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的研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6372324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的研究 分类号:TU984密级: 档案号:2013-06-081303-55-028学号:1011011032 硕 士 学 位 论 文(2013 届)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研究申请学科门 类 工 学研 究 生 姓 名 黄 晨指导教师姓 名 王雨村(副 教授) 专 业 名 称 城市规划与 设计 研 究 方 向 城市规划设 计与理论论文提交日 期 2013 年 06 月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研究硕士研究生:黄 晨 指 导 教师:王雨村(副教授) 学 科 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苏州科技 学院 建筑与 城市规 划学院 二?一三 年六月 本论文获国 家自然科 学基金项 目(51108290 )资 助 Master Dissertation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tudy on planning and control of town and country land on urban fringe Master Candidate: Huang Chen Supervisor: Wang Yucun Associate ProfessorMajor: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Urban PlanningJune, 2013苏州科技学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和使用授权 书独 创 性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 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 签名: 日期: 2013 年 6 月 10 日学 位 论文 使用 授权 书 苏州科技学院、 国家图书馆等国家有关部门或 机构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 人完全了解苏州科技学院关于收集、 保存、 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 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 数字化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 学位论文; 同意学校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 签名:日期: 2013 年 6 月 10 日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2013 年 6 月 10 日苏州科技学 院硕士学 位论文 摘要 摘 要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和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下 , 已经表现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同时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 城乡融合、 统筹发展的历史时期。 城市边缘区作为兼具 城市与乡村特征的过渡 性区域 , 城市边缘 区是城乡建设中最敏感、 最复杂, 土地利用 结构 变化最频繁 的地区。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下, 城市的扩展使得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出现了诸如土地利用率低下、 非农用地扩展迅速、 非法土地交易大量存在和土地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因此, 如何在城乡统筹的背景 下控制城乡用地无序蔓延,引导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走向有序、有控 的道路 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 。 首先, 本论文在分析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问题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现行规划体系在城市边缘 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上的问题, 指出现行规划缺乏生态实效性以及现行规划的思想与方法滞后于土地市场配置这两大问题。 并从城市发展转型、 现行土地制度、 传统规划与管理三个层面深入剖析引起城 市边缘区土地利用问题和城乡用地规划控制问题的原因。 其次, 本论文对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主要从二者的内在关系、 空间关系、 “边缘效应 ” 及特征、 转化关系四个方面进行, 在此基础上 深入 挖掘影响 控制边缘区城 乡用地有 序发展的各要素,提取 自然生态要素、城市建设要素、 行政管理要素、 技术经济要素作为下一步研究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方法的基础。 