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毕业论文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6950114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浅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浅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录引言1第1 章 会计信息披露概述31.1 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31.2 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3第2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52.1 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52.2 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52.3 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62.4 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6第3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73.1 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技术本身的局限性.73.2 信息提供者有基于各种目的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动因73.3 信息使用人只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83.4 审计监督方面的缺陷83.5 惩处力度比较小83.6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93.7 造假成本远远低于其预期收益93.8 会计人员素质低10第4章 “五粮液公司”案例分析114.1 案例回顾114.2 案例分析11第5章 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145.1完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145.2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分析能力145.3加强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155.4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155.5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处罚力度165.6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65.7增强会计人员素质17结 束 语18参考文献19致 谢20引 言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出现的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如五粮液案、黄光裕案和长虹“财务造假门”事件,在证券和资本市场造成了巨大影响,人们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可信性产生了深深的疑虑,从而引发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信任危机。会计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充分及时,披露对象之间是否公平等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会通过会计信息披露的途径在市场上传播,被市场信息使用者选择采用并进一步影响其决策,既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又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使信息使用者产生不信任感。长此以往,会影响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上市公司及时、真实、充分、公平地向广大投资者披露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信息是上市公司必须履行的义务。从宏观而言,它有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运转,有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从微观而言,从企业外部信息需要者角度来看,它有助于保障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从企业角度看它有助于公司的筹资和降低筹资成本,有助于促进公司自身的发展,从企业经营管理者角度看,有助于落实和考核其经营管理责任。总之,公平、真实、充分、及时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于国家、于企业、于民众都是有重大意义的。2 研究现状通过总结近年来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研究,发现从研究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针对我国目前企业财务信息披露中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对企业信息披露内容新的见解。除了披露传统的财务信息之外还应该披露知识资本信息(尹德强, 2006;刘云涛,2007;杨政,董必荣, 2007);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信息(尹德强, 2006);企业消耗自然资源和对环境的影响(尹德强, 2006;刘武朝,张俊乔, 2007)以及管理会计信息(李翔,冯峥,2007) 。(2)关于企业信息披露方式的选择。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的条件下应该以强制性披露为主。例如一些学者主张在自愿信息披露弱化的条件下进行强制性披露以减少信息欺诈(何进日,武丽, 2006);另一些学者认为我国也应该借鉴美国预测性财务信息披露相关的制度,大胆推行强制性与自愿性披露相结合侧重强制性披露的财务信息预测制度(吴霏雨2007;田瑞2007) 。但也有些学者认为企业之所以披露财务信息并非是法律强制的结果,而是为了取得利益相关者投入的资源,出于自愿性披露(王竹泉, 2006) 。一些学者还通过研究金字塔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发现,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越大,终极控制权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程度就越低(马忠,吴翔宇, 2007) 。(3)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时间的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及时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公司的哪些信息会推迟公布,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推迟公布信息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什么影响。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巫升柱、王建玲、乔旭东研究表明,盈利公司比亏损公司更及时的公布其年度报告,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公司也较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更及时的披露去年度报告。证实了存在“好消息早,坏消息晚”的披露基本规律。而朱晓婷、杨世忠研究发现早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反应强于晚披露上市公司。