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检测“古代诗歌阅读”仿真高考练(二)

上传人:qian****xian 文档编号:31721863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检测“古代诗歌阅读”仿真高考练(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检测“古代诗歌阅读”仿真高考练(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检测“古代诗歌阅读”仿真高考练(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检测“古代诗歌阅读”仿真高考练(二)专题检测“古代诗歌阅读”仿真高考练(二)1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送别杜审言宋之问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注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宋诗的前三句通俗晓畅,遣词用字,不事雕饰,抒发感慨,委婉深沉:一、二句直起直落,抒情自然;第三句平平道来,感情却曲折起伏。B宋诗“嗟”字意蕴丰富:一是惜别,因与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三是愤怒,表达了对友人被贬万里的愤懑。C宋诗尾联通过龙泉剑最终会被有识之士发现来比喻友人也会脱颖而出,东山再起,在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D陈诗首联富于对称美,描写了眼前景物的鲜明形象,诗人以“金樽”“绮筵”等铺陈送别场面的隆重、热闹,渲染、烘托出友情的深厚。E陈诗通篇畅达优美,虽然诗人是满怀信心地去求取功名,但未来毕竟充满不确定性,所以诗人内心惶惑,诗歌有低徊悲抑的情感基调。解析:选BEB项,“愤怒,表达了对友人被贬万里的愤懑”错误,应该是感叹友人宦海沉浮、命运不济。E项,“诗人内心惶惑,诗歌有低徊悲抑的情感基调”错误,诗人此行是满怀信心地去求取功名,因而诗篇虽略有感伤色彩,但基调却高昂明快,并不给人以低徊悲抑之感。(2)同为送别诗,两首诗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点,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6分)答:参考答案:宋诗用典抒情,借用孙楚和屈原的典故表达友人才学高超却仕途坎坷,寄托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陈诗借景抒情,高高的树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滔滔江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表现时间催人离别和面对离别的不舍之情。2(2018福州联考)阅读下面这首金词,完成(1)(2)题。(11分)凤栖梧王庭筠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注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注王粲登临:指王粲的登楼赋,王粲投靠刘表却不被重用,流寓襄阳十余年,后登麦城城楼,写下这篇名作。(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句通过衰败的杨柳、满地的青苔等,描绘出一种荒凉破败的场景,暗喻诗人抑郁悲凉的情怀,表达词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B“十二”两句中,“十二阑干”是眼前景,写此时诗人所见,与后一句的虚写“故国三千里”对比,表现词人离开家乡的时间之长。C“南去”一句,描写了词人想到了宦游一生南北奔波颠沛,如今已经垂垂老矣的情景;一个“矣”字表达了词人的感叹和无奈之情。D“紫蟹黄柑”都是秋天的事物,词人所写应该是家乡的事物,再加上后面两句则共同表现了词人想在秋风劲吹的时候回到家乡的思想情感。E这首词在写作方面运用了情景相生、动静和虚实结合、以情衬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表达方式,全词句句有景、句句有情,充满了诗情画意。解析:选BEB项,“十二阑干是眼前景,写此时词人所见”错误,应该是想象景象,写家乡的庭院的景色。E项,“动静和虚实结合”错误,诗歌没有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2)本词结句历来为人称道,妙在何处?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答:解析:本词结句是一个写景的句子,可以从“以景结情”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该句所渲染的气氛和烘托的情感。氛围侧重从忧伤茫然的角度作答,烘托的情感可从内心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前途渺茫的悲苦之情两个角度作答。参考答案: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写飞雁不断,水天茫茫,描绘了一幅雁飞秋水图,渲染了忧伤茫然的气氛,烘托出词人内心深深的思乡之情。以大雁南飞来衬托自己的思归之情,以水天茫茫来象征自己前路茫茫,归家无期。含蓄深远,意蕴无穷。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遣悲怀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注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士。(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B“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总结首联内容。