最后, 基于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及规划控制问题、 边缘区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关系及 影响 控制要素分析 , 以保证城市边缘区生态和谐为目标, 从三个方面提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方法 与对策 : 从城乡用地总量 和城乡用地 空间关系 角度出发的城乡用地总体控制;运用 AHP 层次分析 法的思想,通过其 递阶层次结构 ,初步构建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转化实施过程控制 框架体系 。 建立非建设用地转化控制的层次分析 框架体系 以及建设用地复垦控制的层次分析 框架体系 ; 结合 规划控制方法提出相应的城乡用地总量及双向转化管理 对策 。关键 词: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 转化过程;生态和谐IMaster Dissertation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bstract Abstract Chinas developed regions have show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ural-urban integration in the rapid advanc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Meanwhile, Chinas rural-urban relationship has entered a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Co-ordination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Urban fringe as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has both urban and rur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the most sensitive and most complex area and it also has the most frequent changes of land use structure. In the goal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urban expansion makes the town and country land of urban fringe issues, such as the low land use efficiency, the rapid expansion of non-agricultural land, the large number of illegal land transactions, the serious 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so on. Therefore, that how to control town and country land sprawl in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on, and how to guide town and country land use planning of urban fringe into the orderly and controlled road is the focus of this thesisFirst of all,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use issues of urban fringe land, and further analysis the planning and control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planning system on the urban fringe areas of town and country land,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existing planning system is lack of ecological effectiveness and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existing planning are lags behind the land market configuration these two problems. And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the current land system, and the tradition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o analysis the reasons that caused the problems of urban fringe land use and planning and control for town and country land use deeplySecondly, this thesis make a reach mainly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spatial relationships, edge effect and features, transforming the relationship to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land and non-development land of urban fringe deeply. And on this base, the thesis in-depth excavate elements which affect the control of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fringe town and county land use, to