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简介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7464286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合肥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合肥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简介(2001-2005年)合肥居皖之中,襟江带淮,坐落在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北岸,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合肥秦代置县,汉代为知名的商业都会,隋朝至明清时,一直是庐州府府治所在地,史称庐州。历史上人才辈出,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的美誉。 1949年1月,合肥解放建市,并成为安徽省省会。建市之初,建成区面积仅5.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万人。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合肥现辖瑶海、庐阳、蜀山和包河四区和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市域总面积7498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438.2万,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 为适应21世纪初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行政区划调整的需要以及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发挥省会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合肥市于2001年开始对1999年国务院批复的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进行调整,2002年7月,合肥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合肥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规划期限从2001年到2005年。 近期建设规划在维持国务院批复的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城市形态、布局结构及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对合肥市城市规模作了适当调整。规划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合肥市市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个县的16个乡镇辖区,总面积1672.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96平方公里。城市性质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规划到2005年,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2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09.21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4.6平方米。 城镇发展战略是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带动周边地区和县乡经济建设,推动小城镇的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同合肥市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城镇体系,优化市域城镇布局,形成以合肥主城区为中心,店埠、上派、水湖镇为次中心,中心建制镇为基础,主要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轴线,具有放射状、开放型的市域城镇体系,促进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城市总体布局为“多中心、组团式”,中间用田园楔入,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现有城市基础上,城市用地主要向西南方向发展,适当向东发展,有限制地向北方向发展。规划将城市分为5个分区:老城区、东区、北区、西南区、新城区。 老城区位于环城河内侧,用地面积5.9平方公里,规划将老城区内过密的居住人口逐步向外疏散,人口规模控制在11万人。老城区将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和旧城更新改造,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增加绿地、广场和停车场等开敞空间,确保环境质量。随着政务、文化职能的迁出,老城区将逐步转变成为全市的商贸、金融中心。 东区位于南淝河、板桥河左岸,包括新站综合试验区和龙岗工业区。建设用地面积40.5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39万人。其功能主要是城市对外交通的门户,以冶金、化工、轻工、机械为主的工业基地,建设重点是突出新站试验区的商贸区特点,加快综合开发和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划在花冲公园地区建设东区市级副中心。 北区位于南淝河左岸、板桥河右岸,建设用地面积19.7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18万人。本区为全市大型仓储基地,将发展建筑材料、有色冶金、能源等工业企业,利用铁路和公路交通条件,形成城市物资储备流通中心。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和大房郢水库建设,建设庐阳区工业园区,与双凤工业区联动发展。规划在合瓦路与临泉路交口附近建设市级副中心。 西南区位于南淝河、环城河和四里河西岸,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政务文化新区以及董铺岛科研基地等,建设用地面积110.2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105万人;其功能为城市的行政、文化中心和科研教育区,以机械、电子、家电为主的工业基地,建设重点是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积极推进政务文化新区的建设。规划分别在南七里站、西七里塘附近建设市级副中心。 新城区位于312国道大龙段南侧,主要是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城市相对独立的新城区,建设用地面积32.79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27万人,其功能主要为城市的大工业基地和出口基地。致力于发展外向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项目和第三产业,同时加快大学城建设,逐步形成工业、居住、仓储、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发展的综合新区。规划在明珠广场附近建设市级副中心。 规划将结合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居住组团的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设施的规划布局,形成多层次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充分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规划实施“文化强市工程”,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结合政务文化新区建设,加快建设合肥大剧院、音乐厅、博物馆、文物园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合肥作为全国重要的科研基地,规划将推进科教兴市战略,发展教育产业,完善以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中科院合肥分院为主的西南文教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群体规模,健全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培训体系,合理调整中小学、幼托教育体系规划布局,保证教学设施用地。努力打造“学在合肥”的城市品牌。在新城区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新校区,推动高校加快发展,扩大高校的办学规模。 规划还将利用现殡仪馆迁出后的用地建设体育中心,同时在城市的各个分区安排一处规模适当的运动场所,规划建设奥林匹克中心,以满足合肥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和对外形象。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建设以国道、高等级公路、铁路、航运、航空为骨架的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系统,使合肥成为长江中下游和华东地区物流中心和客运中心之一。