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寒假个人社会实践报告实践题目: 社会养老问题调研报告 实践类别: 工作实践 实践时间: 指导老师: 学 院: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社会养老问题调研一、实践目的1、养老问题一直是一个社会热点,这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有关,更与我们每个人心灵所需所供,精神与物质的条件等联系的更加密切。因地区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以及个人原因的不同,养老问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敬老院建设更是存在区域性差异。例如沿海与内陆的差异,平原与山区的差异,城镇与乡村的差异。而针对养老问题,我们各个年龄各个阶层的人们的态度也存在差异。让老人家不仅有钱生活看病,还能享受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如是强调。而中国社科院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老有所养”,无疑是迫在眉睫的民生议题。2、 更有助于我们大学生从小视角了解大社会:在身心灵方面探讨养老问题,人们对待养老的态度是怎样的,各个阶层的人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就像一个放大镜去了解人们内心的索求与供给,责任与感恩等等。3、 与专业相关:敬老院的建设就像无障碍设施一样,都是针对特殊人群所做的一项具体调查,而敬老院一定有自己的特色之处,也是必须满足合情、合理、方便、舒心等高要求的场所,对我们专业的借鉴和学习,对于社会敬老院的设施完善都有积极作用。二、实践过程1、布点选择分组: 大中小城市平均布点。我先后到潍坊市里的养老院进行实地调研,到潍坊较为富裕的城市寿光进行调研,到普通的乡镇如洛城街道、文家街道、稻田镇等养老院进行实地调研,到潍坊南部临朐山区地区进行调研,到青州山区进行调研。 2、走进社区: 大体分析养老难的情况类别,例如无儿女的孤独老人,有独生子女的老人和子孙较多的老人,子女工作月收入,教育程度,与老人的关系远近等等问题来做一份调查,走访个体户可以进行问卷式大撒网。我先后到屯田社区、富士社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了许多老人,并与他们交流了思想看法,他们也反映了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儿女孝顺的,有儿女不孝顺的,有发福利的,有福利较少的等等,他们面临的问题差异很大。3、走进敬老院: 对潍坊敬老院的设施进行调查,无障碍设施、卫生间、澡堂、餐厅、卧室等等日常必需的场所进行体贴式细微研究,对老人的日常生活方便满意度做一个大体了解。采访工作人员及老人,跟踪采访他们一天的生活情况,据此来更加深入的了解敬老院的运行情况并发现存在的更多问题。4、 走进群众:我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是关于养老难问题和如何最好解决养老的问题的建议,调查了广大群众,他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三、实践结果“养老难”到底难在哪里:1、养老保险覆盖率低。在我国,纳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人群只占总人口的15,低于20%的国际最低标准。国家在设计养老保险方案时,未把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机关公务员及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仍实行国家财政统包;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缴费;部分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仍游离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2、统筹层次低。目前还没有建立国家层面的统筹局面,绝大部分还是市县级统筹,只有个别省份建立了省级统筹,养老保障制度的“适用性”和“便携性”差,有关养老保险具体的改革方案、政策制度和基金的调剂等问题都是由地方政府决定,而各地在缴费和待遇标准等具体政策方面千差万别,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养老金积累已达几百个亿,而老工业区及一些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却收不抵支,养老基金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剂,致使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也存在着诸多的困难。3、养老设施总量供不应求现有养老服务制度基本上还是“补缺型”的制度框架,主要保障“三无”和困难老人的基本生存,服务面相对狭窄,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惠及全体老年人的服务体系。在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同时,又表现为供给相对过剩,有些养老机构设施落后,生活缺乏情趣;有些又过于奢华,收费过高,致使许多老年人望而却步。结果是本来为数不多的养老机构利用率不高,远低于发达国家老人进福利院57%的社会供养比例。四、实践体会1、养老并非只是金钱问题。有好多人说给收入低的人提高养老金就解决了,我认为根本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人到了老年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极其有限,生活中往往吃药用的钱超过了吃饭用的钱,在这个时候钱多点是有好处,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看病花的钱是无止境的。有的人说我的身体很好,就是想多花钱,但是你想过没有,你总有一天躺在床上不能动时,任凭你有多少钱如果没有人帮你花你的钱和纸有什么不同?因此我认为养老的问题主要应该解决医疗和服务的问题。好多人都听说过一句话:好不容易攒点钱,一病回到解放前。中国人好多不是生活不了,而是病不起,不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就连好多中产阶级得了大病也要破产。2、对老人的服务问题。说大点已经是到了考验政府是否以人为本的时刻了。我们都知道我们这一代人是为了响应政府计划生育的号召只生了一个孩子,现在30年过去了,孩子们正是工作挣钱养活自己的时候,他们其实没有能力同时照顾四个老人。我的朋友们已经有了这个问题,因为孩子回家少和孩子们产生矛盾。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人老了需要有人服侍时社会服务跟不上。可能有的官员会说我们修了好多养老院,但是养老院只是集中养老的地方,而好多家庭有的人去不起,有的人不想去。这些现实问题如何解决?我认为一是下狠心把医院收归国有,国家多为民分担费用,每个人有病国家给看,你有钱可以玩或做其它事。这样好多人可以放心消费,不用积攒生老病死的钱。还有就是医生的工资不要和收入挂钩,这样才能解决医院开大药方和乱检查浪费资源的问题。二是把家庭服务成为一项产业认真经营,既解决了家庭服务问题也解决了就业问题。当然拉近收入也要慢慢解决,否则有的人钱多的花不了存在银行和埋在地下的土里一样不起作用,有的人想消费因为养家糊口、买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等钱不敢花。国家现在很有钱,这是老百姓的共识,从朱总理让医疗机构自己养自己、教育扩大召收指标、银行收存款利息税后国家甩掉多少包袱多了数不清的收入,看我们的国家现在办了多少大事啊:奥运会、航天飞机、世博会、国庆60大庆国家城市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绿化等等。我们的国家是越来越漂亮了,人民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突出的养老问题就更应该真实去抓了,因为我们老了,不能无止境的等待各项人云亦云的不切实际的政策出台,那样社会问题会越来越多。3、个人成长。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如今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体现出诸多意义。社会综合实践课程开设后,为 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提供了机遇,为深化课堂所学的内容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所起的特殊作用。有利于增强我们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各种人才的要求也随之不断变化,竞争已成为社会的基本特征。因此,专业面窄,社会适应性差,综合能力不强的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生活,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