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三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指辅导教师对受辅导学生的认知方面与思维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A.宣泄技术B.关注技术C.面质技术D.探讨技术2生理发展处于()阶段的动物只能对单一的刺激形成反射,即只能把单一性的刺激作为信号。A.知觉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阶段D.思维萌芽阶段3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4声音的质量特征称为()。A.音强B.音高C.音色D.音波5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形式主要有类别群集、联想群集和()。A 个体群集B.主观组织C 接近联想D.客观组织6先有一个目标( 目的 ) ,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 )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7认知资源理论是由()提出的。A.谢夫林B,布鲁德本特C.特瑞斯曼D.卡尼曼8 .情绪所反映的是()。A.客观事务的本质属性B.客观事务的外部现象C.客观事务间的关系D.客观事务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9 ( ) 是指一个人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A.性格的理智特征B.性格的情绪特征C.性格的意志特征D.性格的静态特征10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正性偏差D.刻板效应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依据教师教育活动目标、内容、方式和层次的不同,把教师职业技能分为( ) 。A.教学设计技能B.教学语言技能C.教学监控技能D.教学研究技能E.教学监督技能2产前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包括() 。A.生育年龄B.孕期营养C.胎教D.母亲的情绪E.孕期环境3中学生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 。A.认知因素B.人格因素C.人际关系D.学校因素E.环境因素4 中学生的观察力具体表现为( ) 。A.目的性强B.准确迅速C.长期坚持D.认真刻苦E.正确理解5遗忘的原因有() 。A.衰退说B.遗忘说C.干扰说D.压抑说E.提取失败说6推理的正确性除了受前提的真实性和是否符合逻辑规则的影响外,还受()因素的影响。A.推理材料的性质B.推理材料的数量C.前提气氛效应D.推理时的情景E.赌徒谬论7催眠状态是一种() 。A.特殊的意识状态B.意识恍惚状态C.睡眠状态D.可控制的意识状态E.自动化的意识状态8注意的品质有()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E.无意注意9应对的特征有() 。A.情境性B.过程性C.策略性D.反应性E.中介调节性10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有( ) 。A.强化原则B.联想原则C.社会交换原则D.连接原则E.社会交往原则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及其规律的科学。2中学阶段个体性机能开始成熟,出现 。3 1970 年加涅把学习分为8 个层次水平,分别是信号学习、刺激反映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4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人只能感觉到其中一个声音的现象叫 。5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称为 。6消极的幻想是完全脱离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毫无实现可能的幻想,一般称为 。7 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的保持在某一活动对象或活动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8具有感染性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是 。9健康人格是具有 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10 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交往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3简述智力技能的形成。4简述知觉的种类。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 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论述如何利用需要层次理论开展品德问题生(品德有问题的学生)的教育工作2试述中学生药物成瘾的治疗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 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请分析案例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做总结。1 基本情况:小丽,女, 18 岁,高三,智商正常。出生后,由于祖父母存有的重男轻女思想,父妻之间思想、个性和脾气的不合,家庭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导致家庭的解体。三岁时,尚无记忆的她经常受到父母打架吵骂声的侵袭和惊吓,五岁时便跟随母亲开始经历离异单亲家庭的生活。离异后的母亲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一方面,在生活上对孩子百般依顺,那怕是力所能及的小事,如穿衣结带,学习用品整理都由母亲包办。长此以来,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极差。离异后的母亲心里充满矛盾,一旦遇到烦脑则把一腔怨恨倾倒在孩子身上。在成长过程中,情感世界是复杂的,经历过呵护和伤害,受宠和被冷落这些矛盾心理的冲突体验,为她焦虑过度的心理形成产生着潜在的影响。初中阶段,生理上的发育使她变得内向、自我封闭。特殊的家庭结构状况,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缺乏,又使她显得过于自卑。繁重的学习,频繁的考试,考试后每次成绩的揭榜公布,初三大量的作业量,中考前白炽化的模拟考试使焦虑症一次一次变得严重。