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与明清时期的吴文化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47069852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南古镇与明清时期的吴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南古镇与明清时期的吴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南古镇与明清时期的吴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南古镇与明清时期的吴文化陆咸 以太湖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市镇星罗棋布。这些市镇历史悠 久,最早的如苏州的木渎, 有二千多年历史; 多数形成于宋、 明、清时期,也有近千年左右的历史。时间最短的也有近二 百年左右。 因此,今天多以“古镇”相称。这些市镇居民稠密、 经济发达,和纵横交错的内河航道相结合,形成联结全国的 交通网络,是江南地区经济长期繁荣的见证,又蕴藏深厚的 文化底蕴,是这一时期吴文化的基础。 宋代以后,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这种建立在手 工业技术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现在已经受到国内外理论界极 大关注。 美国加州学派的经济学家彭慕兰在他写的 大分流: 欧洲、中国及现代经济的发展一书中,把我国的江南地区 和欧洲工业最发达的英格兰相比,说:“175年0的长江三角洲,有人口 3100 万 3700 万,相当于一个欧洲国家。其经 济发达程度可以与英格兰作比较研究。”他认为 :中国江南地 区的这种现象,“更接近新古典经济学的原则。”他把这种状 况称为“早期工业化”。还有一些国外的理论家,也作了类似 的研究。如美国经济学家麦迪森、日本学者杉原薰,美籍华 人学者黄宗智等。、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大批市镇的出现 江南古镇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现象,它是由在粮食丰收的基础 上产生的商品经济发展所推动的。以太湖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在宋代,首先出现商品经济现象 是在粮食领域。经过从三国时期的吴国和南北朝时期南方各 国的统治者的长期经营,这一地区劳动人民胼手胝足艰苦劳 动,极大地改善了水利条件。至U南宋时期,特别重视粮食的 耕作技术的改进,品种得到改良,广泛实行秧苗移植,重视 改良土壤,农具也有很大改革,出现了铁搭、耘荡器等适合 水田耕作的工具。水稻单产有了显著提高,成为我国粮食的 高产丰产地区。据一些专家的研究,当时水稻每亩单产已达 二至三石。由于粮食的丰产,在满足自用和提供国家漕运所 需以外,还能向市场出售。贯通南北地区的京杭大运河,为 这一地区的丰富的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 件。当时所出现的“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表明这一时 期的粮食用于商品交易部分已有相当规模,便催生了一批以 粮食交易为主体的市场,出现了最早的古镇,如:苏州的枫 桥、吴江的平望等。第二批出现的市镇,是建筑在丝绸交易的基础上的。丝绸在 江南地区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苏州草鞋山和吴兴钱山漾的考 古发现中,都曾出现丝织物的残片,说明在约五千年以前, 这里的居民就能养蚕缫丝织绸。但长期以来,农民生产的生 丝只作是为贡品缴给国家,丝绸织物的织造和消费为皇家和 官府所垄断。长期不准民间穿着丝绸服装,丝绸产品也就无 从进入市场销售。到明代中期以后,官方对织绸制品的制造 和使用的控制有所放松,普通百姓使用丝绸织物开始增多, 民间织造丝绸制品的也大量增加,种桑、养蚕和缫丝、织绸 成为农民的主要的家庭手工业。丝织产品通过市场销售到全 国,并出口到国外,成为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商品经济渗透到丝绸行业,也就涌现一批以丝、绸交易为主 体的市镇。如吴江的盛泽、震泽、嘉兴的濮院、乌程的南潯、 归安的双林等。棉布生产在江南出现较晚。在元代,松江妇女黄道婆从海南 引进和改进种植棉花和纺纱织布的技术,受到江南地区农民 的欢迎。江南东部冈身地区,和北部沿江地区,主要是在松 江和太仓、常熟沿江地区,土地含沙量较大,不太适合种稻, 更适宜植棉,农民便易稻植棉,纺纱织布。