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训练案(有答案)

上传人:天****猫 文档编号:46482348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课训练案(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9课训练案(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19课训练案(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课时训练 (90分)1、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迎合了西方各国当时的需要,相当迅速地为英、美等国的经济学界所接受,称之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革命”的革命。这一理论A是对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革命 B促使西方“混合经济”模式出现C是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完善 D推动西方社会出现了“新经济”【答案】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是对西方传经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完全不相同的理论,故A项正确。“混合经济”模式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福利制度,故C项错误。“新经济”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D项错误。所以选A。2、1957年一项调查发现,用于卫生、养老金、家庭补贴和援助方面的公共支出(不包括住房和教育)就占联邦德国国家收入的208%。这主要是因为联邦德国A用收入调节实现社会公平 B实行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C保护社会经济竞争的秩序 D推行“中央统制经济”的模式【答案】A根据材料“公共支出(不包括住房和教育)就占联邦德国国家收入的208%”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的联邦德国实行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市场经济”,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货币政策,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联邦德国经济竞争的信息,C项错误,二战后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D项错误。3、20世纪40、50年代的英国国有化的范围,除银行外,几乎都是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原材枓和能源的基础产业,如煤炭、钢铁、媒气和电力工业,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服务的铁路、航空、公路以及邮电等公共事业企业等。由此可见,当时英国的国有化A从根本上有利于私人企业 B改变了企业的资本主义性质C一定程度制约了私人企业 D借鉴了苏联工业的发展模式【答案】A从材料“20世纪40、50年代”“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原材枓和能源的基础产业”“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服务的铁路、航空、公路以及邮电等公共事业企业等”中可以看出,当时英国的国有化主要是为私人企业提供服务,促进了私人企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C项错误;私人企业仍然是资本家所有,没有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故B项错误;苏联工业化模式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故D项排除。4、“在美国,一个生机勃勃的、独立的软件销售业的出现,离不开联邦政府投资建立的、受益于研究开发体系的研究和人事架构发展了一种典型的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团体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新观点、新产品不断涌现。”材料主要说明了美国A国有企业的全面发展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C二战后第三产业兴起 D“新经济”模式开始出现【答案】B根据材料“一个生机勃勃的、独立的软件销售业的出现,离不开联邦政府投资建立的、受益于研究开发体系的研究和人事架构”,可以看出政府对软件销售业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使得新观点、新产品不断涌现,这都是政府起到重大作用的表现,故B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国有企业全面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只讲到了软件业的发展,不能代表整个第三产业的兴起,排除。D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政府的作用,并非强调“新经济”模式的出现,排除。5、下表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英法三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这一状况促使三国A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B重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C提高民众福利水平 D扩大工业生产以减少失业【答案】B根据材料可知,从1963年1979年,这时期美英法三国经济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传统的国家干预经济手段失灵,为此三国政府纷纷放松对经济的干预,重视市场的调节作用,B选项符合题意。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下降并不是由于产业结构造成的,所以产业结构调整不会促进经济回升,A选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为了改变英国经济下滑的现象,提出撒切尔主义,采取削减福利保障开支,出售国有企业等措施,促进英国经济回升,C选项排除。扩大工业生产属于政府干预生产,不符合题意,D选项排除。6、战后美国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广泛补贴出口产品,英国用经济政策调控经济,建立国有企业,法国大规模实施国有化,德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实行“统制经济体制”。这表明战后西方国家A发展方式不同 B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C建立福利国家 D大规模实施了企业国有化【答案】B“战后美国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英国用经济政策调控经济,建立国有企业”“法国大规模实施国有化”“德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统制经济体制”,这些体现出二战以后,欧美国家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B正确;A反映的是材料的表面现象,排除;C只符合德国,无法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大规模”实施了企业国有化,排除D。7、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美国经济结构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B国家政策的调整 C出口贸易大幅增长 D世界霸权的确立【答案】A从材料提供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急剧上升,当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取得长足进步,这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生产力发展改变经济结构,故A正确;国家政策的调整只能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故B错误;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与 “出口贸易大幅增长”不符,故C错误;二战后世界霸权的确立,与材料中“19701979 年”不符,故D错误。