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上传人:w****1 文档编号:40504190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味书屋部分教学重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诸多乐趣,恋恋不会百草园的感情。教学过程1由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导入新课。 提问: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作者认为在百草园中有无穷的乐趣; 三昧书屋的生活则是枯燥 乏味的。文章先后写了两种生活, 第一部分(1至 9段)写的是“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 第二部分( 10至 24段)写的是“我”在三味书屋中枯燥的读书生活。这就是本文的 大体结构。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1)请同学朗读课文第 1 段,引导同学进行分析。提问:课文的第 1 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写出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点出了忆写百草园的缘由。 怎样理解:“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是“夕拾”, 是从成人的眼光看当年的百草园。“确凿只有”, 断定百草园没 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是对上面断定内容的犹豫与踌躇,这一方面表明由于 “时间的流驶”,一些景致是否能够清楚的记得, 不敢妄下结论;另一方面, 也是为下文甩出一个“线 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课文的第 1 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层, “写出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 引起下 文回忆描写百草园。(2)请同学朗读第 2 段,引导同学迸行分析。 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 回答,写了十四种动榕物,它们分别是: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水莲、覆盆 子、草丛、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回答:莱畦,石井栏。提问:作者在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把它们写得那么生动、 美好呢?学生回答。(出示投影或小黑板,老师板演)投影或小黑板的板书设计:提问: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那么具体、 生动、真切?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 的乐园”?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不被大人看得匕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足供好奇 心盛的孩子观赏、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这当然是“我”的乐园了。这里的草木 虫鸟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弓I起了好奇心与求知欲。至今,这些景物还 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眼前,鲁迅先生就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 表现儿 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提问:作者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入?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鲁迅先生用色彩绚烂的语言,生动的文笔描绘了百草园的可人。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棋,写的是春季;鸣蝉,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写的是夏季; 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的是秋季。这样写了春、夏、积三季的百草园,而且还写了那么多、那么生动、形象的动、植物, 错综交织,而又井井有条,描写出了百草园的可人。提问: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持点?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终点。如果不怕刺,还 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 耳。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祥精彩?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地观察, 并抓住了景物的特 点进行描写, 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因而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教师小结:第 2 段最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 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童年生活的情趣。 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轻声齐读第 2 段,加深体会,加强记忆。(3)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 3至 3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文章的第 3 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过 渡到关于百草园中有关传说的叙述上去。 这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里写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带有神怪色彩, 结局是邪不压正,美女蛇被制服了。 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其一,故事的内容符合儿童好奇、爱惊险的心理。这也是儿时 的一种乐趣。其二,听长妈妈的故事后,“长草”是不去的,这就限制了“我”在百 草园中活动的范围, 极想得到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在百草园草丛旁边时, 也常 常这样想”。这也符合儿童的探险猎奇、战胜邪恶的心理。这就为百草园蒙上了一层 神秘的纱,诱导着儿童去涉足认识、了解它。其三,百草园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赤链蛇 的传说, 对儿时的作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所以这个传说, 增加了百草园是“我”的 “乐园”的因素。(4)让学生齐读课丈第 7、8 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这两段写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写了雪天捕鸟,是百草园冬天的乐趣。 让学生默读课文第 7 段,同时得出写捕鸟方法的动词, 分析使用这些动词的表现力 量。教师小结: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等一连 串的动词, 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 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 对捕鸟的喜好。 第 8 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这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第 8 段写出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 土的父亲。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智慧、 经验的钦佩之情。 这层中,没有明写“百 草园是我的乐园”,但乐在其中了,捕鸟时的新奇、兴奋,对闰土父亲的钦佩,这些 都是百草园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就犯“乐园”写得那么实在,那么具体。(5)指定学生朗读第 9 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个“也许是因力”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其内容都是在百草园中一些不“规 范”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 表现了儿童觉得被送进书塾是遭到了惩 罚的心理。 