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7068859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讨纪晓军 张启玲 赵维燕(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农村基础设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是提升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制约因素。必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正确把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理清基本思路,科学筹措资金,下大力气加快建设,以增强新农村建设能力。关键词: 新农村; 基础设施; 落后原因;必要性;建设思路一、研究背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20062040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这是200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中国领导人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特别是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当前村镇建设的重点,也是摆在规划建设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全新的课题,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二 、目前农村基础建设的现状近几年,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总体而言,农村基础设施仍然简陋不全,功能比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状况比较差图1 泥泞道路一直以来农村的建设水平都很低,许多村庄的建设实际上只是房屋建设,却忽略对道路的建设,村内道路是大多是自然形成的土路,道路比较窄,路面状况比较差,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路网的系统性与道路的通达性比较差,“断头路”“堵头路”现象十分严重,交通极为不方便。一遇到下雨天或下雪天,满路泥泞,影响交通。 2.缺乏排水设施图2 道路积水大部分村庄没有系统的排水设施,我国目前有60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90的村庄没有消防设施,多 数的农村的排水采用的是地表径流的方式,没有固定的排水管道雨水对地面形成冲刷对道路的损坏很严重,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3水利设施陈旧图3 水利设施陈旧农村的水利设施大都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而且当时主要靠农民投工投劳,就地取材,修建的标准很低,再加上长期以来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所以,经过了近几十年的运行,设施严重老化,大部分已不能正常运转,急需更新。4电力电讯设施布局混乱图4线路布局乱目前农村的供电仍然是非常紧张的事情,尤其是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仍有将近2000万的农民用不上电。连电都用不上就更不用谈其他方面基础设施的配置了。图5线路布局乱多数实现实现通电的农村,电力电信设施的线布局凌乱,电线杆的布置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线路的走向很随意,导致不同使用功能的线相互交错的混杂在一起,不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还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5缺少垃圾收集系统、环境差图6 垃圾成堆到过农村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印象:垃圾围村庄,臭水满河塘,村庄的大小道路两旁、农户庭院内外,到处可见断砖、碎瓦、乱石、桔杆、牛马及鸡鸭等畜禽的粪便。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路旁屋边到处是一堆堆的垃圾和肆溢横流的生活污水,污水直接渗入地下,直排沟渠和水塘,垃圾腐烂变臭气味难闻。归结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垃圾收集系统。图7 垃圾成山三、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原因分析 1城乡二元结构带来差异由于我国基础落后,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加强农村基础地位,但农业和农村的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总体覆盖力度不够,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社会地位仍然不平等,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的二元结构没有从根本上改正,最终带来的城乡居民所享受公民服务的巨大差异。2对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但总体来看,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重大动脉、轻毛细血管,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主要在县乡村政府,加上对农村基础设施重视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大型水利和大型工程修到家门口,最后公路打不通,农民还是得不到实惠。目前政府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比较多,其中属于建设性财政拨款就是农业建设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和财政部门直接安排支援农民生产、农村小型公益设施等等,政策基金缺乏有机的协调,基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间接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是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主要原因。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现在,农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于整体建设的现象,道路不畅通,没有排水设施,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新农村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产,确保农民增收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而基础设施建设是服务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在新农村的建设规划中,各级政府应注意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逐步改变落后的面貌。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必须深入基层,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把规划切实做到具有足够的操作性和弹性,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好处,取信于民。让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真正得到改善。只有取信于民,尊重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激励群众,才能同心协力地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不足是限制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农村地区发展的主要原因。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在农村地区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是农村现代化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任何一个经济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离不开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农村扩展,而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恰好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桥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期受益,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可以扩大全国的市场规模,不断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五、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一项惠及10亿农民的伟业,也是一项内容繁多、涉及面广、系统性强、投资量大、持续期长的宏大工程。要切实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要有政治热情、政治责任心,而且要有长期进行的决心和恒心。还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认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1高度重视规划工作重视规划工作,发挥规划的统筹约束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开展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应如此,规划搞不好,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这方面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中央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抓紧制订和完善带有全局指导性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和专项规划。