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46609570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C A. 儿童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B. 从婴儿到成年的认知发展 C. 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 D. 从出生到死亡的人格变化 2. 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 。D A. 心理的种系发展 B. 心理的种族发展 C. 社会团体的心理发展 D. 个体心理发展 3.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A. 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B. 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 C. 从动物到人的心理变化 D. 从幼儿到成人的心理变化 4.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B A. 人群中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 B. 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C. 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同 D. 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 5. 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 。D A. 只有连续性,没有阶段性 B. 只有阶段性,没有连续性 C. 既没有连续性,又没有阶段性 D. 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6. 普莱尔(W.Preyer)是()的奠基人。B A. 科学心理学 B. 科学儿童心理学 C. 科学发展心理学 D. 科学社会心理学 7. 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年。B A. 1879 B. 1882 C. 1900 D. 1905 8. 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 。C A. 达尔文于 1876 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 B. 冯特于 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成立心理学实验室 C. 普莱尔于 1882 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 D. 霍尔于 1922 年出版衰老:人的后半生 9. 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以了 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AA. 横断研究 B. 纵向研究 C. 个按研究 D. 因果研究 10. 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 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 。BA. 横向研究 B. 纵向研究 C. 相关研究 D. 因果研究 11. 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 。A A. 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优点 B. 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缺点 C. 是一种完美无缺的设计方式 D. 在无法实施横断研究或纵向研究后迫不得已选择的一种研究方式 12.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B A. 达尔文 B.高尔顿 C.华生 D.施太伦 13.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C A.达尔文 B.高尔顿 C.华生 D.施太伦 14. 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 。A A.皮亚杰 B.普莱尔 C.吴伟士 D.施太伦 15.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C A. 先天的成熟 B. 后天的经验 C. 动作 D. 吸吮 16. 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叫()A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段。C A. 2 B.3 C.4 D.5 18.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A A. 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B. 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 C. 获得了守恒概念 D. 思维具有可逆性 19. 客体永久性是指()D A. 客体是永久存在的 B. 前运算阶段儿童具有的思维特征 C. 客体的耐用性D. 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20. 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B A. 客体永久性 B. 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C. 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D. 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 21. 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个阶段。D A. 3 B. 4 C. 6 D. 8 22. 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B A. 力比多 B. 心理社会危机 C. 自我的调节作用 D. 心理防御机制 23. 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2 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 A.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24. 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24 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C A.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 或的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25. 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47 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B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26. 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27.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1218 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D A.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B.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C.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D.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28.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1825 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C A.