8、下图为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现象的出现A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受益于经济多极化的作用C表明欧美发展不平衡加剧 D体现区域集团化趋势优势【答案】A依据材料可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5070年代高速发展,原因主要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国家对经济干预等,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罗斯福新政的借鉴,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与刚刚出现的经济多极化趋势无必然关系;C选项错误,20世纪50-70年代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欧洲、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欧美经济发展间的不平衡缩小;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此时期日本等国并未参加经济集团,但发展速度较快,这无法体现区域集团化的优势。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9、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的一百多年里一直奉行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二战后转而实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滞胀”,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B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C没有任何经济政策可挽救资本主义的灭亡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答案】A从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再到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在所能容纳的生产关系范围内进行自我调整,这也是资本主义经济整体上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故选A。B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不是经济政策摇摆不定,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范围内进行自我调整,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信息,故排除C。D项只是经济政策调整的表象,不是本质,故排除D。10、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措施中,旨在“修补资本主义”的是A发行国际货币基金 B组建世界银行体系 C实施区域合作战略制度 D建立“社会福利”【答案】D结合二战以来的史实来分析可知,“修补资本主义”是指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建立“福利国家”,故D项正确;AB项是战后资本世界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排除;修正“民族国家”是指发展区域性经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故C项排除。11、1951年,法国社会党发表宣言称,把保障个人基本权利如医疗、休息、学习、住房权以及消灭男女不平等和城乡不平等看作“社会民主的基本价值”之一。但是,到了70、80年代,法国工人失业人数一度高得惊人。这一变化说明了A单纯的社会救助无法适应新形势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常动荡不定C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亟待调整 D福利国家制度没有缓和劳资矛盾【答案】C结合所学可知,战后法国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国有化,完善福利制度。20世纪80年代,法国私有化浪潮兴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显现,需要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主题并非阐述社会救助的影响,故排除A项。B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D项说法错误,故排除12、当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这揭示了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势在必行C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 D经济危机爆发的必然性【答案】A由材料“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可见材料是突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故A项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题意没有关系,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资本社会的内在矛盾,故C项排除;经济危机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排除D。13、当代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巴尔指出,福利国家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是反对市场价值的一种手段,因为它能阻止过分不平等造成的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而早在1943年,丘吉尔就宣布“对于任何一个社群来说,没有比让婴儿喝上牛奶更好的投资了”。据此可知A完善的福利制度是英国赢得二战的重要举措 B市场经济在二战后遭到西方国家的抛弃C福利制度推动英国政府加大经济上的投资 D福利国家制度兼具人本价值和政治意义【答案】D“它能阻止过分不平等造成的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 “对于任何一个社群来说,没有比让婴儿喝上牛奶更好的投资了”体现了福利国家制度的政治意义和对人的关注,故D项正确。福利制度是在二战以后建立的,故A项错误。福利制度是“混合经济”下,是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并非遭到抛弃,故B项错误。福利制度推动英国政府在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方面的支出,而非非经济上的投资,故C项错误。所以选D。14、据2009年8月26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09年,全英有近500万处在劳动年龄的人失业在家“无业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今已达到330万个,相比之下,“有工作家庭”只剩10703万个。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向政府伸手要钱,不愿再去工作了。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金融危机导致大批工人失业 B高福利制度导致了“懒人经济”C政府政策导致贫富差距加大 D政府已全面放弃社会保障制度【答案】B材料“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向政府伸手要钱,不愿再去工作了”反映了英国福利制度导致了人的惰性增强,形成了“懒人经济”,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金融危机导致大批工人失业的信息,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故C错误;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政府已全面放弃社会保障制度,故D错误。15、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力推企业私有化、减少公共开支等,使英国经济再造奇迹。但有人称其改革是“兴于经济,败在民生”。