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8课时 地理分异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8822423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8课时 地理分异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8课时 地理分异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8课时 地理分异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焦点一聚焦点一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环境要素整体性表现气候热量、水分来自于地面,地面性质(地貌)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及运动特征水文各种水体间存在水分交换,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也存在水分交换,水文是各地理要素影响的综合表现地貌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受河流、冰川、波浪、风、地下水等影响植被受光、热、水、营养物质(土壤)等因素影响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是各种自然因素及时间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例例1:(2012北京市东城区上期期末质检)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回答(1)(4)题。(1)圈层的主要特点是()A连续但不规则 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由坚硬岩石组成(2)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圈层物质进入圈层的主要环节是() A降水 B水汽输送 C蒸发 D径流(3)圈层的“矿物质”进入圈层的主要过程是() A搬运、沉积过程 B侵蚀、搬运过程 C风化、侵蚀过程 D变质、沉积过程(4)关于图示圈层的正确叙述是()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各圈层相互渗透C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解析】读图判断,为水圈,为大气圈、为生物圈、为岩石圈。第(1)题,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第(2)题,水进入大气圈必须转化为汽态,即通过蒸发将液态水转化为汽态水。第(3)题,通过侵蚀作用使“矿物质”离开岩石圈,并经过搬运作用使之进入水圈。第(4)题,图中各圈层相互联系,存在物质交换,可判断各圈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答案答案: (1)A (2)C (3)B (4)B【技巧点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变式训练1】(2012南充市第二次月考)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 500多米,形成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其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答:自上而下分别是:(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地理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其“牵一发”是指地壳隆起(或青藏高原隆起),地势不断升高。(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答:随着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或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地势高),气候逐步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发育差,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以高寒草甸草原为主;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解析】第(1)题,依据结构图中的因果关系解答:地势高气温低多冰川、冻土;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第(2)题,地理环境各要素发展演化具有整体性。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板块运动(牵)造成高原隆起(发),“动全身”指的是地形、气候、生物(动植物)及土壤等的变化。第(3)题,根据上题的分析,从各要素地形、气候、土壤、生物等的变化分别叙述即可。聚焦点聚焦点二 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其成因、表现如下图所示: 地方性分异规律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水分差异、洋流四个因素,具体如下表所示:影响因素分布实例海陆分布造成一些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如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因为相应的纬度地带均为海洋地形起伏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虽地处西风带,但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水分差异如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雨水,在荒漠地区的山麓地带形成绿洲洋流寒、暖流性质不同,导致大陆东西两岸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如南美西岸的热带荒漠带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而延伸至赤道附近例例2:(2012眉山市二模)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依次是()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B硬叶林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2)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按成因分类属于风海流B表层至1 000米深度水温垂直变化梯度较同纬度大陆东岸大C是形成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最主要原因D流向向北,属于寒流(3)在X地降水最多的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眉山昼逐渐变长B乌鲁木齐昼夜温差达一年中最大C洞庭湖水经常补给长江D当地正忙于小麦收割【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判断图示区域为澳大利亚西部。X区域分布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Y区域分布着热带草原,Z区域分布着热带荒漠;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第(2)题,图中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自南往北流,D选项正确。按成因分类属于补偿流;各地海水在1 000米深处的水温基本相同,差异不大;而图示洋流的同纬度大陆东岸为暖流,其表面海水温度远高于西澳大利亚寒流,进而判断表层至1 000米深度水温垂直变化梯度更大;图示区域的热带沙漠气候的主要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西澳大利亚寒流只是起到加剧的作用;A、B、C选项错误。 【解析】第(3)题,X地为地中海气候,其降水最多的季节为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眉山昼逐渐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包括冬至到夏至这个时段;洞庭湖水经常补给长江说明此时长江处于枯水期,为北半球冬季;X区域种植冬小麦,于南半球秋季收割;A、C、D选项错误。乌鲁木齐夏季太阳辐射最强,白天气温最高;因其地带性植被为荒漠,比热容小,故夜晚气温远比白天低;故乌鲁木齐昼夜温差在夏季最大,B选项正确。答案:答案:(1)B (2)D (3)B【技巧点拨】分析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思路 【变式训练2】 (2012南京市三模)下图是依据某一自然要素划分的中国区划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区域的划分依据可能为( ) A地形 B热量 C植被 D水分(2)能较好地体现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 B C D【解析】第(1)题,热量的划分主要是纬向的,与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相关;水分的划分主要是经向的,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相关;地形的划分主要是垂直方向的,与垂直地带分异规律相关。图中区域的分界既有经向的又有纬向的,还有体现地形的区,说明其划分依据受水、热、地形影响大,故可判断该划分依据为植被。第(2)题,读图可知,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我国北方地区最为明显,C选项正确。答案答案: (1)C (2)C聚焦点三聚焦点三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 1影响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纬度:所在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2)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低则简单;(3)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具体分析时必须同时考虑三个因素的作用) 2山地自然带的变化规律(1)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相似;(2)山麓地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3)在中纬度高山地区,垂直自然带更替表现明显。例例3:(2012韶关二模)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显示的高山自然景观,位于()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2)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中纬度地区的雪线和林线的海拔高度的变化将是()A雪线上升,林线下降 B雪线下降,林线上升C雪线上升,林线上升 D雪线下降,林线下降【解析】第(1)题,根据该山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判断其位于温带地区。第(2)题,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将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森林面积的减少将使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能力下降;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加剧,造成雪线上升。据图可知林线是森林生长的上限,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限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量增加,冰雪融水增加,原来的林线处水热条件得到改善,促使林线上升。答案答案: (1)B (2)C 【技巧点拨】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技巧点拨】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变式训练3】 (2012湘潭一模)下图为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两图所示自然带中,自然景观相似的一组是( ) A、丙 B、丁 C、甲 D、乙(2)非洲南部,与相同的自然带南北延伸较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洋流 C大气环流 D地形(3)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线北坡高于南坡,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受风带影响南坡降水多B南坡地势陡峭C北坡为阴坡,热量较多D北坡纬度低,热量较多【解析】“非洲自然带分布”图中为热带雨林带,为热带草原带,为热带荒漠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图中甲为高山草甸带,乙为落叶阔叶林带,丙为常绿阔叶林带,丁为热带草原带。第(1)题,根据对两图所示自然带的判读,可知B选项正确。第(2)题,热带沙漠带在非洲南部由于受本格拉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而南北延伸。【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北坡地势较南坡陡峭;乞力马扎罗山地处低纬,南、北两坡的热量差异小,故热量差异不会是造成南、北两坡雪线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排除B、D选项。阴坡的热量不如阳坡多,C选项自相矛盾;排除。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南半球,南坡是来自海洋的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较北坡多,A选项正确。答案答案: (1)B (2)B (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