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699997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 201X201X下学期中职学校教研工作计划201X201X下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成都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教育教学计划和师校教研工作需要为指导,以提高我校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为宗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立足本校教研,以研促教,以教代研,通过教研工作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树立责任意识,自觉参与教研活动,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2.通过教研培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形成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三、工作思路与重点 1.强化教师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2.以教研为主线,立足校本教研。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能力。 四、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增强教师的业务素质 1.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业务学习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双周学习一次,学习内容有三种: 一是教导处下发资料; 二是教研组根据本组的特点去学习相关内容; 三是自学与本科相关的知识,在学习中把重点放在当前教学理念代更新,对新课标正确理解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上。每次学习要继好学习笔记,组长每月检查一次。教导处统一检查两次。 2.继续完成培训工作 (1)校本培训,通过三个不同层次培训,加大培训力度增大培训。范围。即指导层面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普及层面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以计算机和多媒体应用为主,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正确应用。力争在期末80的教师能熟练操作,50教师能够熟练制作课件。 (2)外出培训,继续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走出去,进行校际之间的听评课、研讨、观摩优秀课参加各种学习、聆听专家报告及讲评等,外出学习的教师要填好学习记录和外出学习报告单上交教导处存档并及时在组内传达所学内容和学习体会。 (二)加强备课研究 1.集体备课要以教研组或同科为单位,集体备课重点放在三维目标确定上,导课的创新上和联系设计上。 2.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发言人。在组内讨论后形成框架性教案,教案应体现“四统一”原则,即统一学习目标,统一教学结构,统一课件,统一联系的设计。 3.个教研组组长对每次集体备课记录在教研活动记录上。 (三)在教研中,以研促教 1.在课堂教学研究方面,教师可结合各年级教学特点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条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 2.加强课堂教学指导,教导处经常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听课,及时反馈、共同研究、改进方法、促进教学。主管教学副校长每周听课不少于4节、教导主任不少于5节。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能力 本学期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活动。 1.组内汇报课活动。时间为三月下旬至四月末,每人一节汇报课,要求尽量在“四室”上,教导处统一安排,课后把汇报课教案上交存档。2听评课活动。本学期每位教师完成组内及校组织的听评课任务,要有听评课记录。 3主题研究活动,每位教师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写出主题研究方案,要在备课上体现主题,在教学中实施主题研究方案,期末写出主题研究报告。 4.示范课活动。在五月中旬学出两名骨干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个上一节示范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5.本学期在各教研组广泛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五)积极参加科研活动 除研究组的教研主题外,学校认真做好沈阳市“十二五”规划课题: 小学英语分层教学和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研究的验收工作及小学英语“四位一体”的实验工作。 (六)认真完成“十二五”期间的继续教育各项任务。 (七)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各教研组要制定好计划,做好以下工作: 1.业务学习和培训工作。 2.组内汇报课和听评课工作。 3.记好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内容有: 教研计划、三项专题研究、四次集体备课、所有汇报课、两次质量分析等等。 4.组织好组员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 5.及时收集教师资料并统一上交到教导处。 6.完成好对本组各项工作的检查指导。 篇二: 中职语文教学计划职教中心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电子技术应用班都春招生占大多数,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共性,学习成绩差、心理素质不稳定、组织纪律意识薄弱、自尊心强,但我相信任何学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只要教师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他们会有意想不到的进步,教学中一定要把握主这一机会。 他们在学习方面: 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且在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求知欲,学习效果较好;三分之二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在课堂上不能够主动配合任课教师,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个性心里品质欠缺,主动配合老师的意识低,可能个别学生思想意识较坏,给老师的上课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我准备用一颗真诚的心感动学生,使他们在思想和学习方面不断的进步。 二、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三、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 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编文摘等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 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 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 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 (一)教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应了解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规律,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要结合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率。 (二)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创设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 (三)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同时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四)积极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了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的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的资源。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五)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合理应用多种媒体组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有益自学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恰当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 六、教学内容 基 础 模 块 职 业 模 块 篇三: XX中职学校学期教研工作计划XX中职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宗旨,以实施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深化校本教研为主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切实抓好课堂教学,积极探讨评价改革,着力夯实常规管理,坚持求新务实作风,强化指导服务职能,促进我 校教学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抓学习,强研究,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全体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切实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开展编制,撰写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多媒体课件,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学期末每位教师要整理出1-2篇优质教学案例、学校推荐优秀教学案例的评选活动,并力争取得好成绩。 二、优化教研常规管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1、学校按专业教研组,根据学校要求制订本组教学教研计划。计划每学期制订一次。