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改革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 B摒弃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C削减福利开支引发了民众不满 D私有化改革导致腐败滋生【答案】C根据材料“兴于经济,败在民生”可知,撒切尔夫人的改革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增长,但其消减公共开支、减少福利政策的措施也引起了民众不满,故C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未提及轻工业,故排除。B项,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只是放松了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并没有放弃,故排除。D项,题干不能反映政府的腐败,故排除。16、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概况。以下对此表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A产业的适时升级换代是世界级课题 B中收入国家经济干预八十年代最强C高收入国家己完成第三次科技革命 D低收人国家普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答案】A从表格中可知,20世纪后半期,高收入国家工业的全球比重呈下降趋势,而中、低收入国家呈上升趋势,说明高收入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调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而低收入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所以产业的适时升级换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A正确。从表格中无法体现“国家干预最强”、“完成第三次科技革命”,排除BC。D项的“普遍”不符合史实,错误。17、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新经济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答案】D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持续下降,第三产业逐渐兴起,“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正是第三产业发展表现,D正确。A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经济模式;城市化进程加快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C 错误。18、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扩大。据此可以推断美国A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B体力劳动者逐渐退出劳务市场C产业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 D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问题严重【答案】C根据材料“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白领工人人数已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美国经济完成了向信息化的转变,产业构成出现革命性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单凭白领工人人数占劳动力一半以上和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队伍不断扩大无法确定知识型阶层是否会成为社会主体,故A项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表述错误,故排除A。B项是对材料表象解读,并非实质性推论,故排除。D项,从事体力劳动人员减少与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扩大说明就业结构的变化而不能说明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问题,故排除。19、1993年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后,一个明显进步就是认识到,被民主党人推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干预主义和共和党人推行的供应学派自由主义,那不是灵丹妙药,都有局限性。为此,他推行了一套被称之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其基本特点是A市场调节,自由竞争 B政府干预,全面调控 C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D削减开支,增加福利【答案】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克林顿认为“干预主义”和“供应学派自由主义”都不是灵丹妙药,为此他把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推行了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政策,被称为“克林顿经济学”,故C项正确;“市场调节,自由竞争”是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思想的表现,故A项错误;“政府干预,全面调控”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的表现,故B项错误,“削减开支”与“增加福利”本身是矛盾的,故D项错误。20、美国有一份报告曾指出,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在这一经济中,创造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是服务和制造业产品中的创造思想和技术。据此可知A减税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B二战后美国调整经济的一贯思路C扩大供给可以刺激有效需求 D美国里根政府经济调整指导思想【答案】C从材料“新经济”“服务和制造业产品中的创造思想和技术”等可知其体现了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扩大供给以创造就业、刺激有效需求,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减税的思想;也不是二战后美国调整经济的一贯思路;更不是发生在里根政府时期,而是发生在克林顿政府时期,故 A、B、D 三项均不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AAABBBAAADCADBCADCCC21、(28分)材料一 20世纪以来,具有世界性的(国有化和私有化)浪潮至少有三次:第一次是大萧条及二战后的国有化浪潮,这个浪潮从1929年延续到1980年代,其间虽然也有私有化,但国有化是主导;第二次是以“撒切尔革命”为起点的私有化浪潮,这个浪潮从1979年延续到2008年;第三次是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又给各国的国有化带来一个小阳春。英国国有化的推行一直受到工党所信奉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驱使,是其“社会主义试验”的一部分。1980年代,法国密特朗执政时,密特朗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党是欧洲社会主义流派之一,以国有化、权力下放和自治管理作为三大理论支柱。摘编自杨卫东国有化与私有化研究西方国企进退的历史轨迹材料二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吗“福利国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以来西方国企进退的特征(2分),并分析20世纪前两次“世界性的浪潮”产生的原因。(14分)(1)特征:国有化和私有化浪潮交替出现。(2分)原因:国有化浪潮: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破坏了市场正常秩序,运用国有化弥缝市场经济缺陷;二战期间,国有化是动员全国人力、财力、物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经济理论的影响(如凯恩斯理论等);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为二战后其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提供了示范;受执政党的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任答四点8分)私有化浪潮:20世纪70年代“滞胀”现象的出现使凯恩斯理论失灵;新自由主义理论兴起(答出具体的经济理论也可以);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原因和作用。