由于棉布较麻布 细洁,比丝绸便宜,更为一般百姓所乐用,有广宽的市场前 景。便涌现一批以棉花和棉布购销为主的市镇,如松江的七 宝、枫泾、青浦的朱家角,以及太仓的鹤王、宝山的罗店等。 江南地区市镇的形成,有一个从定期集市发展为经常集市的 过程。一些原来只是居民很少的小村,只有定期的小集市, 称为“草市”。随着市场交易的扩大,逐步发展成为长期集市 的繁荣市镇。如盛泽镇在明代初年,是只有五、六十户人家 的小村,后来成为六日一集市的“村市”。至U明末清初,就发展成为经常进行丝绸交易为主的大镇,“四方大贾辇万金至者无虚日”。人口达到万户以上的。又如:双林镇在明代初年, 不过是“户不过数百、口不过千余”的小村,至U明末清初时户 口已增至近万户,到清代道光年间,更成为“通行天下”的丝 绸交易的大镇。一些以棉花和棉布交易为主的小城真的发展 过程也大体如此。元代以后,江南地区的东部农民种棉的增 加,便兴起了如鹤王、枫泾、七宝、真如等一批以棉花和棉 布交易为主的市镇。商品经济的持续繁荣,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多方面都实现了商 品化,促使各类市场都有发展。如练塘镇以制造用于农业灌 溉的水车为主;周庄、黄埭、唐市、唯亭等市镇以编织业为 主的;周浦、新场以盐业经营为主体。各市镇既有分工,又 有合作。甚至在丝绸、棉布这两大产品的中间环节,也形成 了分工不同的市场体系,在丝、布这两大产品中不同品种也 形成各有特色的市镇分工。如在丝绸方面,南潯镇主要是湖 丝批发;盛泽、双林镇主要销售绢绸,濮院镇主要销售纱绸, 光福镇主要生产刺绣产品,乌青镇主要交易织绸机和零件等。 棉布的生产和销售也是如此,新泾、鹤王等镇以棉花交易为 主;朱家角、罗店等镇则是棉布集散中心,金泽、朱泾等镇 则主要生产纺车、锭子。在宋、元、明时期,皇朝的行政体制中,并没有市镇这一级 建制。它是作为商品集散地而出现,也是随着商品经济的扩 张而繁荣。常常是先自发产生,以后政府才派驻县丞、巡检 司之类的官吏入驻,也主要是负责治安工作。 直到民国时期, 才有镇的建制出现。因此,江南的市镇数量不断增加,规模 不断扩大,有很大的自发性,是从宋代到明、清时期这一地 区商品经济的繁荣发达的最好见证。二、江南市镇是江南地区市场体系的中间环节。明代中期以后,江南地区已经形成了城乡联系紧密、物资交 流顺畅的市场体系。这个市场体系的中间环节就是星罗棋布 的市镇。这些市镇一头联系附近的农村居民,另一头以联结 着苏州、松江、湖州、嘉兴、常州等大中城市,并从这些大 中城市通向国内和海外市场。这些小城镇都依傍在水道边, 形成了以水路交通为主体的交通网。又和京杭大运河联结, 可以通向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济水等全国主要河道。 每个市镇上的居民通过水路就可以把货物运向全国,也可以 从水道得到其它地区的物资。江南地区市场体系的形成由三方面要件构成:一是必须有粮 食丰产的基础。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只有粮食有充 足的供应,才有可能发展其它产业。江南地区的市场发育, 就是建立在南宋时期粮食生产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基础上的,首先出现的以粮食购销为主体的市镇。明、清时期, 由于江南地区大量种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以后,种粮面 积减少,本地粮食不能自给,又必须从其有它地区的粮食供 应作为保证,主要是引进湖、广地区的粮食。过去以本地粮 食向外集散为主的市镇,便成为运进粮食的主要集散地;二 是必须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江南地区的市场是以水路交通网 络为脉络。尤其是京杭大运河和地方水道网络的贯通,起了 决定性的作用;三是必须有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手工业产品形 成产业优势。在江南地区就是在桑树种植基础上的丝绸工业, 和以棉花种植基础上的棉布工业,以及其它农产品如茶叶、 油菜、水果生产为基础的手工业。这些手工业产品依赖于市 场,它们的发展也就必然催生市场网络的发育。江南的市镇亦即江南区域古镇的出现,首先是千家万户的农 民进行交易的需要。正如费孝通先生写的江村经济一一中 国农民的生活一书中所指出的:“在数十个村庄的中心地带 就有一个市镇,市镇是收集周围村子土产品的中心,又是分 配外地城市工业品下乡的中心。”这些古镇周边的村就称为“乡脚”。没有周边农民的需要,这些小城镇便不会出现。它 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是政治的需要。有一些县城具备上述 商品集散的要求,便很快繁荣起来。如无锡、常熟等。但也 有一些县城所在地,因交通条件并不理想,繁荣反而不如一 些后起的小市镇。