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告设计制作一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9152668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告设计制作一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告设计制作一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告设计制作一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设计名称: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制作一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电源 学 院 名 称: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090411 学号: 姓名: 评分: 教师: 20 11年 03月10日 模拟电路 课程设计任务书20 10 20 11 学年 第 2 学期第 1 周 2 周 题目设计制作一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内容及要求1. 输出直流电压1.5V10V连续可调;2. 输出输出电流Iom=300mA(有电流扩展功能);3. 稳压系数Sr0.05;4. 具有过流保护功能。进度安排1. 布置任务、查阅资料、选择方案,领仪器设备: 2天; 2. 领元器件、制作、焊接:3天3调试: 2天4. 验收:0.5天学生姓名:郭婷婷指导时间2011年2月21日2011年3月4日指导地点: E 楼607 室任务下达20 11 年 2 月 21 日任务完成20 11 年 3 月 4 日考核方式1.评阅 2.答辩 3.实际操作 4.其它指导教师李翔文系(部)主任陈琼注:1、此表一组一表二份,课程设计小组组长一份;任课教师授课时自带一份备查。2、课程设计结束后与“课程设计小结”、“学生成绩单”一并交院教务存档。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制作一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摘要当今社会人们极大的享受着电子设备带来的便利,但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的电路-电源电路。大到超级计算机、小到袖珍计算器,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必须在电源电路的支持下才能正常工作。当然这些电源电路的样式、复杂程度千差万别。超级计算机的电源电路本身就是一套复杂的电源系统。通过这套电源系统,超级计算机各部分都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符合各种复杂规范的电源供应。袖珍计算器则是简单多的电池电源电路。不过你可不要小看了这个电池电源电路,比较新型的电路完全具备电池能量提醒、掉电保护等高级功能。可以说电源电路是一切电子设备的基础,没有电源电路就不会有如此种类繁多的电子设备,我们的生活也就不会这么丰富多彩了。电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服务于各行各业。当今电源技术融合了电气、电子、系统集成、控制理论、材料等诸多学科领域。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给电力电子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给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数控电源在电子装置中的普遍使用,普通电源在工作时产生的误差,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精确度。电源在使用时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世界各国纷纷对电源产品提出了不同要求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产品精度标准。只有满足产品标准,才能够进入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满足国际标准的产品才能获得进出的通行证。由于电子技术的特性,电子设备对电源电路的要求就是能够提供持续稳定、满足负载要求的电能,而且通常情况下都要求提供稳定的直流电能。提供这种稳定的直流电能的电源就是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稳压电源在电源技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录模拟电路 课程设计任务书1摘要2一、设计任务与要求41.1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及对稳压电源的要求4二、 电路与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52.1 电路设计52.2 方案论证与比较6三、单元电路分析与设计73.1 基本方案介绍73.2 单元电路分析73.2.1 变压电路73.2.2整流电路83.2.3 滤波电路103.2.4 稳压电路123.3 元件电路参数计算13四、总原理图和仿真15五、安装与调试及性能测试与分析16六、结论与心得16七、附录21原件清单21参考书目21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1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及对稳压电源的要求(1)稳定性好当输入电压U(整流、滤波的输出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变动时,输出电压Uo 的变化应该一般要求很小。由于输入电压变化而引起输出电压变化的程度,称为稳定度指标,常用稳压系数Sr来表示,Sr的大小,反映一个稳压电源克服输入电压变化的能力。在同样的输入电压变化条件下,Sr越小,输出电压的变化越小,电源的稳定度越高。通常情况下Sr约为10-210-4。 (2).输出电阻小 负载变化时(从空载到满载),输出电压Uo,应基本保持不变。稳压电源这方面的性能可用输出电阻表征。输出电阻(又叫等效内阻)用r表示,它等于输出电压变化量和负载电流变化量之比。 r反映负载变动时,输出电压维持恒定的能力,r越小,则电压变化时输出电压的变化也越小。性能优良的稳压电源,输出电阻可小到1欧,甚至001欧。 (3).电压温度系数小 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会引起输出电压的漂移。良好的稳压电源,应在环境温度变化时,有效地抑制输出电压的漂移,保持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电压的漂移用温度系数KT来表示。(4).输出电压纹波小所谓纹波电压,是指输出电压中50Hz或100Hz的交流分量,通常用有效值或峰值表示。经过稳压作用,可以使整流滤波后的纹波电压大大降低,降低的倍数反比于稳压系数Sr。