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_笔情墨意抒胸臆

上传人:天****猫 文档编号:47738470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课_笔情墨意抒胸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三课_笔情墨意抒胸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三课_笔情墨意抒胸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课 笔情墨意抒胸臆 主备 陆全华 审核 美术组一 、教材分析1.本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中国大写意水墨画的传统背景、历史源流有所了解。(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品位大写意水墨画的特殊韵味,并能用大写意画法来抒发自己的感情。(3)引导学生欣赏,提高审美能力,发展独特的个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2.主要学习内容:本课是在上一课写意水墨画的基础上安排的又一节“造型.表现”课,大写意水墨画更加摒除谨细的物象描绘,以简练概括。通过淋漓的水墨使人产生一种“心灵的震撼”,它能让人感到一种大气磅礴的美。水墨画是中国千年文化传统的浓缩,其审美价值、表现方法均体现了中国人的特殊情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所以本课主要是使学生能品位大写意水墨画的特殊韵味,并能用大写意画法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3.教学重点与难点:(1)欣赏各种风格的大写意作品,了解淋漓水墨的韵味和画家的饱满激情。(2)如何运用大写意画法来抒发你的感情。(本课应突出它的趣味性与尝试性,让学生在玩中学,逐步地体验淋漓痛快的笔墨情趣。)4.分析本课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以及与其他同类课题的关系与区别本课是“造型、表现”为主的课程,是水墨画的第二课时,学生对水墨画的表现方法应该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写意画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对水墨画的表现方法既要有了解和掌握,又要不囿与其技能技巧,逐步体验水墨特殊的韵味和对审美情趣的把握。5.分析本课与生活或自然或儿童精神的关系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形象鲜明、笔墨简练、变化丰富、趣味性强,比较适合学生学习,不仅可以让他们学会绘画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得到国画艺术的熏陶,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情操回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二、教学过程设计(2课时)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修改意见引导阶段体验阶段欣赏:首先通过欣赏画家笔下的水墨画,使学生了解大写意水墨的风格与激情,提高对水墨画的欣赏水平,为水墨画的创作做铺垫。如徐渭的芭蕉、林凤眠的双鹜闵贞的八子观灯图等讨论:欣赏后让学生自由讨论:a.大写意水墨画给你怎样的一种感觉?b.大写意水墨画与工笔画的区别是什么?c.你能从作品中感受到画家的激情吗?d.你能比较一下大写意水墨画和西方表现主义绘画作品的异同吗?e.你喜欢用大写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吗? 讲解:根据讨论情况,教师及时发现和表扬学生的独特见解,突出写意画强调作者的个性发挥,用大笔泼墨直抒胸臆,注重大的节奏变化,大开大合的气势,不要拘泥于一笔一画的小变化,达到一种“大美”。示范 :教师简要地演示一下泼墨的各种笔墨效果和皴法的不同表现,(墨的干湿浓淡,只有趁湿的時候,在生宣纸上才会产生墨韵变化。只要学生学会正确的运笔蘸墨方法,把精力集中到所描绘的內容里,一些奇妙的笔墨效果,往往会是不思而遇的。不妨让学生试一试,感受一下笔墨給他们帶來的乐趣。)创作: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练习,可临摹自己喜欢的例图的局部,进一步感受;也可随意涂抹再作添加;基础较好的同学可根据写生作品或记忆自己创作一幅,尝试着用大写意的画法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作业过程(1)由于学生的程度不一,学生作业可分层教学,可临摹自己喜欢的例图的局部,也可随意涂抹再作添加;基础较好的同学可根据写生作品或记忆自己创作一幅,尽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使他们尝试多种方法。(2)创作过程中学生仍可进行交流,交换意见。(3)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个性,敢于用笔用墨,充分体现大写意水墨的韵味。三、学习评价建议评价方式:采用2个步骤进行,首先观察学生对本课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其次观看学生的水墨作品。评价点:1.学生是否对水墨画有兴趣?是否体验到快乐? 2.能否大胆的用笔用墨,达到淋漓的水墨韵味? 3.能否进行自主学习?创新精神有否提高?(1)学生往往会忽视用笔的变化,喜欢用笔死描,因此不让学生用铅笔打稿,让学生大胆体验笔与墨的情趣,不要太拘泥与形似,应抓住画的神韵,如画的走了形,也要将错就错,重在笔墨的味道。(2)学生画的形象容易琐碎,不生动,要求学生注意概括、简练,应面对白纸“胸有成竹”,落笔应肯定、大胆,每作一幅画必须一气呵成。(3)教师一般不做笔墨示范,只提醒他们哪些用墨浓些,其余用墨淡些就可以了。他们沒有模式,凭着自己的理解,画出來的作品,彼此距离拉得很大,而且很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只要让学生感受到大写意的特殊韵味,不能把他们引到刻意追求笔墨偶然效果的误区中。教后感: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