extract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lements, urban construction elements, administrative elements, technical and economic elements as the basis of the next which is the research of the planning and control method for urban fringe town and country land useFinal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f town and country land use, planning and contro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land and non-development land, the II Master Dissertation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bstract elements which affect the control, to propose town and country land use planning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untermeasure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 1 From the view of the total amount of town and country land and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s of town and country land to control town and country land totally. 2 Throug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build the framework which control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urban fringe town and country land transformation. To build the frameworks which control the process of the non-development land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land transformation. 3 Combined with the control method of the transformation to propose the Management measures about the total amount of town and country land and two-way conversion Keywords : Urban fringe ; Town and country land ; Planning and control ;Transformation process ;Ecological harmonyII I苏州科技学 院硕士学 位论文 目录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II 目 录IV 图表 目录. VII 第一 章 绪论.1 1.1 研究 背景.1 1.2 研究 意义与目标.2 1.2.1 研究意义.2 1.2.2 研究目标.3 1.3 研究 内容与方法.3 1.3.1 研究内容.3 1.3.2 研究方法.4 1.4 研究 框架体系.5 第二 章 城市边缘 区城乡用地 规划控制的理 论与内 涵6 2.1 相关 研究综述.6 2.1.1 城市边缘区相关概念.6 2.1.2 城市边缘区范围界定.6 2.1.3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研究动态.7 2.2 相关 基础理论 10 2.2.1 系统理论 11 2.2.2 精明增长理论. 11 2.2.3 图与底理论12 2.2.4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13 2.3 城市 边缘区及城 乡用地14 2.3.1 城市边缘区的概念 14 2.3.1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的一般特性. 14 2.4 城市 边缘区城乡 用地规划控制 的内涵 16 2.4.1 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环境是城市 和谐发展的 生态本底 16 2.4.2 城乡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整合是必然趋 势16 2.4.3 保护与发展兼顾是内在需求17 IV 苏州科技学 院硕士学 位论文 目录 第三 章 城市边缘 区城乡用地 问题及其发展 困境18 3.1 城市 边缘区土地 利用现状18 3.2 城市 边缘区城乡 用地土地 利用 问题. 19 3.2.1 土地利用集约度不高,土地利用浪费19 3.2.2 非农用地扩展迅速,城市边缘区耕地保护 任务艰巨 20 3.2.3 非法土地交易大量存在,土地转化局面混 乱21 3.2.4 土地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22 3.3 现行 城乡用地规 划体系与城市 边缘区发展的矛 盾23 3.3.1 现行城乡用地规划体系. 23 3.3.2 城乡用地规划控制对城市边缘区的影响. 25 3.3.3 现行两规在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 上的问题 26 3.4 城市 边缘区城乡 用地及规划控 制问题的成因. 28 3.4.1 城市发展转型的冲击28 3.4.2 现行土地制度营造的 利益驱动29 3.4.3 传统规划的不适应与规划管理上的缺失. 