各省(区、市)要结合组织实施中央规划,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研究提出本地区未来一个时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分阶段、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加以推进。特别要加强对县乡两级工作的指导,确保建设规划落到实处。编制规划要有前瞻性,以适应未来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同时又要从现实物质条件出发,防止过分超前、脱离实际。要加强各有关专项规划的相互衔接,防止单打一,避免一些工作的重复、浪费。 2.尊重民意因地制宜尊重民意,激发农民参与的内在动力。开展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亿万农民既是受益主体,又是建设的主力军。为此,要广泛听取民意,围绕农民需求进行谋划。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组织和引导他们用辛勤的双手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资源状况、地形地貌不同,山区、丘陵、平原都有;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需求优先顺序、建设标准肯定也不相同,必须因地制宜。3.明确职责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详细分工、精心组织、有效实施。职责划分主要是明确划分政府、乡村组织、政府职能部门与科研机构的职责。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得不好,就会形成喊起来重要、落实起来却谁都不负责的尴尬局面。政府的职责主要是搞好规划、制定政策,抓好试点示范,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宏观指导与管理。政府要把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要有明确的规划目标和政策措施,并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对实施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法律和政策问题要认真、及时地加以解决,并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依法提供保护、鼓励和支持。要在搞好试点示范、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不能搞运动。要尊重农民意愿,按照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切不可背离农民意愿,做一些劳民伤财的事情。村级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前提下,组织好实施工作;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科研机构则应对规划和建设的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围绕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组织力量进行攻关,形成一批先进、实用、经济、受农民欢迎的新技术,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有了明确的分工,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4.争取资金支持要尽量争取市有关部门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提高补贴 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 尽快建立有效的农村融资机制,使其资金的来源充裕、稳定、多样化以满足其建设需要。在制度保障上,推进二元基础设施基本供给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必须首先加快推进城乡分割的“二元”宏观体制及基础设施供给基本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一是按照基础设施的类别、层次,科学合理地划分市场与政府在提供基础设施方面的职能边界、职责和义务范围,财政要坚决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或者财政不再进入竞争性领域。二是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逐步建立起适应公共财政要求、符合国际惯例,城乡统一筹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待遇的新型现代基础设施供给制度。 5.突出抓好重点设施建设由于资金和要素的约束,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的基础设施,所以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个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因素大小,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突出重点,择优扶持一批关系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诸如水、电、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力争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六、后续管理工作从实际出发,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背景下,在短期内得到各方面极大的重视,也一定会得到切实的实施。但是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的长效管理机制,则是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现在所说的在集体化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功能丧失殆尽就是最好的反证。建立新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主要是解决谁投资、谁管理的问题。说到底也就是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主体到位问题。只有主体到位,才有可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制定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让投资者放胆投资、放心受益、放手管理。因此,特别要重视对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的改革,在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向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时,要建立明确的产权归属制度,确保谁投资谁受益。就是那些完全由政府或村集体投资形成的设施,也要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切实解决主体缺位问题。当然还要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设置一些现代技术方法,制定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让投资主体能够较稳定地、合法地获得应有受益。最重要的是,要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并能真正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他们是基础设施的主人。七、结语新农村建设是一次全新而大胆的尝试,是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在规划中应重点突出“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建体系、优化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建设中尤其要注意抓好供水、供电、排污、通讯、垃圾处理等重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针对偏远乡村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信息闭塞等实际,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城乡和谐的生产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发展到今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基础设施配套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而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又是农村建设重中之重的任务,因此需要全体部门与广大的农民一起共同把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共同建设出一个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 2张富良,洪向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3农村政策与农村工作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4徐祥临,周少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5叶帆试析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因问题及对策J中国发展2004(2),59 作者简介纪晓军 :男 ,2008年至今就职于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威海市光明路95# 邮编:264200电话:0631-5272869张启玲:女,1992年至今就职于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作品:威海市草庙子工业园控规、成山镇镇驻地控规。威海市望海园小区规划、后峰西小区规划等。 地址:威海市光明路95# 邮编:264200 电话:0631-5275079赵维燕:女,2003年至今就职于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威海市光明路95# 邮编:264200电话:0631-52750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