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C.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D.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29.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2550 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D A.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B.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C.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D.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30.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50 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C A.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31. “最近发展区”是指() 。C A. 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B. 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 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 17 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个阶助所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 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D. 儿童先天具有的水平和后天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32.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A A. 0 岁1 岁 B. 0 岁3 岁 C. 1 岁2 岁 D. 1 岁3 岁 33.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时() 。B A.动作 B.感觉 C.知觉 D.条件反射 34.婴儿感知觉的发展()B A. 是被动的过程 B. 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C. 过程非常缓慢 D. 成熟较晚 35.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这是 () 。C A.兴奋 B.抑制 C.习惯化 D.去习惯化 36.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映又会增强。这是() 。B A习惯化 B.去习惯化 C.兴奋 D.抑制 37. 视崖是一种研究婴儿()的装置。D A.形状知觉 B.颜色知觉 C.动作发展 D.深度知觉 38.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 。B A.3 个月 B.6 个月 C.1 岁 D.2 岁39.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 。A A.直觉行动思维 B.表象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动作形象思维 40.直觉行动思维表现为() 。B A.在动作之外思考 B.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 C.借助表象思维 D.对行动结果有预见性 41.基本上能掌握母语全部发音的年龄时() 。D A.8 个月 B.1 岁左右 C.2 岁左右 D.3 岁左右 42.婴儿期笑的发展按顺序分为()等阶段 A A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B无条件发射性的笑、条件发射性的笑 C对声音的笑、对陌生人的笑、对熟悉人的笑 D 无笑、无条件发射性的笑、自发性微笑 43 婴儿出生一两天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B A条件发射性的笑 B自发性微笑 C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 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44. 5 周至 4 个月的婴儿对数人与陌生人都可以报以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C A条件发射性的笑 B自发性微笑 C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 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45. 4 个月以内的婴儿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D A条件反射性的笑 B自发性微笑 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46.婴儿恐惧可分为() 。D A生理性恐惧和社会性恐惧 B无条件反射的恐惧和条件发射的恐惧 C先天恐惧和后天习得的恐惧 D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 47.由想象引起的恐惧,如害怕黑暗,害怕“狼外婆” ,属于() 。D A本能的恐惧怕生 B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C怕生 D预测性恐惧 48.托马斯和切斯把婴儿的气质类型分为() 。C A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 B多雪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C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D兴奋型、抑郁型 49.()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B A情感 B依恋 C亲子关系 D母子关系 50.艾斯沃斯将婴儿依恋划分为()等类型。A A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容易型依恋、困难型依恋、迟缓型依恋 C初级依恋、次级依恋、高级依恋 D差别的社会反映、有差别的社会反映、特殊情感联结 51.()是指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A A自我意识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52.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C A岁岁 B岁岁 C岁岁 D岁岁 53.()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C A婴儿期 B婴儿早期 C幼儿期 D童年期 54. 幼儿词汇中各类词的比例从高到底依次排列为() 。A A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B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C数词、量词、名词、动词、形容词 D量词、数词、名词、动词、形容词 55.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C A直观动作思维 B形象抽象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56. 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表现为() 。C A从独立的评价发展到依从成人的评价 B从对内在品质的评价向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转化 C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 D从初步客观性评价向主观情绪性评价发展 57. 延迟满足是指() 。BA能够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出适宜的反映 B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 C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D抑制某些行动 58. 