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问答题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0670756 上传时间:2021-1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问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经济学问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经济学问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答题(12)1、现实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上游的造纸厂污染下游的养渔场,炼钢厂污气的排放损害了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同寝室同学放录音机听歌影响其他人的休息,等等。请问经济学上是如何定义该类现象的?经济学上有什么解决该类问题的办法?(外部影响)(外部影响。经济学上解决外部影响的政策有:使用税收和津贴;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最后一种可以看成是更加一般化的所谓科斯定理的特例。)2、一国资本流动、通货膨胀、利率变化对本国汇率有何影响?一国的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的货币会贬值,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的货币会升值。不同货币购买力的比率就构成了相互间汇率的基础。尽管货币的购买力难以衡量,但由于货币购买力与价格水平成反向关系。因此价格水平变化就会导致汇率的变动。(国际收支顺差,获得外币大于送出去本币,国外获得更多的货物或者服务,国内获得更多的购买力,排除国外投资考虑,会有更多的外币换成本币,外币需求更旺点,所以本币升值;通货膨胀情况下,国内物价激增,购买力变弱,更多资金外流,本币会贬值,从而增加出口;利率升高,套利外币资金流入,换成本币后享受更高利率,本币还是会升值。但这三点并不是独立的,三个条件交叉出现时候就要看综合情况了。比如,我国2010年底国际经常项目仍然是顺差,而且利率上调了,但是通货膨胀严重,中国的人民币就处于升值状态,但是这些是因为人民币被低估的请款下发生的,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也是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一种调整,逼着人民币升值,否则就要深受通货膨胀之苦。权衡之下,中国决策者决定还是人民币升值抑制物价,稳定社会经济发展。)3、为什么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买者和卖者都获得最大的满足?当需求等于供给时,市场处于均衡。所以均衡点位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上。需求曲线具有以下两种含义:(1)表示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2)表示对于各种数量的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所导致的支出之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供给曲线也有两种含义:(1)表示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相应的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2)表示对于各种数量的商品,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与实际接受的价格所导致的收入额之差,就是生产者剩余。因此,只有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之处,商品的需求者和供给者才能同时获得最大满足4、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P宏练10)必须明确的是,储蓄投资恒等式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等于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投资的恒等式。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通货膨胀或均衡状态。然而,这一恒等式绝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5、规模报酬和生产要素报酬有何区别?规模报酬递增是指当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时,如增加倍生产要素的投入导致产量的增加多于一倍,这种情形即为规模报酬递增。表明此时厂商所有要素投入都增加一单位所带来的报酬(产量)逐渐增加。生产要素报酬递减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而规模报酬递减是指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一定比率时,产出量增加出现递减的现象。(11)1.均衡价格是如何实现的?它对价格政策的制定有什么意义?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面对这种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的市场状况,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为止。由此可见,当实际价格偏离时,市场上总存在着变化的力量使其最终达到市场均衡或市场出清。它对价格政策的制定有指导作用。(价格政策是政府为了减少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给社会带来的有害方面采取的影响或变动市场价格的措施。一般采用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支持价格亦称最低限价,它是政府为支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都是高于均衡价格的。当价格被限定在高于均衡价格水平时,一方面会刺激供给,另一方面会减少需求,这时供给超过需求,为维持这个价格,政府往往采用收购过剩产品的做法。支持价格对经济发展有稳定作用,特别是对于农业更是如此。在农业生产中,支持价格可以稳定生产和农民收入,减少经济波动对农业的冲击。不过,支持价格也会产生副作用,例如会使得价格机制作用难以发挥,同时也由于政府必需购买过剩产品而加重政府财政负担。限制价格也称最高限价。它是政府为限制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限制价格都是低于均衡价格的。这种政策往往在战争或自然灾害时期使用,有些国家也对一些生活必需品也长期采取限制价格政策。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强行把价格规定在低于均衡水平之下,一方法可以鼓励需求,另一方面会限制供给。这时需求超过供给。为维持这个价格,政府往往采用各种形式的配给制。限制价格有利于社会稳定,但是也不利于刺激生产,造成长期亏损,造成价格扭曲,产生浪费现象)2.简要回答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之间的区别。(生产论)边际报酬递减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的,达到最大值以后再递减。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按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通过上述论述,可以看出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共同原因是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且以生产技术不变为假设前提。其区别表现在: 边际报酬递减是短期生产函数或说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性质。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其所生产的最大产量的之间的关系。 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反映了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性质。长期内,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的投入量可以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3.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具体因素有如下几点: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目,厂商越多,则竞争程度往往越强,相反越弱;第二,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差别程度越小,则竞争越大,相反越小;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控制的程度;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进入越难,则竞争程度越弱。根据这四点,可将市场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4.说明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市场机制一般只能保证资源配置的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私人成本相等,而无法保证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相等,当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不相等时,对整个社会而言,资源的配置就没有达到最有效的状态,这就是市场失灵。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包括垄断、外部影响、不完全信息和公共物品。(1)在现实经济中,因为物质技术条件、人为的和法律的因素以及地理位置、稀缺资源等自然因素的存在,所以垄断普遍存在。 (2)市场失灵的第二个原因是经济社会需要一类被称之为公共物品的商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3)外部经济效果或外在性是造成社会估价与社会成本出现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外在性是交易双方的经济行为未经交换而强加于其他方的经济影响。