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僚专业互享气氛的建立谈教师会功能的发挥重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1072244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同僚专业互享气氛的建立谈教师会功能的发挥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从同僚专业互享气氛的建立谈教师会功能的发挥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从同僚专业互享气氛的建立谈教师会功能的发挥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從同僚專業互享氣氛的建立談教師會功能的發揮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 林明地林明地( 1998):從同僚專業互享氣氛的建立談教師會功能的發揮。教師天地, 94,17-22 。近來的教育改革運動著重教育組織系統的改善、學生學習權的保障、社區與 家長在教育過程的參與、教師專業知識及技能的提昇與專業自主權的維護、以及 課程的系統性改革。然而,有的研究指出所有教育改革的層面最終都必須落實到 教學實際發生的層級 -亦即學校以及教室( Deal and Peterson, 1994 )。另一個 更重要的發現是,學校內的文化與氣氛深深影響教育改革的成效:它們可以助 長,亦可以抵銷革新的努力 (Barth, 1990 ;Saphier and King, 1985 )。例如 Deal 及Peters on (1994)就曾指出,學校若呈現持續改善(con ti nu ous improveme nt ) (我們永遠追求較佳的教學方法)、高度表現(high performanee )(我們還可以 再更好)、與同僚專業互享規範(norms of collegiality )(我們彼此分享專業知識) 等價值與信念,就有利於學校革新;相反的,若學校環境助長靜止(inertia )(我 們已經夠好了) 、平庸( mediocrity )(我們已經夠努力了) 、與個人主義規範 (norms of individualism ) (我們各自作戰)等負向的氣氛時,就不利於革新 的努力,因此學校文化與氣氛值得加以注意。根據教師法的規定,教師組織主要有六大任務。但根據教師法的立法精神, 作者以為,維護教師專業尊嚴與專業自主權,提昇教師專業地位應該被列為是教 師組織的核心任務,換言之,教師組織功能的發揮與否,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應 該是,到底教師的專業地位提昇了沒有?教師組織的其他基本功能,例如研 究並協助解決教育問題、協議聘約準則、制訂教師自律公約等等,其最終目的均 在於提昇教師的專業地位。教師會是目前最重要的教師組織之一 ,其首要功能自然亦在於提昇教師的專 業地位。本文擬從同僚專業互享氣氛( collegiality )的角度,談論學校教師會核 心功能 -提昇教師專業地位 -的發揮。首先說明什麼是同僚專業互享氣氛 (What is collegiality? );其次討論為什麼要建立同僚專業互享氣氛( Why collegiality? );接著介紹如何瞭解學校現有的同僚專業互享氣氛( How to know collegiality? );最後指出學校如何建立或增強同僚專業互享氣氛( How collegiality? ),茲分述如下:一、什麼是同僚專業互享氣氛同僚專業互享氣氛這個名詞既長,唸起來亦拗口,不易描述,更不容易 定義。但有一位學者 Judith W. Little (1982 )卻對這一個詞下了一個相當好的操 作性定義。她認為同僚專業互享氣氛是學校中四種獨特行為的表現,亦可被 視為是同僚專業互享氣氛的四個指標:(一) 學校成員們會談論教學、輔導、行政等實際(以下將以教學實際代表) :這種有關教學實際的交談是經常性的、持續性的,而且所談內容是清晰明 確。例如教師們會經常談論何種教學方法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較有效,或在 吃午餐時,談論他上一節成功的教學所用的策略。(二)學校成員們會相互觀察同僚進行教學:觀察之後並提供有用的回饋,所得 的經驗與資訊則成為談論與反省的基礎。換言之,學校成員相信教室教 學、輔導或辦公室行政不是絕對隱私的行動,透過正式、非正式的觀察, 成員相互學習,以求成長。(三)學校成員們會一起準備課程與教材資料:包括計畫、設計、研究、與評鑑 課程教材。這種努力亦包括合作將教育理論轉化成為適合情境的教學實 際。(四)學校成員們會分享(甚至教導)自己有關教學、輔導或領導的專長。除此之外,Jon Saphier及Matthew Ki ng (1985)亦指出具有同僚專業互享氣氛的另一特徵,可作為第五個指標:(五)學校成員會在專業上互相幫助:當自己接受到挑戰,或面臨問題時,不會 羞於求助,而且樂於幫助的人就在身邊;反之,當別人求助時,成員亦會 盡量協助別人。在此校中, 人人為己,自求多福的理念是被摒棄的, 教學與輔導成為共同的責任。