江南地区的古镇另一头则和松江、湖州、嘉兴、常州、苏州 等大中城市相联系。这些城市的建城历史都比较早,很长时 期内主要是地方性的政治中心,宋代以后,尤其是其是在明、 清时期,成为既是地方的政治中心,又都成为为人烟稠密、 贸易繁荣的城市。湖州和常州成为丝绸集散中心,松江和嘉 兴成为棉布集散中心。而苏州,由于处于大运河的交通枢纽 地位,使苏州成为江南地区市场体系的中心,也是江南市场 和全国市场的联结点。苏州在江南市场体系中的中心地位,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 是商品集散中心,不仅是丝、绸、棉、布、茶等江南地方产 品对外销售的批发中心,也是内地商品和海外商品来江南地 区发售的转运和分销中心。 被称为是“商贾辐辏、百货骈阗”; 二是金融中心。由于“远方商人挟重资以谋重利”,也就有强 烈的融资要求,苏州的钱庄、典当等金融机构也就应运而生。 许多地区如安徽、山西、安徽、广东等地的商人在苏州设立 的会馆,也都有融资功能。由于资金充裕,便被称为“存钱码 头”;三是手工业加工基地。 丝绸、棉布的最后加工工序一一 踹坊、染坊等,大多设在苏州,一些高档织物和深加工产品 如绣品、戏衣等,也大都在苏州进行。南潯镇志载城南棹歌中有诗云:“白丝缫就色鲜艳,卖于南潯贾店船,载 去姑苏染朱碧,阿谁识作嫁衣裳。”反映了这一情况。因此, 当时苏州不仅店肆林立,货物充盈,手工作坊也多,商品种 类多、档次高,也就成为国内城市中最具商业价值的城市。 苏州的繁荣离不开四周的小城镇,这些市镇也离不开苏州, 都有直接来回苏州的航班。而苏州作为市场体系的中心的地 位,又引发了一些新的小城镇的产生和发展。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市场体系,在当时中国对外贸易中发挥 了重大作用。 从 1979 年到 1833 年这十五年中, 中国向北美 和欧洲各国出口真丝,年出口量从 8 担上升到 9920 担,到 1920 年更达到了 19 万担,很大部分是江南地区生产的。国 外一些地区没有相应的产品出口中国,便以大量白银向中国 出口,填补了中国对白银的需要,支撑了当时中国以白银为 主的货币体系,中外历史上把这种情况称为“丝银对流” 现象。十八世纪,中国出口到欧洲的英国、西班牙、荷兰等 国的棉布,平均每年达 120 万匹。丝绸、棉布和瓷器,是我 国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江南地区的社会结构 从宋代到清代中期,先后约七百年时间,江南地区的城乡经 济经历了三大转变,即:生产目的从“为自己生产”到“为市场 生产”的转变;产业结构从以粮食生产为主到以丝绸、 棉布生 产为主的转变;销售对象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到国内市场和大 量外销并举的转变。这三大转变使商品经济不断得到发展, 也使江南地区的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城镇人口比重增加, 出现了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市民阶层。 从宋到清,江南地区市镇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居住人 口也不断增多,一般的市镇人口在数百户到千户左右。而一 些繁荣的大镇如盛泽、平望、唯亭等,到清代初期人口已经 达到万户以上。居住城镇中的居民,包括从事商品交易和手 工业作坊的商人,店员,手工业工人,以及其它居民如宗教 职业者、一般游民等。他们离开了自耕自足的农业经济,而 进入商品交易的阶层。他们比较熟悉商品经济,重视市场信 息,重视保护自己的利益。如南翔镇便是农业人口少于工业 人口,而工业人口又少于商业人口的商业大镇。又如居住在 盛泽镇的居民, “机户仰食于绸行, 绸行仰食于商客, 而开张 于店肆者仰食于此也。”于是便有茶楼、酒肆、饭店、妓院的 开设。据统计: 清代中期江南地区苏州、 松江、湖州、嘉兴、 常州五府共有市镇 326 个,如以每镇平均以 1000 户计算, 共有 326 万户。如以每户 5人计算,则达到了 163 万人。再 连同几个大中城市的人口, 可以列入“市民阶层”的人就更多。 说明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市民阶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人数 众多的阶层。那些仍居住在村庄中的农户,也增加了对市场的依赖。当农 民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粮食时,往往是在自用有余的情况下才 拿到市场上去出售,他们和市场的关系还不是经常的。当发 展到以生产丝、棉等经济作物为主时,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 出售,必须“清晨抱布入市,易花米以归。”