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自主复习+考点演练+真题集训 第3章 第2节 文化经典阅读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51726842 上传时间:2022-01-2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自主复习+考点演练+真题集训 第3章 第2节 文化经典阅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自主复习+考点演练+真题集训 第3章 第2节 文化经典阅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自主复习+考点演练+真题集训 第3章 第2节 文化经典阅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是传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考查不能偏难偏专,要注重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要求能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和概括。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论语孟子庄子,其中庄子暂不列入考试范围。选材上,遵循考纲,围绕已学的重要概念和思想,并具有一定的现实导向性;选材精当,或为浅易文言选段,或“文白夹杂”;或多段比较,或单段阅读。设题上,多设置两道小题,呈现难易梯度;提炼主要观点,探究现实价值。【考题1】(2013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子曰:“躬自厚【注】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厚:重,与“薄”相对。(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_(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_【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本题采用孔孟对比阅读的形式,着重考查儒家对加强自身修养的理解。【答案】 (1)都强调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或:严于责己,宽以待人。)(2)孔子的话侧重点是,少责备别人,从而避免别人的怨恨。孟子的话侧重点是,如果不如别人,不要怨恨别人,而要从自身寻找原因。(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孟子说:“实行仁,就好比射箭: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发射;发射而没有射中,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只要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就行了。”【考题2】(2012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_【解析解析】两个断句的差别在于,前者“不问马”为一句,后者将“不问马”标断。这一细小的变化,使意义有了明显不同,“伤人乎?不问马。”体现了重视人的安危状况,而没有问及马。“伤人乎?不。问马。”说明关心人的安危,人没有危险,再问马,可见,也关注马的情况。【答案】贵人贱马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_【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论语的仁爱观,对比如下:第一种,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没有问马。第二种,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回答说:)“没有。”接着询问马的情况。按照前一种标点,孔子只关心人的伤亡,对马的伤亡则不闻不问。而唐人的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答案】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1理解考纲要求。一是要注意“浅显”的要求,切忌求深求高。2与文言文阅读区别开来。文言文阅读侧重于语言知识和一般阅读能力的考查,文化经典侧重于文化内涵的考查。阅读要注意两点:重在理解含意,把握哲理;注重联系现实生活,感悟人生。3明确题型特点。试题具有探究性和一定的开放性。答题时,语言要精明,要点要齐全。 4答题时要注意步骤:(1)疏通文意,读懂原文。在阅读时首先要扫除语言障碍,要借助注释和原有的文言文知识来疏通词句。一般说来,这两部文化经典的词句相对较难,我们不必逐字逐句理解,只需整体理解,而对试题中需要我们翻译的句子,则要细细推敲,不能马虎。读懂原文,是为理解内容、评析观点打下基础。(2)明晓事理,弄清比喻。这两部文化经典在写法上大多采用了一些说理方法,而以比喻说理为主。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还需深入领会,弄懂比喻的内容,特别是一些整体的比喻。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加以积累,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考试时结合内容就能对号入座。(3)熟悉人物,明辨思想。文化经典的考查,一般需要我们指出选文所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态度,有时还需要对此作出评价。因此平时我们就必须熟悉两位哲人主要的学说和观点。只有对他们的主要思想有了明晰的认识,才能在高考时准确辨析。(4)联系现实,思考人生。注意传统文化精髓对现实和人生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