幼儿期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 。 A. 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 独白言语 D. 连贯言语 59. 根据动机和目的的关系解释这类现象:为什么有的幼儿争着擦桌子,翻来覆去擦不完? ( D ) 。 A. 他的行为动机和目的是一样的 B. 他的行为动机与目的毫不相关 C. 他正在学习劳动的方式方法 D. 他的行为动机和目的不是一致的 60.运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对幼儿的实验指导语( D ) 。 A. 应该非常详细,越长越好 B. 应该用亲切商量的语气 C. 应该一次性地布置完所有地任务 D. 应该用简明地语气和肯定的语气 61. 3 岁孩子做了错事,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却茫然,这主要是因为( B ) 。 A. 他不会评价自己的行为 B. 他在行动前缺乏明确目的 C. 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 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别人 62.教师使用“反语”,儿童常常不能理解,说明幼儿理解的特点是( C ) 。 A. 只能对个别事物进行理解 B. 只能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理解 C. 只能从表面上理解事物 D. 不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63.进入正在反映的电影厅,几分钟后才能看清物体,这是( A )现象。 A. 视觉适应 B. 视觉定位 C. 对比现象 D. 对象和背景关系造成的 64.“视觉悬崖”实验说明了儿童已有了( A ) 。 A. 距离知觉 B. 方位知觉 C. 视觉定位 D. 形状知觉 65.消极词汇是指( ) 。C A 不能理解也不能运用的词汇 B 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 C 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 D 能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 66. 5 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够借助一些小木棍进行简单的算术了,到了小学一年级,就可以摆 脱小木棍进行口算,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D ) 。 A 从简单到复杂 B 从凌乱到成体系 C 从被动到主动 D 从具体到抽象 67.相对于成人心理的变化,学前儿童心理变化是( B ) 。 A 不突出的 B 高速度的 C 较为缓慢的 D 极不明显的68.通过对双生子的研究说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哪个更大( A ) 。 A 遗传因素 B 社会因素 C 同样 D 不能判断 69.在儿童与成人交往中,对其心理影响最大的是( D ) 。 A 与教师的交往 B 亲子交往 C 同伴交往 D 与社会的交往 70.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包括( A ) 。 A. 个体心理的发生、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B. 个体心理的发生、学前时期心理过程的发展以及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C. 儿童心理变化的原因、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 D.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及原则 71.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B ) 。 A. 是不可捉摸的 B. 是有规律可循的 C. 是随条件的不同而千变万化的 D. 都是相同的 7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的缺陷是( A ) 。 A. 幼儿在实验室环境中会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使得实验结果有局限性 B. 实验室内的条件控制得过于严格 C. 不能对儿童得行为进行重复观察 D. 对影响儿童心理活动得各种因素根本无法控制 73 .4 儿童的气质类型对父母亲有较大影响的是(D ) 。 A. 父母亲的生活方式 B. 父母亲的活动方式 C. 父母亲对其的教养方式 D. 父母亲的思想态度 74.情绪紧张和长期不愉快的儿童, 其健康水平也会下降, 甚至生理发育延滞, 这说明 ( D ) 。 A生理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B.遗传因素对生理成熟的影响 C.环境和教育对生理成熟的影响 D.儿童心理发展对生理成熟的反作用 75.思维发生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A ) 。 A 直观行动性 B 具体形象性 C 自我中心性 D 客体永久性 76.下面几种记忆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是( A ) 。 A 运动记忆 情绪记忆 形象记忆 语词记忆 B 情绪记忆 形象记忆 语词记忆 运动记忆 C 形象记忆 语词记忆 运动记忆 情绪记忆 D 运动记忆 形象记忆 情绪记忆 语词记忆 77.婴儿能够分辨亲人和陌生人,这符合( A )特性。 A 知觉的恒常性 B 思维概括 C 感觉的恒常性 D 感觉的概括性 78.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现象主要表现在( B ) 。 A 儿童智力的发展上 B 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C 儿童动作发展上 D 儿童个性发展上 79.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期是( B ) 。A. 婴儿期 B. 学前期 C. 学龄初期 D. 学龄中期 80.使心理发展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是( C ) 。 A 遗传因素 B 生理因素 C 环境和教育 D 遗传、生理成熟和环境教育 81.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B ) 。 A 遗传因素 B 微观的社会环境 C 宏观的社会环境 D 生理成熟 8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最基本的方法是( D ) 。 A 教育心理实验法 B 调查访问法 C 心理测验法 D 观察法 83.个性积极的源泉是( A ) 。 A 需要 B 动机 C 兴趣 D 自我意识 84.孩子发展各种动作和意志行动的有力的内部力量是( B ) 。 A 幼儿自己的态度 B 幼儿对意志活动的理解 C 增加自信心 D 同伴间的比较 85.学前儿童言语发生的准备主要表现在( D ) 。 A 说出最初的词和掌握其意义 B 持续的自发的使用一些词 C 儿童理解的言语大量增加 D 说出词和理解词 86.儿童心理发展变化是( A ) 。 A. 渐变式 B.有明显的突变时刻 C. 由可变性向稳定性发展 D.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 87.皮亚杰认为 47 岁儿童的思维发展处于( D )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形象思维阶段 D 直觉思维阶段 88.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表现为( A ) 。 A 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 B 无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并成为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C 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无意想象已趋完善 D 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同等重要地位 89.幼儿学会了 527 后,不经过进一步学习,不知道 25=7,说明幼儿( D ) 。 A 主要依靠具体形象进行理解 B 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 C 不能客观的理解事物 D 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90.