唐跃军、薛红志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组合动机和信息操作行为,一季度季报披露的时间选择可能关键取决于上半年报和一季度披露的“好消息”或“坏消息”带来的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的组合和权衡。3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本文主要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了解,并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文章的主要创新点是通过对五粮液公司的案例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第1章 会计信息披露概述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的聚集地,信息尤其是会计信息是必不可少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都需要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投资和决策,从而使证券价格反映企业的价值。因此,系统、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保证,信息披露制度是构筑证券市场的基石。1.1 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会计信息披露一般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及其他披露文件,向广大投资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披露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动的货币信息以及有利于理解、分析利用上述信息的相关非货币信息。1.2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1.2.1 充分保护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在证券市场上,信息是联系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纽带。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的公开披露则是股东、潜在股东、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等获得信息的唯一渠道。因此,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能够使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掌握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防止少数人通过非正常渠道取得垄断信息而牟取不正当的利益,保证广大股东及潜在投资者等能够公平的获得真实、充分的信息,为他们进行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使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的实现。1.2.2保障证券市场正常秩序,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有效建立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使证券市场在良好的秩序下运行。健全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投资者做出购买、持有或转让的投资决策,并且能够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向,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国家通过证券市场了解社会资源的配置情况提供依据。1.2.3落实公司经营管理责任,为股东和社会带来最大利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一方面有助于将公司各种经营活动置于社会公众的公开监督之下,保证公司经营的合法性、有效性;其次可以给管理当局提供资源的控制信息或报告资源的保管和核算工作责任成果的信息,切实保障公司所控制资源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最终,有助于评价、落实公司管理当局履行股东、债权人及全社会所赋予的经营管理责任,切实保护公司资源的安全无损,并使之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为股东和社会带来最大的利益。第2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我国证券市场自90年代初期起步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上市公司已经逐渐步入规范的公开披露信息的轨道。尽管我国政府已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状况,但是,目前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仍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不仅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更阻碍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竞争,危害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2.1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会计信息披露不具有真实性,这是当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最为严重和危害最大的问题,也是造成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披露不实。某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常常利用其绝对的控制地位,改变资金用途时,不征求其他股东的意见,不履行公告义务,任意侵犯小股东利益。披露具有误导性的信息。有的上市公司为本身的利益和解救被套的“庄家”,编造失实的业绩,散布能够影响股价的虚假消息,误导广大的中小投资者。盈利预测弄虚作假。对证券市场的参与各方而言,盈利预测是一个引导投资行为的重要信号。然而,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许多上市公司恶意操纵盈利预测,毫无科学根据地主观预测,使盈利预测值和实际实现的利润值相去甚远,盈利预测不但没有正确引导投资行为,反而成为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信息噪音。2.2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在股票市场上,如果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缺乏及时性,就会给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创造机会,从而使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目前,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中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中期报告,应于每个会计年度的前6个月结束后,60日内编制完成,年度报告应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120日内完成。但是这一规定给上市公司提供了宽松时间。在这么长的一个期间里,很容易造成一些不合理的内幕交易,并使投资者不能及时得到有关信息。特别是对小投资者来说,更会加剧他们投资的风险和投资的危机。由于股市监管机构往往难以准确确定一些重大事件到底什么时间发生,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公司就可能根据自身利益需要而自行选择时机披露重大事件,而不是及时披露,从而降低了相关信息及其他信息的及时性,直接影响到众多投资者的切身利益。