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古类型学”的问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275788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考古类型学”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考古类型学”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考古类型学”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考古类型学”的问题为北京大学七七至七九级青海湖北考古实习同学而讲俞伟超考古类型学”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概况“类型学”是一种方法论这是本世纪才发生的外来名词,英文为 typology ,源于古希 腊文 typos 和 logy 的结合 typos 的本义是多数个体的共有的性质或特征,所以 typology 的 直接意思是一种研究物品所具共有显著特征的学问。 typos 在希腊文中演变为 typo ,英文为 type .近年编的许多英汉字典往往把type释为样式、类型,把typology称为类型学。在近代科学中,生物学最早使用这种方法论对生物进行分类,后来考古学也开始运用这种方法论。 我国的考古学界,过去有很多人亦曾把它叫做形态学或标型学。这是研究物品(包括遗迹和遗物 )外部形态演化顺序的方法论。由于许多物品的形成变化,需要在归纳成不同的类别和 型别以后,各自的发展序列才能清楚,所以把它称作类型学,似乎更妥贴些。近代考古学的研究内容, 涉及到人类古代生活的许多方面, 同它发生联系的学科极为广 泛,研究考古资料所需要使用的方法是多科性的。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 自身独有的方法论, 否则这个学科就不会独立出来。 这就是说, 研究考古资料虽然会涉及到 许许多多学科, 却不能把所涉及的各种学科的研究方法, 都算作考古学方法论的一部分。 例 如利用考古发现的花粉孢子、 农作物种籽、 动物骨骼来研究人类古代栽培农作物和驯养动物 以及生态环境变化等方法,主要使用的是农学、植物学、动物学、气象学等方法。如果把这 些研究工作当作单独的学科来看待,应当叫做考古农学、考古植物学(或古植物学 )、考古动物学和考古环境学、 古气候学等等。 七十年代以来在我国曾流行过的水文考古、 地震考古这 些名称,其实还是叫考古水文学、考古地震学才准确些。 当然,这些利用考古资料来研究农 业进步以及人类活动时期水文变化和地震现象等工作, 就人们的日常概念来说, 把它们叫作 农业考古、 水文考古、 地震考古, 亦未尝不可。 但这些工作的主要研究方法并不属于考古学。 可以说,它们是农学、植物学学、动物学、水文学、地震学等学科的分支。在科学的发展过 程中,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结合为一种新学科的情况是不断发生的。考古农学、 考古动物学、考古水文学、考古地震学的出现,便是两个学科结合的产物,但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属于农学、动物学、地震学的。考古环境学的出现,更是多学科的结合。不过,为了研究人类 的历史而从特意寻找和提供这些资料开始, 加上利用其研究成果所作有关人类生产能力和社 会前进过程的分析或概括,又应当是属于考古学的。把属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划出去以后, 剩下的就是研究人类社会方面的方法。 能否把依据 考古资料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方法都叫做考古学方法呢?还是不能。因为这包括了人文科学的许多方面, 当然不能把这许多方法都算作考古学的方法。 