1.2 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的设计要求设计要求:(1) 输出直流电压1.5V10V可调;(2) 输出电流Iom=300mA(有电流扩展功能);(3) 稳压系数Sr0.05;(4) 具有过流保护功能。二、 电路与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2.1 电路设计根据目前所学知识,主要有以下两种设计方法(1) 晶体管串联式直流稳压电路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的串联型稳压电路,稳压部分由取样电路、基准电路、比较放大和调整电路等部分组成。其中R4、R6和RP组成取样电路,R4、R6和Rp为取样电阻;R1和D2组成基准电压电路,放大器是比较放大电路,R2和Q3的作用是限流保护电路,Q1、Q2两个晶体管合起来组成调整管,起调整作用。稳压过程如下:当输出电压Uo发生变化时,通过取样电路把Uo的变化量取样加到放大管V2的基极。而由R1和Vz组成的基准电路为V2的发射极提供基准电压Uz。由R2、晶体管和放大器组成的放大电路把取样电压和基准电压进行比较放大后,输出调整信号送到调整管的基极,控制调整管进行调整,以维持Uo基本不变。图1 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路(2) 采用三端集成稳压器如图2所示,采用输出电压可调且内部有过载保护功能的三端集成稳压器(LM317),输出电压调整范围较宽,设计一电压补偿电路可实现输出电压从 1.5 V起连续可调,因要求电路具有很强的带负载能力,该电路所用器件较少,成本低且组装方便、可靠性高。图2 三段集成稳压电路2.2 方案论证与比较方案一:结构简单,用的元器件大多是常用的,容易实现,技术成熟,能够达到技术参数的要求,用的元器件大多是常用的,造价成本不会高,但电路复杂,元器件太多,不利于实际操作,且精确度不太高;方案二:稳压部分需采用一块三端稳压器其他分立元器件,元器件先进,技术成熟,完全能达到题目要求,虽成本比方案一高点,但精确度较方案一高,且电路没那么复杂。所以,综合考虑,选择方案二较好。三、单元电路分析与设计3.1 基本方案介绍本电路包括四部分:变压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变压电路:本电路使用的降压电路是单相交流变压器,选用电压和功率依照后级电路的设计需求而定。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把经过变压器降压后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变成单个方向的直流电。但是这种直流电的幅值变化很大。它主要是通过二极管的截止和导通来实现的。常见的整流电路主要有半波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等。我们选取桥式整流电路实现设计中的整流功能。滤波电路:采用电容滤波电路。由于电容在电路中也有储能的作用,并联的电容器在电源供给的电压升高时,能把部分能量存储起来,而当电源电压降低时,就把能量释放出来,使负载电压比较平滑。由于本电路后级是稳压电路,因此可以使用电容滤波电路进行简单滤波。稳压电路:因为要求输出电压可调,所以选择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稳压内部含有过流、过热保护电路,具有安全可靠,性能优良、不易损坏、使用方便等优点。其电压调整率和电流调整率均优于固定式集成稳压构成的可调电压稳压电源。3.2 单元电路分析3.2.1 变压电路变压电路由电源变压器组成,变压器电路原理图及其波形变换如图3所示,变压器的功能是交流电压变换部分,作用将电网电压变为所需的交流电压,即将直流电源和交流电网隔离。 图3 变压器及其波形变换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图4 变压器工作原理图3.2.2整流电路由于本次设计选择的是桥式整流电路,所以在此只讨论桥式整流电路的特性(1) 电路图:如图5所示,二极管D1、 D2 、D3、 D4四只二极管接成电桥的形式。 图5 桥式整流电路(2) 工作原理:在V2的正半周,D1、D3导通,D2、D4截止,通过D1、D3给RL提供电流,方向由上向下,图5中实线所示;在V2的负半周期,D2、D4D导通,D1、D3截止,通过D2、D4给RL提供电流,方向由上向下,图5中虚线所示。(3) 整流以后的波形图(图6)图6 整流前与整流后的波形图(4)参数计算整流以后输出的电压值整流以后流过负载的平均电流: Io=VoRL0.9V2RL流过整流二极管的平均电流: Id=0.45V2RL整流二极管最大反向电压: Vd=1.414V2二极管的选择:最大整流电流I必须大于实际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IdI:IId=0.45V2RL二极管的最大反向工作电压V必须大于二极管实际所承受的最大反向峰值电压Vd:VVd=1.414V23.2.3 滤波电路作用:对整流电路输出的脉动直流进行平滑,使之成为含交变成份很小的直流电压。说明:滤波电路实际上是一个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低于整流输出电压的基波频率。本次设计用的是电容滤波电路。电路组成:如图7所示(桥式整流、电容滤波)图7 电容滤波电路电容滤波原理:电容是一个能储存电荷的元件。有了电荷,两极板之间就有电压UC=Q/C。在电容量不变时,要改变两端电压就必须改变两端电荷,而电荷改变的速度,取决于充放电时间常数。时间常数越大,电荷改变得越慢,则电压变化也越慢,即交流分量越小,也就“滤除”了交流分量。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后波形图(图8、图9所示):图8 滤波前后的波形图、负载未接入(开关S断开)时:设电容两端初始电压为零,接入交流电源后,当V2为正半周时,V2通过D1、D3向电容C充电;V2为负半周时,经D2、D4向电容C充电。充电时间常数为:C=RintC。其中Rint包括变压器副绕组的直流电阻和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由于Rint一般很小,电容器很快就充电到交流电压V2的最大值V2 ,由于电容无放电回路,故输出电压(电容C两端的电压)保持在V2不变。、1、接入负载RL(开关S合上)时:设变压器副边电压V2从0开始上升时接入RL,由于电容已到V2,故刚接入负载时,V2VC,二极管在反向电压作用下而截止,电容C经RL放电,放电时间常数为:d=RLC。因td一般较大,故电容两端电压Vc(即Vo)按指数规律慢下降(图中a,b段)。2、 当V2升至V2VC时,二极管D1、D3在正向电压作用下而导通,此时V2经D1、D3一方面向RL提供电流,一方面向C充电(接入RL后充电时间常数变为C=RL/RintCRintC)。VC将如图中b、c段所示。3、 3、当V2又降至V2VC时,二极管又截止,电容C又向RL放电,如图中c、d段所示.电容如此周而复始充放电,就得到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锯齿波电压Vo = VC,由此可见输出电压的波动大大减小。4、 为了得到平滑的负载电压,一般取d=RLC(35)T/2 (T为交流电周期20ms)此时:Vo=(1.11.2)V2。图9 电容滤波时的波形变化3.2.4 稳压电路稳压可用稳压管也可用三端集成稳压管,但由于稳压管没有过流过热等保护功能,且设计要求要实现连续可调电压,所以选用可调式三端稳压器较为好。