铁路方面,规划期内完成宁西铁路合肥段、合肥铁路编组站和货运北站建设,使合肥成为有4条铁路通过、5个出口、6个方向的全国区域性铁路交通枢纽;航运方面,完成南淝河航道综合治理,在关镇建设货运港口,在大兴镇河口村建设集装箱码头,扩建大兴镇水铁联运码头,改造铜陵路货场,在分路口附近建设客运港;远期建设江淮运河,直接沟通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航运线;航空方面,完成骆岗机场4E级标准扩建,完善各项航空配套设施,增发国内外航班;公路方面,筹建合肥到黄山、合肥至阜阳高速公路,建成城市的北外环,使合肥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公路主枢纽。 城市道路建设,保持并继续完善以“二环九射”和“五横五纵”为框架的环形放射道路系统,完善以市区公共交通为主体、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客运交通体系和城市各分区内部方格网道路,加强市区公共停车场(库)、广场和步行区的规划建设。远期规划建设新火车站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轻轨快速交通线路和客运换乘枢纽。 城市园林绿化,继续开展城市大环境绿化,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城市生态系统,保持“园林城市”风貌。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以蜀山风景区为依托,南淝河沿岸为风景带,环城公园、二环路、外环路3条环状绿带为主体,形成大、中、小公园均匀分布,敞开式绿地为主,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到2005年,城市绿地面积31.34平方公里,其中公共绿地面积26.94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3.4了平方米。 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人居环境最佳城市”。围绕实施“蓝天白云”和“碧水”工程,加快市区污染企业治理和搬迁工作,做到限期治理,达标排放。采取多种融资渠道,加大基础设施、集中供热设施、重点污染源治理的投入力度。对城市水、气、声及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按不同功能分区确定具体的控制标准。 旅游规划,结合城市大环境绿化和保护历史文化古迹,积极开发市域风景旅游资源,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将合肥市逐步建成具有旅游综合服务能力的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的重要旅游城市。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等人文景观为特征,通过合理开发建设,形成一环两线三区的旅游景点格局,要充实完善环城公园的景点和设施,开辟以包拯和三国故地为主题的游览线,加强蜀山、巢湖、紫蓬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景点建设,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区和旅游景点。 城市供水,城市水源以大别山区的五大水库为主要水源,市郊的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作为调节水库,加强城市水源保护,合理布局市区供水系统,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把合肥建成节水型城市。规划到2005年,平均日供水规模为160万吨,人均日生活用水标准为350升,城市自来水普及率100,县城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建制镇达到70以上。扩建二、三水厂,并结合大房郢水库的建设,筹建六水厂。 城市排水规划,要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管道,确定排水体制;根据地形、水系,合理划分雨水和污水分区,老城区保留雨、污合流系统,其他区域采用雨、污水分流制系统。近期,建成王小郢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日处理能力达30万吨;规划到2005年,再建设望塘、朱砖井等5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03.6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5以上。 电力规划,加强输电、配电网络建设,扩建或新建一批供电设施,建成一个各级电网容量充裕、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安全可靠的电力生产和电源供应系统。预测到2005年,市区供电量为80亿千瓦时,市域电网供电能力为192万千瓦。老城区110千伏线路逐步转入地下电缆;在新火车站站前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城区实现110千伏配电电缆化。 城市燃气实行多气源的方针,以煤气为主,液化气为辅,结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考虑天然气替代煤气,加快城市燃气管网建设。规划到2005年城市燃气普及率90,城市燃气供应居民户数为53万户。 城市供热工程,采取热电联产方式,分区集中供热,提高城市热化率。城市集中供热规划为6个热区,即东热区、西南热区、西北热区、龙岗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区、新城区热区,分区集中供热。扩建安纺热电站,建设南七热电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电站。 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高速化)、个人化。为实理这一目标,规划将对现有的用户网和交换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完成用户数字化改造和用户网的光纤化,加快宽带网的建设,积极发展数字移动通信网。电信规划将加快基础网络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连接国内外的通信枢纽和国际信息港,规划到2005年,城市电话主线普及率及50部/百人,信宅电话120部/百户,移动电话100万部。 围绕建设“数字合肥”这一目标,以“三网融合”为标准,我市还将启动由电信网、广电网、计算机网互联互通的公用互联传输网络建设,建成迅捷、准确、安全、方便、现代化的邮电通讯网络。 大力发展现代邮政业务,建设快速方便的现代化邮政网络。形成中心局、支局和邮政所三级邮政系统。 城市防洪采取“排蓄兼顾,疏防结合”的原则,规划城市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继续综合治理南淝河、四里河、板桥河、二十埠河等河道,加快大房郢水库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加强城市非常泄洪道和水库泄洪区的管理,确保城市安全。 抗震防灾规划,逐步提高城市的综合抗震能力。城市建筑设计按地震基本烈度7度作为工程抗震设防标准。重点建设布局合理、比较先进的地震监测预报,增加避震场地、加强抗震建设。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人民防空规划要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逐步建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人防工程相互协调的体系。采取集中布点、成片开发、均匀分布、覆盖全市、统一修建的原则配建地下空间。新建高层建筑必须建设地下空间,重点建设大型公共场所地下空间。结合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广场、大型基础设施和地下过街道,建设人防指挥自动化综合网络系统等一批人防骨干工程。规划到2005年,人防工事总面积达到75万平方米。 消防规划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完善119火灾报警和消防通讯指挥系统,使消防与城市供电、供水、供气、急救、交通等部门的专线通讯和火场三级通讯组网,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消防站以接到报警5分钟内到达责任区边缘为布置原则,每47公里布置1座消防站。规划建立一个装备直升飞机的航空消防站和一个配备消防艇的水上消防站,形成立体消防体系。 目前,合肥市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四大战略,着力建设全省城郊型农业示范基地、国内外重要的制造加工基地、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和国内重要的旅游、文化和教育基地,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迈进。大房郢水库、宁西铁路合肥段、西气东输等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工程已经开工,政务文化新区正在建设:展望未来,一个经济繁荣,科教发达,开放度高,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园林特色鲜明,投资环境一流、创业环境一流、人居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大城市,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CAD图纸下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