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第一单元复习新教材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7465058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上第一单元复习新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一上第一单元复习新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一上第一单元复习新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上)第一单元复习第一部分:知识要点一、字词(一)字音字形1、散步嫩芽(nn)分歧(q)熬过(o)*霎时(sh)*粼粼(ln)拆散(chi sn)委屈(wi q) 信服2、秋天的怀念瘫痪(tn hun)沉寂(chn j)捶打(chu)整宿(xi)*憔悴(qio cu)絮絮叨叨(x do)*诀别(ju)*烂漫3、羚羊木雕抹(m)攥(zun)逮(di)怦怦(png)树杈(ch)寒战(zhn)*脸颊(ji)4、散文诗两首匿笑(n)*祷告(do)嗅到(xi)并蒂(d)花瑞(ru)菡萏(hn dn)攲斜(q)慈怜(c lin)荫蔽(yn b)(二)字词解释1、散步(1)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者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2、秋天的怀念(1)暴怒无常: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没有规律。(2)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3)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4)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5)泼泼洒洒:水泼洒的样子。这里形容花开的茂盛。3、羚羊木雕(1)自作主张:做事不与别人商量,按自己的意见决定。(2)不可抗拒: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3)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一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4)无可挽回:没有办法能够挽救弥补。二、文学常识1、散步作者:莫怀戚,重庆当代作家。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本文选自中国青年报。2、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当代作家。本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3、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著名作家。4、散文诗两首(1)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荷叶母亲作者: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原名谢婉莹,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往事等,她的散文,委婉、秀丽、清新、自成一荚冬被人称为“冰心体”或“闺秀体”。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三、文体知识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如:散步羚羊木雕2、记叙顺序:(1)顺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例如:散步(2)倒叙: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如: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荷叶 母亲3、记叙的线索:(1)以某一件有意义的的实物为线索。 如羚羊木雕(2)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全文围绕着中心事件逐层展开。例如:散步(3)以时空转移为线索。(4)以人物为线索。(5)以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4、记叙文中过渡:承上启下的。如羚羊木雕第16段;荷叶母亲第8段。5、人物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如秋天的怀念对母亲的刻画。6、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做铺垫或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如:散步第4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气氛;第7段的景物描写-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点明“小路有意思”的内涵,也衬托出母亲愉快的心情。 秋天的怀念第2段开头的景物描写-烘托了我当时的悲观与阴郁。7、文章的表现手法:以小见大 如散步; 托物言志 如散文诗两首四、课文概要1、散步 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2、秋天的怀念 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3、羚羊木雕 通过“我”赠送木雕又被迫向好朋友讨回木雕的故事,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谊,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为人父母者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的友谊和人格。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发生想象,描绘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达了儿童对母亲的爱,表现家庭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荷叶母亲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荫蔽着红莲,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与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5、世说新语 两则咏雪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小小年纪的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五、写作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一)观察秋天的花草树木,看看他们有什么变化,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记录你的观察和思考。提示:1、要细心观察,写出季节更替时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特别要抓住那些给尼印象深刻的观察对象来写。2、可以偏于记叙,也可以偏于发表感想,只要有真情实感,说得清晰、言之有理即可。(二)这个秋天真的有些不一样,因为你步入了中学时代,有了新的老师,认识了一些新同学。相识是人生的缘分,是彼此交往的开始。古人说:“乐莫乐兮新相知。”选取一个你最难忘的相识瞬间,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描述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提示:1、要注意选取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素材来写,可以通过叙写独特的情景和对话,表现“相识瞬间”的情感反应或心理变化。2、要注意记叙的回忆视角,把时间、地点、人物写清楚。也可以在“相识瞬间”的基础上稍作延伸,补叙一下以后的交往。(三)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自由和幸福的港湾。从小到大,家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吧?父母亲人的关爱,一定让你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吧?自拟题目,以生活中真实的故事为背景,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你的亲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1、要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2、可以模仿秋天的怀念写得质朴一些。第二部分:练习巩固一、字词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匿( )笑脸颊( )嫌恶( ) 攥( )着 霎( )时树杈( )攲斜( )荫蔽( ) 拆散( ) 捶打( )n( )杀 宽sh( )do( )告 s( )缩 ju( )别分q( ) tn( )痪 憔cu( ) 寒zhn( )hn( )萏并d( ) 水波ln( )ln( ) x( )x( )叨叨 翻来f( )去 2、下列词语中有3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决别 宽恕 委曲 惊呀 祷告 无端 霎时错别字订正3、根据下列各句意思概括成成语。(1)各自如其所愿,也表示每个人或每件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排。 ( )(2)做事不与别人商量,按自己的意见决定。 ( )(3)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对事情很不重视。 ( )(4)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 ( )(5)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 )二、文学常识填空。1、散步作者是 ,重庆当代作家。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本文选自中国青年报。2、秋天的怀念作者是 ,当代作家。本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3、羚羊木雕作者是 ,著名作家。 4、金色花作者是 (国家) ,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荷叶 母亲作者是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原名 ,主要作品有诗集 、 ,散文集 等,她的散文,委婉、秀丽、清新、自成一荚冬被人称为“冰心体”或“闺秀体”。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选自 ,是中国 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A、散步讲的是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B、羚羊木雕一文揭示了两代人的矛盾冲突,批判了重才轻义的观点,告诫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C、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都是世说新语中的文章,该书的作者是南朝的刘义庆。D、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四、默写1、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2、开轩面场圃, 。 ,还来就菊花。3、 , 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4、 ,随君直到夜郎西。五、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 ,让人 。语文是 ,让人 。语文是 ,让人 。六、读下面两首小诗,按要求答题。 (一) (二) 墙角的花! 空中的鸟! 你孤芳自赏时, 何必和茏里的同伴争噪呢? 天地便小了 你自有你的天地。(1)这两首小诗的作者是 。(2)选择其中一首,作简要评析。七、文言文阅读。(一)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在将军王凝之妻也。1、解释加点的词。(1)寒雪日内集 (2)公欣然曰(3)俄而雪骤 (4)与儿女讲论文义2、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组( )( )A、撒盐空中差可拟/参差不齐 B、俄而雪骤/暴风骤雨 C、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地制宜 D、撒盐空中差可拟/模拟考试 E、未若柳絮因风起/若隐若现3、翻译下列句子。(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 4、理解。(1)兄子胡儿名 ,兄女名 。他们与谢太傅的关系是 。“无奕”指 ,与谢太傅的关系是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地点“_”人物_事件“_”等要素。(3)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4)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你对此有何感受?(5)兄子兄女的对雪的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6)请仿照“撤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格式再写两句。“ 空中差可拟”“未若 ”“ 空中差可拟”“未若 ”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加点的词(1)尊君在不 (2)尊君在不 (3)君与家君期日中 (4)君与家君期日中2、选出加点词不相同的三组( )( )( )A、陈太丘与友期/不期而遇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粗取精 C、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以重任 D、友人惭,下车引之/引经据典 E、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曲求全 F、友人惭,下车引之/引而不发 G、元方入门不顾/顾野有麦场 H、元方入门不顾/三顾茅庐3、翻译(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理解(1)陈太丘与友期中客人发怒的原因是 。(2)客人不守信用的表现是 。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又“_”。(5)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八、记叙文阅读。三代 在交叉路口转弯的时候,我的脚踏车把一位陌生先生的右脚踝碰伤了。本来我可以安全避闪的,当我看到那位先生一手拉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牵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时,我立刻紧急煞车把车头倾向一边,就在这时,他突然急速地跨前一步,自己撞了上来。 我赶紧跳下车,不安地说:“对不起!对不起!”他一边弯下腰按摩脚踝,一边和气地抬起头说:“不怪你,是我自己撞上的是我太多虑了,以为车子如果不会撞上我的小孩,便会撞上我的父亲,于是下意识地上前拦挡。” 在我惊魂未定,讷讷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位先生已牵着小孩和老者慢慢离去,我愣愣地目送他们,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构成一幅感人的画面。我有股搁下车子跟上前去帮助那位先生的冲动。可是,我一直没有那样做我发觉小孩和老者好像那位先生肩上的两头担子,再艰苦他也不肯放下任何一边。1、那位陌生的先生为什么向“我”的自行车撞上来? 2、“我愣愣地目送他们”,“我”为什么发愣?3、试从写作方法和主题等方面比较三代与课文散步的异同,至少比出异同各一点。答案:一、1、njiwzunshchqynchachu 虐恕祷瑟 歧瘫悴战 菡蒂粼粼 絮絮覆2、决诀曲屈呀讶3、(1)各得其所(2)自作主张(3)满不在乎 (4)不可抗拒 (5)絮絮叨叨二、 1、莫怀戚 2、史铁生 3、张之路4、印度 泰戈尔 冰心 谢婉莹 繁星 春水 寄小读者 往事 5、世说新语 南朝宋 刘义庆三、C四、1、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2、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3、曲径通幽处 潭影空人心 4、我寄愁心与明月五、示例:色彩缤纷的花园 留恋忘返;意境深远的油画惊叹不已;旋律优美的音乐听之动容。 六、(1)冰心 (2)A、托物言志,借物抒怀; B、言简意丰,蕴含哲理; C、运用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生动。七、(一)1、(1)家庭聚会 (2)高兴的样子 (3)片刻 (4)此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2、BC(A大致,差不多/不整齐的样子 B骤:急速 C凭借,根据 D拟:比,比拟/模仿。E、比/好象)3、(1)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与家人在一起聚会,他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2)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3)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4、(1)谢朗,谢道韫;叔爷与侄儿女。谢奕,兄弟。(2)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3)从人物的表情上“公大笑乐”,侧面表现作者的褒贬。从对谢道韫的出生和家庭背景的详细介绍正面表现作者的褒贬。(4)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从内集、欣然、大笑乐可看。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5)第二句好。因为形似、神似,有意境。(二)1、(1)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2)通“否”(3)对别人的尊称 (4)对自己父亲的尊称2、A F G A、都是约定;B、离开;除去C、 放弃,丢下;委派;D、拉;引用;E、放弃;迁就F、都是拉(引而不发:拉开弓却不放箭,比喻善于引导或控制。);G、都是(回头);H、看;拜访3、(1)陈太丘不再等候他便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2)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3)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4)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 去拉元方的手,讨好元方,元方径直走入家门,连头都不回头看一下那个人。4、(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期日中,过中不至 (3)无信又无礼(4)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但也要在别人改错的基础上,学会宽容他人。(5)他认识到自己的无礼和无信。(6)C八、1、他为了保护孩子和父亲2、被陌生先生对孩子和父亲强烈的责任感深深地震撼了3、异:角度不同。课文以“我”的角度写对母亲儿子的责任感,主要表现对老去的生命的善待;三代中的“我”只是那位陌生先生对父亲孩子极尽保护责任的见证人。 同:两文都深刻揭示了中年人承前启后的重大历史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