在心理上,她感到惶惶不安,时常感到害怕和焦急,担心成绩的跌落和考试失败。在学校的竞争中自信心被削弱,耐挫能力降低,时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在集体中表现自己。有时想逃避一些特定的环境,考试时怕到学校,取得不好成绩不愿回家,回避老师、同学和家长。在生理上,每次焦虑过度则感到胸闷、眩晕、呼吸、心跳加快、虚汗、不思进食,严重时还会头痛、昏晕、呼吸急促、心动过速、面色潮红、尿频尿急、月经不适和痛经、腹泻、恶心。晚间失眠,恶梦,梦中惊醒后惧怕,行为上手足无措,或出现机械性反复动作,自言自语,严重时还会哭笑失常。2基本情况:小红,女, 15 岁,初二,智商正常。年前,决心减肥,每顿仅吃几口饭,谁知不久一见到食物就想吐,连喝口水都会感到腹部胀痛,体重仅有30 来斤。骨瘦如柴的她在父母带领着四处求医。上初一时,学习用功,成绩也很优秀,平时不太爱说话,是个内向的女孩。半年前小婷一次去大姨家串门,大姨无心说她好像长胖了些。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自己要求一向很高的小婷从此下定决心以节食开始减肥。起初是强迫自己只吃几口饭,以吃菜为主,不料到了后来,进食量越来越少,甚至见到食物就想吐,有时喝口水都会觉得腹部胀痛,体重虽直线下降,胳膊细得和麻秆一样,同时开始伴有心慌、进食肚胀、无力等各种症状。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C 4.C 5. B 6.C 7.D 8.D 9.B 10.A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ABCE 4.ABCE 5.ACDE 6.ACE 7.AB 8.ABCD 9.ABCDE 10.ACD三、填空题1. 心理现象2. 第二性征3. 辨别学习4. 声音的掩蔽5. 遗觉象6. 空想7. 注意稳定性8. 心境9. 积极倾向性10. 人际吸引四、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答 :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中主要有:(一)实验法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心理学的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中,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借助于一定的仪器,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试验法,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做适当控制,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二)测验法测试法就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三)调查法 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书面调查法即问卷法,是通过被试书面回答的方式以研究其心理现象的方法。口头调查法即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试交谈的方式以了解其心理特点的方法。(四)临床法 临床法是通过谈话,观察个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系统地、综合性地描述心理现象的方法。(五)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某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他的某种心理现象和行为因素的方法。2. 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答:( 1 )初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共存。 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2)由于高中生认知能力、意识水平的提高,其情绪体验呈如下特点:情绪的延续性。情绪的丰富性。情绪的特异性。3. 简述智力技能的形成。智力技能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 一是活动的定向阶段。这是智力活动的准备阶段。在该阶段学生要了解熟悉活动的任务,知道做什么和怎么 做,在头脑中构成活动本身和结果的表象,对活动进行定向。二是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物质活动是指运用实物进行的活动,物质化活动是指运用实物的代替物进 行的活动。三是有声言语阶段。有声言语是一种外部言语,它是一种扩展的、出声的言语。本阶段要求学生离开物质或 物质化的客体,以有声言语对活动的程序作精细的陈述,使智力活动向不直接依赖实物的出声言语过渡。四是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本阶段的特点在于智力活动的完成是以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来进行的,即只看到嘴 动听不到声音,如学生心算。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这是智力技能完成的最后阶段,本阶段的特点是智力技能的结构成为压缩和自动化 的形态,以内部简化的言语形式完成认知活动。4. 简述知觉的种类。答: (1)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在头脑中的反映。空间知觉是一种较复杂的知觉,需要人的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分析器的联合活动来实现。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 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等。1. 形状知觉。形状知觉个体对物体各部分的排列组合的放映。2. 大小知觉。大小知觉指对物体长短、面积和体积大小的知觉。3. 深度知觉。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活立体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活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放映,他能使人们对距离进行估计。(2)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发展的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 估量、对时间的预测。