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926700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能用凑十法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并理解算理。2.选择点数、“凑十法”、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3.利用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3.通过学习数学,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个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另一个是“用数学”的内容。第一部分内容分为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第二部分内容是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本小节分为两部分,一是口算,一是“用数学”。先要创设情境,引入问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先要出示运动会场景,挂图示,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吸引学生入境。接着,看会场看台上的饮料图,提出“一共有多少盒?”让学生思考、交流。1.关于9加几。教学例1时,要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并掌握“凑十法”。说明时可借助实物或课件演示:先把纸箱里的9盒凑成10盒,装满一箱,再和箱外的3盒相加,一共是13盒,使学生对“见9凑10”形成清晰的印象。2.进行“做一做”和练习时,要逐步抽象,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果。3.关于8、7、6加几。教学例2时,要注意操作,利用9加几的基础,把8凑成10,通过摆圆片,边摆边数,加深感性认识,强化“把8凑成10,就是把另一个数分成2和几”。教学例3时,要突出重点,培养思维能力。放手计算8+9,交流方法,提倡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4.关于5、4、3、2加几。教学前要组织学生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教学例4时,要让学生口述思考过程,如计算5+7就想7+5=12,所以5+7=12。5. 关于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教学例5、例6时,要注意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可放手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在练习时,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加深对加减法的认识。6.关于整理和复习。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可分组研究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发现规律,老师起引导作用。之后,要采取多样的练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7.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注意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学习计算方法,培养计算意识,要注意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感悟数量关系。(2)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样的练习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如可利用“扑克牌”游戏、“找朋友”游戏、“接力赛”“对口令”等;还要注意有针对性地练习,提高实效。(3)“用数学”的内容要注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在解决问题时体会学数学的重要性。19加几1课时28、7、6加几2课时35、4、3、2加几2课时4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9加几教材第88、第89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1.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初步理解“凑十法”。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正确计算9加几是重点。2.理解“凑十法”是难点。运动会场景的课件,卡片,小棒等。1. 9+()=102.口答。3.口算。9+1+4= 9+1+3= 9+1+7=9+1+5= 9+1+6= 9+1+8=出示运动会场景图,并配有声音:学校春季运动会正在举行,现在进行的比赛有跑步、跳绳等,此外还有啦啦队。1.解决“一共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1)运动员很辛苦,我们给他们送点儿饮料。(出示饮料的画面)(2)说图意,并出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3)共同解决问题。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电脑依次显示各种方法)重点演示“凑十法”。边演示边口述:纸箱内有9盒饮料(闪动),箱外有4盒饮料(闪动),把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是现在的饮料,列式是9+4。把4盒中的1盒放进箱里凑成10盒,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动态显示)学生自己结合图说方法。老师充分肯定各种方法,指出欣赏“凑十法”。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研究的是9加几的题目。板书:9加几3.出示:9+4=小组合作,利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请各小组派代表到投影下演示。老师强调操作过程:9加4等于几,把4分成1和3,把1和9凑成10,10加3等于13。请学生独立操作一遍。脱离小棒,抽象算式。老师边板书边叙述操作过程,即:1.教材第89页“做一做”的第13题。2.练习二十的第13题。1.练习二十的第4题。2.练习二十的第5题。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89页“做一做”的第1题:略教材第89页“做一做”的第2题:(按列算)121215151818教材第89页“做一做”的第3题:11131517121416182.练习二十的第1题:9+7=16练习二十的第2题:1314169101817191512练习二十的第3题:81318915128101121644172思维训练1. 9+5=145+9=142. =9加几“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捷等特点,它包括多种方法,如“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计算9加几时,因为9和1可以凑成10,所以把小数拆成1和几,先算9+1=10,再算10加几,求出得数。如 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好动、坐不住的特点,创设情境,以学校开运动会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并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2.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独立思考,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3.