30 第四 章 城市边缘 区城乡建设 用地与非建设 用地的 关系及控制影 响要素 33 4.1 内在 关系33 4.1.1 生态关系 33 4.1.2 经济关系 35 4.2 空间 关系36 4.2.1 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图底关系 36 4.2.2 图底关系对城乡用地及生态平衡的影响. 37 4.2.3 空间布局方式. 38 4.3 “边缘效 应”及特征40 4.3.1 “边缘效应”40 4.3.2 城市边缘区生态经济系统边缘效应 41 4.4 相互 转化关系 42 4.4.1 非建设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43 4.4.2 建设用地转化为非建设用地43 4.4.3 边缘区城乡用地动态转化关系44 4.5 城乡 用地控制影 响要素45 4.5.1 自然生态要素. 45 4.5.2 开发建设要素. 46 V 苏州科技学 院硕士学 位论文 目录 4.5.3 行政管理要素. 48 4.5.4 技术经济要素. 48 第五 章 城市边缘 区城乡用地 规划控制方法 及对策50 5.1 以生 态和谐为目 标的边缘区城 乡用地总体控制 50 5.1.1 城乡用地总量控制 50 5.1.2 城乡用地空间关系控制. 52 5.2 以生 态环境为本 底的边缘区用 地转化实施过程 控制. 56 5.2.1 边缘区城乡用地在“四区”中的空间属性 56 5.2.2 递阶层次分析框架体系的构建58 5.2.3 分层控制非建设用地转化 58 5.2.4 分层控制建设用地复垦. 62 5.3 以城 乡用地和谐 双向 互动为宗 旨的管理对策. 65 5.3.1 城乡用地总量动态平衡管理对策. 65 5.3.2 城乡用地转化实施过程管理对策. 66 第六 章 结论与不 足. 68 6.1 研究 结论68 6.2 主要 创新点. 69 6.3 研究 不足69 参考 文献 70 致 谢. 74 作者 简历 75VI 苏州科技学 院硕士学 位论文图表目录 图表目录 图1-1 研究框架图. 5 图2-1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艾瑞克森动态模 型 8 图2-2 鲁宾之杯 12 图2-3 苏州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图底关系 示意图 13 图3- 1 长兴县洪桥镇中道村土地利用规划图. 19 图3- 2 苏州市因建设用地占用消耗土地资源比 例构成(1986 年2004 年) 20 图3- 3 我国建成区土地面积变化图. 21 图3- 4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结构图 23 图3- 5 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结构图 24 图4-1 1996 年-2004 年苏州市域范围建设用地 与非建设用地图底关系变化图37 图4-2 边缘区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空间布局 形态与方式 38 图4-3 内嵌式39 图4-4 契合式39 图4-5 核心环绕式39 图4-6 带状式39 图4-7 2003 年-2007 年耕地减少量与各因素至 耕地减少面积43 图4-8 2003 年-2007 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与耕 地净减少面积比值变化 43 图4-9 望亭镇镇区总体规划图(修改版). 44 图4-10 望亭镇镇域总体规划图(修改版)44 图4-11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动态转化图. 45 图5-1 层次分析层次结构图58 图5-2 非建设用地转化控制层次分析框架体系 构建. 61 图5-3 建设用地转化控制层次分析框架体系构 建 64 表5-1 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对“四区”划分类型 及管制要求 56 表5-2 用地选择控制要素构成 60 表5-3 土地利用控制要素构成 60 表5-4 转化过程控制要素构成 61 表5-5 土地调整控制要素构成 63 表5-6 土地生态激活控制要素构成 63 表5-7 土地生态恢复控制要素构成 64 V II苏州科技学 院硕士学 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 究背 景 我国许多 城市自上世纪以来都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出城市 GDP 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空间扩展速度持续增加这两个方面的特征 。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和乡村的交接地带, 同时具有城市与乡村二 元特征。 城乡规划法 将城市边缘区作为 “协调城乡空间布局” 的最前沿区, 是 “改善人局 环境” 的最关键区, 是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地区。 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 , 我国 学者开始 对城市 边缘区 的研究, 其被不同领域 的学者从生态学、经济学、 地理学、规划 学等角度 广泛探讨,至今仍是各 领域研究热点。例如, 崔功豪、 武进, 顾朝林、 陈田, 朱海波 , 钱紫华、 孟强等人分别研究了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结构优化、 国内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的研究 等。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我国城市边缘区的盲目建设导致 土地利用率低下、 耕地的逐步减少、 非法土地交易大量存在和土地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城乡用地问题。 此外, 在城市边缘区, 城乡非建设用地一直处于被动保护状态, 城乡建设是以牺牲非建设用地而实现的, 城市 经济增长与非建设用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边缘区的生 态环境面临着城乡建设 所带来的巨大威胁已得到广泛认同 。 