市场商品需求有 多有少,物价起伏不定,他们必须时刻关注。由于养蚕缫丝 织绸、种棉纺纱织布的赢利大于种粮。江南地区经济作物比 重日益加大,农民对市场的依赖也就越大,也就使得农民重 视外部信息,眼光放大、思路开阔,不同于过去那种封闭式 农业中的农民了。当时江南地区产农民从经济作物及其加工 产品所得到的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调超过了粮食。正如 清嘉庆年间嘉陵兴府志 中说:“田收仅足支民间八月之食。 其余月类易米以供,公私仰给,惟蚕丝是赖。”在产棉地区, 更是主要依赖棉纱棉布以维持生计, “有止卖纱者,夜以继日, 得斤许即可糊口。 ”丝、棉等经济作物的增加, 带来了家庭经 济活动的商品化。丝、棉等商品经济发展带来江南地区社会变化的另一个值得 注意的现象,是这一地区妇女在经济活动中承担着重大责任, 出现了典型的“男耕女织”的家庭经营模式,妇女的地位有所 提高。 江南地区,妇女历来有参加农业劳动的传统。产业 结构转变为丝、 棉以后, 妇女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明代中期大学者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一书中有这样一段 话 : “苏、杭、常、镇之币帛枲纻,嘉湖之丝纩,皆持此女工 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则必不可办。”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在 日知录中说:苏松地区“耘获车戽, 率与男子共事。”在蚕桑地区,养蚕更是全赖妇女;缫丝、织 绸也大部分是妇女。在产棉地区,采棉、纺纱也主要是女劳 动力,农村中十二、三岁的女孩便能纺纱,成为家中的重要 劳动力。产茶地区采茶等劳动也多由妇女进行。妇女在劳动 中的贡献大了,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就高了。江南一带农村称呼妻子为“家主婆”,反映了这一状况。由唐力行教授主编的苏州与徽州一书中对比了两地妇女的状况,认为苏州妇 女的经济活动促进了商业经济的繁荣,也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造成苏州家庭结构的小型化;苏州地区妇女思想也比较开放。 以山歌为例:冯梦龙收集的苏州的山歌中,不乏妇女热辣辣 的情歌。而在徽州,山歌中多为哀泣丈夫外出从商不归的哭 歌。市民阶层是一个并不稳定的阶层。在市民阶层中,一些人成 为大富豪,也有一些人成为雇佣劳动者。居住在江南市镇中 的地主和士大夫,很多人也经营工商业。他们从田亩中收取 的地租常转化为商业资本。而一些商人在取得利润后,又常 购买土地作为不动产,也有的通过“捐班”成为政府官员。因 此,这一阶层中的人际关系常处于变动中。但有一点是共同 的,他们都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中国传统的轻商思想而重视 商业经营。四、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文化形态 明清两代,在江南地区,在思想领域也出现了一股人文主义 思潮。具体表现是:在哲学思想方面 :突出人的价值,重视人 的欲求。在经济思想方面,“经世致用”的思想成为主流。一 些学者一反传统的“重农轻商”的思想, 肯定商人的地位,提 出“工农皆本”。如无锡的东林学派的顾宪成、高攀龙等提倡 “惠商恤民”,认为“士农工商,生人之本业”。在文学思潮上出 现了 “以情为本”的思潮,认为“情生万物”。苏州的冯梦龙就 是文学方面主“情”说的一员健将。两股思潮在江南的小城镇 中表现都相当突出。一是重视对水的治理,称为“黄金水道”。水乡风貌是江南水 乡的典型表现。江南市镇的布局都是沿河而建。或是一河两 街,或是沿河成“丁”字型和“十”字这不仅是为了方便取水, 更是为了交通便利,货物和人员的往来都靠水上运输,便被 称为“黄金水道”。又为了方便行人,在河上建有多座桥梁, 水道交错处便建有双桥。桥梁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既具 有建筑学上的价值,更包涵丰富的民俗内容。 商户临水而建, 出现了“人家尽枕河”的格局。形成江南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二是经济繁荣而又文化昌盛。这里既有一批经商致富的富商, 也希望子孙能通过考试取得功名,重视教育子孙的读书。居 住在镇上的还有一批绅士阶层,有的通过科举考试取得了功 名但没有出任官职,有的是现任官的家属,也有的是退职官 员。他们一般和商业经营有各种联系。这两类人成为市镇的 头面人物,在经济繁荣的同时,这些市镇文化教育也相当 发达,一些市镇都以多出状元、进士、举人为荣。产生了一 批文化名人,出现了一批著名藏书家和藏书楼。