舉例而言,當聽到別班教室出現不尋常的聲 音時,成員會前去查看,並加以協助解決(即使該班教師不在場) 。 綜上所述,同僚專業互享氣氛是指學校成員在課程、教學、輔導、與行政等專業上彼此互享的氣氛。這種氣氛比較高的學校成員會經常談論教學實際、 參觀同僚的教學情形,並開放自己(的教室)供同僚參觀、彼此提供回饋、同仁 們一起共同準備教學材料、並分享自己之專長、詢問別人的專長、且呈現一種在 專業上相互協助的氣氛,對於教師的專業提昇有極大的助益。仍值得一提的是,同僚專業互享氣氛與意氣相投( congeniality )的氣氛非 常相似,但卻是不同的,須加以區別。 意氣相投是代表人們相處良好,彼此 友善。在這樣的環境中,成員彼此之間相遇時會噓寒問暖,例如談論身體近況、 股票漲跌、體育、政治消息、社會生活,以及學生的小毛病、社會加諸教育不合 理的負擔等( Barth, 1990 ),這種意氣相投的氣氛對於任何組織而言都很重要, 學校當然亦不例外,因為它是學校成員和睦相處的原動力,就某方面而言,它亦 有助於教師專業地位的提昇,然而若能與同僚專業互享的氣氛相結合,則更能有 效提昇教師專業地位。二同僚專業互享氣氛與教師會功能的發揮學校為什麼需要建立同僚專業互享的氣氛呢?它又與教師會功能的發揮有 何關連?這是相當重要的問題,須加以釐清。教師會的主要功能在於提昇教師的專業自主程度 ,其主要的途徑可以包括專 業態度的強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提昇、以及專業形象的維護,而同僚專業互享的氣氛,正足達成這些目標。(一)同僚專業互享氣氛可強化教師的專業態度 教師的專業態度影響教師專業地位的高低,教師若能建立持續改善、高度表 現、相互信任、以及相互學習的態度,則有助於教師專業地位的提昇。同僚專業 互享氣氛有助於下列態度的建立,以發揮教師會提昇教師專業地位的功能。1. 持續改善的態度:不斷找尋更有效的教學方法、輔導學生的策略、教材 呈現的方式、或辦理行政的秘訣,而這些 “寶 ”都可以在隔壁班老師身上 “挖到”。透過成員專業互享的過程這些都可以成為可能。2. 高度表現的態度:教學不再僅是 “符合門檻要求 ”即可,而是透過成員的 專業互享,讓教學知識與實際更為明確,進而追求高度表現。3. 相互信任的態度:虛心接受別人的回饋意見,亦客觀地提供自己的看 法,在這種相互信任的態度中,教學、輔導、與行政是可以成長的。4. 相互學習的態度:相信同仁各具專長,而且可以從同仁身上得到很多。Barth (1990 )指出,當學校教師願意請益於別人的知識或經驗,並分 享工作心得與參與討論時,他們會較喜歡參加教師專業成長及進修活 動;而當學校的氣氛助長沒有什麼可以向別人學習的或別人不一 定比我行的態度時,教師亦比較不喜歡參與進修活動。(二)同僚專業互享氣氛可提昇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同僚之間相互分享專業知識與技能,可以呈現 教學的知識基礎確實存在, 而且是可接近的 這樣的意義,這對於教師專業地位的建立與提昇幫助很大。同 僚專業互享氣氛,可透過下列方式強化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1. 分享專業知識與教學、輔導、行政實際。2. 從事教育研究,建立專業知識基礎。且可著重於行動研究,嘗試專業化教育的理論成為可用的教學實際。3. 提供回饋,進行雙向溝通。4. 進行自我評鑑及自我剖析,了解自己在專業上的優勢與弱點,以進一步向 同仁請益,或擬訂自我成長計畫。(三)同僚專業互享氣氛有助於教師專業形象的維護 從組織研究的角度而言,幾乎所有的組織行為都具有雙重的功能( dual functions ):一是技術性的管理功能,另一則為藝術性的象徵意義(林明地,出 版中)。教師同僚專業互享的行為亦同樣具有雙重功能:一方面可以溝通並強化 教師專業知識與技能 (屬技術性層面);但另一面,從象徵意義而言,社會大眾, 特別是家長、學生與社區人士(甚至包括教師等學校成員) ,看到教師之間竟然 可以相互觀察、一起準備教材、一起研究、提供回饋、甚至相互教導,那麼對於 教師專業形象的建立與維護會有極大的助益 。因此同僚專業互享氣氛可從下列幾 種現象的出現,維護教師的專業形象:1. 學校成員成為一個團隊。2. 學校成員正努力跟上時代。3. 教學專業是具有知識基礎的4. 學校成員具有共同語言與文化,降低分離主義 (isolationism) 。5. 無形自律公約的建立。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發現,同僚專業互享氣氛有助於教師專業態度的強化、專 業知識與技能的提昇、以及專業形象的維護,進而達成教師會所欲發揮的首要功 能-提昇教師專業地位。三 如何了解學校現有的同僚專業互享氣氛同僚專業互享氣氛不是有與無的問題,而是程度的差別而已。 欲改善學校內的同僚專業互享氣氛就必須先了解目前學校的現況如何 。了解學校 的同僚專業互享氣氛可以透過行動研究法 ,結合校內實務工作的行政人員及教師 及校外的學者專家進行研究,而其蒐集資料的方法主要包括觀察法、問卷調查 法、以及訪問法。觀察法著重學校成員互動情形的描述與分析 ,觀察的重點可以依據同僚專業 互享氣氛的五大指標,亦即學校成員彼此交談的內容、是否相互觀察教學、一起 設計課程與教材內容的程度、相互分享與教導的現象存在否、以及在專業工作上 相互協助的程度如何等,以所觀察到的內容再進行資料分析。