(4)除了上述三个制约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外,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外,市场结构不合理、信息不完全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市场失灵。 针对市场失灵的解决对策:政府对付垄断的办法包括限制垄断价格和反垄断法等等。对法外部影响的三个办法是一、税收和补贴,二、企业合并,三、明确财产权。政府有必要承担起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最后在信息不完全上需要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以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得到充分和正确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5.简要说明财政政策效果与IS与LM曲线的斜率有什么关系。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是收入变动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缓,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在IS曲线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因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曲线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曲线斜率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10)1.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一、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来。这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二、不同的消费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由低价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从中获利的情况。2.简要说明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成本论)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即最初阶段递减后又转入递增阶段。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前,每增加一单位的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超过先前每单位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这表现为,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当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随着投入可变要素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小于先前的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即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自此点开始转入递增。(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在于,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的厂房设备等的规模扩大,因而产品的生产经历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将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经历递减阶段之后,最好的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全部被利用,这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不变阶段,由于企业管理这个生产要素不会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将越来越大,若再增加产量,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最终将转为递增。3.简述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特点。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或产品转换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其特点是:一、向右下方倾斜,从生产的契约曲线可知,当沿着该曲线运动时,一种产出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另一种产出的减少,即在最优产出量中,两种最优产出的变化是相反的。二、它向右上方凸出。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增,其原因在于要素的边际报酬在递减。4.什么是外部影响?它包括哪几种?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存在影响,即单个经济单位从其经济行为中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不等于该行为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它包括外部经济(这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和外部不经济(这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根据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又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消费的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5.简述经济衰退阶段的特征。一、通常消费者购买急剧下降,同时,汽车和其他耐用品的存货会出人意料地增加。由于厂商会对此作出压缩生产的反应,所以实际GDP会下降,紧跟随后,对工厂和设备的企业投资也急剧下降。二、对劳动的需求下降。首先是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家少,其后是被解雇员工的数量和失业率上升。三、产出下降,导致通货膨胀步伐放慢。对原材料的需求下降,导致其价格跌落。工资和服务的价格下降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在经济衰退期它们的增长趋势会放慢。四、企业利润在衰退中急剧下滑。由于预期到这种情况,普通股票的价格一般都会下跌,同时,由于对贷款的需求减少,利率在衰退时期一般也会下降。(09)1. 什么是外部性?有哪些治理外部性影响的政策?溢出效应又可称为外部性、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或决策对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如果某人的意向经济活动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了危害,但他自己不要承担这种危害的成本,就称存在消极的外部影响或外部不经济。如果某人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了好处,就称存在积极的外部影响或外部经济。解决外部性的途径有:一、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使社会其他成员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二、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05外部性内部化)例如,一个企业的生产影响到另外一个企业。如果影响是正的(外部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低于社会最有水平;反之,如果影响是负的(外部不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超过社会最优水平。但是如果把这两个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则此时的外部影响就“消失”了,即被“内部化”了。合并后的单个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将使自己的生产确定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上。而由于此时不存在外部影响,故合并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就等于社会的成本和收益。于是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三、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适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性影响可能不会发生。2.“劣等土地上永远不会有地租”这句话对吗?这句话是错误的。根据西方经济学,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的稀少,供给不能增加。如果给定了不变的土地供给,则地租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对土地的需求曲线的右移。土地需求曲线右移是因为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提高或土地产品价格的上升而产生,且随着产品价格的上涨而不断上涨。因此,即使是劣等土地,也会产生地租。3. 为什么利润极大化原则MC=MR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达为MC=P?