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七章 中国民俗的特点第一节 稚拙古朴 源远流长中国民俗的一大特色,就是稚拙古朴,源远流长。一般的民俗事象,常有悠久的历史根基。一些家喻户晓的节俗,动辄一、二千年以上,这在世界上是较为少见的。嫘祖与黄帝结合,一统中华大业,她日夜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在伴随黄帝南巡时,由于积劳成积,病逝途中,死于南岳衡山嫘祖峰前。黄帝敕封她为“祖神”、“道神”,人们又尊称她为蚕农和纺织行业的保护神。 蚕本是以桑叶为食的野生昆虫,在被驯养之前,人们就懂得利用野蚕抽丝了。从野蚕到驯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约在5000年前开始。考古专家在山西的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半个切割过的蚕茧,那已经是5000多年前的事情了。甲骨文中不但有蚕、桑、丝、帛等字,而且有祭祀桑神和派人察看蚕事的卜辞,说明养蚕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禅衣素纱”是一件知名度很高的文物。这件纱衣见于马大侯利苍夫人墓,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49克,折叠后不盈一握。第二节 神秘奇异 巫术性强中国诸多民俗事象,常伴有不可捉摸的神秘气息、奇异别致的形态以及光怪陆离的巫术行为,这是中国民俗的又一个特色。中国民俗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奠定了民俗神秘难割的基础。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信仰过原始宗教,或长或短有其自然、图腾、祖先崇拜的历史。先民们为了生存与发展,在生产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便产生了“祀神驱鬼”的“祭仪”,产生了本民族的宗教职业者“巫觋(xi)”。傩戏“傩”,是由人和难两字组成。是古人对灾难的勇敢挑战,古人通过巫术方法去征服自然,从而寻求人类同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傩文化” 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等项目。其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 “傩”,是由人和难两字组成。是古人对灾难的勇敢挑战,古人通过巫术方法去征服自然,从而寻求人类同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傩戏 中国的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到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这就是傩舞。傩戏是在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傩戏表演的主要特点是角色都戴木制假面,扮做鬼神歌舞,表表现神的身世事迹。 傩是古代人与神灵的对话方式,后来逐渐成为人们表达美好愿望、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目前,在我国江西、云南、贵州、安徽、湖南、广西等20多个省的许多乡村,傩文化仍在流传。第三节 礼俗混同封建味浓在中国长期超稳定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传统民俗往往被纳入礼的轨道,深深地嵌上礼的烙印,从而展现为实用化的礼仪形式,这是中国民俗的又一大特色。停尸仪式停尸仪式 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报丧仪式报丧仪式 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招魂、送魂仪式招魂、送魂仪式 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做做七七仪式仪式 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吊唁仪式吊唁仪式 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入敛仪式入敛仪式 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丧服仪式丧服仪式 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出丧择日仪式出丧择日仪式 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哭丧仪式哭丧仪式 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下葬仪式下葬仪式 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第四节 丰富多彩注重实用1.