时间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3) 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指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运动知觉包括两种类型:1. 真动知觉。真动知觉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连续地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的知觉2. 似动知觉。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4) 错觉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1 错觉的种类。 错觉的种类很多, 研究得最多的是几何图形错觉(1) 缪勒一莱尔错觉( 2 )艾宾浩斯错觉(3) 庞佐错觉( 4 )厄任斯坦错觉(5 )黑灵错觉( 6 )菲克错觉( 7 )冯特错觉(8)波根多夫错觉五、论述题1论述如何利用需要层次理论开展品德问题生(品德有问题的学生)的教育工作品德问题生(品德有问题的学生)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 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即生理、安全、社交(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需要。上述五种需要,以层次形式依次从低级到高级排列,可表示成金字塔形 。 一般来说,只有当某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之后,其上一级需要才能转为强势需要。品德问题生(品德有问题的学生)指的是思想、道德行为不符合规范,在学校经常违反校纪、校规,在社会上不能很好地遵守公共秩序影响他人利益的学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品德问题生(品德有问题的学生)的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实际应用时,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这里本人试图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品德问题生(品德有问题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困窘的学生,即低级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学生。只有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之后,学校教育才可能有效。二、胆怯的学生,即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不能及时地帮助他们解除威胁,他们可能由于胆怯而妥协,顺从别人的意志,做出违心的事情。对于这种学生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小事教育起,让他们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懂得控制、延迟、放弃自己的要求,能够忍受挫折,如此他们才可能获得健康发展。3、 孤独的学生,即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学生。 爱的需要包括给别人的爱和接受别人的爱。只有在充满感情、理解和平等的氛围中进行人与人的交往、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才能获得满足。4、 失望的学生,即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学生。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别人的高度评价,希望自尊自重和为他人所尊重。”学生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实践证明他们更需要别人的尊重。教师、家长对此类学生不能有偏见,不能歧视,不能讽刺挖苦,而是要特殊问题特殊解决,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寻找他们的积极因素、闪光点并及时表扬肯定,这对于品德问题生(品德有问题的学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可能就是他们转变的契机。5、 玩世不恭的学生,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学生。 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指使人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说成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它是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的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学生一般是成绩好,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在学生中有号召力的学生。教师应该努力培养这样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把那些玩世不恭的学生转变过来,引导他们为班级、为学校、为社会服务。在品德行为、学习生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了解中学品德问题生(品德有问题的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教育学生时有的放矢,懂得需要层次理论在品德问题生(品德有问题的学生)转化中的价值,懂得按人的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人的价值的规律来培养学生,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自我实现的人。2. 试述中学生药物成瘾的治疗药物成瘾又称药瘾,是指对药物强烈的渴求。病人为了谋求服药后的精神效应以及避免断药而产生的痛苦,强制性地长期慢性或周期性地服用。因这种病人渴求瘾药的意向非常强烈,一般很难自动戒药,因此应住院进行治疗,并杜绝一切获取瘾药可乘之机。这是保证治疗见效的关键。一、支持性心理治疗。病人大多意志薄弱,对治疗缺乏信心。必须经常鼓励和支持病人坚持治疗,鼓励病人参加各项文体活动,转移其对瘾药的注意力。出院后应坚持门诊观察两年,预防复发。二 、需要反复治疗,以增加两次复发的间隔时间,减少其强度,直到实现操守。通过对个体“量体裁衣”的治疗,患有药物成瘾疾病的人是能够康复和过上富有成效的生活的。三、药物及行为治疗。戒瘾过程中常见病人有失眠、焦虑等情绪反应。此时宜采用不成瘾镇静剂,如安他乐、小量奋乃静、氯丙嗪或泰尔登等。焦虑反应明显时,可适当用抗焦虑药物,如舒乐安定、安定等。