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是( A ) 。 A 定向性注意 B 选择性注意 C 有意注意 D 随意注意 91.从学前儿童心理“量变”到“质变”的表现来看,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是( D ) 。 A 有连续性,就不可能有阶段性 B 有阶段性就不可能有连续性 C 绝对对立的 D 辨证统一的92.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背诵唐诗,这是( C ) 。 A. 意义识记 B. 逻辑记忆 C. 机械识记 D. 理解记忆 93.儿童的个性主要是在( A )产生的。 A.交往过程中 B.遗传作用下 C.自我意识下 D.教师影响下 94.从形式上看,内部言语的特点是( C ) 。 A. 简要的 B. 概括的 C. 不发出声音的 D. 对自己的言语 95.儿童最先出现的注意是( A ) A定向性注意 B选择性注意 C有意性注意 D稳定性注意 96.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A ) A.01 岁 B.12 岁 C.23 岁 D.36 岁 97.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 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 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C )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98.根据华生的观点,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C ) A. 怕 B. 怒 C. 悲 D. 爱 99.平时我们所说的“注视”“倾听”“凝神” 、 、 ,主要是说的( C )过程。 A. 思维 B. 记忆 C. 注意 D. 感知觉 100 “3 岁看大,7 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C ) A. 整体性的形成 B. 独特性的发展 C. 稳定性的增长 D. 积极能动性的发展二、多项选择题。 1. 学前儿童的心理研究以研究时间为标准可分为哪几个类型( ) A.纵向研究 B.分析研究 C.差异研究 D.横断研究 2. 34 岁是学前时期,也是幼儿园小班年龄,这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 A.生活范围扩大 B.认识依靠行动 C.情绪作用大 D.爱模仿 3.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重要表现在( )BC A.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B.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 C.感知过程的主动性增强 D.感知过程概括化系统化 4. 幼儿的观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那几个方面( )ABCD A.目的性 B.持续性 C.概括性 D.观察方法的完善 5. 从心理物理学角度看,颜色视觉与颜色的哪几种特性有关( )ABC A.明度 B.色调 C.饱和度 D.对比度 6. 据苏联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以下属于幼儿期形成的直觉方法有( )BCD A.成人指导 B.直觉认同 C.归入标准 D.塑造模型 7. 幼儿创造想象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 具体表现在( )AC A.独立性 B.创造性 C.新颖性 D.夸张性 8. 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思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AB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运算阶段 D.后运算阶段 9. 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因素有( )ABCD A.强烈的声音B.鲜明的颜色 C.生动的形象 D.突然出现的刺激物或事物发生显著变化 10.逻辑思维的进行主要是运用( )BD A.概念 B.判断 C.联想 D.推理 11.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BC A.主动视觉 B.视觉敏度 C.颜色视觉 D.辨色力 12.当一个真实的物体靠近一个 2 周岁的婴儿时,婴儿会做出的反应有( )ABD A.睁大眼睛 B.头向后退 C.吓得大哭 D.用手去挡 13.学前儿童在掌握语言过程中,语句逐渐分化,分化过程表现在( )BCD A.句子连贯性的分化 B.表达内容的分化 C.词性的分化 D结构层次的分化 14.学前儿童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哪两个阶段( )AC A.3 岁前 B.4 岁前 C.36 岁 D.47 岁 15.内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 )AB A.发音隐蔽 B.语句简略不完整 C.发音明显清晰 D.语句概括具体 16.学前期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准备阶段,这种准备应该包括( )ACD A.掌握口语词汇 B.掌握字词的写法 C.掌握语音 D.掌握基本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 17.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ABC A.社会化 B.丰富和深刻化 C.自我调节化 D.复杂化 18.以下关于情绪和情感的叙述正确的有( )ADA.情绪是比较简单的体验,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东西 B.情绪一般比较稳定,带有情境性。 C.情绪没有情感强烈,情绪有较多冲动性. D.情绪比情感有较明显的外部表现 19.华生根据对医院的 500 多名初生婴儿的观察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 )BCD A.喜 B.怕 C.怒 D.爱 20.有的研究认为,幼小儿童产生愤怒的动因有( )ABD A.生理习惯的问题 B.与权威的矛盾问题 C.与环境的问题 D.与人的关系的问题 21.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有( )ABCD A.哭 B.笑 C.恐惧 D.依恋 22.有的研究认为,依恋的特点突出表现为( )BCD A.依恋模式的变化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B. 依恋对象比任何别的人更能抚慰婴儿 C.婴儿更多趋向依恋目标 D 当依恋对象在旁时,婴儿较少害怕 23.学前儿童高级情感有( )ABD A.道德感 B.美感 C.成就感 D.理智感 24.儿童有意运动的特点是( )BC A.它是天生就会的,是无条件的反射运动 B.人在完成某一有意运动时,在头脑中预先产生了运动的目的 C.有意运动时后天学会的 D.是被动运动的,它是人没有意识到的 25.幼儿自制发展的表现形式有( )AD A.抗拒诱惑 B.依赖体罚 C.转移注意 D.延迟满足 26.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着,其特点有( )ABC A.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B.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C.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D.对评价活动的态度积极27.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有( )ABD A.神经过程的强度 B.神经过程的平衡性 C.神经过程的敏感性 D.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28.学前儿童心里发展的趋势是( )BD A.从主动到被动 B.从不齐全到齐全 C.从抽象到具体 D.从凌乱到体系 29.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有( )ABCD 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环境 D.教育 30.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叙述的正确的有( )BCD A.