2.3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主要是对关联企业间的交易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对企业财务指标的揭示不够充分;对企业资金的投资去向及利润构成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对一些重要事项的披露不够充分,特别是对自身不利的因素企业一般不予披露,如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及变化情况等都披露的不充分。还有一些公司借保护商业秘密为由,故意隐瞒重要企业会计信息,比如担保信息、诉讼信息等。2.4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财务会计制度作为指导上市公司进行会计处理的规范,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但在现实中,一方面,由于监督措施不力,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局部利益而在会计处理上“各尽所需”,主要表现在:部分公司逾期进行业绩预告或变更业绩预告类型。这一方面表明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说明注册会计师守法意识和风险意识有待增强。年报摘要的编制不规范。部分公司年报摘要的编制敷衍了事。有的摘要遗漏重要的内容,有的公司摘要却完全照搬年报正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披露流于形式,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恰当的评价。一些公司一方面存在大股东非正常占用资金等不良现状,一方面却不在治理结构中解释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一些公司以定期报告代替临时报告。有些金额巨大,需经股东大会审批的交易,不少公司既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也未履行相关审批程序。第3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利益驱动节的因素,也有制度缺陷的影响,同时还存在道德层面的问题。我国处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在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外部监督机制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中国上市公司在会计披露方面的问题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3.1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技术本身的局限性 虽然近些年已相继制订或修订了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但由于这些法律法规是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往往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这就使得会计人员在处理新的经济业务时。常常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此外这些法律法规还存在某些内容空泛,又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造成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差,客观上也容易使会计核算产生一定的随意性,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如会计准则中的重要性原则和重要事项的规定,没有从质和量的方面对重要性进行说明;对应收帐款只规定可以计提坏帐准备,什么情况下应计提坏帐准备,但什么情况下可直接转销没有做出说明。3.2信息提供者有基于各种目的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动因3.2.1企业利益企业利益是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处在首要地位。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 3.2.2个人利益企业负责人依靠权利影响或迫使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的会计人员未能恪守应有的职业道德,不能坚持原则、正确履行职责,弄虚作假,忘记了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甚至为了私利知法犯法,与领导共同作弊。并由此获得薪金、升迁等利益,也在相当程度上使会计信息真实性失去了保障。 3.3 信息使用人只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从企业债权人的角度来看,目前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为了关注债权能否按期收回,它们也应要求企业出具真实的会计信息以便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能尽早采取对策。但是一旦涉及到银行的利益问题,就不一定所有的银行都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了。我国大部分的银行是国有银行,接受贷款的企业也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在贷款发放前银行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还有所要求,但是贷款发放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了。 从企业的股东来分析。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毋庸置疑的最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的,因为他们与企业的产权关系最为明晰,且其利益相关性最大。但目前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稳定的情况所致。投资与投机并存且后者占的比重较大,尤其以赚取短期差价为目的的“股民”为众,而真正愿意以“股东”身份出现的长期投资者却为数比较少,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对于广大股民来说并不是十分重要,他们所关心的是会计信息是否会令股价上升,因为这才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3.4审计监督方面的缺陷我国审计制度早已建立,而且证监会从集中统一规范市场管理的目标出发,经审查专门确认了一批具有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然而,从我国整个注册会计师队伍来分析,无论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还是审计工作的质量,都与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规范管理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与信息披露要求不相适应,已经成为近年公众议论的对象甚至众矢之的。例如,针对含糊其辞的审计报告,有人撰文质问注册会计师的“查账说明”说明了什么。此外,最令人担忧的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过程中严重失职或弄虚作假。3.5惩处力度比较小虽然我国证券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初具规模, 但法规制度不相协调,法规实施不配套。每年逢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高峰时,每天有大量的信息披露出来,虚假信息被发现揭露的概率很小,即使被揭露出来,处罚的力度往往也不够大,使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我国现已实施的相关法规,有关惩处造假的规定过轻过宽,比如证券法规定对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当局行政罚款的幅度为30 万元60 万元, 这些罚款与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当局所获取的非法利益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另外,现行的法律条文多使用“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等词语,缺乏具体判定标准,具体执行起来不具有可操作性。