(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能卖出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即不管产销量如何变动,单位产品的价格始终不变,因此MR(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恒等于固定不变的出售价格P,由于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C=MR,而在此是MR=P,所以利润极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达为MC=P。4. 凯恩斯的理论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凯恩斯认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即人们不会吧增加的收入全用来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不足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必须发挥政府作用,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财政政策就是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增加总需求,通过乘数原理引起收入多倍增加。货币政策就是增加货币供给量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收入。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因此货币政策效果有效,增加收入主要靠财政政策。5.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两部门)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经济中,即经济中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厂商)时,均衡国民收入可用i=s来表示,即当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经济达到均衡,此时决定的国民收入为均衡国民收入。储蓄函数为s=-a+(1-)y, 当投资假定为外生变量时,用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的方法决定均衡收入,可用图134表示结合图可以看出,储蓄函数变动时均衡国民收入会发生变动。当自发消费a增加(减少)时,储蓄函数向下(上)平移,与投资函数形成的新均衡点对应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增加(减少),当边际消费倾向增加(减少)时,储蓄函数斜率减少(大),对应的储蓄曲线平坦(陡峭),与投资函数形成的新均衡点对应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增加(减少)。(08)1.消费者在风险的态度上有哪些类型?2.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有哪些表现?3.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条件是什么?(04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一、市场上有无数个卖者和买者,每个买者和卖者皆为市场价格接受者。二、产品是同质的,无差别的。三、市场的信息是完全畅通的。四、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者退出此行业。4.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有哪些特点?5.凯恩斯提出了哪三种类型的失业?失业一般分为三类:摩擦失业、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摩擦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07)1. 土地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垂直?土地供给曲线垂直并非因为自然赋予的土地数量为(或假定为)固定不变。而是因为假定土地只有一种用途即生产性用途,而没有自用用途。事实上,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只能(或假定只能)用于某种用途,而无其他用处时,则该资源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一定垂直。2.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供给曲线在短期和长期有何不同?3. 当一国经济既处于通货膨胀又有国际收支赤字状况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4. 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没有摩擦,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得以出清,使经济的就业总能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因此,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系中,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5. 解释“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即投资的利率系数d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06)1.等产量曲线的特征是什么?(生产论)等产量曲线与坐标原点的距离大小表示产量水平的高低:一,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二,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三,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2.说明自然失业与周期性失业的差别是什么?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动态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 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就是总需求不足的失业,凯恩斯认为这种失业是非自愿的。根据凯恩斯的分析,就业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而国民收入水平又取决于总需求。总需求不足的失业也叫周期性失业,是因为总需求不足一般都出现在经济的萧条时期,是周期出现的。 由此可见,自然失业与周期性失业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是不可消除的,而后者是可消除的。因此经济学家更为关注如何消除周期性失业。3.短期内可变投入要素的变动导致的收益变动可分为哪些阶段?它说明了什么问题?生产的三个阶段。4.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为什么年货不降价,而衣服等却降价促销?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其原因在于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即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其原因在于厂商提价所引起的需求量减少率小于价格的上涨率,即价格上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必定大于需求量减少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因此,诸如年货、粮食、食油一类生活必需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为了增加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的方法;相反,黄金首饰、高级音响、衣服这类消费品,由于其需求富有弹性,为了增加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5.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石油产量减少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决定的。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就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均衡的物价水平,这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均衡。石油产量减少,价格上升,从而生产其他相关产品的成本增加,会影响短期总供给。短期总供给曲线从SAS1向上移动至SAS2。当AD和LAS不变时,SAS的向上移动引起GDP减少(从Y1减少到Y2),物价水平上升(从P1上升到P2)。(05)(1)什么是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有哪几种类型?指的是某一市场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包括市场供给者之间、需求者之间、供给和需求者之间以及市场上现有的供给者、需求者与正在进入该市场的供给者、需求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的特征,将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四种类型。 (2)什么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效用论)替代效应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收入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的变动。(3)需求量和需求数量有什么区别?(需求和供给)(4)什么是外部性内部化?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可以使外部性内部化。例如,一个企业的生产影响到另外一个企业。如果影响是正的(外部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低于社会最有水平;反之,如果影响是负的(外部不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超过社会最优水平。