(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揭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6分)(2)历史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富差距加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4分)。历史作用:缓和社会矛盾(2分)。主客观条件:资本主义国家汲取历史教训;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4分)。难题:人民过于依赖福利制度,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分)。21、(22分)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多年,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高度繁荣时期。1950年到1972年,美国的劳动力增加了35%,1950年美国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3%,到70年代上升到7%左右。美国利用战后美元的特殊地位,大量进口廉价原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1953年到1973年,美国的私人资本投资总额由530亿美元增加到2090亿美元,增加了将近3倍,投资的重点逐渐转向电子仪器、汽车制造业及航空工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部门,投资于生产设备的比重上升,厂房建筑的比重下降。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机,伴随着19731975年的战后第三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滞胀。19731979年,美国的平均产出增长率仅为2.12%,远低于五六十年代的水平,资本投入的贡献在经济增长中每年下降0.05%这一时期,美国一方面要应对严重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要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这种两难困境迫使美国进行改革和调整。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初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10分)【答案】(1)原因:劳动力增加及其素质的提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加大对资本和技术密集部门以及生产设备的投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关贸总协定的建立;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或美国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任答五点10分)(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种两难困境迫使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和调整。(6分)综合上述材料,简述20世纪508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6分)(2)改革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减税政策;严格控制货币流通量。(6分)历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期(或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70年代,经济衰退期(或经济危机与“滞胀”);20世纪80年代,调整复苏期。(6分)必修二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课时训练 (90分)1、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迎合了西方各国当时的需要,相当迅速地为英、美等国的经济学界所接受,称之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革命”的革命。这一理论A是对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革命 B促使西方“混合经济”模式出现C是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完善 D推动西方社会出现了“新经济”2、1957年一项调查发现,用于卫生、养老金、家庭补贴和援助方面的公共支出(不包括住房和教育)就占联邦德国国家收入的208%。这主要是因为联邦德国A用收入调节实现社会公平 B实行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C保护社会经济竞争的秩序 D推行“中央统制经济”的模式3、20世纪40、50年代的英国国有化的范围,除银行外,几乎都是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原材枓和能源的基础产业,如煤炭、钢铁、媒气和电力工业,为私人企业提供廉价服务的铁路、航空、公路以及邮电等公共事业企业等。由此可见,当时英国的国有化A从根本上有利于私人企业 B改变了企业的资本主义性质C一定程度制约了私人企业 D借鉴了苏联工业的发展模式4、“在美国,一个生机勃勃的、独立的软件销售业的出现,离不开联邦政府投资建立的、受益于研究开发体系的研究和人事架构发展了一种典型的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团体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新观点、新产品不断涌现。”材料主要说明了美国A国有企业的全面发展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C二战后第三产业兴起 D“新经济”模式开始出现5、下表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英法三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这一状况促使三国A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B重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C提高民众福利水平 D扩大工业生产以减少失业6、战后美国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广泛补贴出口产品,英国用经济政策调控经济,建立国有企业,法国大规模实施国有化,德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实行“统制经济体制”。这表明战后西方国家A发展方式不同 B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C建立福利国家 D大规模实施了企业国有化7、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美国经济结构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B国家政策的调整 C出口贸易大幅增长 D世界霸权的确立8、下图为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现象的出现A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受益于经济多极化的作用C表明欧美发展不平衡加剧 D体现区域集团化趋势优势9、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的一百多年里一直奉行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二战后转而实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滞胀”,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B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C没有任何经济政策可挽救资本主义的灭亡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10、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措施中,旨在“修补资本主义”的是A发行国际货币基金 B组建世界银行体系 C实施区域合作战略制度 D建立“社会福利”11、1951年,法国社会党发表宣言称,把保障个人基本权利如医疗、休息、学习、住房权以及消灭男女不平等和城乡不平等看作“社会民主的基本价值”之一。但是,到了70、80年代,法国工人失业人数一度高得惊人。