还有一些条文只是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却没有“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这类条文的规定,不仅威慑力不足,而且明示了造假行为预期“成本”的上限。这样只要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行为可能获得的不义之财, 造假者就有博弈的理由和冲动。对于证券中介机构,主要处罚为罚款、暂停执业、吊销资格或刑事处罚, 但由于还没有严格的民事赔偿制度, 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证券中介机构参与造假的侥幸心理和冒险性,从而造成披露信息的虚假性。3.6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已引起了我国会计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内部治理结构不善引发的信息披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股独大导致内部人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必然难以保障公司信息披露兼顾各方相关者利益,而是满足、体现大股东的意志。此外,内部人控制使得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博弈失衡,信息披露极不规范,内部人对于信息的内容、质量、发表时间等方面可进行全方位控制,内部审计走形式,公司缺乏或不执行内部信息管理制度,公司内部也存在某种形式的信息不对称性;弱式有效的资本市场减弱了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即所有公开可获得信息不能立即地、无偏见地为所有投资者获悉,或者是投资者没有能对公开可获得信息立即地、无偏见地作出反应,从而不能使股价作出正确反应,进而无法正确体现上市公司治理的好坏。监事会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独立董事不独立,未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对高层管理者的激励不合理。3.7造假成本远远低于其预期收益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来说,造假成本主要由造假被发现的概率、发现后被处罚的金额以及为了掩盖造假而支付给事务所的金额决定。当前,我国证券监管部门目前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来打击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造假,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少之又少,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即使会计造假被发现了,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有限的。而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个人的特别报酬(指上市公司因会计造假而多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和支付给注册会计师个人的费用)与造假收益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成本是微不足道的,因而往往被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管理层忽略不计。3.8会计人员素质低会计人员的素质低主要从发下几个方面体现:部分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在物质利益驱使下,采取各种手段伪造、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会计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知识贫乏,尤其是对会计制度更新不能适时学习,致使财务数据混乱,无法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部分会计人员,屈从领导压力,或受利益驱使,放弃职守,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违反财经法纪,做假账、设账外账和“小金库”,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虚报浮夸,粉饰业绩,隐瞒收入,逃避税收,谋求私利。第4章 “五粮液公司”案例分析4.1 案例回顾“五粮液”事件的起因是由于投资者查阅并信赖“五粮液”公开披露的2006年度、2007年度的年报信息(该年报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购买了“五粮液”的股票,购买股票后投资者产生了巨额亏损,因此投资者对“五粮液”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产生了怀疑,并要求五粮液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依法进行赔偿。 2009年7月证监会对“五粮液”进行立案调查。调查结果发现,2007年度“五粮液”控股子公司四川省宜宾五粮液供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实际为72.5亿元,而“五粮液”在其2007年年报中,披露该子公司的主营业务收人为82.5亿元,合并报表后的主营业务收人为73.28亿元,导致财务报表中披露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与实际数据相差10亿元;另外“五粮液”存放于中科证券的保证金损失8300万元,“五粮液”与成都溢智塑胶有限公司伙同炒股损失5500万元,两笔投资损失均未在会计报表中如实披露。证监会审理后做出的结论是五粮液“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证券投资行为及较大投资损失、未如实披露重大证券投资损失、披露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存在差错。” 4.2 案例分析五粮液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同时人们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可信性产生了深深的疑虑,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4.2.1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1.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表1数据显示,虽然2001到2008年,“五粮液”股权结构因股权分置改革发生了一定变化,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始终保持绝对控股地位。第一大股东在2001年是宜宾市国有资产管理局,2002年到2008年是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有所变化,但最终实际控制人始终是宜宾市政府,呈现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特征,第2到第10大股东持股比例比较小,这种股权结构决定其股东大会以国有股股东为控股股东、其他股东为陪衬的格局。表1:“五粮液”2001-2008年的股权结构邱龙广,李晓凤.从公司治理角度探讨五粮液信息披露三宗罪J.