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这样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9加几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为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材第88页,通过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熟悉的运动会的场景图引入,让学生在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第89页例1中,解决9+4等于几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大数点数及“凑十法”等计算方法。画面上还有一个小学生在问:“你是怎样算的?”体现了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的编写意图。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会的情景图,以学生亲身经历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让学生切实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成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打破了以往“凑十法”的唯一思路,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边实际操作边对照算式进行计算,使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8、7、6加几教材第91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1.学习8、7、6加几的题目,正确计算,理解“凑十法”。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操作能力。1. 正确计算8、7、6加几的题目是重点。2.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是难点。主题图,视频投影,小棒等。1.口算。9+4=7+3=9+7=9+5=9+6=9+8=9+9=9+2=口算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9加几的方法。2.填空。8+()=106+()=107+()=108+2+6=()7+3+2=()6+4+2=()3.口答。1.出示主题图。(1)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2)怎样做就能解决“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的问题?学生答,老师板书:8+5=(3)探索8+5的计算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汇报。方法有多种,老师重点请学生操作“凑十法”。问:这名同学把几凑10?把几分成了两部分?你能完整地边摆边说这个过程吗?试一试。再请一人说凑十的过程,并请学生完成板书:2. “做一做”的第1题。(1)出示第一幅图。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小棒。学生汇报,老师归纳。板书:原来,7加几的题目,只要把7凑10,就容易计算了。(2)出示第二幅图。你能不能也用“凑十法”算一算?(可适当点拨)学生汇报,老师归纳。板书:请学生用迁移方法,独立计算,再汇报。3.看板书小结归纳。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题目都可以运用“凑十法”,只不过8加几的题目是把8凑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2和几;7加几的题目是把7凑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3和几;6加几的题目是把6凑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4和几。1. 教材第91页“做一做”的第2、第3题。2.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3.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4.练习二十一的第3题。1.写出8加几,7加几,6加几的题目,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2.填空。8+4=8+2+8+=8+77+=7+53.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8+157+146+12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91页“做一做”的第2题:(按列算)131312121212教材第91页“做一做”的第3题:101214161112131411122.略3.81015131611181417把8换成6:10681311149161215把8换成7:1179141215101713164.略思维训练1.略2. 8+4=8+2+28+2+5=8+77+3+2=7+53. 060605 8、7、6加几想8、7、6加几凑成10,8和2凑成10,所以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7和3凑成10,所以把另一个加数分成3和几;6和4凑成10,所以把另一个加数分成4和几。如: 1.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出正确的算法。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的探究范围,其中有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本节课探索的目标比较集中,借助学具,学生自己解决了8加几的研究,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是可以解决7加几、6加几的,这就是学生探究的欲望。2.本节课的情境、练习都充分照顾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需要不断地有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刺激。整节课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度过的,练习的设计也做到了开放活泼,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9加几的基础上学习的,要求学生能用“凑十法”进行计算。教材第91页的例2通过一群小学生跑步的场景引入计算问题。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凑十法”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8加几、7加几及6加几,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时,可按照“创设情境导入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巩固8加几的计算方法探索7、6加几的计算方法巩固7、6加几的计算方法综合练习”的过程来设计。因为学生有了9加几的铺垫,他们已经基本能借助手中的学具进行凑十的计算,学生在学习8加几时已经比较得心应手了,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尝试,自主探索,经历整个学习的过程,体会到如何去学习,积极得出计算的方法,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8、7、6加几教材第92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一的第410题及思考题。1.继续学习8、7、6加几的题,学会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掌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8、7、6加几。