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什么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一段用猜测、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了童年的鲁迅告 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百草园是“我勺己时的乐园, 这里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 这里能够听到神奇的故 事,而且又常常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 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这里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 这里还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一厂决不能做的把戏毁 墙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 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 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离开它又怎能不恋恋不会呢: 这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种种乐趣。布置作业l 。背诵默写课文第 2 自然段。2完成课后练习题,三、四、五、七3预习后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第三课时教学重点 三味书屋的单调陈设、枯燥生活、失败教育;和百草图中情景构成的鲜明对比。教学过程 1检查背诵、默写第 2 段 2进行新课。(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 11、12 两段,边读过考虑 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我”对三味书屋和先生的印象又如何呢?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三味书屋的陈设单调、 沉闷。三味书屋给作者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黑油的 竹门”,多沉重、压抑的颜色,它与百草园中的“碧绿”“紫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屋里的陈设就更单调了,只有扁和画儿,不象百草园中生机勃勃。鲁迅先生对这里极为熟悉。寥寥几笔,三味书屋的环境、陈设,使读者有如目睹。“我”对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先生是很尊敬的, 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 质朴、 博学的人”。(下面两点说明,供教师参考,不一定给学生讲)方正、质朴,有两件事可以证明。他的儿子沫邻做了黑龙江省的一个县官,差人绘他父亲送来银子,他当着来人大骂儿子是“畜生,不听话!”因为他反对清政狩,不叫 儿子做这个政府的官。他也很爱国,一生不买洋货,也不照像,认为那是洋玩意儿, 他就是这样“方正”而不“圆通”。博学:在清朝,一个私塾先生能铭不查秘本、 空手点完四书就算。一位大学者了, 而寿镜吾老先生教四书、五经是得心应手的事情,要求学生又严格,当然是 闻名遐迩了。(2)由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 12 段至末尾。(一人读“我”的语言,一个读先生的语 言,一人读叙述部分)教师提示:对 19 段,要注意引号里的句子句逗应该是这样的: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上九,潜龙,勿用”。“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 橘柚。”朗读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在此文中写出了几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写出了五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 问“怪哉”虫这是不可以的; 单调的学习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课;逃课到小园中去被先生批评;师生一起朗读时的课上的意外收获一一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在这五个方面中最使作者反感的是什么?讨论,回答。教师小结:第一个是问“怪哉”是怎么回事。 先生说“不知道”,而且脸上有些怒色 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他)决不至于不知道乃是不愿意说。”一一这是对压制学生求知欲的十分不满。进了三味书屋就要非礼勿言、非礼 勿视,要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少年鲁迅却问了读经以外的“怪哉虫”,这在老师的眼里简直是左道旁门,所以不予回答,而且有怒色了。第二个是读书的内容和形式。 老师“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这书读得多没劲呀,是在 老师的压力或命令下读的。读的又是什么内容呢?有的宣传“仁”这个虚伪的封建道 德。有的低级趣昧地取笑别人;有的宣传迷信风水;有的拼凑起讲古代税法的话;这 些令人难懂而又无用的书,读不戍句,读错了也没有人纠正,只有死记硬背。学生怎 能感兴趣呢?这和百草园中的生动活泼的生活真是大相径庭! 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 者对他是什么态度?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当鲁迅提出“怪哉虫”的问题时,老先生有些“怒色”了,答以“不知 道”!当孩子们到三味书屋后的小园中去玩而被老先生发现时,只不过是“瞪几限”,大声遣;“读书! ”当学生惹他生气时,他有戒尺,但不常用;他可以让学生罚跪, 但他也不常用。当他自己读书读到得意处时,他就微笑起来,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 去,拗过去。这些都可以看出来,寿镜吾老先生秉性慈祥,酷爱读书,鲁迅先生是尊 敬的。可是他不自觉地又旧制度效劳, 是旧教育制度的忠实执行者。他不懂得少年儿 童的心理,他没有象长妈妈那样能够抓住儿童的心, 饱也没有象闰土的父亲那样耐心 诚恳池回答儿童提出的问题,而是不看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 拒绝学生的提问,泯灭 他们的求知欲,这些都是错误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尽管如此,他在塾师中是比较好的,对学生还“和蔼”,不常用戒尺与罚规,也正囚 为他是比较慈祥的。他尚且如此严格遵守封建教育制度, 更何况其他人了!所以鲁迅 先生在“恭敬”饱的同时,也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批判与否定,以此来否定三味书屋的生活,否定 旧教育的制度,寓意是十分深刻的。 三味书屋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呢?讨论,回答。教师小结:结论是肯定的,三味书屋的教育是失败的。首先学生不喜欢三味书屋的学 习生活,再有“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一一从自己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 式的教育。还有“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自 己也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土地位了”从同学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 育,它培养出来的人,正是这种逐利趋势之徒,旧制度的维护者与社会基础。这样的 批判是很深刻有力的。 第二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什么特点?和百草园中的情趣盎然构成了什 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第二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括的枯燥无味,和百草园中的 情趣盎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3)引导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提问;作者把情趣盎然的百草园和枯燥无味的三昧书屋对比着写, 表达了什么祥的中 心意思? 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作者通过对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儿童的截然不同的生活描 写,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索各种知识的广泛兴趣,揭露、批判了束缚儿童 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一、二、九。2命题作文“童年趣事”。附:有关注解三味书屋名称的内涵:三味书屋是绍兴城内新台门寿怀鉴 (字镜吾)先生寓所内的一问房子, 用为书塾。“三 味书屋”其中的“三味”之意是“读经味如稻粱, 读史味如肴馔, 读诸予百家味如醯 醢(xi hai)”。(引自寿镜吾之于寿洙邻写的我也谈谈鲁迅的故事)句中的醯 是醋,酸是用鱼肉做成的酱,醯醢泛指佐餐的凋料。书屋柱子上还有一幅对联:至乐 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