严格讲来, 真正属于考古学自 身特有的方法沦, 主要只有地层学、 类型学以及从不会说话的实物资料中观察和分析社会面 貌的方法,这里所以把实物资料强调为“不会说话的” ,即意味着研究考古发现的文字资料 的工作, 主要是属于古文字学、 古文书学的范畴, 至于利用这些文字资料来研究各种古代状 况的工作,当然更应是属于其他学科的范畴.按照这种划分学科性质的概念, 即使是利用实物资料所作的各种研究, 相当多的方面岂 不亦应归属于社会史、经济史、 美术史、 宗教史等等专门学科,从而把考古学研究人类历史 的主要内容几乎全部抽空了吗 ?当然不宜这样认识。因为只有产生了考古学特有的透过实物 资料表面现象来观察到人们当时具体活动状况的方法,才能进行上述历史的研究。正是为了通过实物辨料来研究人类历史的需要,人们终于找到了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 法,而有了这两种方法,考古学研究历史的能力,才能够发挥出来。因此,可以说是有了地 层学和类型学, 考古学才真正从传统史学中分化出来, 成为一种利用古代遗留的实物资料来 恢复人类过去时代面貌的科学。 这样讲, 当然是仅就学科本身的范畴而言; 对一个考古学者 来说,为了达到研究历史的目的,自然需要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对于整个考古学科来说, 又必须有许多其他学科的配合工作。地层学是科学地取得考古资料的方法论; 类型学则是科学地归纳、 分析考古资料而加以 分类的方法论。 如果说, 前者是从地质学中引进的一种方法, 那么,后者也可以说是从生物 学中得到启示而产生的一种方法。 当然, 考古学中的这两种方法沦, 不是地质学中的地层学 和生物学中的类型学的简单搬用, 而是有其自身特点。 为了区别起见, 似乎把它们叫做考古 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更准确些:当然,一般即可简称为地层学和类型学。在欧洲, 近代考古学的萌芽, 可以上溯到文艺复兴时代的十五世纪中叶。 开始只是热衷 于寻找希腊、罗马的钱币和雕刻等古典时代的古物,后来对英国的巨石建筑( 如 stonehenge)等遗迹也注意了起来, 但真正运用地层学原理来进行发掘, 要迟到十九世纪后半叶。 类型学 原理的系统建立, 则更要晚一些。 十九世纪初期, 北欧的一些古物学家已经热衷于古物的分 类工作。十九世纪中叶,生物学有了很大进步,进化论原理开始被发现,达尔文便于 1859 年出版了他的物种起源 。自近代考古学发生后,人们已注意到一群遗物的共存关系,而 在生物学中的寻找动、 植物发展谱系的那种工作启示下, 考古学家为了追求许多遗迹及古物 的年代序列, 终于也开始找到了考古类型学这种方法。 当然, 开始归纳出的原理总是比较简 单的;直到现在,类型学的原理还是在不断深化和完善。大致说, 在十九世纪晚期的欧洲, 类型学已比较成熟。 但是系统总结当时的类型学理论 的代表人物是瑞典人蒙德留斯 (Oscar Montelius) 。蒙氏于 1843 年生于斯德哥尔摩, 卒于 1921 年,着力研究北欧、意大利、希腊等地的青铜文化。那一带的青铜时代,缺乏文字记载,欧 洲的考古学家往往叫做先史时代或原史时代。 为判断那种时期考古遗存的年代, 蒙氏就用类 型学方法来建立它们的年代学。他在 1903 年于斯德哥尔摩出版的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 诸时期的首章中, 就专门论述他所总结的类型学原理及若干实例。这一章,他便命之为 方法论。蒙氏的方法论 ,从 1935 年起被广泛介绍到我国。此年,郑师许、胡肇椿二人在学 术世界第一卷 26期上,发表了他们的译本,题目被译作考古学研究法,1936年曾由世界书局印成单册发行。也在 1935年,又有滕固完成另一译本,题目被改作先史考古 学方法论,于 1937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我国学者自二十年代开始了自己进行的田野发掘以来, 至三十年代, 便已运用类型学方 法来研究发掘到的资料。 由欧洲学者总结出来的类型学的科学原理, 已经说明了古代物品的 形态演化有一个客观规律; 但如何在具体的考古遗存中寻求具体的规律, 以及如何来进行这 种寻找,必然会出现不同的途径或不同的具体方法。