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2754504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2 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说课稿一、课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高二生物)二、教学内容: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着重是学习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 点,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 该知识点是在前面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类型、 生态系统的结构 之后继续学习的一部分内容。 它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是重要的一部分, 关系到生态系统中各营 养级生物量的制约与发展。 同时也为后面学习物质循环打好动力基础。 本堂课内容不多, 难 度不大,安排一课时完成任务,基本上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三、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纲要和教材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弄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2、能力目标:能运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问题,解答问题。通过课堂课外的习题 训练,通过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分析和能量传递率的理解,体验能量、物质乃至 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四、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五、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六、教学方法:采用阅读、引导分析、点拨归纳法七、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地展示生物学的魅力,可结合一定的多媒体辅助手段,用大屏幕展 示“能量逐级流动规律图解” 、“赛达伯格湖能量分析图解” ,并辅之于动画解说,充分调动 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深、 更透彻。 同时关注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活跃课堂氛 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八、教学过程:1、引课:在讲授新课之前,先复习生态系统结构的有关概念,然后指出,制约生态系统结 构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群落成员间的营养关系, 但是人们也可以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 看出能量转变规律对生态系统的制约,从而引入新课。2、在讲述能量流动的过程时,采用多媒体展示,先讲清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 含义。 然后将能量流动的过程分解为输入、传递、散失三个问题来讨论,从中概括出以下结论: 1 能量的源头是阳光; 2 输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3 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的主渠道; 4 能量沿着营养级逐级传递。3、在讲述能量流动的特点时,利用“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引导学生对能量的定量变化作出较详细的分析, 讨论并回答该图中提出的问题, 从而概括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两 个特点:1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率为1020%)。4、在讲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时, 教师应向学生说明: 人们在利用生态系统资源的过程中, 期望的“高效”与“持续”常常发生矛盾。如何根据客观规律来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关系, 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实际重要问题。 接着提出下列问题交给学生讨 论: 1 在一个草场上应如何放养牲畜?过多过少分别有什么影响? 2 怎样判断一个草场上是 不是过度放牧? 3 人类应怎么样做才能持续高效地利用生态系统的资源?最后, 让学生将教 材中“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 P91 页)”绘成图解形式。这样,可检查学生的学习 效果,也可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5 课堂巩固训练:教师准备好6 道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展示在屏幕上,让大家分析、讨论,得出结果,老师或肯定,或点拨,或纠正。6、小结:教师简要归纳本堂课的知识要点。7、作业布置:P91页复习题九、评价分析:教学设计的好坏, 还有待于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检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 也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执行中往往会遇到许多突发事件。如课堂气氛的影响,学生思维是否同步,还有学生情绪的变化等等。 所以,教师应根据课堂实施和学生反馈的信息,作出灵活适当的调整,要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调整好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另外,还 应根据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及时作好教后感笔录, 以便今后更好地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说课稿二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是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III第5章第2节。本节是 在紧接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之后的内容,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因而学 习本节后对下节生态系统的另一个功能一一物质循环的理解有促进作用,所以本节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另外,从考试的角度看,本节内容通常作 为考试的热点,往往把分析和计算结合在一起,从这一点看,本节又是高中生物的重点之一。2、 学情分析:从生理上年,学生仍然好动,注意力易分散,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在生物学中已经学习了储存能量的物质,能量代谢等内容,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3、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2 )概述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能力目标:能运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分析、解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理解与体验能量流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4、教学重点、难点、关键依据课程标准划分,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是教学的重点,由于能量与营养级之间的 联系还是比较抽象,学生对能量流动的特点不容易理解,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一一单向流 动、逐级递减是难点。关键(突破重点难点的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复习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为本节课作准备。