問卷調查法則採成員填寫問卷的方式蒐集資料 ,可惜國內在學校同僚專業互享氣氛的主題上並未有現成問卷可供參考使用。但學校研究小組可以依據同僚專 業互享氣氛的指標自行設計問題,問題的例子可以包括:有哪些教學的觀念您會 說服其他老師加以採用?那些領域(例如如何問問題)是您曾向同僚談起需要進 一步的建議?這一學年以來您曾參觀同僚教學嗎?有多少次?您曾邀請其他同 僚參觀您的教學嗎?這一學年以來您曾與其他同僚共同設計教學活動嗎?有多 少次?您曾向同僚借或借給同僚有關教學的材料嗎?您曾與同仁談論有關您的 教學嗎?您曾示範您自認為最好的教學技巧嗎?您曾請教其他老師有關教學上 的問題嗎?以及您認為本校同仁在專業上都樂於幫助別人嗎?當然研究小組可 以將問題內容編製成為多點計分的態度量表,再以總分或平均數代表不同層面的 情形。但都須先編成預試問卷,經過修改後再加以運用。最後,訪問法則以面對面的方式蒐集資料。前述所列問卷的問題可供訪問時 之參考。四、如何建立或增強同僚專業互享氣氛同僚專業互享氣氛的建立或增強是透過 學校日常生活而達成,並不需要 專門設計特殊的活動加以強調。換言之,應該把它當作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從成員的互動或行事方式加以增強。但是從教師會或學校的立場而言,在建立 同僚專業互享氣氛的初期,倒是可以特別強調某些行為或活動,由外而內,刻意地形成風氣。以下將提供五項有利於同僚專業互享氣氛的建議,這些建議的活動或行為不一定可全由教師會來推動,但教師會至少可以站在建議者或提倡 者的角色,建議學校考慮採納推行。(一)安排儀式或慶典活動談論教學實際。例如,規定每次會議 (包括教師會的聚會)前 5分鐘是教學絕招 、與家長相處良方 、或班級經營秘訣的分享時間,讓教師談論教學實際成為制度化的儀式。(二)設計正式與非正式相互參觀教學的活動。但應避免目前 教學演示、一 大堆人看一個人教學,教完就完了的模式。建議可採配對的方式,找出 自己最希望在專業上成長的夥伴,相互參觀教學,並提供回饋。當然如 何溝通變成很重要,如何說出自己的意見,又不傷害他人是教師必須具 備的技巧,因此教師會可舉辦類似的研討會。(三)組織學習小組 ,共同設計教學方案 ,並共同研究嘗試教育理論的轉化工作 。(四)安排時段供教師分享教師進修的成果。(五)增強並獎勵在專業上相互幫助的成員。其他如爭取行政人員的支持(包括明白陳述期望教師彼此合作的價值、當 與同仁互動時,示範同僚專業互享的行為、給予展現專業互享的同仁更多的認 同、空間、時間、材料等、以及保護那些示範專業互享行動的同仁等) ,以及慎 選學校成員等,對於同僚專業互享氣氛的建立都相當重要,可供各校教師會之 參考五、 結語當學校成員每天在不同教室進行類似的專業活動時 ,他們在專業上亦面對相 似的挑戰,並且有相似的需求,與其讓學校成員依不同的教室加以區隔、相 互競爭、且無處求援 ,倒不如讓他們在專業上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識 、技巧、成功、 與失敗,以團隊的方式共同面對挑戰,解決問題。這樣做,雖然不能保證問題不 會再出現,但是至少學校成員可以相信這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別人與我同在, 而且樂於協助我解決問題。透過教師會這樣的倡導或協助,說不定教學工作可以 更具成就感、更感喜悅、甚至更好玩 。當然建立同僚專業互享氣氛是不容易 的,而且需要付出代價,但是作者以為,這些代價比起彼此區隔、孤軍奮戰、相 互過度競爭、且無處求援的代價,是算不上什麼的。但它所可以發揮的效用(技 術性與象徵性的) 卻無與倫比,因此同僚專業互享氣氛值得各校教師會參考建立 或增強。參考書目:林明地譯(出版中)。 學校領導:平衡邏輯與藝術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Barth, R.S.(1990). Improving schools from within: Teachers, parents, and, principals can make the difference . San Francisco, LA: Jossey-Bass Publishers.Deal, T.E., and Peterson,K.D.(1994). The leadership paradox: Balancing logic and artistry in schools.San Francisco, LA: Jossey-BassPublishers.Little, J.W. (1982). Norms of collegiality and experimentation: Workplace conditions of school success.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Journal , 19 (3), 325-340.Saphier, J., and King,M.(1985). Good seeds grow in strong cultures.Educational Leadership , March, 67-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