商业会计,2010年4月第7期年份第一大股东第2-10大股 社会公众等股东性质 持股比例东总持股比例 持股比例2001 宜宾市国有资产管理局 71.83%2.61%25.56%2002 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71.83%2.88% 25.32%2003 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71.83%2.63%25.57%2004 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71.83%3.18%25.02%2005 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71.83%4.12%24.08%2006 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67.04%5.54%27.42%2007 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67.04%3.31%29.65%2008 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56.07%5.58%38.35%2.董事会缺乏独立性 五粮液在 2001年、2002年董事会里没有独立董事,在2003年到2006年,独立董事的人数仅为2人;执行董事均是最终实际控股股东指定的代表,没有其他股东的代表进入董事会;董事会下实质上未设各个专业委员会。所以“五粮液”董事会缺乏独立性 ,并不代表整个公司及所有股东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而是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4.2.2注册会计师未尽其责为“五粮液”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事件中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意味着“五粮液”提供的会计报表数据不存在重大错报问题,会计报表信息是公允可信的。但“五粮液”公司的会计报表却存在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错报,且这一问题通过会计报表的比较分析等常规审计程序应能查出,但注册会计师却未查出,在“五粮液”事件中我们注意到,签字注册会计师已多年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连续审计,我们不得不怀疑注册会计师是出于某种目的或利益与被审计单位联合起来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严重失职,导致“五粮液”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着严重的错报。4.2.3会计人员失职“五粮液”的会计报表来源于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其会计部门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责任人。会计部门的责任是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真实、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并准确无误地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记录,按规定定期编制有关会计报表并对外公布,会计部门应保证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通俗地说,会计部门应保证会计报表中反映的经济信息是真实、公允的,不存在虚报、瞒报、有意舞弊等违规违纪的行为。 在“五粮液”事件中,对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的差额,证监会查证的结论是会计录入错误。这一差错产生在会计计量和记录环节,属于会计报表编制人员工作差错造成的会计信息披露失真。 4.2.4治理层监督不严经济活动从发生到形成会计信息,为了保证其真实性,除会计人员应根据真实的经济活动进行及时核算记录外,还要求单位进行内部的稽核检查。“五粮液”是一家上市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公允,“五粮液”的治理层(一般是指董事会、监事会等)对于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过程负有监督职责。但治理层对于主营业务录入差错10亿元未及时发现,负有监督不严的责任。特别是在“五粮液”的对外投资损失方面,金额巨大且未在会计报表中如实披露,这一问题应属于“五粮液”治理层有意瞒报。因为会计部门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进行会计核算和记录,而“五粮液”存放于中科证券的保证金损失8300万元,“五粮液”与成都溢智塑胶有限公司炒股损失5500万元,只有高层管理人员清楚其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会计部门并未取得该业务相关的原始凭证,无法及时进行会计记录和核算,以至造成长期以“其他货币资金”挂账的假象,所以对于未在会计报表中如实披露的对外投资。“五粮液”治理层违反了被审计单位应如实披露会计信息的规定,隐瞒了对外投资损失,治理层应依法承担虚假陈述责任,并对由此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五粮液”事件提醒我们,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毒瘤,要想从根源上去除,需要会计人员、管理层、治理层、审计人员及其他管理机构共同努力,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才能真实反映经济活动的运行情况,才能为国家的宏观经济建设提供真实可靠的经济数据。第5章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如此多的问题,其原因既有上市公司自身的内部因素,也有制度环境的外部因素。因此,为了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模式,才能使证券市场健康稳妥地运行。 5.1完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 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证券立法体系。尽快完善我国的证券法、公司法、会计法、刑法和民法通则,使投资者的索赔有法可依,加大对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违反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处罚力度,增加违规成本,进一步树立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权威性。(2)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规范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和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会计尤其是证券市场迫切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一整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准则体系,以全面提升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新形势下国内外投资者的需求。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该从市场化的原则出发,遵循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从整体性、相对前瞻性、发展和稳定性的角度入手,在具体形式和功能上还可以适当考虑中国特色,但应避免为强调中国特色而使得某些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整体理论基础相矛盾。(3)会计信息披露规则体系 。证监会制订的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在披露内容上应加强与会计准则的配合,确保证监会制定的披露内容规定与会计准则中有关披露内容规定接轨。(4)审计准则体系。完善己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后续教育基本准则,以尽快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5.2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分析能力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积极参与者,是构成证券市场的主体。