最初,梁思永先生于 1930 年在研究山西西阴村的仰韶陶器时,首先对若干陶片进行了 形态分类。他把不同形态的口缘、器底、柄与把,分别给予一定的符号。如口缘根据外壁是 否有转折的角度、 外敞还是内敛、 唇部趋厚程度的不同、 向内或向外还是内外均凸起的差别, 分用四层符号来标记之。 由于当时对仰韶陶器的完整器形只有很少的认识, 对陶器的局部形 态进行这种非常细致的分类,并不能综合成一种仰韶陶器的完整概念。但这种初步的探索, 毕竟是我国学者开始运用类型学方法的一个起端。 后来,李济先生为了整理安阳殷墟出土的 陶器和铜器, 又提出另一种具体方法。 他主张, 对某一种考古学文化的不同器物及其不同形 态,应按照同一标准, 加以归纳, 给以序数。 例如容器, 先以器物最下部为圜底器、 平底器、 三足器、四足器诸差别, 分别给以一个序号; 再按上部的口径与器高的比例、器壁与底部的角度等差别,确定第二位序号,最后又以器物最大径的位置以及耳、鼻、柄、流等附着品的 有无,给以第三位序号。 由这三位序号构成的一个序数, 就代表了某一种器物的某一个式别; 同一式别内形制略有小异的标本,则可再分为若干型(见殷墟陶器图录序数总说)。按照这种方法, 似乎只要一见序数的号码, 就能知道器物的基本形态。 各种器物及其不同形态, 可以用一个序数来记录和表达, 真比给每个人起一个名字还要准确和方便, 因为人有同名同 姓,而且人的名字表达不了形态特征。这不是最清楚的方法吗 ?李济先生曾专门钻研过人类 学,提出这种方法, 看来是受到了体质人类学记录方法的很大影响。 但人类体质特征的差别 和变化, 同人类制造的各种东西的形态差别和变化, 属于两个范畴, 不宜用同一种方法来归 类和记录。 使用序数之法, 可以很好地区分器别, 但难以记录和表达同一器别内形态差别的 复杂和细微之处, 从而不便于寻找及表示器物的形态变化过程, 更不易于记忆。 关于不便于 寻找及表达其形态变化过程这一点, 李济先生在刚建立这种方法时, 已经觉察到, 所以在记 小屯出土之青铜器 (上篇 )中就说:“这样分目排列的办法,只具有一个极简单的目的:便 于检查。至于由这个排列的秩序是否可以看出形态上的关系来,却是另外的问题;不过,这个排列的秩序, 显然可以供给讨论这一问题不少的方便。”(中国考古学报 第三册第 8 页,1948年 5月)把记录器物形态差别的方法,同寻找器物形态排列秩序的目的完全分割开,等 于要使研究工作多做一个项目, 自然极为不便; 况且同一种器别的形态差别, 用这种方法难 以表达清楚, 某些用途一样的器物如三足鼎和四足鼎, 还会被归为差异很大的器别。 但我国 学者毕竟又提出了另一种运用类型学的方法。也在这个四十年代, 苏秉琦先生在整理宝鸡斗鸡台发掘品的过程中, 把梁思永先生使用 的那种具体方法大大推进一步而使之完整化。 他是像蒙德留斯那样观察出同一种器物往往有 不同的形态变化轨道,就把不同的轨道,区分为不同的类,在每一类内又寻找其演化过程, 按其顺序,依次编号。例如在斗鸡台沟东区墓葬这本报告内,对陶鬲就根据制法、形式 和外表的差别,归纳成袋足、折足、矮足三大类和袋足类内的锥脚、铲脚两小类,又按照各 类鬲在形态、附饰和制法上的细部特点,把 40 件分属于三大类,四小类的鬲归纳成九组。 类别表现了形态变化的不同轨道, 组别则为形态早、 晚之异。 用现在许多人习惯使用的名称 来说,大、小类就是型和亚型,组别类似于式别。这本报告, 对全部墓葬的整体, 又分解成 105 项、234目,最后以墓为单位, 根据各项、 目的组合情况,归纳、排列成三大组(瓦鬲墓、屈肢葬墓、洞室墓)和十一期。各组既有时代之别,又具文化性质的差异。苏秉琦先生在同时写作的 瓦鬲的研究 中,又探索了各地出土陶鬲的发展谱系,实际 也就是从陶鬲的系列之别来探讨几种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及其相互关系。可以说, 后来有愈来愈多的人所运用的器物的分型分式法、根据出土物共存关系来判断各遗存单位 (如地层、灰坑、墓葬 )年代的组合比较法、按照成组遗迹和遗物的形态特点来判断其文化性 质和各考古学文化的相互关系等方法, 四十年代时已经出现了, 同蒙德留斯归纳出的方法相 比,有许多基本接近的地方并有所前进。