(2)运用能量流动的动画,形象演示相邻营养级能量变化关系,使学生直观理解 一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及去向。进而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3)联系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实例,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及传递效率,以验证巩 固能量流动的特点。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说教法、学法教法:针对本节图片、表格较多及思维量大的特点,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 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运用图形直观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学法:依据文登教研中心推行的“四步八环节”教学模式,采取自学与讨论的学习方 法,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主要用于图片展示、动画演示、案例展示。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三、教学程序及设想(一)创设情境出示目标与学法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例引入新课。进行了如下三步的安排:1、由问题探讨中孤岛求生的先吃鸡还是先吃玉米引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 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感性知识,让学生展开讨论。2、教师对学生讨论不作解答,而是紧跟着提问上节知识,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食物链的概念?要求学生画一个通用的食物链图解。并引导学生讨论下一个营养级从上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就是沿此进行的,然后引出新的课题(板书课题)。3、出示自主学习目标,记忆能量流动的概念、源头、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此处的 目的是为下面知识的理解打下基础。并提供学法指导,对照教学案从课本中找出知识点并熟记。本部分用时5分钟。(二)自主学习一一自学检测自主学习的内容分两大部分,一是对照填空题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二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填空部分,只需在课本上找出来即可,目的是可以节省时间进行适当地理解,开放性问题是 能量流动过程中可分解为哪些情况?,设置的目的是 让学生理解能量流动的来源与去路,从而为下面的小组讨论交流埋下了伏笔。自主检测中,我根据自主学习的内容,设计了四道选择题,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际操作时,自主学习限时3分钟,学习完之后马上一起做自学检测题,用时4分钟。做题时,老师巡回检查, 便于宏观知道学生掌握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投影讲评引导,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三)小组合作一一讲解提升课前我精心设计两道小组合作的题目。1以刚才所画的食物链为参照,讨论其中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从输入、去路与散 失三个角度分析,同时进一步理解能量流动的源头、食物链的功能,并初步得出能量流动是单向和逐级递减的特点。2、以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图解为依托,引导学生对能量的定量变化通过数据的计算 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并回答课文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进一步加深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和逐渐递减的特点,同时还能得出(1)相邻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 2)能量金字塔(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并借此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让能量最大限度地流向对人类这两部分是本节课的核心部最有利的部分?从而自然得出前面孤岛求生的答案是先吃鸡。 分,学生活动多,老师的作用也很关键,要采取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并结合投影图片、投影动画、学生案例展示的方式进行。这部分用时约20分钟。(四)自我检测一当堂训练为使学生对知识达到深化理解、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结合两个的讨论题专门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做完后,屏幕展示汇总,以及时巩固新知。然后,进行当堂训练,这部分习题分AB两个层次,适合不同能力的学生做,做完后收上,批改后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从而得到准确的学习信息。这部分自我检测8'当堂训练5'(五)总结反思一一提高认识由学生总结本节课。学生可对照教学目标总结知识,从而尽快将知识形成能力;也可总结方法,从而理解生物学分析思路; 还可以谈谈感想, 从而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必要性。老师进行点评及小组分数汇总,培养合作意识。5'(六)板书设计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课后习题,板书设计,中间是课题,左侧是食物链及相应的分析,右侧是赛达伯 格湖的计算图表。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说课材分析1. 本小节内容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2.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教材首先概括性地指出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能量是如何传递和流动的,就成为本题的切入点,引出本节要解决的三个主题内容。关于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以光合作用”知识为基础,清楚地讲述了生态系统中所用能量”的来源,图解类推法的应用一目了然,既避免文字上的重复,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概要说明意义,通过实例分析,旨 在提示人们在开发利用能源的同时要遵循生态规律,教学中渗透生态学观点教育。 本教材的内容的知识要点较易掌握, 但由于该内容常作为考试的热点, 而且往往把分析和计 算结合在一起, 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中运用能量流动图解形象说明能量流动过程的 两大特点非常必要, 另一方面以例题巩固是必不可少。本教材以 “生态系统结构 ”为基础, 结 合新陈代谢中能量的变化即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具有一定的综合度。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落实重点的方法:(1)引导学生复习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为学习本课作好准备。(2)运用能量流动的图解,形象地说明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变化关系,使学生直观 形象地理解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向,进而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3)联系实际,用实例分析运用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以验证和巩固其特点。 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突破难点方法:运用教材中的 “能量金字塔 ”形象说明能量流动特点。4.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应用)。