教师个人应根据计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教研计划和进行教研总结,教师个人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总结应纳入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之中。 2、定期召开教研会议 (1)教务科定期召开教研组长工作会议,听取并检查教研组长汇报的有关材料、指导安排教研工作。 (2)教研组要定期召开日常工作会议,要求定时定点。活动内容要详细记录并上报教务科。 3、坚持集体教研活动。教研组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教研活动,要求定时定点。内容可以是集体研讨、分析学情、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集体备课活动和各种专题研讨交流及理论学习。教研组长须根据事前计划,确立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确立中心发言人并使之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过程要围绕主题,除中心发言人外,全体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和发表见解并作好记录,做到每次活动有效果,人人有收获。活动内容记录及时上报教务科。 4、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科研中的带头作用,骨干教师每人必须有一个教研专题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每年至少写一篇教研论文或优秀案例,主讲一节研究课。其余教师必须根据学校要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总结教学经验,争当骨干教师。长期没履行义务的骨干教师,将依据有关规定,取消骨干教师资格。 三、进一步做好教科研,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 新型的教师应该是一名科研型的教师,走教科研结合的道路,教学不应是纯粹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一定的研究专题开展,必须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有计划、有过程、有结论;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四、开展“、示范课、优质课”教学研究活动,树立榜样和旗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学期初第一个月,每位获校级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主讲一节示范课,明确本学期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方法以及努力方向,使每位教师开好头,起好步。体现示范课代表的教学风格和水平。 2、为了激励全体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也为了便于期末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教科室对公开课的听课情况以教研组为单位量化统计并及时公布。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应达到8次以上。 3、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推荐选拔工作 1)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推荐选拔 我校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每年评选一次。学校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原则上在一线教师中产生。县市级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只有在学校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中推荐上报。对于没有履行相应职责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校不予推荐和承认。 5、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 1)、专家指导: 定期邀请有关的专家讲学,为教师开阔视野,接理论前沿,形成敏锐的科研能力创设条件;根据培养对象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潜力,定期请有关专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以充分发展其教育教学中的个性品质。 2)、创设平台: 为名师的成长创设相应的教学交流、研讨的平台,比如: 定期开展全校性的公开课、研究课等大型的课例研讨活动,促进培养对象之间的交流和提高;开展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 3)、课题训练: 由培养对象在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确定科研课题,以课题为中心建立课题组带动教师群体的教育教学科研,以此提高培养对象的教育科研能力,也是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此项教学形式,推出一批教学科研成果。 五、组织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学校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有关处室主任、教研组长组成。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培训和管理。 2、严格过程管理。学校采取动态管理办法。对于没有履行相应职责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不再享受学校有关荣誉和待遇。 3、开展表彰与奖励。荣获县市“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称号的教师,学校一次性奖励,对高层次的听课、外出学习优先考虑。 六、本学期主要活动 九月份: 1、制定我校教学、科研工作计划。 2、召开教学、教科研工作计划布置动员会议, 3、完成对教研组教科研工作计划收集、备案工作。 4、开展示范校“建设方案及任务书”的专题学习。 5、做好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工作。 十月份: 1、 开展示范校子课题项目任务分解 2、 全面启动校级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小组开展活动 3、 启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推荐选拔 4、启动校本教材编写工作。十一月份: 1、多媒体课件说课比赛活动 2、组织学校公开课一次。 3、检查评估各专业教研组的教研情况,完成对校级课题情况的过程检查、与课题基本资料收集工作。 十二月份: 1、总结前期教研经验,继续开展教研课活动。 2、课题研究小组总结前期工作 3、做好学生评教工作。 4、做好学期督导工作。完成学校统考课程考试试卷出卷工作 元月份: 1、各教研组工作总结。 2、课题研究小组上交相关资料 。 3、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审定 对校级课题进行学期检查、考核。 做好学期教科研工作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XX科 XX年XX月XX日 篇四: 自贡市中职学校201X年上学期各中心教研组教研活动安排表自贡市中职学校201X年上学期各中心教研组教研活动安排表 各中等职业学校(点): 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市教育局职成科、市教科所会同各中心教研组,研究确定了本学期教研活动内容,现将活动安排情况通知如下,请相关教师和学生准时参加。 本通知要求早作准备,确保市级教研活动如期顺利开展。 3、以上各项教研活动,各学科(专业)省市中心组成员必须参加。 4、以上各项活动时间原则上不变,若有变动另行通知。联系人: 自贡市教科所职教室 陈 洪 联系电话: 8125776 13890095406 陈丽霞 联系电话: 8125785 13890026990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X年3月4日 篇五: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6018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1. 阅读与欣赏 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 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编文摘等阅读方法。 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总量一般不少于200万字。 2. 表达与交流 (1)口语交际 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相应等级的要求。 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 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 (2)写作 语段写作,能围绕中心,条理清楚,正确地遣词造句。 篇章写作,做到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思想健康;选材得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记叙文,能恰当地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能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学习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写说明文,能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写议论文,做到有观点、有材料,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 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 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45分钟能写五六百字的文章。写作活动不少于10次。 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二)职业模块 1. 阅读与欣赏 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各类文章,读懂主要内容。能对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筛选、整理,获得所需要的资料。能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选择读物。 阅读有关职业理想、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培养健康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阅读中提高搜集相关职业信息的能力,从阅读中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培养职业意识。 