但是, 目前多集中于对城 市边缘区结构、 形态、 特征、 模式、 动力机制等的研究,从规划控制的角度出发,针对边缘区城乡用地的研究较少。 虽然 城乡 (市) 总体规划 正逐渐对 城市边缘区的规划编制 引起重视, 并且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明确 规定 “指定空间管制措施、 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确定村庄发展与控制措施,统筹各 类用地(城乡 建设用地 、农业用地、生态用地 和其他用地)”1等要求 , 但是 ,在实 践中 总体规 划的编 制并 没 有对城 市边缘 区的上 述要 求 引 起 足够的重视。 因此, 本论文认为, 城市边缘区作为相邻于城市中心区, 作为城市拓展的首选地, 对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的规划控制研究十分必要, 以利于更好支撑和落实现行规划体系的要求。 1城市 规划 编制 办法 (建 设部 令第 146 号) .第 三十 一条 中心 城区 规划 应当 包括 下列 内容S .2005 . 1 苏州科技学 院硕士学 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 1.2 研 究意 义与 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 理 论意义 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导致了城市边缘区分属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范畴, 并没有被纳入城市规划考虑范围, 而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在规划目标、 方法、 内容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 因 此难以对城市边缘区实现统一的有效控制。2008年 城乡规划法 要求的规划全覆盖以及 城市用地分类 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新增了城乡用地分类,将城乡用地分为城乡建设用地与城乡非建设用地两大类,使得城市用地的研究范围扩大至城乡空间。 城乡用地是城市边缘区建设的重要依托对象, 但是在日益凸显的边缘区建设用地增长与非建设用地保护的矛盾下, 本论文从规 划控制的角度去思考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问题, 探讨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建设的基础上, 又可以控制城市边缘区城乡建设用地增长, 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和谐共融的规划控制方法。 从理论层面揭示了现行城乡用地规划体系与城市边缘区发展的矛盾以及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 由此提出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的方法。 本论文的研究可以起到填补当前城市边缘区研究不足的作用,有着现实而重要的理论意义。 2 实 践意义 随着 我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乡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 由于城市边缘区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其是城乡建设中最敏感、 规划管理最薄弱的地区。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结构既受 到快速城镇化的影响, 又受 到乡村农业用地的制约, 从而导致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结构复杂、 土地利用浪费、 非农 用地扩展迅速、 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城乡用地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是我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在分析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问题的基础上, 对我国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寻找现行城乡用地规划体系与城市边缘发展的矛盾。 并详细分析了边缘区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及城乡用地控制要素, 积极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保证城市边缘和谐的生态关系为基础, 对边缘区城乡用地 总量及 响应生态环境约束的城乡用地空间 关系进行总体控制; 初步构建城乡用地转化控制层次分析框架体系 ; 提出 城乡用地总量及双向转化管理对策 。 以期有效应对边缘区城乡建设过程中引起的诸多城乡用地问题,促进边缘区城乡用地向和谐化、合理化的 方 向 发 展 。2 苏州科技学 院硕士学 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 既有利于提高边缘区土地承载力, 提高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又可以控制城市蔓延的速度, 促进城市边缘区的经济和生态 建设。 同时, 对我国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1.2.2 研究目标 本论文在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研究 框架体系 基础上, 将主要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目标: 1 分析城市边缘区城乡用 地存在的问题以及现 行城乡用地规划体系与城市边缘发展的矛盾; 2 探究导致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及规划控制问 题的成因; 3 梳理城市边缘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 ,同时分析边缘区城乡用地控制 影响要素; 4 寻求生态和谐、发展有控的城市边缘区城乡 用地规划控制方法。 