那时, 专门从事田野考古或仔细钻研过蒙氏理论的人, 自然还是很少的, 但这种方法论 的影响,却正扩大到其他研究领域。三十年代时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既按时间顺序、又分国别来研究金文,客观上表现了类型学方法对古文字学研究的影响。至于大系 开头所辟专述两周铜器形态变化的篇幅以及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中所述铜器形态、纹饰、 字形变化等章节, 特别是四十年代陈梦家研究铜器著作中所涉及到的地区特征等内容,更是古器物学研究受到类型学方法影响后的直接表现。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说, 三十至四十年代梁思成等主持的营造学社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乃至许多人对于中国古代雕塑、 绘画、 书法等美术史方面的研究, 莫不受到类型学方法的影响。 应当说, 许多研究古代物品形态变化 规律的学科,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类型学方法而前进了一步。五十年代以来, 考古工作在我国有巨大发展。 面对大量新发现的材料, 首先需要解决的 问题,自然是了解其文化性质及年代。于是,几乎每一个报告都在作形态学的分析、比较; 就某一种器物或某一个考古学文化内涵所作类型学研究的论文, 也在日益增多。 实践是总结 方法论的基础。 五十年代以来, 在大量田野工作基础上进行的类型学实践既然如此之多, 对 类型学理论的认识, 自然会不断加深; 而这些新的探索, 又自然是在三十至四十年代李济和 苏秉琦先生所提倡的两条不完全一样的途径上前进的。大体说, 最初似乎有较多的人基本按照李济的那种方法去作类型学分析。 他们摒弃了以 序数作标记的琐碎方法, 首先是确定各种器物的器别, 再比较每一种器别内部存在的形态差别,把形态基本一致的东西定为一个式别划为一个式别的, 有的则是任意的。 变化序列的条件。 前后相承的关系,(也往往称型别 ) ,个别较特殊的、不宜与其他东西 订为异式 (或异型 )。各式别的号码次序, 有的是表现一个形态的演化顺序, 这种划分法, 如果进行得很仔细, 可以为别人提供一个分析全部器物形态 可是, 使用这种划分法所得到的式别符号, 表达不出彼此是同时并存还是 习惯于这种方法的工作者, 就往往缺乏一种寻找同时并存几条演化轨道的 紧迫感, 从而在划分式别时就忽略了这种辨认, 结果是很容易使别人难以根据报告上发表的 材料来重作划分。当然, 这种分式结果, 还是能把许多器物形态的显著差别揭示出来, 只要 考虑到彼此的共存关系,若干遗物的演化顺序,仍能重新排列出来;若干遗迹单位的年代, 亦能大体判断出来。由苏秉琦先生首先使用的对器物进行分型、 分式, 并依据成组遗物、 遗迹来判断文化性 质及其期别、年代的方法,至五十年代后期以后, 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 苏秉琦先生自己 在分析洛阳中州路的东周墓葬时,不仅划分了期别,而且对整个墓葬开始作了类别的划分, 也可以说是对包括了成组器物、 成组现象的遗迹单位, 都综合成一个整体而进行型和式的划 分,即型是分类,式是分期。当类型学的运用从单种器物、单种遗迹现象的分型分式法,发展到包括成组器物、成 组现象的遗迹单位的分型分式法以后, 便可以在一些同时存在而内涵有别的单位中, 看到一 定的社会集团的划分情况,为研究当时的社会面貌,提供一个新发现的、真实的基础。 这无 疑是类型学方法的重大进步。考古学是从历史学中分化出来的。正像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正反合的三段论式的上升过 程一样,在古史研究领域中,考古学从历史学中分化出来,可以说是对传统史学的否定;而 当它重新回归于重大历史课题的研究之后, 又开始了考古学、 也是古史研究的新阶段。 