但是如果把这两个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则此时的外部影响就“消失”了,即被“内部化”了。合并后的单个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将使自己的生产确定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上。而由于此时不存在外部影响,故合并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就等于社会的成本和收益。于是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5)什么是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效用论)生产者剩余是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而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总剩余是买者的评价与卖者的实际成本之差。(04)1对于解决政府官员制度低效率问题,公共选择理论提出的具体对策是什么?解决政府官员制度低效率的主要途径是引入竞争机制。第一,使公共部门的权力分散化。第二,由私人部门承包公共服务的供给。第三,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展开竞争。第四,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请解释特里芬难题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试述蛛网理论(cobweb theorem)蛛网理论是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如谷物、家畜),在失去均衡时所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蛛网理论在分析方法上采用了动态均衡分析方法,在分析中引入了时间因素,并将经济变量所属的时间明确地表示出来,以显示经济变量在某一时间点上得数值如何受到前一周期时点上有关经济变量影响的情况。简述完全竞争的条件一、市场上有无数个卖者和买者,每个买者和卖者皆为市场价格接受者。二、产品是同质的,无差别的。三、市场的信息是完全畅通的。四、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者退出此行业。投资乘数作用的发挥在现实生活中会受到哪些限制?投资乘数作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下面的前提条件。一,在消费函数或储蓄函数既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某种程度的增加,即投资的成熟作用可以相当顺利的发挥出来。二,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可以被利用。没有充足的劳动力,投资增加并不会使产量和收入增加。三,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利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当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和存货利用,此时投资的增加并不会导致收入成比例增加,而会因为需求增加造成物价上涨。(1、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即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如果没有过剩生产能力,没有闲置资源,则投资增加及由此造成的消费支出增加,并不会引起生产增加,只会刺激物价水平上涨。2、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要假定它们相互独立,否则,乘数作用要小得多,因为增加投资所引起的对货币资金需求的增加会使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鼓励储蓄,削弱消费,从而会部分地抵消由于投资增加引起收入增加进而使消费增加的趋势。3、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假使货币供给受到限制,则投资和消费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的增加就得不到货币供给相应增加的支持,利率会上升,不但会抑制消费,还抑制投资,使总需求降低。4、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否则收入增加会受到限制。)论述题(12)1、试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在执行中的困难。 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在执行中有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时滞效应。现代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的作用不是即时的,而是存在时滞效应。时滞效应包括两种:一种是内部时滞,即着手制定政策所花费的时间,另一种是外部时滞,即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内部时滞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认识时滞,是指经济扰动出现的时点和政策制定者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的时点之间的那段时间。一般而言,在要求政策扩张时,认识时滞较短,在要求政策紧缩时,认识时滞较长。决策时滞,是指认识到要采取行动与政策决定之间的间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实行公开市场业务和改变再贴现率时,行动时滞为零。财政政策的行动时滞则又长又短。外部时滞是指一旦政策行为被采取,它对经济影响的传递要经历一段时间,这也是通常所说的政策时滞。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滞是不同的。从西方国家的情况看,一般来说,财政政策从决策、议会批准到实施,需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内部时滞较长,但其作用比较直接,见效快,外部时滞较短。货币政策有中央银行直接决定,所经过的中间环节少,内部时滞较短,但它作用比较间接,外部时滞较长。缩短政策时滞,使整车更快地发挥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时滞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消除。这样,在决定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到各种政策的时滞,以免政策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2)预期对政策效应的影响。政策的效应如何,还要受到公众对政策本身和经济形势预期的影响。如果公众认为政策的变动只是暂时的,从而不对政策作出反应,那么,政策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如果公众认为某次减税只是暂时的、一次性的,那么,他们就不会由于这次减税增加消费或投资,从而减税也就起不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只有公众认为政策是一种长期的政策,并与政府有大致相近的经济预期时,才会配合政策,使政策发挥作用,达到预期的效应。实际上,政策如果得不到公众的配合,就会使政策难于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3)非经济因素对政策的影响。经济政策不是孤立的,它是受到许多因素,特别是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这首先在于制定政策时所应考虑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而且有政治因素,有时政治因素比经济因素还重要。例如,在大选前夕,尽管经济中已出现通货膨胀,但本届总统为了竞选连任,一般不会采取紧缩性政策。因为紧缩性政策会使失业增加,经济萧条会给他的当选带来不利的影响。其次,在政策的实施中也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政策难于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减少政府支出的政策会遇到被减少了订货的企业集团与工人,以及接受政府补助的穷人的反对或抵制。政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也会中止或减少这种政策,从而原定政策难于达到预期的目标。此外,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动、某些重大事件的发生,甚至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都会影响政策的实施与效果。以上问题说明,运用宏观政策来调节经济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许多问题。2、分析说明生产要素的组合在长期中的有效经济区间。(11)1.论述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主要内容。2.论述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联系和区别。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考虑的时间长短、预期与实际通货膨胀率的比较、曲线图和政策含义等方面存在不同。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表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前提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货币主义者认为,在短期中,工人来不及调整通货膨胀预期时,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可能低于后来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因而工人得到的实际工资小于先前预期的实际工资。在此前提之下,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可以以通货膨胀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使之低于自然失业率。