1.3 研 究内 容与 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 绪论 。 介绍 本 论文 的 研究 背 景、 研 究意 义 与目 标 、 研究 内 容与 方 法、 研 究 框架体系 ; 2 城市 边 缘区 城 乡用 地 规划 控 制的 理 论与 内 涵。 包 括 相关 研 究综 述 及相 关 理 论研究, 本论文对城市边缘区概念的界定、 边缘区城乡用地的一般特征以及本论文对城市边缘 区 城乡用地规划控制内涵的理解; 3 城市 边 缘区 城 乡用 地 问题 及 其发 展 困境 。 首先 , 分 析城 市 边缘 区 城乡 用 地 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 其次, 从现行城乡用地规划体系的层面剖析其与城市边缘区发展的矛盾及 现行规划体系在城乡用地规划控制上 存在的问题; 最后, 就城乡用地现状及规划控制问题, 从城市发展转型、 现行土地制 度、 传统规划与管理三个层面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 4 城市 边 缘区 城 乡建 设 用地 与 非建 设 用地 的 关系 及 控 制 影响 要素 。 从二 者 的 内在关系、 空间关系、 “边缘效应” 及特征、 相互转化关系 这四个方面详细分析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 基于二者的关系分析 挖掘 影响 控制边缘区城乡用 地有序发展的各要素 。 3 苏州科技学 院硕士学 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 5 城市 边 缘区 城 乡用 地 规划 控 制方 法 及对 策 。提 出 城 乡用 地 总量 与 响应 生 态 环境约束的 城乡用地 空间 关系的城乡用地总体控制;运用 AHP 层次分析法 的思想,通过其 递阶层次结构 , 初步 构建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转化实施过程控制 框架体系 , 建立非建设用地转化控制的层次分析 框架体系以 及建 设 用 地 复 垦 控 制 的 层 次分 析 框架体系;结合转化控制方法提出相应的 城乡用地总量控制及 双向转化管理 对策。 6 结论与不足。 1.3.2 研究方法 1 系 统分析法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系统是一个复杂宏观的巨系统, 城乡用地的规划控制是一个多目标、 多因素复杂系统运行的过程, 必须统筹考虑, 从整体出发。 本论文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将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分为城乡 建设用地与城乡非建设用地两大子系统,分析两大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并 剖析影响系统发展的要素, 提出整合与协调子系统的规划控制方法。 2 运 用理论阅读 的方法 本论文借助学校图书馆、 网络等相关文献查阅 , 深入了解与城市边缘区、 边缘区土地利用以及城乡用地等相关知识, 收集、 整理前人关于城市边缘区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 在把握前人城市边缘区 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从规划控制角度剖析现行城乡用地规划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确定边缘区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相互关系。 3 实 地调研法 本论文的研究将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作为主要调查对象, 通过实地调研、 走访相关部门以及访谈边缘区城市与乡村居民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 不仅直观、 深入 得了解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 并且获得的资料可以作为本研究的实例支撑,进而保证理论研究的顺利进行。 4AHP 层次分析法 AHP 是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的简 称 , 它 是 一 种 多 目 标 层 次 决 策 分 析 方 法 ,是 70 年代初,由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 授萨蒂(T.L Saaty )提出的。 本论文运用 AHP 层次分析法 的思想,通过其 递阶层次结构 ,对城市边缘区城乡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相互转化过程进行层次分析,将转化 实施 过程分 为 目 标 层 、准则层、 指标层, 通过层层要素控制, 以期到达 遏制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非法、 肆意、失控的转化局面。