环境不会影响生理成熟 B.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 C.遗传物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里的影响 D.对影响儿童心里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 31 幼儿自言自语的形式有哪些( )A D A 游戏语言 B 书面语言 C 内部语言 D 问题语言 32 学前儿童使用简单句有以下哪几种类型( )ABCD A 主谓结构句 B 谓宾结构句 C 主谓宾结构句 D 主谓双宾结构句 33 幼儿掌握数概念包括哪些成分( )ABD A 掌握数的顺序 B 数的实际意义 C 数的运算法则 D 数的组成 34 下面哪些是测量新生儿及幼小婴儿注意的指标( )ABCDE A 觉醒状态 B 习惯化 C 心率变化 D 瞳孔扩大 E 吸吮抑制 35 幼儿的无意想象有哪些特点( )BCDE A 想象的内容很逼真 B 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C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D 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E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36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不均衡性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ABC A 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 B 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 C 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D 不同类型发展的不均衡 37 安斯沃思将儿童依恋行为发展的模式分为哪几种( )ACD A 安全型依恋 B 混合型依恋 C 回避型依恋 D 反抗型依恋 38 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 )ACD A 直观的概括 B 间接的概括 C 动作的概括 D 语词的概括 39 儿童最初的想象表现为以下哪些特点( )ABC A 简单的相似联想 B 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C 没有情节的组合 D 想象出现了有意性 E 想象出现了逻辑性 40 皮亚杰认为“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有哪些( )ACD A 逐渐形成对“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B 逐渐形成有组织的行动 C 逐渐形成有目的的行动 D 逐渐形成各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注:重点内容用下划线标出 考试大纲第一章 绪论 【考试内容】 识记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另外,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理解 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发展观、教育观。2.有助于教育者 更理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心理现象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心理具有主观 能动性。四.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应用 主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一)观察法 (二)测验法(三) 产品分析法 (四) 个案法。二.实验性研究1.实验室试验2.自然实验。 第二章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 【考试内容】 理解 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教育 以及幼儿自身的活动等方面的因素。 成熟势力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格赛尔。该学说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 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 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 行为主义学说:1.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中的突出观点是,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 的()否认遗传的作用; ()片面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重视对幼儿情绪的研究。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作用:斯金纳认为,强 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2.斯金纳认为,强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行为不至于退化。3. 斯金纳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 概率。他还强调及时强化,他认为及时强化有利于行为的巩固和发展。 精神分析学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他的理论对儿童发展 心理学影响较大的有两个方面:1.他的人格结构理论。2.他的性欲阶段理论。另外新精神分析 学说的代表人是埃里克森,他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格发展渐成说。他 认为人格发展中,自我的作用很重要,人的发展是以自我为主导的将人的内心生活与社会任 务结合起来的过程。第 1 页 共 14 页认知发展学说: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岁);前运算阶段(岁);具体运算阶段(岁);形式运算阶段(岁)。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是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1.他强调观察学习2.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观察学习的概念:所谓观察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替代强化的概念:替代强化,即学习者不一定自己亲自产生行为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到他人的成功或受到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相反,如果看到了他人的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第三章 幼儿的感知觉和注意【考试内容】识记感觉: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们反映现实世界最基础、最简单的心理过程。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绝对感觉阈限:某种刺激若要引起一个人的感觉,是需要具有一定强度的。也就是说,只有当物体发出的声音、气味等的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被听到、闻到。那种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在已有感觉的基础上,为引起一个差别感觉,刺激必须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的量。一个人能够分辨的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叫做差别感觉阈限。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它是指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抑制努力的注意。错觉: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现象。