不论是单独进行还是结合起来进行,都是整体治疗过程的方面,往往都要从脱毒开始,接下来是治疗和预防复发。在开始治疗时,缓解戒断症状很重要;预防复发对于保持治疗效果是必要的。四、认知行为疗法:它的目的是帮助病人认识,避免和应对那些对于他们是最有可能滥用药物的情境。多维家庭治疗:它处理的是对青少年药物滥用模式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多维家庭治疗是专为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设计的。动机面谈:个人已做好了准备,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并进入治疗,动机面谈是“趁热打铁”。 激励刺激(权变管理):即用正面强化,以鼓励戒断操守。六、案例分析答案1、答:(一)原因分析 ( 3 分)( 1)生理遗传因素. 患有焦虑症的学生往往具有非常敏感和活跃的神经系统,这些状况往往来自父母亲的遗传。( 2)个性特征。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内向压抑,胆小谨慎和敏感的神经,环境的改变和不适会增加她对焦虑症的易感性。性情较为冷漠,自我封闭,不善交际,不开朗。( 3)家庭环境因素。父母离婚感到迷惑和不安,这种感觉一旦形成,会持续很长时期,加之母亲常常翻起陈年旧帐,成为她焦虑过度的易感点。被家庭忽视或被虐待,以及经常受到家长虚拟环境的恐吓,便会大大增加焦虑症的发病。( 4)学校、社会环境因素。学习上压力沉重,用脑过度,导致心理疲劳,在学习上付出了极大努力,成绩却迟迟不能得到提高。具有焦虑倾向的学生一旦面临考试会诱发焦虑。(二)解决方案( 4 分)( 1)心理分析和解释性心理治疗,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焦虑源头,正确对待生活,正确对待压力挫折。( 2)催眠,缓解不良情绪,让她在催眠的状态下自我放松,在其中得到宣泄,是内心的积郁可以疏导。( 3)学校要做好学生的早期预防工作,要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培养教育工作,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疏导工作,经常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4)家庭中的不良教养方式亟待改善,父母对她的关心爱护亟待加强,要让孩子有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三)小结中学生中为学习、生活而焦虑的心态普遍存在。而且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焦虑。适度的焦虑对学生并无害处。有利于学生审时度事,深思熟虑地分析和处理自己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激励自己不断上进。焦虑不足或焦虑过度均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若焦虑过度到学生长期不能摆脱烦脑、不安、恐惧的心态,并出现不良生理反应和异常的肢体语言时就成为焦虑症。只要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全面关心,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学生的心理培养和疏导工作,中学生焦虑症的发生一定会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日益提高,成为新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2、答:(一)原因分析( 3 分)( 1)性格是内向型的,对自己的要求又很高,过分节食最终导致了厌食症的发生( 2)社会心理影响:社会比较及从众心理:当前的社会文化要求女性的理性身材是苗条的柔软的,与此同时女性承受了相当大的要求要符合这个理想标准的压力。其结果就是很多年轻女孩通过节食来改变她们的体重和体型。社会比较及从众心理( 3)挫折和压力:进食障碍患者往往是在失败挫折及人际问题等原因作用下才被激发的。如果一些失败和挫折是因为体重所引发,或者主观认为是体重所引发,那么发生进食障碍的几率更大。不被他人接受的,不受欢迎,认为自己不可爱的人,自卑的人更容易陷入进食障碍的陷阱。( 4)个性原因:完美主义性格的人,往往无法接受自己一点的不好,并且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认为自己一定会达到,或者达到才有价值和意义( 5)缓解情绪的压力。我们通过进食间接获得,所以这种行为保持了下来。通过身材来找回自信,和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二)解决方案( 4 分)( 1)正确的认知:追求美是正常的,但美有多种类型,并不是只有苗条才是美,使她认识到美的标准不是唯一的。使她对发胖一一减肥一一神经性厌食等生理现象有所认知。( 2)科学膳食。不可偏食,要使各种营养均衡。不要一下子减少太多。早餐很重要,决不能马虎,更不能干脆不吃。因为每天上午脑力体力的消耗都是很大的。早餐质量数量不够,就不可能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更会使身体不支。晚餐则应适当少吃一些,或食用一些清淡的易消化的食物。血液里的胰岛素,可以在人体内将血脂转化为脂肪。沉积于身体内的脂肪渐渐多起来就会使人发胖。( 3)森田疗法。不要人为的控制那些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要对进食和身材顺其自然,要对内心中的不安和恐惧顺其自然,不因为这种不安而关注进食和身材,要为所当为,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做我们本应该做的那些具有建设意义的事情,才可以从进食和身材的怪圈中走出来,要把精力投入到外界,而不是自身,这样才可以让我们达到一种“无所住心”的状态,恢复精力的内外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4)对有关知识的了解。告诉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性,由于身体各方面的生长突增和雌激素的影响,身体会渐渐显得丰满,过去那那种童稚时代的干瘪之形渐渐消隐,代之而起的是身体的渐渐丰满,这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可喜的情形。指导她科学合理地进食。告诉她不要一下子把食量减得太少。应该多注意饮食的质量与进食的时间。(三)小结神经性厌食症, 又称为厌食症, 是患者自己有意造成的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以下 , 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一种心理生理障碍。多见于青少年, 发病年龄多在13-25 岁期间 , 主要罹及女性。澄清其认知障碍。树立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