有利于统一生产的进程,促进生产的发展。2.应用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活动。3.有助于人际的团结和睦,充实生活的情趣。针针最狭小的侧面,最狭小的侧面,轮轮较宽的侧面,较宽的侧面,壳凹陷的大表面一侧壳凹陷的大表面一侧肚凸起的大表面一侧肚凸起的大表面一侧游戏规则为:抛口袋,抓起两个或两个以上形状(向上)一样的,再接住口袋,根据抓起嘎拉哈的形状不同,得的分数也不同,再抛起口袋,将嘎拉哈放下,同时碰地上原有的嘎拉哈,使它们的形状变化,更容易寻找自己下次抓的对象。抓嘎拉哈的时候碰动不需要抓的为坏,抓起嘎拉哈没接到口袋为坏。踢毽子踢毽子,又叫打鸡。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湘、鄂、渝、黔四省边境地区民间传统体育娱乐项目之一,深受该地区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清代踢毽的技艺已相当高,也为我国古代妇女所喜爱。清初著名词人陈维松曾赞美女子踢毽,说女子踢毽比踢足球还巧妙,比下棋还有趣味。湘、鄂、渝、黔四省边境地区踢毽子的基本动作有:盘、拐、磕、蹦四种。盘:用脚内侧交踢,俗称盘毽子。拐:用肢外侧反踢,习称打拐拐脚。磕:用膝盖将毽子向上弹起。蹦:用脚尖踢毽,习称叮叮猫打镖鸡。除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踢法。跨步跨步规则,分为2方。先的一方,从跨一步开始,跨出以后成单脚站立状,当然,一般会选一个稍弱的人第一个跨,待站稳后,第二个人继续,借助第一人的辅助,会跳得远一些。依此类推,直到第一方所有的人全部跳出。如果跳的时候,有人双脚着地,则“死掉”。另外一方以同样的方式跨步,但是要少跨一步。然后用手去推先得一方,如果全部推倒,则获胜,否则失败。连续获胜,就不断地增加跨出的步数继续,如果后迈步子的一方获胜,则从原先最好的步子数开始。丢沙包丢沙包演变了很多种玩法。有画两条线一方在线内来回躲闪对方丢过来的沙包,丢中就算死掉,没丢中当然就可以继续玩下去,如果接到了丢过来的沙包,就可以从“死掉”的人里面挽回一个。还有画成蜗牛状的,跑到终点再回到起点,但不能被沙包丢中才是胜利.主要的规则都是一样的。跳山羊跳山羊山羊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某些体育器材以及任何自定的障碍物,这是个集体游戏,跳过的要逐步提升高度,玩法很多,但内容就是要跳过障碍.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老狼几点钟选一人当老狼,站在一面墙前.其余人距10米左右.游戏开始,幼儿一起念:老狼老狼几点钟?一边念一边往前走.老狼答话时,其他人停下不动.老狼同时转身举起手指示意时间.老狼说完后,幼儿继续问老狼老狼几点钟?有些继续进行,直到老狼回答12点钟啦!老狼转身追逐,其余人往回跑,注意灵活躲避,跑回起点者为胜,被捉者下一轮游戏时做老狼.斗鸡(斗拐、撞拐和碰拐)斗鸡(斗拐、撞拐和碰拐)男孩子的运动。一般有两种形式的较量,分别是群争群斗和单打独斗。在比赛过程中,选手摆出金鸡独立姿势,用单手或者双手将一条腿抱至另一条腿的膝盖以上,将对手撞翻在地或者失去平衡(或者撞出指定区域)者为胜。拉叶子茎拉叶子茎 找个叶子的茎,互相拉,看谁的结实把对方的拉断。丢手绢丢手绢小朋友围成一个圆圈蹲着,一个小朋友绕到大家后面开始转,边跳边和大家一起唱“丢手绢”,手绢丢在某位小朋友后面,那位小朋友就要马上捡起手绢,去追前面的小朋友,如果前面小朋友跑得快,并且绕回到被丢手绢的位置蹲着,那么这个游戏又要重新开始。走牛塞角游戏人数:二人游戏规则:双方要按图放置各自的两子,然后轮流走子,每动一子,走一步。第一步必须是A1(B1)子先走。在走的过程中,能将对方的两子同时塞(围困)死者为胜利。九连环明丹铅总录;“九连环,两者互相贯为一,行得关捩,解之为二,又合二为一。”清代十分流行。当时的九连环,采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九枚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环均以铜杆与之相接。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连贯于铜圈上,或经穿套全部解下。后来采用铜或铁制作。其解法多种多样,可合可分,变化多端。