观察力:观察是指一个人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感知能力。理解感觉的特性及应用:无。知觉的特性及应用(无):特性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影响幼儿注意发展的因素:幼儿的注意不稳定,易转移。首先,与外界刺激本身的特点、性质有关。第二,与幼儿的兴趣、需要有关。第三,与幼儿的生理成熟水平有关。第四,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有关。第 2 页 共 14 页另外,幼儿注意力的发展与其身体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感知觉的特点:无。应用幼儿注意及观察力的培养: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必须使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2.必须对幼儿有一定的有意注意的要求;3.用语言组织、稳定幼儿的有意注意;4.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保持有意注意;5.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 。第四章 幼儿的记忆与想象【考试内容】识记记忆:记忆是人脑保持信息和提取信息的心理过程。想象:想象就是对表象进行主观加工和改造,从而产生出新形象的过程。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外界没有刺激影响下产生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形象。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则有一定目的性,需要意志努力,自觉主动的进行的想象。理解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与回忆。幼儿记忆的特点:(一)以无意识记为主导。(二)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均有发展。(三)记忆的恢复现象。(四)回忆的发展1.杰出的再认能力。2.回忆水平的提高。3.长时记忆的发展。幼儿想象的特点:(一)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二)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三)想象的内容由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完整发展。(四)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的现象。记忆的分类及其应用(无):1.按内容的不同将记忆分为四种: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2.从大脑的加工方式与保持时间的长短的不同划分为三种: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想象的分类及其应用(无):(一)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二)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幼儿记忆的培养:(一)激发兴趣与主动性(二)丰富生活经验(三)培养有意记忆(四)教授记忆策略 复述 组织 选择性注意。幼儿想象的培养:(一)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主动性。(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三)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四)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想象力。(五)鼓励大胆想象,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六)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第 3 页 共 14 页第3/14页 第五章 幼儿的记忆与想象【考试内容】识记思维:思维是借助动作、表象或语言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性和间接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它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的问题依赖于实际的动作,思维活动不在头脑中进行而表现为动作。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表象来解决问题。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抽象性质的任务,需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成为逻辑思维。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人们面临新问题、新事物和现象时,凭直觉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分析思维:分析思维即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结论的过程。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基于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维。集中思维:集中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去解决问题,或者从给予的信息中推理出新的结论。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以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如学生运用已经学会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语言: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理解思维的特征:(一)思维的概括性。(二)思维的间接性。(三)思维是对经验的重组。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以表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幼儿的表象思维具有象征性、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和刻板性等特点。幼儿判断推理的特点:第一,幼儿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的表面现象或事物之间偶然的外部联系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第二,幼儿会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判断和推理的依据。第三,幼儿的判断、推理有时不能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第四,幼儿判断推理的依据逐渐明确化,并开始趋于合理。婴幼儿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发展特点:(一)1. 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普遍经历了相同的五个阶段。阶段一:反射性发生期(月)。阶段二:牙牙语期(月)。阶段三:词和句子模式的萌芽期(月)。阶段四:学说话期(岁)。阶段五:积极的语言发展阶第 4 页 共 14 页第4/14页 段(岁) 。婴幼儿发音过程中已发出“音节”为主,逐渐发出“清晰的单音” 。两岁的婴幼儿建立了词的语音表岁的婴幼儿语音发展有扩展趋势,此后有收缩的趋势。4.象,辨音能力先于发音能力。 (二)1.词汇的数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词类范围逐渐广 大 ()词义逐渐丰富和加深。婴幼儿语法的发展()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从简单 聚到复合句(3)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语言的出现。 (二)情境性言语发展和连贯性言语的产生。 (三)出现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出声的自言自语。