(2)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能力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的变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2)学会分析推算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用于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算和思维 能力。3)通过生态系统食物网能量流动的渠道和数量分析,培养观察和识图能力。情感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用“普遍联系 ”的观点分析事物。(2)站在生态道德角度,形成科学世界观。二、教法分析本节课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教材一看就明白, 真正理解和应用却困难。 若在课堂上照本宣科, 学生既掌握不了知识, 也会觉得很乏味,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不利于学生 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 我根据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 索和研究能力的实际情况, 采用启发探索式教学, 把老师在堂上讲、 学生在堂下听的教学过 程变为师生共同探索,共同研究的过程。 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体现了其教 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法,向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讨论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讨论的过程里口、 脑、手、耳紧张的活动起来, 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进来。 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索、推理、想象、分析和总结归纳等各方面的能力。三、学法分析1. 指导读书指导读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获得知识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带着他们 感兴趣的问题研究书本知识。 这不仅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是培养学 生认真读书和独立思考的重要途径。2. 指导分析从现今考试发展的形势可以发现,考试是越来越注重能力的体现。学生要在考试中获得 好成绩,学会如何分析问题是首要问题。 因此,我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 不要急于求解,而是先分析问题给出了什么信息,应该用那些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避免 撞”的不良习惯。学生掌握好了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但能在学习上解决问题,在以后的人生 道路上也会少走很多弯路。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复习几方面内容:1. 生态系统的组成2. 食物链和食物网3. 生态系统的成分,如生产者、消费者(让学生回顾,形式可多样。)从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引入, 在现有知识的基础, 学生更想知道能量是如何流动的, 求知欲。回忆旧知识,联系新知识,是将知识系统化的好方法。2. 提出问题,交流探索 能量流动的过程1. 生态系统的能量从哪里来,如何来?2. 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3.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去向?瞎撞、乱激发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归纳:1. 太阳。植物的光合作用。2. 食物链和食物望。3. 每个营养级生活的消耗;留在残枝败叶(遗体);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动的特点(阅读课本能量流动图解,回答相关问题:)师生共同归纳特点:1. 单项流动,逐级递减;2. 传递效率是 10%-20% 。能量分配规律:未利用能量呼吸耗能下一营养级能量分解释放能量阅读能量金字塔,由能量金字塔迁移至生物数量金字塔等。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 草原如何放牧,才能达到既产量高又不会导致草场退化的目的?2. 农田的农作物怎样经营,才能给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1.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2.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3. 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感4.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在阅读、分析、讨论中掌握教材内容。5. 使用能量流动图解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知识产生于主体与客体的作用过程中, 学生有不同于成人的生物世界, 知识获取不是简单机械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要用自己现在的知识去过滤和解释。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时间, 让主体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 主体作用, 充分感受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 深刻领悟到生物思想在解决问题中所起重要作 用,培养学生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大胆创新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教学活动中, 教师适时使用态势语言, 激励性评语给学生充分的肯定,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 打下基础。3. 针对练习,形成技能例题:1. 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总消耗最少,人们应该采用那种食物结构A.以禽类、蛋类为主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猪肉等家畜肉类为主2. 在 草t兔t鹰”这条食物链中,若鹰每增加10kg,至少要消耗草多少?(分析略。答案 1.C 2.250 kg)1.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 使学生明白生物知识既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3.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方法。4. 归纳小结,编码记忆师生共同归纳:1. 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2. 揭示什么生物学思想3. 认真总结在交流和探索中的体会4. 假如给你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你如何经营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据时间而定,可以 课后讨论,写出方案)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思想方法进行小结,有利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结构进行编码处理,加 强记忆。2.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为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有效调控打下良好基础。五、板书设计概念 :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过程 能量的源头是阳光过程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 食物链(网)是能量流动的总渠道能量流动 特点 单向流动: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 10% 20%研究意义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其流向对人类有益地 保护自然环境、防止能量流动受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