C中间两联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D尾联中的“复”字,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最后两句,出语虽然慷慨,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E这首诗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解析:选BDB项,“总结首联内容”有误,应为“用以领起中间四句”。D项,“出语虽然慷慨”错误,应为“出语虽然平和”。(2)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答:解析:这首诗一、二句运用典故,说明妻子屈身下嫁;“百事乖”指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中间四句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地描绘出贤妻的形象。从这些内容中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参考答案:诗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位能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颔联借写妻子为自己翻箱寻衣、卖钗沽酒,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颈联借写妻子甘于以野菜充饥、以槐树落叶为柴,表现其安于贫苦的美好品德。4(2018深圳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上句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处境,因为战争,死去很多的士兵;下句用“独”写诗人所处环境的恶劣,表现诗人悲凉的情怀。B“瓢弃樽无绿”的意思是葫芦早就扔掉,酒樽中也空空如也;诗句表现出了诗人困居长安的艰苦生活,在苦寒中竟找不到一滴酒。C“炉存火似红”,诗人不说炉中火已燃尽,而说有“火”,并且是“红”的,写得好像炉火熊熊,满室生辉,再用“似”点明化虚为实的手法。D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无比忧虑、对离散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滞留在被攻陷的京城中的一位贫寒交困、孤苦伶仃、牵挂亲人、关注国事、愁苦无奈而忧伤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解析:选CEC项,“化虚为实的手法”错误,应该是虚写的手法。E项,“忧伤壮志难酬”错误,于文无据。(2)诗歌的颔联描写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何用意?(6分)答: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刻画的人物形象或者诗人情感等角度分析。诗句描写了日暮时分乱云纷扰,飞雪在大风中狂舞的景色,以此诠释诗歌的题目“对雪”。诗人描写这些景物,一方面体现了诗人在斗室的时间之长,一方面写出了诗人在国家动乱时内心的悲凉等;从结构的角度分析,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和突出主旨等。参考答案:诗歌颔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体现出题目中的“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的状态。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诗人面对的飞雪的状态来表达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情怀,同时呼应诗歌题目,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色和抒发诗人情怀做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江楼闲望关中亲故李群玉摇落江天欲尽秋,远鸿高送一行愁。音书寂绝秦云外,身世蹉跎楚水头。年貌暗随黄叶去,时情深付碧波流。风凄日冷江湖晚,驻目寒空独倚楼。(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上句交代了时令,描写了暮秋时节,万物凋零,极目远眺,江天一色,显示出旷远萧瑟的景象,其中“摇落”一词体现了诗人此时悲凉的情怀。B首联下句抓住楚地暮秋最具特色之景,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寥落江天中一行北雁南飞的景象,并与上句构成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远景、近景。C诗歌中间两联寓情于景,用“音书”“身世”“年貌”“时情”等四件虽然表述上没有先后顺序但重点应该落在“音书”上的心事来体现、抒写诗人心中的悲凉。D诗歌中间两联注重用景物表达情感,用秦云、楚水、黄叶、碧波等眼前景物照应题目中的“闲望”,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与景物描写紧密结合起来。E一般登高望远的诗歌大多是先写登高望远,再叙写登高所见,最后写所见之感;但这首诗有意识地打乱叙述顺序,先写的是看到的景物,然后抒发情怀,最后才点题。解析:选BCB项,“动静结合的手法”错误,首联的下句都是动态描写;“远景、近景”错误,首联都是远景。C项,“虽然表述上没有先后顺序但重点应该落在音书上的心事”错误,这四件心事是层层递进的,是从个人到整个社会环境。(2)诗歌的尾联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6分)答:参考答案:描写了凄凉的风、寒冷的天气、傍晚时分的江湖等,营造了一种凄冷、萧瑟的意境。