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同步练习2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50947199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同步练习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同步练习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同步练习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1 本节探究导线的电阻与其 、之间的关系时,采用的实验方法测长度所用仪器是 ,要测横截面积,需先测量其直径, 用进行测量,也可用 法进行测定.2电阻率p是一个反映导体 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与导体的形状、大小 ,它的单位是: ,国际符号 而电阻R反映的是导体的属性,与导体的 、有关.3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的导体的电阻.4两种材料不同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1 : 5,截面积之比为2 : 3,电阻之比为2 : 5,则材料的电阻率之比为 5一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截面直径为d,电阻为R.把它拉制成直径为 d/10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为()A R/1 000B R/100C. 100RD. 10 000R【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电阻和电阻率的理解1(双选)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R= pS知,导体的电阻与长度I、电阻率p成正比,与横截面积 S成反比B. 由R= U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D 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 现象.发生超导现象时,温度不为绝对零度2下列关于电阻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常用的导线是用电阻率较小的铝、铜材料做成的C. 材料的电阻率取决于导体的电阻、横截面积和长度D 半导体和绝缘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知识点二 电阻定律R=応的应用S3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当其两端电压为U时,通过的电流是I,若将此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时,电流仍为I,导线两端所加的电压变为 ()A . U/2B . UC. 2UD . 4U4. 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裸导线,若把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电阻将变为原来的多少倍?若将它截成等长的三段再绞合成一根,它的电阻将变为原来的多少?(设拉长与绞合时温度不变)【方法技巧练】一、把电阻公式和欧姆定律相结合解决有关问题5. 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 对折后绞合起来,然后给它们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荷量之比为( )A . 1 : 4B. 1 : 8C . 1 : 16D . 16 : 16. 如图1所示,一段粗细均匀的导线长 1 200 m,在其两端点A、B间加上恒定电压时, 测得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0.5 A,若剪去BC段,在A、C两端加同样电压时,通过导线的电流 变为0.6 A,则剪去的BC段多长?二、导体电阻率的测定方法7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R的阻值,并求出电阻率p给定器材如下:电压表(内阻约为50 k Q、) 电流表(内阻约为40 Q)滑动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阻R(约为250 Q及导线若干.tt/v5图2(1)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步骤:(2)图2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值的求出的电阻值 R=(保留3位有效数字).(3)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3、图4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直径为 .图3图4(4)由以上数据可以求出p=(保留3位有效数字).1.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B .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C.电压一定,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D .电流一定,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2.(双选)关于电阻的计算式R= UU和决定式R= pS,F面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B 导体的电阻仅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C.导体的电阻随工作温度变化而变化D 对一段一定的导体来说,在恒温下比值学是会变的,导体的电阻随 U或I的变化而变化3.(双选)如图5所示,a、b、 入电路中,并要求滑片 P向接线柱c、d是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现把此变阻器串联接c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可能是()图5A . a 和 bB. a 和 cC. b 和 cD. b 和 d4.(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几乎等于零B .金属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用来制作标准电阻的锰铜合金和镍铜合金的电阻率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 .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根阻值为 F其阻值仍为R(R的均匀电阻丝,长为)I,横截面积为s,设温度不变,在下列哪些情况A .当I不变,S增大一倍时B .当S不变,I增大一倍时c.当I和s都减为原来的2时D .当I和横截面的半径都放大一倍时6. 如图6所示,均匀的长方形薄片合金电阻板abcd, ab边长为Li, ad边长为L?,当把端点1、2和3、4分别接入电路时,Ri2 : R34是()I2A . Li : L2B .C. 1 : 1D.7. 