从历 史学和考古学发展的总趋势来估计, 传统的古史研究和后来才发生的考古学, 将来总是要重 新统一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学科; 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学科内部具体分工的完全消失。从这种估计来看, 当类型学进步到能为研究社会关系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时, 这个趋势便看得更为 明显,也就是大大上升了考古学的研究高度, 使考古学研究社会历史的能力, 提高了一大步。在运用类型学方法研究考古学文化的发展系列及其相互关系方面,六十年代时苏秉琦 先生又从分析仰韶文化开始, 注意到对许多考古学文化要划分其区域类型问题。 到八十年代, 他又系统提出了要从 “区系类型”角度来探索考古学文化发展谱系的原则; 讲具体一点,就 是要分区、 分系、分类型地寻找各考古学遗存的来龙去脉、相互关系。 这又是我国类型学方 法的新的重要发展。应当说明,半个世纪以来类型学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和前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 是一些我国考古事业的开拓者, 为说明类型学的作用和开创在我国运用的途径, 花费了大量 精力; 又不知有多少人为了寻找正确的途径而走过许多弯路,付出很大代价。而且,在五十年代末期,因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认识不清, 还发生了一次否定类型学作用的错误的批判。 特别是在不久以后的十年 “文化革命”期间,政治上的动乱,长期迫使大家不敢公开承认类 型学的合理性。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 这两次风浪, 尽管一度阻碍了类型学理论和实践在 我国的发展, 却促使一些人去思考过去所讲类型学理论的不足之处。 事实的结果恰恰是, 两 次风浪之后,我国的类型学理论正出现了两次新的、重要的提高。由于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学者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国际范 围的类型学理论库藏中, 已经包含着中国学者的特殊贡献。 现在, 我国学者还在运用这种经 过自己深化的方法论来研究中国考古资料。 可以估计, 这种得到新的提高的类型学理论, 必 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它的作用,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更加充实和完善起来。二 “考古类型学”的范畴及其作用考古学中的类型学, 最初是为解决年代学问题而产生的。 人们从排比钱币、 武器、 工具、 容器、 装饰品的形态和图案的变化序列而开始了类型学的研究。 直到现在, 类型学方法还主 要被用来研究器物的演化过程。其实,这种方法不仅可研究器物的形态演化规律,人们制造的各种建筑物(包括墓葬)、交通工具、服装,乃至雕塑、书画等等物品,都可以用它来研究其形态变化过程。总之,人 类制造的物品,只要有一定的形体,都可以用类型学方法来探索其形态变化过程(当然也包括上面的装饰图案 );反之,凡是没有形体的东西 (如思想、 音乐等 ),就无法用类型学的方法 来进行研究。这种方法论所以是科学的, 自然必须有这样的前提条件, 即人类制造各种物品, 其形态 是沿着一定的轨道演化, 而不是变幻不定、不可捉摸的。 对人们的日常概念来说, 这好像是 多么不可思议呀 ! 可是大量类型学分析的实践,却一次又一次地表明这的确是事实。为什么是这样呢 ?正像任何事物都有因果关系那样, 物品被做成某种特定形态, 一定有其原因。 决定物品 形态的原因,有些方面非常抽象,要十分具体地说清楚它是很困难的。但概括来说,我想, 物品所以做成某种形态, 主要是由其用途、制作技术、使用者的生活或生产环境、 制作和使 用者的心理情况或审美观念这几种因素所决定的。 