4 苏州科技学 院硕士学 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 1.4 研究 框 架体 系 研究背景 相关研究综 述 研究意义与 目标 绪论 相关基础理 论 研究内容与 方法 城市边缘区 城乡用地 规城市边缘区 与城乡用 地 划控制的理 论与内涵 城市边缘区 与城乡规 划控制的内涵 城市边缘区 建设用地 与城市边缘区 城乡用地 问问题分析与 阐述 非建设用地 的关系及 控题及其发展 困境 制影响要素城市边 城市边 现行城乡用 城市边缘 内 空 “边 相互 城乡缘区土 缘区土 地规划体系 区城乡用 在 间 缘效” 转化 用地地利用 地利用 与城市边缘 地及规划 关 关 应及 关系 控制现状 问题 区发展的矛 控制问题 系 系 特征 影响盾 的成因 要素 城市边缘区 城乡用地 规划控制方法 及对策 以生态和谐 为目标的 边 以生态环境 为本底的 边缘 以城乡用地 和谐双向 互缘区城乡用 地总体控 制 区用地转化 实施过程 控制 动为宗旨的 管理对策 城乡 城乡 边缘区城 递阶层 分层控 分层 城乡用 城乡用用地 用地 乡用地在 次分析 制非建 控制 地总量 地转化总量 空间 “四区” 框架体 设用地 建设 动态平 实施过控制 关系 中的中的 系的构 转化 用地 衡管理 程管理控制 空间属性 建 复垦 对策 对策 图 1- 1 研究 框架图 资料来源: 作者自绘 5 苏州科技学 院硕士学 位论文 第二 章 城市边缘区 城乡用地 规划控制 的理论与 内涵 第二章 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 控制的理论与内涵 2.1 相 关研 究综 述 2.1.1 城市边缘区 相关概念 城市边缘区 这一涉及 城市和乡村地域 的 概念早在 19 世纪末就被提出,经过国内外学者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和探索, 对于城市边 缘区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包括城市边缘带、 城市蔓延区、 城市影响区 、 城乡结合部、 乡村 ? 城市边缘区 等多种术语。 这一概念最早 定义为 “城市边缘带” , 是于 1936 年由德国地理学家 赫 伯特? 路易斯H.Louts 提出的, 他认为的城市 边缘带是 原先分布在城市边界的乡村地区被城市2建成区侵占为市区的地区 。1942 年,威尔文G.S Wehrwein 定义城市边缘区为:具3有 混 合 土 地 利 用 特 征 , 工 业 用 地 和 农 业 用 地 转 换 的 区 域 。1942 年 , 安 德 鲁 斯(/.rews )提出 “乡村 ? 城市 边缘区 ”这一概念 ,他认为 其是城市 和乡村的4过渡区域 。1968 年, 普里尔R.G Pryor 较为全 面地定义了城 市边缘区的概念:位于连片的 城市建成区和外围 无城市住宅 与非农用地的 纯农业腹地之间 , 是同时具有城市5和乡村特征,在社会、人口以及土地利用方面呈过渡性特征的区域 。 20 世纪 80 年代末 我国学者才开始 关于城市边 缘区的研究 , 1995 年顾朝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城市边缘区定义为: 兼具自然和社会特性, 具有特色的自然生态环境,6受城市扩张影响较大,农业用地易被侵占的区域 。1995 年,陈佑启 将国际上的城市和乡村的边缘地带称为城乡交错带, 其是 城市 和乡村社会、 经济、 文化等多因素相互7作用、 相互影响的一个动态变化的地域实体 。 2007 年, 周婕认为行政上归属郊区乡 镇并兼具城市和乡村特征、 以非农经济为主导、 人口密度 处于城市和乡村之间这三方面8内容是称之为城市边缘区的必要条件 。 2.1.2 城市边缘区 范围界定 国外学者对于城市边缘区范围的界定主要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1965年 弗里德 2宋迎 昌 . 都市 圈 : 从实 践到 理论 的思 考M . 中国 环境 科学 出 版社 ,2003 . 3/.rwein .The Rural-urban Fringe .Economic Geography ,1942 ,184/.rews .Elements in the Urban Fringe Pattern. Journal of Land Public Unity Econimic,19425 Pryor R J .Defining the Rural -urban FringeJ .Social Forces ,1968 ,2 :202-215 . 6顾朝林. 中国 大城 市边 缘区 研究M .1995 . 7陈佑 启 . 城乡 交错 带名 辩J.地 理学 与国 土研 究,1995 ,111 :47-52 . 8周婕 .大 城市 边缘 区理 论及 对策 研究 ? 武汉 市实 证分 析D .同 济大 学硕 士学 位论 文,2007 . 6 苏州科技学 院硕士学 位论文 第二 章 城市边缘区 城乡用地 规划控制 的理论与 内涵 曼J.Friedman 以 人 们 日 常 通 勤 范 围 为 依 据 , 将 城 市 边 缘 区 的 范 围 定 为 城 市 周 边 约50km 的地域, 他又将其分为内边缘区和外边缘 , 内边缘区约10km 15km , 外边缘延9伸至25km 50km , 但是以经验为依据的定性分析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定量分析法包括人口比值界定法、聚集和郊区化指数界定 法等。1979 年, 加拿大学者科比C.B Bryant 用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之比界定城市边缘区的具体范围;1987年, 印度学者德赛结合集聚指数和郊 区化指数, 最终得出结合指数在50% 以上的为城市边缘区,50%10以下的为乡村边缘区 。 我国对于城市边缘区范围的界定起步相对较晚, 最早始于1988 年广州市提出 的城乡结合部划分原则。 随后, 众多学者对边缘区 的界定问题进行了探索, 初期 主要以行政边界定性界定, 之后我国学者研究了多种采 用数学模型定量分析法。1995 年, 顾朝11林运用人口密度指标区分上海市边缘区的内缘区和外缘区 。1995 年, 程连生等人 运用遥感技术和信息熵原理, 根据计算出的 北京 近郊 区景观絮乱度熵值大小 将北京市边12缘区 划分为三 种类型 。 1996年, 陈佑启 通过对比5类20 个指标间的 距离衰减突变值 ,13采用 断 裂点 法 界定 了北 京 市边 缘 区的范围 。1999 年 , 章文 波 运用TM影像 和突变检14测相结合的方法界定城市边缘区的 范围 。 进入21世纪以后, 我国学者进一步研究了15城市边缘区界定方法。 例如,2006 年李世峰 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2010年王海鹰的 逻16辑回归模型法 等等。 2.1.3 城市边缘区 土地利用研 究动态 1 国 外研究 20世纪60年代, 国外有些学者从 土地变化的角 度研究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方式,得 出 边 缘 区 城 乡 用 地 动 态 演 过 程 。 