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改论文 以初二语文教学为例分析说明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218471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课改论文 以初二语文教学为例分析说明小组讨论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课改论文 以初二语文教学为例分析说明小组讨论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课改论文 以初二语文教学为例分析说明小组讨论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初二语文教学为例分析说明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我校全面掀起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高潮,正在尝试推广校教研室总结的“问题导学展示五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你说,我说,大家说的热闹活跃气氛。合作学习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而小组讨论又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它能使师生、生生之间有更多的交往、互动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促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正因为有种种好处,尤其是获得了很多专家们的肯定,听课者也往往以此作为衡量新课程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型的标准,但是,有很多语文教师却很少考虑为什么要讨论,通过讨论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利用有效的时间等等问题。结果,使讨论成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一种摆设。我并不否认这种新型的合作学习方式对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重要意义,在此只想谈谈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几点有价值的尝试,以供大家参考。问题一:盲目实施,流于形式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在问题的探讨上,就是教师在恰当的必要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并由教师进行主导控制,注意分寸和火候的掌握。但现实情况却是,某些教师上课,不管小组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只要上课,就必然有三四人小组讨论,常常是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一声令下,几个学生就立刻围成一团,教室里讨论声顿时雀起,待几分钟后,再听教师的一声击掌,于是讨论戛然而止。学生在课堂上是看教师的脸色行事,配合教师的表演,讨论时间的利用率很低,学生不知道怎样讨论,以为只要说了话就算是讨论了。教师只注重个别精英同学的精彩发言,而忽视了同学们的参与度和讨论过程。经过讨论,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是不是都在讨论中提高了认识,拓宽了思路?是不是形成了一个小组意见?让这一环节成了课堂教学中的点缀和摆设。问题二:分工不明 “ 精英”表演小组讨论学习的“产品”应是小组中各成员智慧的结晶。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时发现,教师在设定讨论题后,分组讨论时,由于没有明确进行分工和指导,小组活动中个别平时学习成绩很好,经常受老师表扬,同学们对其期望值很高的学生往往处于“权威”地位,承担着小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学习任务。而小组中的多数成员则听之任之,谈不上对小组活动负什么责任,甘愿坐享其成。这使多数学生服从“权威”,滋生懒惰,丧失自己的责任感,使小组讨论成为“一言堂”,失去了讨论的意义。问题三:管理欠缺 调控不当在分组讨论实施过程中,课堂纪律不好管理:几十个学生在一起上课的时候,教师的讲课和学生的回答都有条有理,课堂秩序良好,可是,一旦把学生分成小组,教室里面就吵得像个集市,难以管理,部分爱玩的学生甚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闲聊。另外,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的时间控制不好把握,一般情况下,教师所提出的讨论问题应和所给的讨论时间成正比,难一点的有价值的问题,应多给点时间,反之则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了讨论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又不是做得很好,多数情况是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学生还没有讨论透彻,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怕影响教学进度,就赶紧让学生打住,进行其他教学内容。问题四:评价不及时,形式单一教师在小组讨论后缺乏对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及时的、积极有效的总结评价,要么一味地批评谴责,严重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么模棱两可,使学生的思想状态陷入僵局。而且形式单一,课堂上教师非常吝啬的用简单的一个字或最多几个字:如“好”,“很好”,“棒极了!”这种呆板单一激励评价制度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针对以上语文课堂教学中分组讨论时所出现的现状,我结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才能将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不流于外在形式,真正发挥它在教学中应有的实效性。一、精心设计讨论问题课堂讨论的内容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具有一定讨论价值的内容:1、教师选择的讨论内容要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探讨问题:本文写“我”在仙台和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本文作者在文章结尾写到“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而文章开头却写到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径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中间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呢?问题提出后,分组讨论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最终得出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从而使学生达到了爱国情感教育,很好地解决了这篇文章的教学。2、讨论内容要有探究性,能深入挖掘课文主旨。讨论内容要处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内,即教师选择的讨论题难易度要高于全班的平均水平。如果太低,讨论就失去了意义;如果难度太高,就脱离了实际。既讨论无结果,又浪费了时间。所以,教师应使讨论的问题处于学生认知的“接近发展区”内。这样既有一定的讨论价值,又让学生能够接受,从而达到课堂讨论的最佳效果。如:我在教学醉翁亭记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全文围绕一个“乐”字展开,那么,你认为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学生通过分组探讨,从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等不同的角度谈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得出: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像这样的探究题就有很好的探讨价值,深刻地挖掘出了课文主旨。二、正确选择课堂讨论的时机教师除了在备课时有目的地设计课堂讨论外,还要根据课时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1、教师要灵活机动,设计有辩论性的话题,让学生产生兴趣,及时组织学生讨论。此时,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讨论也会激烈,效果也最好。如在讲岳阳楼记一文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谈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对我们的借鉴意义。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同学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讨论也活跃起来了,同时,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也因此实现。2、课堂教学中,一些思维活跃的同学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讲春酒一文时,学生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作品中只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这样简单的内容有何意义?”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并由此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更加了解到这些内容让人至少品味到家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表现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加深了对课文理解。3、在易于想象处讨论。课文中有许多值得读者想象的内容。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已学过的课文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扩大讨论的范围,以深刻感悟文章的内涵。如:讲授喂出来一文时,作者在文章结尾,写到工人听到那奇怪叫声以及看到那小石头掉下来,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无限遐想,如果此时提出“那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下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这一讨论题目,同学们的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会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会立即展开激烈而有效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想象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提高,对文本的主旨挖掘也一定会更深刻。4、在课文中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词句、段落上展开讨论。如:海燕一文的结尾,海燕“像胜利的预言家”在呼喊,“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两句话独立成段,我在讲授此文时,就抓住这两句话,提出这样一个思考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海燕对暴风雨充满了渴望?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的探讨,学生自主探究出了文章的内容、写法和主旨。三、把握课堂讨论的方向和效率课堂讨论时,教师要指导各小组进行明确分工,让讨论的每个人都有事可做,应要求学生学会用事实、概念或原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还要学会倾听,能够抓住对方论点进行反驳。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索,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很多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口语表达能力差,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应不断鼓励他们,给予他们有效地指导,指导学生对他人的观点进评价。课堂讨论时,教师还应注意防止讨论出现事实上的错误或未察觉的逻辑错误。如果有,教师应及时进行纠正,注意是否在枝节问题上耗时太多,发言的时间间隔是否过长,这些问题都影响课堂讨论的效率。教师要及时发现,并介入弄清问题,提醒学生及时回到讨论主题上,及时更改讨论内容,使课堂讨论不致于变成“聊天室”,而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四、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进行点评、小结讨论中,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进行热烈争论,但他们最关心的是大多数学生及教师对问题的理解,及教师对自己的见解的评价。因此教师要在所讨论的问题的价值已被充分挖掘出来后及时小结。分类分析学生见解,充分肯定正确意见,保护学生积极性。同时,也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对一些错误见解也应选择适当语言加以排除。另外,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要把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相结合,让评价不仅成为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学调控的依据,而且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的提高和发展。课堂小组讨论作为一种契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已全面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课堂讨论是一门艺术,如何使用得当,怎样有效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加强课堂小组讨论的问题的探究,必将使我们在组织课堂讨论中取得更大的效益。相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的课堂讨论会更热烈、更精彩、更有效,同学们也会更喜爱我们的课堂。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