在历史上的任何时间、 任何地区、 任何人 们集团中,客观存在的这几种因素,总是综合为一种特定的力量,决定着物品的特定形态。 在任何一个人们共同体内, 已经形成的某一种综合力量, 会成为牢固的传统, 使得各种物品 已经形成的形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如果这些因素基本无变化, 已有的形态就会基本稳定不 变;如果这些因素 (哪怕是其中的一种 )有了变化,物品形态一定会相应地发生变化。由于人 类社会总的来说是不停顿地前进的, 因此, 这些因素总是不断变化的, 物品的形态也就不会 在很长时间内稳定不变。这可以拿大家熟悉的我国古代的一些陶器、铜器和瓷器为例来略加说明。1关于用途同形态的关系 物品形态同用途的关系是最容易被认识到的。例如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居民,用水主 要依靠河流, 就创造了能迅速在河流中倾倒灌水和便于在肩上背着行走而不易洒到器外的装 水的小口尖底瓶。 但一到龙山阶段, 凿井技术已经发生并慢慢普遍, 汲水之器即逐步变为能 在颈部系绳悬挂并可平放在井旁地上的平底罐。 同盛置粮食、 鱼肉等食品的器皿来比较, 水 器一般做得口部较小; 而当后来发生了易于挥发的酒类物品以后, 盛放这些东西的容器, 不 仅会做成小口带盖的形态 (如战国的壶、钫 ),还往往做细颈束口式 (如秦至西汉的钾 )。又如 黄河中游龙山阶段以后的鬲, 本是为适应在平地上点火炊煮食物的需要而发生的, 所以当灶 的使用普遍以后,就逐步被釜所代替,其本身形态也就慢慢向釜的方向演化。举此数例,当 已能说明用途对形态的制约作用。2关于制法同形态的关系 不同质地的东西,制法大不相同,所以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这里只能略举陶器中 的数例来说明。例如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最初往往用泥片贴筑的方法制出, 大约到距今七千年以后, 则主要是用泥条盘筑法制成的。用这两种制法做成的器皿(特别是中、小型器皿 ),往往是圜底的。贴筑法, 虽无民族学材料可作具体说明, 但可估计是在类似模具的物品上多次用泥片 堆贴而成, 而最初的模具不一定具有完整器形, 所以堆贴而成的器皿, 一般会自然形成圜底。 用盘筑法制陶器的民族学材料则很多, 用这种方法来制做器皿, 人们一般是坐在地上, 把双 手放在膝上来盘筑泥条; 或是用草圈作垫,在上面盘筑泥条。 在这种情况下成形的器皿,如 不再加工, 总是圜底的。 所以,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多圜底器。 放置圜底器只能在地上挖浅坑 或在器底支垫小石块、 陶支脚或陶器座, 后来为了求其能比较方便地放在地上, 才设法改进 成平底型式。但最初发生的手制陶器的平底往往是小平底,因为只要将圜底器的未干陶坯, 放在竹席、 麻布上, 往下一按, 就能形成。 陕、 晋、豫地区的仰韶文化, 半坡阶段多圜底钵, 庙底沟阶段以后大量出现底部往往印有席纹、布纹的曲腹小平底钵,即为一例。在长江中、 下游的大溪、 河姆渡等多雨水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 大概特别怕器皿倾倒, 使食物沾上 潮湿的泥巴, 就往往在圜底器上加一个圈足来起到平底器那种放置较稳的作用。 商周时期的 许多青铜文化,手制中、小型陶器的技术仍在大量使用,为了使器皿能具有平底器的作用, 许多陶器就成凹圜底的。 当轮制技术出现后, 在陶轮上制做成型的泥坯, 要用细线切割取下, 这种器皿自然是平底的。但应当说明,泥条盘筑与圜底、轮制与平底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 特别是当轮制的平底器出现后, 仍然存在的手制陶器便会竭力模仿这种形态, 往往用一块泥 饼来和器物的腹壁拼接而形成平底器。 在黄河中、 下游地区, 龙山阶段以后轮制技术发达起 来,平底器也大量出现,就是制法决定形态的突出表现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