但工人将根据实际上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或迟或早,一旦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事实上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相一致,失业率将回升到自然失业率的水平。所以,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浦斯曲线只在短期中可以存在。 长期菲利浦斯曲线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时的菲利浦斯曲线。在长期中,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时,实际的失业率便等于自然失业率。这就是说,在长期中,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实际失业率总是固定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因此,在短期内存在的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浦斯曲线在长期中变成位于自然失业率这一点上的垂直线。它表明在长期中,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并不存在交替关系。货币主义者提出了长期菲利浦斯曲线的概念,并用以证明,在长期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说明:请读者自己总结并比较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浦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10)1.谈谈你对货币政策局限性的认识。P5272.试述乘数-加速数模型(汉森-萨缪尔森模型)是如何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09)1. 论述完全竞争厂商停止营业点确定的经济原理,并图示。2.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其影响货币量的途径是怎样的?试阐述我国2007-2008年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这些政策说明我国目前经济运行的基本走向是什么?并论述这些政策对我国经济的调节作用将如何? 常见的货币政策三大工具:调整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变动法定准备金率三大货币工具的特点: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率。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减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反之,货币供给量增加。事实上,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也尽量避免去贴现窗口借款,只将它作为紧急救援手段,平时少加利用,以免被人误认为自己财务状况有问题。再贴现率政策往往作为补充手段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结合在一起执行,此为改变再贴现率是一项被动的政策,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配合。公开市场业务。是目前中央控制货币供给量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具有主动灵活的优点。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当需要放松银根刺激经济时,央行可买进政府债券以增加货币供给;当需要遏制通货膨胀以防止经济过热时,可进行反向操作。由于公开市场操作很灵活,因而便于为中央银行及时用来改变货币供给变动的方向,变买进为卖出债券,立即就有可能使增加货币供给为减少货币供给。变动法定准备金率。是央行规定的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在商业银行存款中所占的比例。提高(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不仅会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缩减(扩增),还会缩小(扩大)货币乘数,引起银行信用的多倍紧缩(扩张)。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对金融市场是一种强有力的调节措施,见效也快,但易引起宏观经济的剧烈波动。 其他的货币工具:选择性信贷控制,道义劝告。(08)1. 试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一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有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充分就业是指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一种状态。失业一般分为三类:摩擦失业、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摩擦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前两种失业被认为是难以消除,故充分就业目标是针对非自愿失业而论的。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由于各种商品价格变化的繁杂统计的困难,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达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主要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GDP平减指数三种。由于通货膨胀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因此西方国家把一般的轻微的通货膨胀的存在看成是基本正常的经济现象。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和失业常常是相互关联的。如何维持较高的增长率以实现充分就业,是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密切,平衡国际收支也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一国的国际收支情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就必然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内就业水平、价格及经济增长。2.谈谈你对通货膨胀经济效应的认识。(1)通货膨胀对再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将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即使就业工人的货币工资能与物价同比例增长,在累进所得税下,货币收入增加使他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因此,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但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同样,像保险金、养老金以及其他固定价值的证券财产等,他们本来是作为未雨绸缪和蓄资防老,在通货膨胀中,其实际价值也会下降。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的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由于居民户往往同时是收入获得者,金融债券的持有者和实际财产(不动产)的所有者,因而通货膨胀对他们的影响可以相互抵消。另外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是自发的,它本身并未存心从税收中拿点收入给其他人。(2)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产出增加。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会跑到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的面前,由此而扩大了企业的利润。又会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产出减少失业,增加国民产出的效果。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引致失业,导致产出和就业的下降。当成本推动的压力提高物价水平时,既定的总需求只能是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小的实际产出。所以,实际产出会下降,失业会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只是在短期内有效,在长期,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就会消失。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储蓄和投资都会减少,使经济增长率下降。企业增加生产和扩大就业的积极性逐渐丧失,生产收缩。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会导致许多经济行为无法实现,市场经济机制也无法再正常运行,会产生大规模的经济混乱。(07)1. 试述外部性(外部经济影响)对效率的影响及矫正外部性的政策。2. 试用IS-LM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政府削减税收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1)假设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2)假设货币存量不变。(P宏练75)(06)1.用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解释“薄利多销”的原因。2.凯恩斯是如何解释需求不足失业存在的原因的?(05)(1)评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2)谈谈你对“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好的形式”这一说法的看法(04)评述垄断竞争理论2.何为内在稳定器?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