科 曾M .R .G .Conzen 分析 并 重 构 了阿 尼 克Alnwick ,Northumberland 城市地域演变历程 , 他发现其城市边缘区景观用地方式呈17现出周期性演变特征 。 美国学者艾 瑞克森Rodney .Erickson 从人口、 产业等方面研究了1920 年以来美国14 个特大城市的外扩情况, 偏向于对城市作用力给土地利用带来的影响研究, 得出城市边缘区会经历从专业化 外溢到多样化分散再到多核化填充的三 9Friedman J, Mill J. The urban fieldJ .Joumal of institute of American Planners,1965,314:312-320. 10于伟 ,宋 金平 ,毛 小岗 .城 市边 缘区 内涵 与范 围界 定述 评J. 地域 研究 与开 发,20115 . 11顾朝 林, 陈田 ,丁 金宏 等. 中国 大城 市边 缘区 特性 研究J . 北京 :科 学出 版社 ,1995.16-39. 12程连 生, 赵红 英. 北京 城市 边缘 带探 讨J .北 京师 范大 学学 报( 自然 科学 版) ,1995.31 . 13陈佑 启. 试论 城乡 交错 带及 其特 征与 功能J . 经济 地理 ,1996.163 :18-22. 14章文 波, 方修 琦, 张兰 生. 利用 遥感 影像 划分 城乡 过渡 带方 法的 研究J .遥 感学 报,1999 ,3 :199-202. 15李世 峰. 大城 市边 缘区 地域 特征 属性 界定 方法J . 经济 地理 ,2006 ,3 :471-481. 16王海 鹰, 张新 长, 赵元 .基 于逻 辑回 归模 型的 城市 边缘 区界 定方 法研 究J .测绘 通报 ,201010 :7-10 . 17张晓 科. 城市 边缘 区土 地利 用的 规划 设计 与管 理研 究D .大 连: 大连 理工 大学 ,20057 苏州科技学 院硕士学 位论文 第二 章 城市边缘区 城乡用地 规划控制 的理论与 内涵 18个不同的 土地利用空间和结构演变阶段 (图2-1 ) 。 日本学者山鹿诚次订通过对上世纪80 年代日本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演变历程的分析, 以郊区农用地接触变质作用的强度为依据, 将城市 边缘区土地利用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即由第一阶段的农产品的商19品化到第二阶段的劳动的商品化最后进入土地商品化的阶段 。 20世纪70年前后, 国外学者开始将土地利用、 土地管理和城市空间等作为城市边缘区重点研究领域。1967 年, 哈罗 ? 玛耶认为 城市边缘区应以土地竞争和开敞空间保存为 研究 重点; 1977年英国乡村协会 则将城市 边缘区的研究 视角放在了 土地利用和土20地管理 两大领域 。90 年代以后, 各国对于城市边缘区的研究重点出现分异, 以人多地少为特征的英国等西欧发达国家更偏重于保护耕地、 控制城市的蔓延; 而地广人稀的美国则更注重控制 城市 郊区化趋势,减缓中心城区的 日益衰败。 图2- 1 城市 边缘区土 地利用的 艾瑞克森 动态模 型 资料来源:The Erickson dynamic model of land utilization in urban fringe 2 国 内研究 当前 , 我国学者关于 城市边缘区土 地利用研究 大多 集中于土地利用 特征与问题、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发展模式和土地利用生态环境问题这四个领域。 1 土地利用特征与 问题研究 早在20 世纪90 年代,众多学者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特征与问题 进行了 研究。1990 年, 崔功豪、 武进 分析了我国 南京等城市 的城乡边缘带 土地利用 情况, 对城乡边21缘带土地利用特征和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 ; 1995年, 顾朝林调查了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其边 缘区发展现状 ,研究了 我国大城市边缘区人口 、社会、经济、 18罗志 军. 城市 边缘 区土 地利 用研 究D .武汉 :华 中师 范大 学 ,2003 . 19山鹿 诚次 .日 本的 大 都 市圈M .大 明堂 发行 所, 昭和 59 年. 20刘伟 ,濮 励杰 .城 市边 缘区 土地 利用 研究 方向 探讨J . 城市 研究 ,19983 :58-61. 21崔功 豪, 武进.中 国城 市边 缘区 空间 结构 特征 及其 发展 ? 以 南京 等城 市为 例J.地理 学报,19908 苏州科技学 院硕士学 位论文 第二 章 城市边缘区 城乡用地 规划控制 的理论与 内涵 22土地利用四方面的特征以及边缘区空间演变的规律 ;1996年, 陈佑启将北京作为研23究重点, 探讨了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问题 及其发展, 并 深入剖析了 产生问题的原因 。 新世纪 以来,我国学 者 进一步深入 地探索了城 市边缘区土地利用问 题 。2000年,王国强 、 王令超 等通过 对郑州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分析, 得出我国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性质不断变化、 农业用地地域分异 性明显且边缘区农业集约化发展 等特点24 25 26。付加 锋、 宋玉祥2002 、李世 峰2006 探讨 了城市 边缘 区 突出 的 农 业用地 与建设用地矛盾、 不合理的 土地利用结构 、 逐渐萎 缩的 农业生产、 大量减少的农业用地以及不断下降的土壤质量等土地利用问题。 2 土地利用发展模式研究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 , 涂人猛 通过对城市边缘 区空间演变过程的分析, 得出边缘区空间具有阶段性、 周期性、 层次性、 扩散性四方面的特征, 并提出了边缘区空间扩27展的点 ? 轴?圈模式 。 1997 年, 陈佑启调查了北京市 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