胞免疫一、预防接种一、预防接种(vaccination) cont.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521. 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 疫苗疫苗3) 类毒素:破伤风、白喉类毒素等类毒素:破伤风、白喉类毒素等 将细菌外毒素用将细菌外毒素用0.3%0.4%甲醛处理脱去其毒性甲醛处理脱去其毒性,保存其免疫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制保存其免疫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制剂剂 特点特点 在体内吸收较慢在体内吸收较慢 能较长时间刺激机体,使机体产生高滴度抗体,增能较长时间刺激机体,使机体产生高滴度抗体,增强免疫效果强免疫效果一、预防接种一、预防接种(vaccination) cont.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531. 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 疫苗疫苗4) 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 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甚至有害的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甚至有害的成分,提取病原体中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成分,提取病原体中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抗原成分制备而成的疫苗的抗原成分制备而成的疫苗 乙型肝炎亚单位疫苗乙型肝炎亚单位疫苗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一、预防接种一、预防接种(vaccination) cont.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541. 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疫苗疫苗5) 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重组疫苗:乙型肝炎疫苗重组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利用利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只含保护性抗原的纯化疫重组技术制备的只含保护性抗原的纯化疫苗,不含活病原体和病毒核酸苗,不含活病原体和病毒核酸安全有效,成本低廉安全有效,成本低廉 DNA疫苗:疫苗:HIV、流感病毒、疟疾、流感病毒、疟疾DNA疫苗等疫苗等用编码有效免疫原的基因重组直接接种,使机体表用编码有效免疫原的基因重组直接接种,使机体表达保护性抗原并获得特异性免疫达保护性抗原并获得特异性免疫制备简单、在体内持续时间长,免疫效果好制备简单、在体内持续时间长,免疫效果好一、预防接种一、预防接种(vaccination) cont.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552. 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将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细胞因子制剂直接注入将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细胞因子制剂直接注入机体,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但在体内维持时机体,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但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间较短 用途用途 紧急预防紧急预防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一、预防接种一、预防接种(vaccination) cont.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562. 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制剂制剂1) 免疫血清免疫血清 抗毒素、抗菌和抗病毒血清的总称抗毒素、抗菌和抗病毒血清的总称 治疗和紧急预防治疗和紧急预防 使用免疫血清治疗传染病,越早越好使用免疫血清治疗传染病,越早越好2) 人免疫球蛋白制剂人免疫球蛋白制剂 从正常人血浆或健康产妇胎盘血中提取制成从正常人血浆或健康产妇胎盘血中提取制成 人血浆丙种球蛋白、胎盘丙种球蛋白人血浆丙种球蛋白、胎盘丙种球蛋白 恢复期病人及含高效价特异性抗体供血者血浆等恢复期病人及含高效价特异性抗体供血者血浆等 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一、预防接种一、预防接种(vaccination) cont.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573. 人工被动自动免疫人工被动自动免疫 兼有被动及自动免疫的长处,使机体在迅速获得兼有被动及自动免疫的长处,使机体在迅速获得特异性抗体的同时产生持久的免疫力特异性抗体的同时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保护婴幼儿及体弱接触者保护婴幼儿及体弱接触者 只能用于少数传染病只能用于少数传染病 白喉发生时接种白喉抗毒素和白喉类毒素白喉发生时接种白喉抗毒素和白喉类毒素 HBsAg和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在出生时同双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在出生时同时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阻断母时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婴传播一、预防接种一、预防接种(vaccination) cont.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58二、免疫规划二、免疫规划(一一) 计划免疫与免疫规划的概念计划免疫与免疫规划的概念 计划免疫计划免疫 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病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病的目的的目的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59二、免疫规划二、免疫规划(一一) 计划免疫与免疫规划的概念计划免疫与免疫规划的概念 免疫规划免疫规划 