1.游戏言语2.问题言语。 (四)幼儿掌握书面语言的可能性1.掌握了口语词汇2.掌握语音3.掌握基本语法和口语 表达能力幼儿图形知觉的发展。 应用 思维的类型及其应用: (一)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二)直觉思维和分 析思维。 (三)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四)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二)教学活动中 突出具体性、形象性。 (三)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四)发展幼儿的抽象逻 辑思维。 (五)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 (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 (三)将言语活动贯穿与幼儿的一日生活。 (四)成人做好幼儿言语的 榜样。 (五)注重个别言语教育。 (六)适当学习书面言语。 第六章 幼儿情感与意志 【考试内容】 识记 情感: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激情: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如狂喜、愤怒、恐惧、绝 望等。 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 应激: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紧张情况时产生的情感状态。 道德感: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情感体验,是人们认识现实、掌握知识和 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美感:美感是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以及人的道德行为的美学价值 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意志: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努力:意志努力是指人在确定目的、解决动机冲突、制定计划、进行决策以及执行 决定的过程中,克服内外各种困难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的心理力量。 理解第 5 页 共 14 页第5/14页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贡献者:午岩ma 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情感与认识是紧密联系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情感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第二,认识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感则通过态度的体验、变化来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第三,认识过程有着较强的有意性,人们可以有意地感知、记忆和思考,也可以有意地停止这种认识活动,而情感有着较强的自发性,人的情感只有在认识的作用下才会增强有意性。情感的种类:(一)按情感状态分1.激情 2.心境 3.应激(二)按社会性内容分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培养幼儿情感的重要性:首先,情感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行动的动力。高尚的情感推动高尚的行为,比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很,促使战士们在战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情感在成人行动中具有这样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也是如此。第二,情感对幼儿的认识过程,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不论是在感知、注意、记忆过程中,还是在思维、想象过程中,都可以明显地看到情感因素的作用。第三,幼儿情感的发展与幼儿个性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第四,幼儿的情感发展是以后情感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特点:(一)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三个主要特点幼儿情绪和情感不稳定。幼儿的情感比较外露幼儿的情绪极易冲动。(二)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不断丰富。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三)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幼儿的高级情感开始形成幼儿道德感的发展幼儿美感的发展3.幼儿理智感的发展。意志的特征:(一)明确的目的性。(二)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三)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的主要心理成分:动机冲突、意志行动的决策和意志努力。幼儿意志的特点:幼儿意志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幼儿自觉服从并主动给自己出一定的目的、任务的意志品质)、坚持性(是指儿童长久维持已经开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动,坚持实现目的、任务的意志品质)、自制力(是指幼儿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的意志品质)等品质上。应用幼儿情感的培养方法:(一)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二)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三)重视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四)重视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1.向孩子倾诉情感2.引导孩子欣赏别人的情感3.多让孩子换位思考让孩子学会表达情感正确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幼儿坚持性的培养:(一)帮助幼儿明确和确定活动目的。(二)教给孩子一定的技能技巧。(三)在劳动、游戏学习等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幼儿自制力的培养:(一)为幼儿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二)使幼儿明确行动规则。(三)不迁就幼儿无理、缺乏自制的行为。第 6 页 共 14 页第七章 幼儿个性的发展(上)【考试内容】识记个性: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需要:需要是一个人对生理和社会的需求的反映。兴趣:兴趣是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性。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理解个性的基本特征:独特性、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稳定性与个性的社会性。需要的种类:1.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幼儿需要发展的特点:(一)幼儿需要结构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二)幼儿的优势需要具有发展性。(三)幼儿需要的发展具有不同步性。(四)幼儿需要的发展具有集约型和扩散性。(五)岁是幼儿需要发展的关键期。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广度 兴趣的指向性 兴趣的稳定性 兴趣的效能。幼儿兴趣发展的特点:(一)01岁儿童兴趣的发展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03个月)。相似性再认知觉阶段(个月)。