只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阻应()图6121 Q,则这只灯泡停止发光一段时间后的电A .大于121 QB .小于121 Q3(a)(b)C.等于121 QD .无法判断&两根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a和b, a的长度和横截面的直径均为b的两倍,要使两电阻丝接入电路后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a: Ub为()A. 1 : 1B . 2 : 1C.2: 1D. 1 :29. 现有半球形导体材料,接成如图7 所示(a)、(b)两种形式,则两种接法的电阻之比Ra : Rb 为()图7A. 1 : 1B. 1 : 2C. 2: 1D. 1 : 4题号123456789答案10.如图8所示,一只鸟站在一条通电的铝质裸导线上已知导线的横截面积为185mm2,导线上通过的电流为 400 A,鸟的两爪间的距离为5 cm,求鸟两爪间的电压.(已知8p= 2.9 X 10m)图811.相距40 km的A、B两地架设两条输电线,电阻共为800 Q如果在A、B间的某处发生短路,如图9所示.这时接在 A处的电压表示数为10 V,电流表示数为40 mA.求发生短路点相距A有多远.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课前预习练1. 长度横截面积2. 导电性能无关材料控制变量直尺螺旋测微器 缠绕 欧姆米 Qm材料横截面积长度3. p= RS长度为1 m,横截面积为1 m24. 4 : 35. D由 R= pS, V = IS,得 R=10 000R.课堂探究练1. AD 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并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电阻率、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A对,B、C错;电阻率反映了材料的导电性能,电阻率常与温度有关,并存在超导现象.绝对零度只能接近,不可能达到,D对.2. CIS3. D 导线原来的电阻为 R= ps,拉长后长度变为2I,横截面积变为2,I 2I所以 R = pS-= p = 4R.2导线两端原来的电压为U = IR,拉长后为 U = IR = 4IR = 4U.4. 9解析金属原来的电阻为 R=P,拉长后长度变为3I,因体积V = SI不变,所以导线横S截面积变为原来的1/3,即S3,故拉长为原来的 3倍后,电阻R=盪=9p = 9R. 同理,三段绞合后,长度为1/3,横截面积为3S,电阻R = P3S= 9;12只3 S 9S 9点评 某导体形状改变前后, 总体积不变,电阻率不变.当长度I和横截面积S变化时, 应用V = SI来确定S和I在形变前后的关系,然后再利用电阻定律即可求出I和S变化前后的电阻关系.5. C 本题应根据导体的电阻定律R= p/S,欧姆定律R= U/I和电流定义式I = q/t求解.对于第一根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则其横截面积必然变为原来的1/2,由导体的电阻公式可知其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第二根导线对折后,长度变为原来的1/2,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故其电阻变为原来的1/4.给上述变化后的裸导线加上相同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得:U|1= 4R,I2 =UR/4=4U/R: q2= 11 : 12= 1 : 16由1= q/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荷量之比 故C项正确.6. 200 m解析 设整个导线AB的电阻为R1,其中AC段的电阻为R2,根据欧姆定律 U = I1R1 =I2R2,则R1= ;= = 6再由电阻定律,导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所以AC段导线长I2=R2I1= 5x 1 200 m = 1 000 m 由此可知,剪去的导线BC段的长度为:1= l1- l2= 200 m.R167. 见解析解析 (1)由于待测电阻(约250 Q与电流表内阻(约40 Q)目近,远小于电压表内阻(50 kQ)因此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误差较小.控制待测电阻电压的线路,用滑动变阻器连 接成限流式接法或分压式接法均可,如下图所示.(2) 作U I直线,舍去左起第2点,其余5个点在一条直线上,不在这条线上的点尽量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求该直线的斜率k,贝U R= k= 229 Q (22仁237 Q均为正确).一 一 1 一(3) 因为游标为50分度,所以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50 mm = 0.02 mm ,另外游标卡尺不能估读,读出待测电阻的长度为8.00 X 10 3 m,直径为1.98 X 103 m.2(4)将数据代入公式RS R nd 得p= T = r7T 得2m.p= 8.81 X 10课后巩固练1. A 根据电阻定律:R=心,可见当横截面积 s 一定时,电阻R与长度I成正比,A 正确.2. BC3. CD 滑片P向c移动,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电阻增大,可以接b和c或b和d, 本质相同.4. AB 超导现象是在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电阻率突然减小到接近零的现象,故 正确;C中材料只是电阻率变化不明显,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I增大15. C 由 R=V= SI得:I不变、S增大一倍时,R变为原来的-;S不变,1一倍时,R变为原来的二倍;I、S都减小为原来的寸时,R不变;I和横截面的半径都增大一1 倍时,R变为原来的-.6. D 设薄片厚度为d,则由电阻定律,得RJ=2_R12= PL2d,R34= PL1d.故 R12 : R34 = L2 : l2,选项 D 正确.7. B 由于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大,停止发光一段时间后,灯丝温度降低,电阻减小,故选B.& D 由公式R=盒S= 4 tD2,P= *得,U = nFP解得Ua:Ub= 1 :Q2,故 D正确.9. D 将(a)图半球形导体材料看成等大的两半部分的并联,则(b)图中可以看成等大的两半部分的串联,设每一半部分的电阻为R,则(a)图中电阻Ra = R, (b)图中电阻Rb= 2R,故 Ra : Rb= 1 : 4.310. 3.12X 10 V2解析 据 R= p; = 2.9X 10 8X 5X 10 67.8 X 10 6 QS185 X106 3U = IR = 400 X 7.8X 10 V = 3.12X 10 V.11. 12.5 km解析 A、B间距离I = 40 km,导线总长2l,总电阻R= 800 Q. 设A与短路处距离x,导线总长2x,总电阻Rx.由欧姆定律:U10Rx 1 40X 103 Q= 250 Q由电阻公式:R= pS,Rx律,得:x=詐詮 40 km= 12.5 km.即短路处距A端12.5 k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