阅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作品,领会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一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全面要求,增强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表达与交流 (1)口语交际 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态度真诚,表达准确,语言文明,仪态大方,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 (2)写作 掌握调查报告、说明书、广告词、策划书、求职信、应聘书等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语言简明、得体,内容符合要求。 写作活动不少于4次。 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从相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取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模拟职业情境,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拓展模块 1. 阅读与欣赏 精读文章,能理清作者思路,辨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旨,了解写作特点。 初步掌握欣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的方法,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品味文学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能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课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能结合教材中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 掌握绘图表、作批注、写心得等阅读方法。 2. 表达与交流 (1)口语交际 能用普通话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根据语境,借助语气、表情、手势恰当地表情达意,提高交际效果。 学会讲解、采访、讨论、辩论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用语简洁,能根据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进行口头表达与交流。 (2)写作 篇章写作,做到观点正确,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具体,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简洁,文字通顺;格式标准,文面整洁。 写记叙文,能恰当地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形象生动。 写说明文,能具体、清晰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语言准确。 写议论文,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乎逻辑。 能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写作总结、说明书、记录、海报、简报等应用文,做到格式规范,文字表述正确,内容符合要求。 45分钟能写600字以上的文章。写作活动不少于5次。 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针对社会生活和相关行业中的重要问题,发现和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开展综合程度较高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时数安排建议 实施学分制的学校,按16或18学时折合1学分。 (二)教学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1. 教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应了解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规律,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要结合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率。 2. 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创设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 3. 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同时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4. 积极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了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的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的资源。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5. 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合理应用多种媒体组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有益自学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恰当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要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教材的内容应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落实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各个模块的教学时数要与本教学大纲的教学时数安排相匹配,符合规定要求。教材应该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反映培养目标及专业学习的要求。 教材选文要注重内容的价值取向,反映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趋势。选文应该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文质兼美,风格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教材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要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注意为学生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为师生提供满足教学需要的多介质、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 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需要,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的余地,也为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六、考核与评价 (一)目的和功能 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评价应体现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尤其要注重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二)原则 语文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坚持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全面性的原则。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进行评价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 3. 评价方法多样性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逐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4. 评价过程发展性的原则。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增长了什么知识,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获得了哪些进步。 (三)方法建议要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提高评价的效率。 1.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 应加强形成性评价。要通过形成性评价客观反映学生在平时取得的进步,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学习信心,获得成就感。 2.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重视定性评价 语文教学评价要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应更重视定性评价的作用。要本着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的目的,根据不同的要求,有选择地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如可以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认知水平进行评价;也可采用陈述性的语言、激励性的评语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取得的成绩等情况进行定性评价。 篇六: 中职学校课程设置原则省中职学校课程设置原则 各设区市教育局,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1X2号)和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1X3号)等文件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思想,更好地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制定教学计划,执行新颁布的教学大纲,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行为,现根据经济区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需要,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组织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师组织具体教学的重要依据,各地和学校要认真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1X2号,以下简称原则意见),按照“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德育为先;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加强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施性教学计划要依据原则意见,按照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结合考虑地方及行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由学校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组织编制。