6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剑器近袁去华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未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歌的上阕使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抒情,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描摹抒情主人公的所见所听,把抒情主人公的怀人情感融入描写的景物之中。B“海棠”两句,以“留取”两字点出眼前景象,着重赞赏雨后的海棠依旧妖娆,表明正是这雨后分外妩媚娇艳的海棠暂且把春光留住。C“悄庭户”两句,“细听”接“悄”字而来,形容“莺啼燕语”的细啐轻微的特点,以动衬静,表现环境的幽静,体现抒情主人公的孤独情怀。D“分明”两句,以莺啼宛转、燕语呢喃来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惜春之心,不仅与前文的“夜来雨”“且留取”相呼应,而且又引出下文的内容。E“断肠”句以景语作结刻画暮色中的落日和千山,并用“断肠”直抒胸臆,表现自然景物也似乎在为抒情主人公献愁供恨,更体现其相思情怀。解析:选ADA项,“虚实结合的手法”错误,诗歌的上阕都是实写。D项,“与前文的夜来雨且留取相呼应”错误,没有与“夜来雨”呼应。(2)诗歌下阕中“重帘未卷浑无定据”几句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复杂的情怀?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6分)答:参考答案:孤独寂寞。抒情主人公无论是睡时还是起床后,都透露出作者孤独无聊的感情。相思之情。抒情主人公借助东流的江水,把自己的一片深情带给远方的故人。盼望重逢。“彩笺”三句,写抒情主人公与故人久别之后盼望着重逢,以切望来书告知归期,也体现了抒情主人公的幽怨之情等。7(2018广州六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望海潮邓千江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闲。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注绣错:出自战国策“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山形米聚:马援劝光武伐隗嚣时,“聚米为山川地势,上曰,虏在吾目中矣”。定远西还:指东汉定远侯班超出使西域。阃命:恪尽职守。区脱:匈奴语,指边界哨所。兜零:代指烽火。(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云雷天堑”三句,描写了皋兰因为在高高的山头,到处云雾缭绕而成为古往今来固若金汤的城池,以此体现词人爱国的壮志豪情。B“营屯绣错”三句,使用相关典故,形象地描绘出边疆战场的场面,以此表现出戍守边疆的战士守卫雄关的自豪感情。C“鏖战血犹殷”三句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食血肉的烈雕盘旋,贪馋地注视着遍地尸骨的景象。D“静塞楼头晓月”两句使用比喻的修辞写晓月依旧弯如玉弓,用自然景物中的“不变”来表现戍边将士的“变”,表达词人物是人非的悲凉。E诗歌通过景物描写赞叹了军营的雄伟、军旅的豪壮,通过描写战场表现将士英姿,通过写将帅表现将帅豪迈的激情、高昂的志气。解析:选ADA项,“在高高的山头”错误,“云雷天堑”是写皋兰在长江边上,以长江作为天堑,不是说有云雾就说明皋兰在山头。D项,“用自然景物中的不变来表现戍边将士的变,表达词人物是人非的悲凉”错误,词句主要写激战之后的情景,表现出对戍边将士杀敌的敬仰之情,但没有“物是人非的悲凉”。(2)简要分析诗歌下阕刻画了边塞将士哪几类形象。(6分)答:参考答案:超群绝伦的将帅形象。诗歌用“元戎阃命,上将斋坛”赞美边关将帅的才能。悠闲自得的将士形象。边塞羌笛悠悠,歌舞升平,觥筹交错间显出边疆的安宁,体现了将士们的悠闲自在。悲壮的烈士形象。人们想起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他们的英名与贺兰山同存。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山寺见牡丹刘子翚倦游曾向洛阳城,几见芳菲照眼新。载酒屡穿卿相圃,傍花时值绮罗人。十年客路惊华发,回首中原隔战尘。今日寻芳意萧索,山房数朵弄残春。注刘子翚(hu)(11011147),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南宋诗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写出了牡丹花开时的耀眼夺目,“新”突出了诗人在倦游中看到牡丹的新奇惊艳之感。B颔联写牡丹养在公卿家,赏牡丹的也是富家人。“穿”“傍”二字也暗示出诗人对牡丹的喜爱。C颈联表现了诗人年华逝去之愁和难以再回中原之恨,而中原战乱正是诗人漂泊的原因。D尾联的“意萧索”是说诗人暮春到山寺寻牡丹,却只看到几朵残花,因此感到意兴阑珊。E前两联叙写了诗人在洛阳载酒傍花的经历,表明他出身富贵,为人得意率性,放纵奢华。解析:选DED项,分析片面,根据原文,“意萧索”的原因除了只看到残花外,还有诗人对自己、对牡丹命运的感伤。E项,理解错误,说诗人“得意率性,放纵奢华”不当,前两联表现的是诗人对牡丹的喜爱。(2)这首诗作者主要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参考答案:虚实结合(想象、联想也可):前三联虚写回想过去十年由喜到悲的人生经历,后一联实写眼前所见的暮春时节山寺的牡丹,虚实结合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对比(反衬也可):通过前两联写自己十年前游历洛阳、在富贵人家见到牡丹的喜爱之情,与后两联写现在年老漂泊、在山寺见到牡丹感到失落的对比,更突出诗人现在的处境和伤感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