指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规划,使用有效疫苗对易感指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规划,使用有效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所制定的规划、计划和策略,按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所制定的规划、计划和策略,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60二、免疫规划二、免疫规划基础免疫(计划免疫)基础免疫(计划免疫)五苗防七病五苗防七病(0-7周岁周岁)结核病结核病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麻疹卡介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麻疹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61二、免疫规划二、免疫规划(二二) 免疫规划的内容免疫规划的内容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2007年)将甲年)将甲肝、流脑等肝、流脑等15种可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种可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规划病纳入国家规划62二、免疫规划二、免疫规划 基础免疫(计划免疫)程序基础免疫(计划免疫)程序年(月)龄年(月)龄接种疫苗(针次)接种疫苗(针次)出生出生 24h 内内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1)1 月龄月龄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2)2 月龄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1)3 月龄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2)、百白破()、百白破(1)4 月龄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3)、百白破()、百白破(2)5 月龄月龄百白破(百白破(3)6 月龄月龄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3)8 月龄月龄麻疹疫苗麻疹疫苗1.52 岁岁百白破(加强)百白破(加强)4 岁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复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复服)7 岁岁卡介苗卡介苗(复种复种)、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白破二联、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白破二联(加强加强)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63二、免疫规划二、免疫规划 冷链(冷链(cold chain) 疫苗从生产单位发出,经冷藏保存并逐级冷藏运疫苗从生产单位发出,经冷藏保存并逐级冷藏运输到基层卫生机构,直到进行接种,全程都按疫输到基层卫生机构,直到进行接种,全程都按疫苗保存要求妥善冷藏,以保持疫苗的效价不受损苗保存要求妥善冷藏,以保持疫苗的效价不受损害害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64三、预防接种的效果评价三、预防接种的效果评价(一一) 免疫效果评价指标免疫效果评价指标 人群抗体阳转率、抗体平均滴度、抗体持续时间人群抗体阳转率、抗体平均滴度、抗体持续时间(二二) 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 对随机双盲现场试验结果,采用保护率和效果指标评价对随机双盲现场试验结果,采用保护率和效果指标评价%100 疫苗接种人数疫苗接种人数抗体阳转人数抗体阳转人数抗体阳转率抗体阳转率接种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疫苗效果指数疫苗效果指数对照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疫苗保护率疫苗保护率 %-100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65三、评价指标三、评价指标(三三) 计划免疫管理评价指标计划免疫管理评价指标1. 建卡率:建卡率:1218月龄儿童建卡率达到月龄儿童建卡率达到98%以上以上2. 接种率:接种率:12月龄儿童,接种率越高越好月龄儿童,接种率越高越好3. 四苗覆盖率四苗覆盖率4. 冷链设备完好率冷链设备完好率%100 某疫苗应接种人数某疫苗应接种人数数数按免疫程序完成接种人按免疫程序完成接种人某疫苗接种率某疫苗接种率%100 调查的适龄儿童人数调查的适龄儿童人数接种人数接种人数四苗均符合免疫程序的四苗均符合免疫程序的四苗覆盖率四苗覆盖率%100 某设备装备数某设备装备数某设备正常运转数某设备正常运转数冷链设备完好率冷链设备完好率第第 5 节节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66第六节第六节 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Section 6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67一、定义一、定义 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 指由新出现(发现)的病原体,或经过变异而具指由新出现(发现)的病原体,或经过变异而具有新的生物学特性的已知病原体所引起的人和动有新的生物学特性的已知病原体所引起的人和动物传染性疾病物传染性疾病第第 6 节节 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68二、流行特征二、流行特征1. 不确定性不确定性2. 缺乏特效治疗和免疫预防缺乏特效治疗和免疫预防3. 容易造成医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容易造成医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4. 动物源性动物源性5. 人群对新传染病缺乏免疫力人群对新传染病缺乏免疫力6. 传染是全球的,而非局部的独立的事件传染是全球的,而非局部的独立的事件7. 在疫情发生初期,不能充分认识,大众得不到有在疫情发生初期,不能充分认识,大众得不到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恐慌心理严重,容易造成社会效的宣传和教育,恐慌心理严重,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的不稳定8. 传播迅速,易形成暴发或流行,病死率高传播迅速,易形成暴发或流行,病死率高第第 6 节节 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69三、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三、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1.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生态学预防生态学预防2.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加强监测与国境卫生检疫加强监测与国境卫生检疫3. 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流行的控制流行的控制第第 6 节节 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