近人徐珂清稗类钞记其解法;“欲使九环同贯于柱上,则先上第一环,再上第二环,而下其第一环,更上第三环,而下其第一、二环,再上第四环,而下其第一环,再上第四环,如是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而九环毕上矣。解之法,先下其第一环,次下第三环,更上第一环,而并下其第一、二环,又下其第五环。如是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九环毕下矣”。开始是在闺阁妇女、孩童中流行,以后逐普及到民间。后被杂技艺人吸收发展成舞台上演出的古代戏法。表演者将九个金属圆环,运用熟练技法,或合或分,或套花篮、彩灯、宫灯形状,手法敏捷技巧出众,变幻叫人莫测,成为观众欢迎的杂技节目。七巧板亦称“七巧图”、“智慧板”,民间传统智力玩具,唐代燕几演变而来。原为文人中玩的一种室内游戏。后流传到民间,逐渐演变为拼图板玩具,即用正方形薄板、三夹板或硬板纸,分截为七块,稍加剪裁即成。玩法将七块板拆开,拼凑成七块图形。如人物动态、动物植物形象、住房建筑、山亭楼阁、船轿车马、花卉鸟虫、太空星象以及各种几何图形。可一个人玩,亦可几个人进行各种比赛。由于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变化无穷,能提高人的想象和判断能力,启发儿童智慧。折纸民间儿童游戏之一,为了适应儿童爱好摹仿的特点,启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性,常用纸折成各种器具和动物的形状,如帆船、衣裤、帽子、和飞禽等。尤其在学前班就读时,老师常教他们折纸、剪纸,挑选后悬观,以资鼓励。解绷绷民间儿童游戏。由二人玩耍,用一根细线绳,两端连接为环形,先由一人用双手撑开构成一种几何图形,然后由另一人双手用挑、穿、勾等方法改变原来的图形,这样二人轮流解绷,巧妙的绷出各种图形,能者为胜。玩者女性者多。滚铁环儿童游戏之一。男孩手持一根顶端有弯槽铁棍,推一直径一尺多的铁环向前飞跑,发出“哗唧哗唧”的声音。玩者多为七岁左右的儿童。经常在晒谷场比赛,看谁滚动的时间最长。城里的儿童则在街道和马路边滚动。昔时在民间流行。斗蟋蟀亦称“斗促织”、“斗蛐蛐”。系以蟋蟀相斗为戏的娱乐活动。相传始于唐代天宝年间(742-755),宋史-贾似道传也有斗蟋蟀的记载。明代盛行,有谣云;“蟋蟀瞿瞿叫,宣德皇帝要”。传至清代,活动越发考究。据清顾禄清嘉录载;“白露前后,训养蟋蟀,以赌斗之乐,谓之秋兴,俗名斗赚绩。提笼相望,结队成群,呼其虫为将军。斗时在台上两造认色,或红或绿,曰标头,台下观者,即以台上之胜负为输赢,谓之贴标斗。分筹码,谓之花,以制钱一百二十文为一花,一花至百花、千花不等,凭两家议定,胜者得彩。文革前,益阳城乡小孩中玩蛐蛐者盛行。老婆拳亦称“猜猜猜”。民间游戏。按照习规,握拳为石头伸出手掌为布袋,叉开食指和中指为剪刀,石头可以砸剪刀,剪刀可以剪布袋,布袋可以包石头,被砸、被剪、被包者为败。败者常被胜者的小孩打手掌。儿童在游戏中决定次序时也划此拳。也有在酒席上比胜负而罚酒者。跳绳子古称“跳百索”。早在明代已流行。沈榜宛署杂记载;“以长绳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疑视,若百索然,其实一索也。群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或为索所绊,听掌绳者以击之为罪,名曰;跳百绳。清代仍流行,并传承至今。其跳法有一人自抛绳自跳,记数论胜负。亦有两人抛绳一人跳。或单脚跳、双脚跳。还有两人用两根绳交叉而抛,一人在中间用双脚跳等。跳房子民间儿童游戏,先在地上画六个方格,每一方格约两尺见方,每一格为一间。玩时先用小瓦片或一物掷向格内,以后用单脚跳入,把瓦片踢入其它格内,谁先跳完所有方格为胜。期间所踢的瓦片不得踢出格外或触及每格画线,违者要停跳,让其他人跳,等到下一次轮到自己时,继续自前次停止的格开始跳,胜者打败者的手掌。弹弓亦称“崩弓子”。民间儿童玩具,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小经纪”中已有“弹弓”的记载。用铁“豆条”弯成叉型两小环处各系一长短相等的皮筋,两皮筋另端各连在一长兽皮之两端。也有用小树叉做弓身的。玩时一手握手柄,一手捏夹小石子的小兽皮,瞄准目标,向后一拉后松手,将站石子射出小孩玩弹弓总想射正小鸟和气球,但射中小鸟者少。现代玩弹弓者少见,被各式玩具手枪、汽枪所代替。打角螺古称“抽陀螺”。俗称“打地老鼠”。流传甚广,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已有记载。角螺用小杂木削成牛角式尖的宝塔形,长两寸左右。玩者手持一根系着布巾的小竹杆,先将布巾缠住木角螺,向地下平开,角螺在地下顺时钟转动(左手持杆则为反时钟),不时用布巾抽打角螺,也可由二人相对抽打角螺,使二角螺相撞,转得越久的为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