加强投资者教育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杜绝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有效途径。提高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知识水平,使他们明确自己的权益和责任,增强防范投资风险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使其逐步走上理性投资之路。5.3加强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发挥社会力量是否遵守了道德标准,要靠社会舆论和公众的评价,而不仅仅是法院和政府认定。没有舆论支持的道德标准,只是纸面上的道德标准。目前对于信息披露不实的舆论谴责已经给企业、会计师和审计师造成一定的压力,但这种谴责大多是针对整体而非具体企业,多数是学术性、政策性的而非实用性的。我们还缺乏评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环境、社会力量和动力机制。从有关会计诚信现状来看,加快建立社会信用监督体系,是我国目前迫切要完成的大事。规模先进的信息数据库将记录着大量企业与个人的资金往来与商品交易的种种资料,可以提供客户查询,一旦有不良信用的记录,在工商注册、银行贷款、消费贷款、个人信用卡服务以及人才聘用等,将受到制约。相反,为鼓励获得守信等级高的企业将可优先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或为其提供高额度的贷款。一些专家还建议,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国现实情况,制订可实际操作的信用法。从有关会计的政府监管来看,需要解决监管的责任问题。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就是要解决防止信息披露造假,惩处会计信息披露造假,以及严格执法问题。政府应建立一支强有效的监管队伍,加强对企业不诚信行为的监督管理,促使其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5.4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与注册会计师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注册会计师监管有力,不仅有关公司法律、法规得到贯彻落实,还能有效抑制某些公司利用财务报表进行利润操纵行为。(1)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注会行业目前总体执业质量不高,行业自律性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加强注会行业监管,制止弄虚作假仍是行业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中心任务。因此,应尽快制定注册会计师监管的工作规则及有关惩戒办法,建立对监管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于已经发现注册会计师舞弊、欺诈、推定欺诈等行为,除了应让其接受法律的制裁以外,注册会计师协会还应加大处罚力度,把这些害群之马清理出注册会计师行业。惟有如此,才能将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质量意识真正落到实处。(2)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机制。上市公司应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以增强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业务涉足过深的现状。必须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向被审企业提供除外部审计外的其他业务,包括管理和会计咨询业务;实行上市公司审计轮换制。每隔几年强制性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以免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过于亲密而丧失独立性。 (3)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法颁布已近十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应对注册会计师法作适当的修改,并尽快出台注册会计师法实施条例。 5.5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处罚力度 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的法律环境,防范和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就必须运用法律武器,增加执法和司法的投入。(1)加大惩罚力度。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不仅要其付出倾家荡产、声名狼藉的代价,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坐牢,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同时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 (2)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无论是公司(投资者或经营者)、律师,还是评估师、会计师,只要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起诉讼。 (3)实行市场退出机制。我国要尽快构建有效的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自身就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失信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只有这样的惩罚才是真正起到震慑作用。5.6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用来协调与平衡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害关系和行为的法律、文化、惯例和制度安排的总称。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联系并规范股东、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权利和义务分配,以及与此有关的聘选、监督等问题的制度框架。1.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对大股东不具有任何制衡的作用,难以通过“用手投票”对公司治理和监督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对公司的控制力几乎为零,一定要改变这种股权结构,形成股权制衡的股权结构,遏制大股东的操纵行为。2.优化经理人激励机制建设我国以单一的利润指标作为评价经理人业绩的考核指标使得经理人进行短期的逐利行为,导致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而长期业绩激励(如股权激励)则可以克服此情况。不过长期业绩激励由于其是一种预期,并且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不是管理人员可以控制的,从而出现激励效用不大的问题。故应该在我国上市公司大力推行长短期激励相结合的经理人激励机制。3.继续推行和优化独立董事制度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并未起到预期的监督作用,独立董事的作用类似于中介机构的职能:给予独立董事必要的行使职权的条件。公司应当保证独立董事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权,必须给以独立董事良好的工作条件,包括行使职权所需的经费,另外建立必要的独立董事责任制度,以降低独立董事正常履行职责时可能引起的风险。强化监管,使独立董事名副其实。独立董事的选择聘用有一整套规范的程序,决不能敷衍,特别是在开始实施阶段,更应坚持宁缺毋滥。独立董事的提名、选举和更换,都应当依法规范地进行,避免形成“一轰而上”的问题。调整董事会功能,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减少董事会与高层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提倡上市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增加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的比例。