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特点: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现在已生产并广泛应用的单片集成稳压电源,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使用灵活,价格低廉等优点。最简单的集成稳压电源只有输入,输出和公共引出端,故称之为三端集成稳压器。三端集成稳压器只有三个端子,安装和使用都很方便。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克服了固定三端稳压器输出电压不可调的缺点,继承了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的诸多优点。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LM317是一种悬浮式串联调整稳压器。外形如图所示(图10)。LM317图10 LM317的外形图说明:1端是调整端;2端是输出端;3端是输入端LM317的典型应用电路(图11)图11 LM317的典型应用电路为了使电路正常工作,一般输出电流不小于5mA。输入电压范围在240V之间,输出电压可在1.2537V之间调整。负载电流可达1.5A,由于调整端的输出电流非常小(50A)且恒定,故可将其忽略,那么输出电压可用如下表示:Vo=(1R2R1)1.25V式中,1.25V 是集成稳压器输出端与调整端之间的固定参考电压;R1取值120240(此值保证稳压器在空载时也能正常工作),调节RP可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RP取值视RL和输出电压的大小而确定)。3.3 元件电路参数计算稳压管的选择选用LM314可调集成稳压管,其特性参数为Vo=1.2V37V,Iomax=500mA,最小输入、输出压差(Vi-Vo)min=3V,最大输入、输出压差(Vi-Vo)max=40V。组成的稳压电源电路如图12所示。由计算得Vo1.25(1+RP1/R1),取R1=40 欧,R2=200欧,故取RP1为1.36千欧的精密线绕可调电位器。图12 设计的电路图及相应的参数数据选电源变压器:输入电压的范围为(1341.5)V。故选匝数比为17:1的就行。选整流二极管及电容:整流电路选整流桥1B4B42,电容的选择见电路图12,三极管、二极管:由于实验室无图12所示型号的三极管故用3DG130代替、二极管都用1N4007。1N4007额定电流1A,最大反向电压100V。3DG130的Icm=300mA,四、总原理图和仿真总原理图(图12所示)图12总原理图仿真图:(图13所示)图13 仿真图五、安装与调试及性能测试与分析安装与调试 根据图12所示总原理图绘制出装配电路图,标清楚各元件的位置 根据图12所示原理图列出元件清单,备好元件,检查各元件的好坏。 正确识读LM317的引脚,根据装配图完成可调输出的三端集成稳压器组成的稳压电源安装,如图14所示。图14 焊接好的电路板 焊接时要对各个功能模块电路进行单个测试。 测试电路时,必须要保证焊接正确,才能打开电源,以防元器件烧坏。 按照原理图焊接时必须要保证可靠接地。 调节电位器Rp,测量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是否在1. 5V10V之间。若不是,分析原因,找出故障,排除之。测试与分析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的调整范围及最大输出电流。 测量输出电阻Ro。 测量稳压系数。 用改变输入交流电压的方法,模拟Ui的变化,测出对应的输出直流电压的变化,则可算出稳压系数Sr(注意: 用调压器使220V交流改变10。即Ui=44V) 用毫伏表可测量输出直流电压中的交流纹波电压大小,并用示波器观察、记录其波形。 分析测量结果,并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此电路的误差分析 :综合分析可以知道在测试电路的过程中可能带来的误差因素有: 测得输出电流时接触点之间的微小电阻造成的误差; 电流表内阻串入回路造成的误差; 测得纹波电压时示波器造成的误差; 示波器, 万用表本身的准确度而造成的系统误差; 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去改进此电路: 减小接触点的微小电阻; 根据电流表的内阻对测量结果可以进行修正; 测得纹波时示波器采用手动同步; 采用更高精确度的仪器去检测;六、结论与心得经过自己独立自主的设计电路,自己翻阅查找各种资料,我不仅学到了关于集成流稳压电源有关的知识,更加了解了三端稳压器,而且增强了自己运用书本所学的理论知识到实践中的能力,使自己对模拟电路充满了兴趣,增加了我对模拟电路学习的热情。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有很多不懂的问题,通过与指导老师的沟通及向同学的请教,终于完成了课程设计的要求的电路图部分和仿真部分。通过自己预先设计的电路,然后再参考一些书籍上的电路并经过修改和创造,设计成了最终符合要求的电路原理图,并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了整个电路的各个部分的具体工作原理,达到了理论的要求。最后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图进行了部分仿真。经过对前面部分电路的仿真我掌握了仿真的具体方法。总的来说我对仿真的结果还算是比较满意。这次的设计实验我不仅进一步学习了稳压电路的原理和设计,以及对电路的更深一步的了解,特别是掌握了仿真的方法,学会了仿真软件的应用,获益匪浅。 经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收获了很多,也学习到了很多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在这次的实验设计过程中,我初步掌握了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方法,学会了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安装及使用,同时也熟悉了电子技术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收获颇大。希望以后能将自己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运用到实际应用中去。 虽然在这次的实验设计和参数的确定以及试验结果的测试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迷惑,但是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和书籍,并且跟同学互相探讨和研究,基本上解决了所遇到的问题。但是由于对专业知识具备的不足,所以在设计好的电路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差错,而且由于对很多电子器件的实际性能和型号的不了解会在选择器件的时候选不到最好的器件使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所以试验结果可能与理论值相差较大,但是经过我的调试尽量使实验结果与理论值间的差别减小到最小,从而达到了试验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在本次的课程设计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经过上网查阅和借书查阅,我克服了困难,也学习到了很多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虽然自己的专业知识仍然有所欠缺,设计的电路图可能会有一些不确切的地方,但是通过这次设计我新学到了很多,我觉得很值得。