201X年秋季入学的新生,从新学年开始按新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学。 (三)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明确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学制1年。积极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建立“学分银行”,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四)实施性教学计划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技能要求科学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 公共基础课程含德育课、文化课(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以下同)课等必修课程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约1000至1100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实训。每个专业至少确定3-5门突出体现技术应用能力、岗位工作技能以及职业资格考核所需的课程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约201X至2200学时,其中实习实训作为必修课必须保证安排1000学时以上。 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物理、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可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安排。学校还应根据需要,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以及关于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 (五)实施性教学计划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每学年教学时间为40周(含复习考试),每周为2830学时,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三年总计约为3000-3300学时。必修课应占总课时的90%,选修课为10%。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三年总计不得少于170学分。实行招收普通高中的专业,学制一年,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实习实训累计总数不少于500学时。每年9月1日统一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开学时间,具体校历由各地或学校编制。 德育课、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周必须各安排2课时。艺术课原则上安排学生在校学习两学年,每周安排1课时。部分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及区域经济、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课时比例在公共基础课程总课时的15%以内上下浮动调整。 (六)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尚未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专业,各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原则意见,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本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吸纳有关行业、企业专家和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专业岗位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后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 二、认真组织实施新教学大纲 (一)中等职业学校新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的教学大纲和部分基础性强、规范性要求高、覆盖专业面广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由国家统一制定。 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解把握教育部颁布的新大纲的精神和要求,掌握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的特点,明确教学要求,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公共基础课程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为终身学习打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选修课含心理健康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已经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与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执行,总课时为128-144,不得随意删除教学内容和删减教学课时。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均为必修课。文化课新大纲对教学内容设置了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语文、数学、英语)或基础模块、职业模块(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模块是国家规定的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可结合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实施教学;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学校可根据各专业的不同要求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自行确定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为必修课,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组织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和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应安排进行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艺术课以促进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注重学生综合艺术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整体提高。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不断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与个性发展,为学生终身有激情、有创意地投入学习和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技能课程的基础平台部分,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学习专业课(含实习实践)打基础。专业课课程内容应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能及时反映本专业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和地方特色,课程结束应安排技能训练水平测试和检验。进一步完善学生“双证书”制度,在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实习实训 (一)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 201X8号)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1X11号)要求,在充分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根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不同课程教学特点,落实各学科思想道德教育任务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对中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进行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精神的教育;进行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进行敬业、乐业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各种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努力拓展新形势下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含顶岗实习)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校要与企业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处理好学生“工”与“学”的关系,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但第一学年不允许安排顶岗实习。 (三)要认真执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学校要健全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选派指导教师到实习单位全程参与实习管理和相关服务工作,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档案,定期检查实习情况,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学生实习工作的正常秩序。