建立董事会的内部专职委员会,包括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与提名委员会等,并在各种专职委员会内部合理配置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与独立董事的比例,以强化董事会的执行功能。5.7增强会计人员素质市场经济发展给财会工作增添了新情况和新问题,财会人员素质愈发重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本领,提高贯彻执行政策的水平,可以采取定期培训考核制度,职称晋级与待遇挂钩制度等等,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适应会主核算要求。其次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建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诚信原则、诚信品质,从而建立起防范虚假财务信息的第一道防线。结束语我国证券市场自90年代初期起步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上市公司已经逐渐步入规范的公开披露信息的轨道。尽管我国政府已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但是,目前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仍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不仅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更阻碍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竞争,危害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现象不难发现,政府功能的失灵、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丧失以及不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是主要原因。首先,由于各方面政府监管机构监管功能的不足,以及地方政府片面强调地方利益,造成了信息披露违规现象的横行。其次,注册会计师出于个人利益等方面的考虑,导致独立性的丧失,同样给违规公司有机可乘。此外,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掌有实权的监督机构,造成公司管理层在会计信息披露上缺乏内部监督,以致任意披露和虚假披露,所有这些都是造成形形色色信息披露违规现象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股东、债务人,还是政府、监管机构,都需要更为透明、公开、准确的会计信息披露。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恰当的法律法规安排、政府职能的转变、独立审计功能的加强,以及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最大程度的减少这种违规现象的发生,确保外部投资者获得准确的会计信息,国家经济顺利、平稳的运行。参考文献1 王林芳.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J.山西财政税务学校学报,2005年2 王树喜.上市公司会计信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8年 3 毛志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化J.经济学动态,2008年4 田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升J.当代财经,2009年 5 徐玲.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6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学术期刊网.7 邱龙广,李晓凤.从公司治理角度探讨五粮液信息披露三宗罪J.商业会计,2010年4月第7期8 王德禄,刘铭源.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及其治理对策J.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 ,2009年3月9 汤卫忠.对现阶段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8年10 韩丽卿.浅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企业,2008年11 王海燕.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J.财会研究,2008年12 柴腾飞,文桂江.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年13 郑林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分析J科技信息,2007年14 王世海,施玖芳.五粮液事件会计信息失真案的原因及责任J.商业会计,2010年第11期15 陈淑芳.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16 陆正飞,姜国华.会计信息与证券投资实证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7 毛爱武.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成因分析及时策J财会探析,2007年18 李俊林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中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致 谢又是一年夏草萋萋,两年的大学生涯转瞬即逝,回首这段短暂而难忘的时光,感慨良多。在平顶山学院的求学生涯中,众多师长、朋友和同学在各个方面给了我无私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使我倍感生命之温暖、知识之无际和情谊之珍贵,是你们给我的人生带来无穷乐趣和新知,使我能够健康地成长。借此论文定稿之际,向你们致以我最崇高的谢意!我首先要向我的论文指导老师 表示深深的谢意!张老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平易近人,从论文的选题、组织、方法研究到资料搜集、论文写作的全过程无不凝聚着张老师的心血,特别在论文规范,语言的严谨,论证充分合理等方面给予我耐心的指导和细心的沟通,在此谨向张老师致以最衷心的谢意!我还要感谢两年来为我授课的所有老师,各位恩师春风化雨般的谆谆教诲、无微不至的帮助,渊博的学识,不仅使我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更让我懂得了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克服困难,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如何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绽放耀眼的青春,这些学生将会刻骨铭心,没齿难忘!在此谨向各位恩师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感谢朝夕相处的同学、朋友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风霜雪雨中陪我共同迎接黎明,茫然失落时为我指明方向,这份友情将是我一生珍视的宝贵财富!感谢家人和亲友对我求学的支持和帮助,在我的身后你们是我最最坚强的壁垒,你们的默默奉献和始终如一的关怀是我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你们让我懂得什么叫亲情,你们让我懂得如何学会爱和被爱,虽然你们用最朴实的行动,最为简单的语言来证明对我的爱,但那却是我心中最美的太阳!总之,对所有给予过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 2010年11月25日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任务书类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