算式卡片,口算转盘等。1.计算,同桌说方法。9+6=8+4=7+5=6+5=2.口算。9+7=7+6=8+6=9+8=8+5=6+6=9+4=8+7= 出示例3:8+9=1.学生独立想办法计算。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想:8+9=?3.看板书提问。哪种方法能很快算出得数?为什么?(第三种方法能很快算出得数,因为9+8=17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交换9和8的位置,得数不变)4.有哪些题目能用这种方法做?请同桌议论,把你想到的写下来。5.汇报。7+9=7+8=6+7=5+6=4+9=6+8=5+7=2+9=4+8=5+9=4+7=3+9=3+8=6+9=5+8=同桌看算式说得数。1.教材第92页“做一做”的第13题。2.练习二十一的第4题。3.练习二十一的第7题。4.练习二十一的第9题。1. 2+2+2+7=+72.和分别代表什么数?=2+=11=()+=12=()3.任选119各数填进中,使每条直线上的数相加得18。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92页“做一做”的第1题:1515教材第92页“做一做”的第2题:131416131416教材第92页“做一做”的第3题:8+3=117+8=152. =3. 1512185304. 494937思维训练 1. 62. 9103.(答案不唯一)可以是教材习题练习二十一5. 1631411148161015014131411106. 78.略10.略思考题答案不唯一,如:8、7、6加几8+9=?想:9+8=178+9=17 1.首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感知“凑十法”。然后借助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把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起来,从而理解并掌握“凑十法”。最后脱离实物,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思考算法,算出得数。2.通过相互交流,学生不仅能相互启发,体验算法多样化,而且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与倾听能力。让同桌互相交流,这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起始环节,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渐形成合作意识。 教材第92页,以计算8+9为例呈现了三种计算方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方法,这具体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8、7、6加几是在学生掌握了“9加几”的基础上学习的,计算方法与“9加几”相同。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感悟、动手操作和比较概括,用已掌握的思维方法采取迁移与拓展的方式来学习。使学生掌握8、7、6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应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来计算8、7、6加几。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应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4、3、2加几教材第95页的内容及“做一做”。1.学习5、4、3、2加几的题目,掌握“口算小数加大数,可以用想大数加小数”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掌握用“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口算小数加大数。口算卡片,视频投影等。1.看卡片口算。9+5=8+5=7+5=6+5=9+4=8+4=7+4=8+9=9+3=8+3=6+7=7+9=9+2=7+8=6+8=9+6=2.说说你是怎样算8+9的。1.教学例4。出示:5+7=(1)想一想,怎样算?试算,写出结果。(2)汇报。学生汇报,老师板书:想:5+7=?(3)看板书讨论。怎样能很快说出得数?老师强调:这几种方法都对,但在计算小数加大数时,我们一般用“交换小数和大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计算比较快。(4)试用这种方法计算5+8=。独立算。互相说过程。请一两名学生说过程。(因为8+5=13,所以5+8=13)出示:4+8=3+9=(1)先说一说怎样计算。(2)独立完成。(3)学生汇报、订正,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再给机会说过程,以巩固方法。2.小结,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了5、4、3、2加几,你知道怎样计算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吗?自己说一遍。(不强求说“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1.教材第95页“做一做”的第1题。2.教材第95页“做一做”的第2题。3. 教材第95页“做一做”的第3题。找规律,填出空格里的数。课堂作业新设计1.瓢虫图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列式:左边比右边少几只?6-5=1,右边比左边多几只?6-5=1。一共有多少只?6+5=11或5+6=11。企鹅图也一样,答案不唯一,只要说出道理即可。2. (按列算)14141313111111113.111213141112131112思维训练(2)(3)(4)(5)答案不唯一。 5、4、3、2加几计算小数加大数的题可以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推出得数。想:5+7=? 1.在出示5+7=后,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说一说。这样,既创立了一个合作讨论的氛围,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补充和完善,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取长补短,同时也养成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2.学生在开放自主的环境里,思维也会开阔、活跃起来。在学习完例题后,引导学生想:5加几、4加几、3加几和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并适时地给出个别提示,这样学生就能迅速、准确地想出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3.尊重学生的思维多样性,在出示5+7=后,学生想出很多种方法,老师应适时引导,鼓励创新,提倡学生算法多样化。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兴趣会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的计算,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因此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来掌握。本节课的加法基本上都是较小数加较大数,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特别是除了用“凑十法”外,还可以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鼓励算法多样化。