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导学案(教师用)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46370192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羚羊木雕》导学案(教师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羚羊木雕》导学案(教师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羚羊木雕》导学案(教师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隆德四中高效课堂导学案 课题: 羚 羊 木 雕目 标理解识记“脸颊、怦怦、攥着”等字词。理清文章线索、结构。使用多种方法阅读课文,重视阅读理解水平的培养,充分感悟本文的人物思想感情,欣赏人物形象。重 点难 点品味赏析文中的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教 学 过 程一、自主预习:1. 注音:怦怦(png) 犄角(j) 树杈(ch) 攥着(zun) 逮着玩(di脸颊(ji) 颤抖( chn) 藏刀( )2. 理解词义:形影不离:不可抗拒:自作主张: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出自己对人物形象的初步体验,读好自己喜欢的角色。二、 学习流程1. 导入新课。 2. 检查预习。3 自主学习文章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4合作探究:这篇小说人物鲜明生动,那么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呢?使用了哪些个性化的语言、心理、动作描写?刻画了他们的哪些性格特点?(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圈点勾画出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语句,独立品析这些语句中所蕴含的情感及刻画出来的人物的性格。)自我完善三、归纳整理、拓展提升:4、 反馈检测:阅读理解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不过,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1第一节中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2第一处划线句子的含义是 。 3划线第二句是奶奶的话,你同意奶奶的观点吗?为什么? 4从描写方法角度看第二、三节属于 和 。表现出了我的 。5写奶奶的目的是什么? 6第一节中写奶奶“一定想说什么,不过,她没有说”,此情此景,奶奶会说些什么呢?为什么又没有说? 隆德四中高效课堂导学案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赵瑞明 二次备课:赵文龙 审核人: 课题 羚羊木雕 第 课时 班级: 姓名:课题: 羚 羊 木 雕教 学目 标理解识记“脸颊、怦怦、攥着”等字词。梳理课文的情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准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并能有效的解决好类似的问题。重 点难 点品味赏析文中的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教 学 过 程1、 自主预习:1.文中各人对“我”送万芳礼物持什么态度,这样做好不好,表现各人如何处事?爸爸 妈妈 奶奶 “我” 万芳: 二. 导学探究,把握文章主题:1. 文章最后一句话说“可是,这能全怪我吗”,其中“这”具体指什么?根据你的阅读理解,你认为应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 2. 以“新闻访谈”的形式交流反馈。各小组任选一个角色来接受访谈。访谈话题:u 访“我”:你为什么轻易将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万芳?你开始为什么对妈妈谎称羚羊木雕收起来了?面对妈妈的逼问,你为什么不能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u 访“万芳”:你会自作主张的把贵重的东西送给朋友吗?你怎么会原谅朋友的反悔呢?u 访“妈妈”:您突然问“那只羚羊哪儿去啦?”是质问还是疑问?当您的女儿跑出去时,您有何感受?u 访“爸爸”:您为什么把这么贵重的木雕送给孩子?您认为诚信和木雕哪个更贵重?您觉得您的决定是否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是否不利于形成孩子健康的人格?u 访“奶奶”:您站在门口欲言又止,您到底想说什么?u 访“万芳妈妈”:您有一个仗义宽厚的女儿,可是为什么她做了好事,接受了朋友的礼物也不告诉您?自我完善三 反馈检测:1仿写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朋友是什么?朋友是_,_;朋友是_,_。2生活中,同学们也可能碰到过这一类的事情,你是怎样处理的?把你的好办法与大家交流一下。3.阅读迁移 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怎么?刚搬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是欺负新来的吗,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姜、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着面,不敢与孩子对视1文章刻画孩子的神情动作,说说它们表现了孩子的什么特点? 2写小男孩“背着手”有什么作用 。3最后一段写小薇惊呆了,不敢与孩子对视,其原因有二: 。4本文与课文都制造了误会,先抑后扬,都在篇未揭示了人物的 。四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