同时要求实习单位有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实习工作,推荐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四、加强教材使用管理,保证教学资源质量 自201X年秋季新学年一年级新生起,各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选用国家已经出版发行的国家规划新教材及国家规划新教材出版单位编写的相关课程的教辅读物,原则上国家已经开发出的课程和教材,省、市以及学校不再另行开发、编写,避免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教材质量的降低。 各地和学校可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选择使用由教育部审定发行的国家规划新教材。德育课、文化基础课必须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德育课、文化基础课立项教材目录中选用;专业课应在教育部陆续编写发行的国家规划新教材中选用。 五、建立省、市、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各地要设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新一轮教学改革目标的落实。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新一轮教学改革实施过程的管理,发挥职教教研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的执行力度等方面进行指导、监督作用,组织开展对所属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工作,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检查评估结果作为衡量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 (三)各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加强对本校实施新教学大纲过程的监测,定期进行有关教育教学质量的数据采集、科学测评与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新教材使用的管理,保证教学资源质量,确保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我厅将在适当的时候,对中等职业教育教材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省教育厅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篇七: 中职学校教务工作计划安陆工校 201X-201X学年下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依据学校的办学方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学校升级为契机,认真落实学校关于新学期教学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新思路,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技能实训为推手,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业务水平,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在新形势下上档次,上台阶,实实在在地培养出更多的实用技能型劳动者。 二、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建设,倡导爱岗敬业奉献精神。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建立师德常规教育学习制度,在不断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学生,严谨笃学,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树立教书育人先进典型,大力宣传表彰,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弘扬高尚师德,倡导爱岗敬业奉献精神。 2.加强师资培训,促进教师业务成长。 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学习,强化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切实有效地加强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和实训水平。利用学生就业后专业教师的课程相对较轻的契机,让教师走进实验室,和各专业学生竞赛队一起参加学习和培训,打造一批能吃苦耐劳、技术过硬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首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为后盾的专业教师梯队。 强化专业教师技能培训。教务处将创设机制,形成氛围,引导教师岗位练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也为全市、全省专业课师生技能竞赛作准备。 3. 探索教学业务督导的改革,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座谈。教务处将不定期的组织各个专业的教师座谈,了解教师的教学需求、思想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 教学绩效的检测评比。本学期教务处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师教学绩效的检测评比方式,通过“课内比较学”活动,督查听课、现场测评、学生评教评学、业务抽检、业务考评等多种方式加强教学督导管理。 “课内比教学”活动。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参加“课内比教学”活动,每位教师必须至少讲一节公开课,每节课必须有教案,有总结,有教学反思,有评课记录。通过听课、评课,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快速提高。 (二)教学常规管理 1.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狠抓教学计划的制定与落实,切实保障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教学计划统率着整个教学过程,是指导和规范教学行为的标准,也是教务处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此,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制订好各学科教学计划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各任课教师在做学科教学计划的同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取舍,确定重点和难点,以增强计划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做到有计划可依,有计划必依,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学期,教务处将继续抓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采取随堂听课、期中、期末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来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学期将着力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管。 严格教学纪律。教师必须严格按课表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坚决杜绝旷课现象,做好课堂巡查、教务日志和班务日志的记载。 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坚决杜绝教师讲课的随意性和课堂组织失控现象,禁止上课期间学生随意进出。 加大对听课检查的力度。教师每学期累计听课不得低于10节,教务处及时检查登记,以避免出现作假现象。 加大教学工作的检查力度。随机(事先不通知)抽查教师到岗、授课情况,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载,提出改进措施;同时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如随机抽查各班课堂纪律情况,记载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并作为学期结束考核的依据之一。 加强专业课教学的管理,规范专业技能实验实训教学。各相关专业技能教师必须按照实训项目进行实训和考评,严格按专业计划组织学生实训,保证进度和质量。 2.狠抓学生技能竞赛,充分突出职校生以技能为本的原则。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安排专业技能过硬、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包班辅导,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在学生中形成“重技能学习,以学好技能为荣”的良好氛围。 学期初要完善各项目竞赛计划的制订,学生的选拔,重视竞赛的辅导过程,争取师生竞赛成绩比往年有较大的提高。做到每项竞赛期初有计划、训练过程的记载及检查落实、后期有模拟、总结及反思。 组织各专业组开展校内学生的竞赛活动。通过组织较多的校内比赛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发现优秀学生,为技能大赛出成绩提供有效保障。 三 周工作安排 预备周(2月18日2月24日) 1. 课程设置、教师任课情况测算、编制四表一志。 2. 落实新任课教师聘任工作。 3. 教师领取教材、备课本和听课本等办公用品,研讨制订教学 计划,提前备课。 第一二周(2月25日3月10日) 1.新课表运行检查,备课抽检。 2.教材清点发放。 3.协调教学场地,实验室设施配置、维修。 4.各专业组教学仪器设备添置清单汇总并申报。 5. 班务日志记载学生干部会第三四周(3月11日3月24日) 1新聘教师公开课(李孔刚、方红艳、沈雯、黎杰、钟艳、谢川) 2. 教学月检(备课本、学生作业、教学反思)。 第五六周(3月25日4月7日) 1.教学工作会议。 2.三月份教师课时核算。 3.“课内比教学”活动启动: 教师公开课(朱红令、朱燕、苏延国)。 第七八周(4月8日4月21日) 1.教师公开课(李有明、王薇、蔡之村)。 2.学生座谈会。 3.计算机打字比赛 第九十周(4月22日4月30日) 1. 教学工作会议。 2. 教师教学月检(备课本、听课本、教师工作手册、教学反思)。 3. 教师公开课(褚壮壮、李建华、袁大升)。 第十一周(5月1日5月7日) 国际劳动节放假 第十二十三周(5月8日5月19日) 1.四月份教师课时核算。 2.教师公开课(潘礼奎、詹昌升、江鸿)。 第十五十六周(5月20日6月2日) 1.教学工作会议。 2.教学公开课(夏云富、黄明付)。 3.“课内比教学”活动的总结工作。 4.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评学。 第十七十八周(6月3日6月16日) 1. 期末考试工作。 2. 教务处工作总结 4. 期末教师业务考评。 5.教务处各种档案汇总。 6.安排预订下学期教材、计划。 篇八: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视导自评报告泊头市职教中心教学管理工作自评报告 201X年,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