注意算式之间的对比,感悟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实现算法的迁移,然后安排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9、8、7、6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通过类推、迁移来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同时老师也应注意在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点评作用,使学生的自学有层次、有深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4、3、2加几的练习练习二十二。1.练习5、4、3、2加几的题目,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正确、熟练地计算5、4、3、2加几的题目。口算卡片,口算小转盘。1.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2.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3.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4.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5.练习二十二的第5题。1. 把得数是15、13、12的算式写在相应的框里。4+59+65+77+64+99+38+74+85+82.看图列式计算。=(只)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课堂作业新设计1.略2. 13113. 123121310141124. 7+5=12学生自由发挥提出问题并解答。答案对即可。5. 899689思维训练1. 15:9+68+713:7+64+95+812:5+79+34+82. 6+5=11(答案不唯一)3. 练习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因此,老师精心设计的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练习设计既要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又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老师编题要讲究科学性、有效性,做到每次练习都要有重点、有目的,体现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构造合理的层次,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教材第97页内容及练习二十三的第13题。1.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 对同一个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主题图的课件,视频投影,算式卡片。1.口算。8+2=9+4=9+5=7+3=9+6=8+7=6+4=10+8=2.看卡片口算。8+3=7+6=6+5=8+6=8+8=7+5=8+4=7+7=6+6=7+4=3.口算小试卷,看谁算得又对又快。9+2=5+6=9+3=8+7=6+7=2+9=6+5=3+9=7+8=7+6=4.看图列式计算。=出示例5。(电脑出示)1.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后排有8人,前排有7人,一共15人。7+8=15(人)(2)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一共15人。9+6=15(人)1. 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视频投影出示)2.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3.练习二十三的第3题。1.听老师读题,学生试做。在学校甬路两旁种树,左边种8棵,右边种的和左边同样多,一共种了多少棵树?2.填空。(1)8+()=7+()(2)9+()=8+()(3)6+()=8+()(4)10+()=8+()=9+()课堂作业新设计1.7+7=14或8+6=142. 8+6=14或9+5=143. 7+7=14或8+6=14思维训练1. 8+8=16(棵)2.(1)8+(7)=7+(8),8+(5)=7+(6)等; (2)9+(8)=8+(9),9+(4)=8+(5)等;(3)6+(8)=8+(6),6+(4)=8+(2)等; (4)10+(8)=8+(10)=9+(9)等。教材习题练习二十三2. 1313611121415311121510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1)后排有8人,前排有7人,一共15人。8+7=15(人)(2)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一共15人。9+6=15(人) 1.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汇报的形式,自己提出问题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走出来,回到生活实际中,去发现身边的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学生在用数学的过程中,感受了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2.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相互汇报交流、提问和评价等形式,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巩固练习时,充分利用书上的“做一做”,让学生进一步“用数学”解决问题,并通过学生互评,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第97页的例5,是“用数学”的内容,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呈现男生、女生跳舞的情境,让学生看图,说图意,找条件,再列算式解决问题。围绕“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教材中显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一种是按前排和后排分成两部分做加法的,另一种是按男生和女生分成两部分做加法的。只要学生能采用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和例5的解决办法相同。本节课是在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围绕“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显示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探寻不同的解答问题的方法。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教材第98页内容及练习二十三的第48题及思考题。1.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已知用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求原来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主题图,圆片。1.填一填。2.看图列式。=3.口算。6+3=9+5=2+5=9+8=9+7=5+5=9+6=9+4=出示例6主题图。1.看图列式。(1)认真观察,说图意。(2)怎样列式能解决“原来有多少个”的问题?学生答,老师板书:7+5=(个)2.探讨算法。小组合作利用圆片讨论怎样计算。老师在听汇报时板书:7+5=12(个)3.老师说解题过程。1.教材第98页的“做一做”。2.练习二十三的第5题。3.练习二十三的第8题。1.一(1)班有老师1名,男生9名,女生8名,一(1)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名)2.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9+1+5=9+()9+5=9+()+()3. 练习二十三的思考题。课堂作业新设计1. 8+6=142. 7+6=133. 