新异性探索阶段(个月以后)。(二)岁儿童兴趣的发展活动的、微小的物体,如飞机、昆虫。突然消失的物体,如拿个东西给幼儿看,然后藏起来。3.成人的动作或活动,如妈妈包饺子、爸爸刮胡子。4.因果关系,如坐车是树木和火车的相对运动。(三)36岁儿童兴趣的发展:1.幼儿的兴趣比较广泛。2.幼儿的兴趣表现出个别差异和年龄差异。3.幼儿多直接兴趣。4.幼儿的兴趣比较肤浅,容易变化。5.幼儿的兴趣也可能表现出不良的指向性。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一)儿童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和特点。1.自我感觉的发展(岁前)。自我认识的发展(岁)。自我意识的萌芽(岁)。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3岁以后)。(二)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2.幼儿自我体验的发展。幼儿自我体验发展水平不断深化幼儿自我体验的社会性幼儿自我体验的受暗示性。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主要特特点和趋势。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控制策略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父母控制特征的影响。应用幼儿需要的培养:关爱幼儿,满足幼儿渴望被爱的心理需要。尽量给每个幼儿创造成第 7 页 共 14 页功的机会,满足他们成就的需要。给幼儿创设一个气氛宽松的精神环境,满足幼儿心理的安全需要。4.给幼儿多点自由活动的时间,满足幼儿自主活动的需要。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1.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简单的劳动技能,增强其自信心。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帮助幼儿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二)在各种活动中正确引导幼儿的自我意识。(三)教师评价幼儿要把握分寸。(四)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五)家园配合,指导家长实施正确的教育。第八章 幼儿个性的发展(下)【考试内容】识记能力: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特征。性格: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理解能力的特征:1.能力和活动密切联系2.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3.完成一种活动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一)各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语言能力在婴儿期发展迅速,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模仿能力发展迅速,是幼儿学习的基础。4.认识能力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前提。5.特殊能力有所表现6.创造能力萌芽。(二)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三)智力发展迅速。气质类型的主要特征:根据气质的特性和每种气质类型神经过程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几种典型的气质类型的主要特征。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黏液质:稳重有余而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抑郁质:敏锐,稳重,多愁善感,怯弱,孤独,行动迟缓。如何看待气质类型:1.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3.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4.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5.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幼儿气质的发展特点:(一)幼儿气质出现个别性1.容易抚育的儿童。2.抚育困难的儿童。3.发动缓慢的儿童。(二)幼儿气质可能发生变化(三)幼儿的气质可能出现“掩蔽”现象。幼儿的气质和教育:(一)了解幼儿的气质特点。(二)不要轻易对幼儿的气质类型下结论。(三)针对幼儿气质特点,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第 8 页 共 14 页性格的结构: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幼儿性格的发展特点:(一)幼儿前期性格的萌芽1.合群性 2.独立性 3.自制力 4.活动性。(二)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1.活泼好动 2.喜欢交往 3.好奇好问 4.模仿性强 5.好冲动。应用幼儿能力的培养:(一)正确了解幼儿能力发展水平。(二)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三)指导幼儿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四)培养兴趣。(五)教育好能力异常的幼儿。幼儿性格的培养:(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二)引导幼儿参加集体生活和实践活动。(三)树立良好榜样。(四)巩固幼儿良好的性格特征,克服性格方面的缺点。第九章 幼儿的人际交往【考试内容】识记依恋: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理解人际交往的作用:(一)人际交往是人类生存得起本方式(二)人际交往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三)交往有利于青少年的成才。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1)本能需要(二)合群需要(三)自我肯定需要。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一)平等原则(二)相容原则(三)互利原则(四)信用原则。亲子交往的重要性:(一)帮助儿童认识世界,提高认知能力(二)稳定儿童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三)规范儿童的行为,发展教育能力。依恋关系的类型:安全依恋性、逃避型以及矛盾性。亲子交往的年龄特征: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一)家庭环境的影响(二)教养态度的影响过分的溺爱 过严的教育 3.过高的要求 4.态度的不一致(三)其他因素的影响。家长对儿童交往技能的指导:(一)教会儿童使用礼貌语言(二)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三)培养儿童热情大方、宽厚待人的品质(四)培养儿童积极乐观的情绪(五)创设与同伴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六)引导儿童尝试换位思考。同伴交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二)有助于同伴之间的相互社会化(三)成为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四)有助于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五)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儿童同伴交往的类型:(一)受欢迎性(二)被拒绝性(三)被忽视性(四)一般性。儿童交往能力的必备要素:分享、合作、自信、移情。应用师幼交往对儿童的影响:(一)增强儿童的安全感、自信心以及探索精神(二)促进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三)影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高低(四)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及社会第 9 页 共 14 页第9/14页 性的发展。第十章 儿童心理健康维护【考试内容】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