这一变化说明了A单纯的社会救助无法适应新形势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常动荡不定C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亟待调整 D福利国家制度没有缓和劳资矛盾12、当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这揭示了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势在必行C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 D经济危机爆发的必然性13、当代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巴尔指出,福利国家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是反对市场价值的一种手段,因为它能阻止过分不平等造成的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而早在1943年,丘吉尔就宣布“对于任何一个社群来说,没有比让婴儿喝上牛奶更好的投资了”。据此可知A完善的福利制度是英国赢得二战的重要举措 B市场经济在二战后遭到西方国家的抛弃C福利制度推动英国政府加大经济上的投资 D福利国家制度兼具人本价值和政治意义14、据2009年8月26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09年,全英有近500万处在劳动年龄的人失业在家“无业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今已达到330万个,相比之下,“有工作家庭”只剩10703万个。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向政府伸手要钱,不愿再去工作了。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金融危机导致大批工人失业 B高福利制度导致了“懒人经济”C政府政策导致贫富差距加大 D政府已全面放弃社会保障制度15、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力推企业私有化、减少公共开支等,使英国经济再造奇迹。但有人称其改革是“兴于经济,败在民生”。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改革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 B摒弃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C削减福利开支引发了民众不满 D私有化改革导致腐败滋生16、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概况。以下对此表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A产业的适时升级换代是世界级课题 B中收入国家经济干预八十年代最强C高收入国家己完成第三次科技革命 D低收人国家普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17、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新经济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18、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扩大。据此可以推断美国A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B体力劳动者逐渐退出劳务市场C产业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 D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问题严重19、1993年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后,一个明显进步就是认识到,被民主党人推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干预主义和共和党人推行的供应学派自由主义,那不是灵丹妙药,都有局限性。为此,他推行了一套被称之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其基本特点是A市场调节,自由竞争 B政府干预,全面调控 C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D削减开支,增加福利20、美国有一份报告曾指出,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在这一经济中,创造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是服务和制造业产品中的创造思想和技术。据此可知A减税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B二战后美国调整经济的一贯思路C扩大供给可以刺激有效需求 D美国里根政府经济调整指导思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8分)材料一 20世纪以来,具有世界性的(国有化和私有化)浪潮至少有三次:第一次是大萧条及二战后的国有化浪潮,这个浪潮从1929年延续到1980年代,其间虽然也有私有化,但国有化是主导;第二次是以“撒切尔革命”为起点的私有化浪潮,这个浪潮从1979年延续到2008年;第三次是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又给各国的国有化带来一个小阳春。英国国有化的推行一直受到工党所信奉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驱使,是其“社会主义试验”的一部分。1980年代,法国密特朗执政时,密特朗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党是欧洲社会主义流派之一,以国有化、权力下放和自治管理作为三大理论支柱。摘编自杨卫东国有化与私有化研究西方国企进退的历史轨迹材料二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吗“福利国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以来西方国企进退的特征(2分),并分析20世纪前两次“世界性的浪潮”产生的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原因和作用。(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揭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6分)21、(22分)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多年,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高度繁荣时期。1950年到1972年,美国的劳动力增加了35%,1950年美国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3%,到70年代上升到7%左右。美国利用战后美元的特殊地位,大量进口廉价原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1953年到1973年,美国的私人资本投资总额由530亿美元增加到2090亿美元,增加了将近3倍,投资的重点逐渐转向电子仪器、汽车制造业及航空工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部门,投资于生产设备的比重上升,厂房建筑的比重下降。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机,伴随着19731975年的战后第三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滞胀。19731979年,美国的平均产出增长率仅为2.12%,远低于五六十年代的水平,资本投入的贡献在经济增长中每年下降0.05%这一时期,美国一方面要应对严重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要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这种两难困境迫使美国进行改革和调整。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初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10分)(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种两难困境迫使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和调整。(6分)综合上述材料,简述20世纪508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6分)7知识的超市 生命的狂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