6+8=14思维训练1. 9+8=172. 9+1+5=9+69+5=9+1+4(答案不唯一) 3. 9+5+1=15(人)教材习题练习二十三4. =6. 8+8=167. 16101113124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7+5=12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已知条件就是题中给的内容,未知条件就是所求问题。半文半图的应用题的解决方法:先通过看图收集图画中的信息,再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确定计算方法。 1.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保护并激发其学习愿望和兴趣,学生回答的结果是否正确,语言是否完整,老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统一规范的语言来训练学生。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听、说、想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差异性和活动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3.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在本节课,老师对教材中出现的几种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讲解。老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材第98页例6,是“用数学”的内容,引导学生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又能为生活服务,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追求算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整理和复习 整理和复习教材第101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四。1.复习并能系统地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更加准确、熟练地口算。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卡片,视频投影,主题图,加法表。1.小组合作:先算出2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式,(各组有一套算式卡片)再分类。2.汇报。老师随学生汇报整理补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3.看加法表回答。(1)9加几的题目怎样算?(2)8加几的题目怎样算?(3)根据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算法,你能试着概括吗?(讨论,再汇报)(4)老师强调:运用“凑十法”做这些题目比较好。见9想1,见8想2,见7想3,见6想4,想几就把第二个加数分出几,剩几就是十几。比如9+4,把4分成1和3,得13;8+4把4分成2和2,得12(5)5、4、3、2加几的题怎样算简便?老师强调:运用“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比较好,比如5+7,想7+5=12就行了。4.继续观察加法表。(1)竖着看,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汇报)第一列是9加几,第二列是8加几,第三列是7加几,第四列是6加几每一列后一个算式结果比前一个多1。(2)横着看,又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汇报)每一行结果相同,第一行都得11,第二行都得12(3)自己观察,还有什么发现?(7+7,8+8)5.只要记住哪些题目就能把加法表全记住了?老师强调,只要熟练掌握9、8、7、6加几的题目就可以了。1.出示小兔吃萝卜图。2.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老师: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7老师:求原来有多少个萝卜,怎样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7=13(个)1.练习二十四的第1题。2.练习二十四的第2题。3.练习二十四的第3题。4.练习二十四的第4题。5.练习二十四的第5题。6.练习二十四的第6题。1.把得数是15的泡泡涂成红色,把得数是13的涂成蓝色,把得数是11的涂成黄色。2.看谁说得多。+=11+=1410-=3.看图列式。=4.填统计表。小芳得8个5面()朵小强得9个()面9朵一共得()个15面19朵课堂作业新设计13.略4. 141213131111131012145171112655.131511111116132106. 9+7=16或8+8=16思维训练1.略2.5+6=114+7=113+8=112+9=110+11=116+5=117+4=11等9+5=148+6=147+7=14等10-6=410-7=310-8=2等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3. 4+5=9(答案不唯一)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4. 171010教材习题练习二十四7. 7-5=29+9=189-2=76+7=1310-4=68+9=178-2=65+8=138. 8+5=139. 9388710整理和复习运用“凑十法”做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见9想1,见8想2,见7想3,见6想4,想几就把第二个加数分出几,剩几就是十几。5、4、3、2加几的题运用“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比较好。6+7=13(个) 1.通过10以内加减法算式的整理和复习,可知学生整理加法算式的方法多种多样。大部分学生喜欢采用一个加数相同,另一个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方法。本节课可放手让学生自己确定算式排列的规律,给每位学生创造一个思考的空间,鼓励他们用自己发现的方法、喜欢的方法来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2.本节课是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回顾,而且又是对抽象算式的整理。学生在探索知识时很容易产生浮躁感或失去学习的兴趣。可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枯燥的计算、抽象的整理给学生带来的情感上的不悦。 这部分内容是对20以内进位加法进行系统性的整理,教材列出一个不完全的20以内进位加法表,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填充完整。表下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进位加法的排列规律,强化对20以内进位加法题的记忆,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本节课教材的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了以下三个层次:第一,系统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渗透对知识整理和复习的方法。第二,在观察分析表格、发现规律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第三,充分利用20以内进位加法表进行练习。本节课的内容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所以老师在让学生探索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在思考与探索问题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