因为这是第一次单独设计,难免会出现错误和不足,但在整体上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这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 在此,十分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指导。七、附录原件清单序号元件名型号数量1稳压管LM31712桥堆1B4B4213变压器17:114二极管1N400725三极管3DG13016电容470uF17电容470nF18电容10uF19电容1.0uF110滑动变阻器1.36k111电阻200112电阻401参考书目1 华容茂盛过军主编。电工电子技术实习与课程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2 陶希平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3 贾达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4 周敏、唐永强编著。电子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康永华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周雪主编 电子技术基础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7 郑应光主编制 模拟电子线路(一)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8 周良权主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 骆雅琴主编 电子技术辅导与实习教程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10 王增福 魏永明 新编线性直流稳压电源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1 邦雄.实用电源技术手册.吉林:电子出版社,2004 Then how can we translate poems? According to Wangs understanding, the translation of poems is related to three aspects: A poems meaning, poetic art and language. (1)A poems meaning “Socio-cultural differences are formidable enough, but the matter is made much more complex when one realizes that meaning does not consist in the meaning of words only, but also in syntactical structures, speech rhythms, levels of style.” (Wang, 1991:93).(2)Poetic art According to Wang, “Blys point about the marvelous translation being made possible in the United States only after Whitman, Pound and Williams Carlos Williams composed poetry in speech rhythms shows what may be gained when there is a genuine revolution in poetic art.” (Wang, 1991:93).(3)Language “Sometimes language stays static and sometimes language stays active. When language is active, it is beneficial to translation” “This would require this kind of intimate understanding, on the part of the translator, of its genius, its idiosyncrasies, its past and present, what it can do and what it choose not to do.” (Wang, 1991:94). Wang expresses the difficulties of verse translation. Frosts comment is sufficient to prove the difficulty a translator has to grapple with. Maybe among literary translations, the translation of poems is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Poems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wisdom. The difficulties of poetic comprehension lie not only in lines, but also in structure, such as cadence, rhyme, metre, rhythm, all these conveying information. One point merits our attention. Wang not only talks about the times poetic art, but also the impact languages activity has produced on translation. In times when the language is active, translation is prospering. The reform of poetic art has improved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of poems. For example, around May Fourth Movement, Baihua replaced classical style of writing, so the translation achieved earth-shaking succes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tate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is so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任务书类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