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四单元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5643141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第四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下第四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下第四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一课时【课前预习】B层1汉字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生sh( )拖tà( )kn( )切累赘( ) 别扭( ) 商酌( )A层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bì) 修润 鞭炮 鞠躬尽瘁(cuì)B打拱(gng) 朦笼 删去 自作自受(zuò)C监督(d) 繁碎 丁卯 颠沛流离(din)D恢复(hu) 慎重 遗瞩 诲人不倦(hu)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老师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为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B张叔叔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C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有疑问要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耐心解答。D教育别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以身作则。【课中练习】略读是一种通过快速阅读文章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课文约2000字,你能在5分钟内读完并回答下面的问题吗?来,试一试!(1) 读完全文用了 分 秒。(2) 略读完成后,请你合上书本。按照下面表单的要求,记录你通过略读所获知的信息。这篇散文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 和 两方面的事文章中,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要概括并写下来:作者在文中提到叶圣陶先生提倡的“写话”主张是(用自己的话表述即可):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初步感受?请写下来:第二课时【课前预习】1.区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其中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商酌/卓越 妥帖/请帖 B.生疏/枢纽 业绩/痕迹B. 累赘/积累 拖沓/践踏 D.颠沛流离/肺腑之言 诲人不倦/讳莫如深2. 名字里面有学问。叶圣陶,本名叶绍钧,“圣陶”是他中学时期的一位老先生根据古语“圣人陶钧万物”给他取的字。1914年,叶绍钧在小说丛报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像时,就署名“圣陶”。后来他把“叶”姓与“圣陶”连了起来,成为著称于世的笔名。请你查阅资料或请教师长,写出“圣人陶钧万物”的意思。圣人陶钧万物: 3. 略读课文,用红笔画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评价性语句对应的事情你的感受或评价(1)(2)【课中练习】4.课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要将这些小事组织成文,下列句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1)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2)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请你再抄录一处这样的句子,写出它在上下文中所起的作用。句子: 作用: 5.本文是-篇追忆故人的文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与其交往日久的作者,内心有深重的悲哀。然而写作时,作者却过滤了这种情愿感,将它潜藏在文字的背后。阅读课文最后一段,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下列加点词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选择一组作答)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1) 常常常常 (2)凡是都要 6. 作者在第一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再找一些出来做品析。 14. 驿路梨花第一课时【课前预习】A层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从句中各摘录一至两个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1) 夕阳西下, 我们有点儿着急了, 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zhài) , 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2)一座草顶、竹(miè) 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3)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 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nin) 走了。(4) 他(yu) 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5)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qì) 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结构助词: 动态助词: 语气助词: 2.计时读完课文后,仿照示例,在人物与小茅屋之间的箭头旁边各填两个字,梳理人物与小茅屋之间的关系。示例:解放军战士(修建)小茅屋梨花( )小茅屋 一群小姑娘( )小茅屋 瑶族老人( )茅屋 我和老余( )小茅屋B层:3.课文题目“驿路梨花艺”源自下面这首诗,读一读,了解诗歌大意,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宋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1) 请搜集带“梨花”的诗句: (2) “梨花”在该诗句中的含义: 【课中练习】语文课上,老师请同学们再次略读课文。A层4.这一次的略读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老师要求大家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你也来参与吧。(图见作业本) B层5.通过梳理思维导图,你是否发现了本文构思的巧妙之处?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6.梳理完思维导图后,同学们对这个故事的记叙顺序看法不一,有的同学说是顺叙,有的同学说是倒叙。你怎么看?请阐述你的理由。 第二课时【课前预习】1. 填空:顺叙和倒叙顺叙:记叙顺序的一种,按 顺序叙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行文自然流畅、脉络清晰。倒叙:记叙顺序的一种,把 提到前面来叙述,常会 。【课中练习】2. “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并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再想一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15.最苦与最乐【课前预学】A层1.为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1.契约 ( )2.恩惠 ( )3.悲天悯人 ( )4.卸却 ( )5.如释重负  ( )B层2.判断对错(1)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2)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3)课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4)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课中练习】A层:略读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1.本文是一篇论述类文章,略读时应侧重把握作者的观点、思路等。请计时略读课文,读的过程中,用红笔圈画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1)从文中摘录三句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2) 梁启超在本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可以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 B层:梳理本文论证思路。(1) 本文开篇用了一连串的 句,提出了关于人生最大的苦的许多理解并一一加以否定,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2) 第2段,作者阐述了责任是不可逃躲的。比起逃躲责任索要受到的良心责备,承担责任就不算是最苦的了。(3) 接着,作者进一步指出责任“还没有解除”的种种情况:承诺未办、 、 、 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况。然后将这种情况延展到 ,使论述更加深入。这些都是由责任产生的痛苦状态,作者总结说: (4) 责任带来苦痛,反过来讲,最快乐的则是: ; ,才算是真乐。(5) 在最后一段,作者针对人们“ ”的 疑问,明确指出: 。由此完成了全文的论述。16. 短文两篇陋室铭【课前预学】1.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名(          )   灵()斯()馨()鸿()调()案牍()劳形() 2.写出下列加线字的古意和今义(1)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今义:                (2)惟吾德馨     古义:                今义:                (3)谈笑有鸿儒   古义:                今义:                (4)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                今义:                 3.         本来是指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这文章押韵的韵脚有 。【课中练习】A层3. 细读陋室铭,根据提示,填写表格。描写角度具体句子特点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情趣高雅B层4.刘禹锡是唐代颇具人格魅力的一位诗人,以“清丽豪健*的诗歌风格被后世專奉为“诗豪”。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 查阅你所抄录的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或查阅刘禹锡的主要人生经历,进行概括并写下来: (2)从你所抄录的这首诗中,你读出诗人什么样的志趣或诗人的人格是怎样的? (3)在陋室铭中,诗人的这种志趣或人格是如何体现的?请具体阐述。 爱莲说【课前预学】1. 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蕃()染()濯()妖()蔓()枝()亭亭()植(         )亵()宜(      ) 2.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               ,也可以              ,我们学的爱莲说就属于这类文体,其作者是        (时代)的        (人名)。本文是借莲来表明自己的 。这种写法是 。【课中练习】A层3. 爱莲说称莲为“花中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B层4. 两篇短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的“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个人理想寄托于“莲花”之上。根据提示,完成下表。“莲”之特点“莲”之象征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