如南潯的嘉 业堂藏书楼,甪直的许氏藏书等,都在全国负有盛名。许多 市镇都建有精美的园林, 如南翔的古漪园,同里的退思园等; 戏剧活动也很活跃,昆曲最早的创始者顾坚就出生在昆山千 灯镇。三是在神道观(宗教信仰)上出现功利化倾向。江南地区盛 行佛教和道教,市镇中多有著名佛寺和道观。而引人注目的 是在民间信仰中,崇敬为民谋利者为神。主要表现为江南市 镇每年都要迎神赛会成为习俗。普遍崇奉财神、城隍,一些 以丝绸为主的市镇, 祭祀蚕花娘娘, 还有一些镇、 村祭祀“刘 皇”(刘猛将),因为他能驱蝗虫, 保丰收。 以及崇奉能治病、 治水、出行保平安的神,说明民间信仰的功利化倾向。 四、是形成了交流信息、促进社交的茶馆文化。 江南市镇 茶馆星罗棋布,茶馆成为江南市镇接受外部信息的主要通道。 有传布信息、 销售商品、社交、娱乐和调解纠纷等多种功能。 据新编吴江县志统计,各市镇平均计算,约68。 65 户居民就有一家茶馆。泡茶馆已经成为江南市镇居民的一种生 活方式。蜚声江南地区的苏州评弹就活跃在茶馆中。五、重视市政管理。 包括: 治安、 街道、桥梁的建设、 防火、 水利、以及慈善事业。除了社会治安由府、县两级政府派出 总捕同知、巡捡司一类官员负责,其它主要是由地方头面人 物出面组织。这些头面人物一般都有科举功名,或是候任官 员,或是退职官员。他们和当地富商合作(包括安徽、山西 等外地常驻市镇的商人) ,由富商出资办理。社会救济事业 如普济堂、育婴堂、义庄等也很发达,官办、寺庙办和民间 办的均有。良好的市镇管理,对江南市镇形成良好的社会秩 序和交易秩序,有重要作用。六、出现引人注目的奢侈现象。过去一些书籍中记述江南市 镇,都惊叹这里存在严重的奢侈现象。表现为:“服饰器用月异而岁不同已无论富豪贵介纨绮相望,即贫乏者强饰华丽, 扬扬矜诩为富贵容。”(松窗梦语)这种奢侈现象出现在明 中期以后,和经济发展是同步的。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首 先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消费需求。使得商品等级 不断提高。在居有屋以后就讲究华厦大屋,推动了建筑艺术 的发展;食品在果腹以后就讲究色香味,推动了饮食文化的 发展;对服饰华美的要求推动了丝棉产品和绸产品的精益求 精。这种奢侈现象也是对封建统治者在人民起居、服饰上的 严格限定的等级制度的冲击。但奢而浪费社会资源,以及严 重的赌博现象,却是消极不可取的。在江南市镇中生活的市民阶层,是江南地区市民阶层的重要 组成部分。这些市镇中沉淀了大量宝贵的文化瑰宝,和苏州 等江南城市中的文化现象关系密不可分,它不仅是明、清时 期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这一时期吴文化的基 础。五、十九世纪以后江南市镇的现代化转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受到帝国主义侵略,经济衰退,本土文 化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江南市镇也出现了衰落现象。同 时,也出现了江南市镇的现代化转型。一批市镇中的富商向 民族资本家转变,如南浔的张静江、张石铭成为经营出口蚕 丝大企业家,苏州东山席姓大族从经营土特产品转向上海创 办工业实体和金融事业,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在江浙崛起, 和这一带市镇的商业资本转向近代工业资本有密切关系。同 时,现代教育在市镇兴起。所有市镇都重视办学,成为普及 国民教育的重要阵地,双林一镇就有 13 座国民学校。还较 早出现了女子学校。同里镇的丽则女校就是江苏最早的女子 学校。还有不少青年出国留学,单是真如镇,在清代就有留 学生五人。出现了一批现代文化名人,吴江同里镇的陈去病 和黎里镇的柳亚子既是文化名人,又共同组织了反清斗争的 革命团体南社。桐乡乌镇出了著名作家沈雁冰(茅盾) , 苏州甪直出了另一位著名作家叶圣陶,他们对新文化运动都 作了重大的贡献。江南市镇也是较早引进了近代市政设施的 地区,较早建立了邮政局、银行、电报局,引进了电灯、电 话、小火轮等“洋设备”。在商业经营方面,也较早地引进了 百货商店之类的经营方式。 20 世纪七十年代, 苏南地区乡镇 企业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件大事,实际上是历史上这 一地区亦工亦农传统的继续和发展。现在,江南地区的古市镇已经作为历史记忆而成为国际旅游 的热点。我认为,认真研究其中的历史文化含量,对理解今 天的苏州,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系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理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