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二)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618073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二)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二)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二)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四川专用)(十二)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1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1)下列对选段的分析概括,不符合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克制自己、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B孔子认为修养仁德,既在于自己的态度,也在于别人的帮助。C孟子认为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D孟子认为君子如能践仁存礼,也就是一个懂得爱与敬的人。(2)结合上面选段,你认为孔子和孟子在“仁”和“礼”的关系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3分)答:_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1)从上述两段文字中,找出基本思想相通的两个句子。(2分)论语_战国策_(2)这两段文字体现了儒家怎样的治国理念?请简要加以分析。(4分)答:_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5分)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1)这段语录讲了君子的什么表现?(3分)答:_(2)你怎样理解孔子在这里所讲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含义?(2分)答:_4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注 由:仲由,字子路。求:冉求,字子有。赤:公西赤,字子华。兼人:好勇过人。财:同“材”。私淑艾:靠学问品德使人私下受到教诲。(1)请用以上选段的词语填空。(2分)选段中,孟子把教育的方法概括为五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最需自主探究的一种是“_”;选段中,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属于孟子所说的“_”。(2)以上两个选段体现了什么样的教育原则?请结合选段简要说明。(4分)答:_5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问题。(6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注 道:引导。齐:约束。格:正,合乎规矩。仁声:行仁而获得的声望。(1)用原文词语填空。(3分)儒家探讨治国,首重王道、霸道之分,这里的“王道”即上述语段中孔子所言的“”和“”,也就是孟子所言的“”。(2)请结合以上文段,简要分析一下“善政不如善教”的理由。(3分)答:_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分)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1)“狂者”与“狷者”各是指什么样的人?(4分)答:_(2)结合材料,谈谈孔子对“礼”与“和”关系的看法。(2分)答:_7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上)注 易:修治,耕种。田畴:已耕种的田地。(1)画线处的句子运用了_方法,阐明了_的道理。(3分)(2)以上语段阐述了孟子对经济与道德关系的看法,这与他的“以义治国,何必言利”(孟子梁惠王上)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3分)答:_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分)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朱熹)(1)在以上两段材料中,孔子的话和朱熹的话有何联系?请简要阐述。(2分)答:_(2)对于孔子的“礼”和“仁”,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_9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1)第则材料可概括出两条四字成语,它们是_、_。(2分)(2)孔子为什么指责季氏?请用第则材料中的有关观点加以解析。(4分)答:_10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1)在第二段材料中,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答:_(2)孔子一方面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熏陶作用,一方面又号召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_课时作业(十二)1(1)B解析 “也在于别人的帮助”显然不符合原文“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说法。(2)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表现形式。(或仁比礼重要)(1分)孟子认为,“仁”和“礼”都是非常(同样)重要的。只有把“仁”和“礼”存在心里,才能成为君子。(1分)(语言表达准确1分)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概括和比较分析,有一定难度。题干中“在仁和礼的关系上”既是一种提示,更是一种限制,考生筛选原文关键语句时,只能以“仁”和“礼”作为条件,其他无关“仁”“礼”的观点不能掺杂进来;同时,答题时,考生还要抓住“不同”的要求,只比较孔孟的区别,不能涉及相同点。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达到“仁”的方法途径是“复礼”;而孟子的“以礼存心”则把“礼”作为“仁”的一部分。参考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君子把仁保存在心里,把礼保存在心里。仁人爱人,有礼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2(1)百姓不足,君孰与不足?苟无民,何以有君?(2)这两段文字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第一段文字,有若要求哀公施行“彻”制,减轻赋税,真正为民着想,以百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第二段文字,把老百姓的利益看成是根本利益,只有老百姓好了,才有国君真正的好。否则,只能是舍本逐末。参考译文哀公问有若道:“年岁荒歉,国用不足,有何办法呀?”有若回答说:“何不只收十分抽一的田租呢?”哀公说:“十分抽二,我还感不足,怎可只收一份田租呢?”有若对道:“只要百姓都足了,君和谁不足呀?若使百姓都不足,君又和谁去足呀!”如果没有年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大王又怎能面南称尊?哪里有舍弃主要的而问次要的问题的呢?3(1)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有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有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有智慧的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灵活迅捷而又变动自如,其特点有似于水;而有仁德的人坚守道义,稳重安定有似于山,所以这里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2)“君子”达于修身的境界,做个好人;“圣人”则达于益众的境界,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参考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恬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4(1)私淑艾答问(2)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于“闻斯行诸”的问题,孔子根据冉有退让和子路好勇的不同个性,分别给予鼓励和压制,体现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概括2分,说明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 第(1)题用填空的方式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对应的是考试说明规定的“筛选”要求。第段中孟子的五种教育方法,前三种是从教育内容的角度得出的分类,后两种是从教育方式的角度划分的,由于题干中有“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这一提示,答案显然只能是后两种。第(2)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概括分析。答题时,首先要根据“教育原则”的提示,考虑孔孟思想中有关教育的内容有哪些,再结合两段的内容,归纳答出“因材施教”;其次要注意分析说明的要求其实就是结合文本内容举例,也就是答出作者观点得出的过程,对于语段而言,即要答出孔子是如何用不同的答案来教育个性不同的学生子路和冉有。参考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您回答说有父兄在;冉求也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您回答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糊涂了,大胆地来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做事比较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打压他。”孟子说:“君子有五种教育的方法:有像及时雨滋润点化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靠学问品德使人私下受到教诲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施行教育的方法。”5(1)德礼善教(每处1分)(2)“善政”采用的是刑罚的手段,百姓害怕而不会自觉践行;而“善教”采用的是教化的手段,既能提高百姓的道德修养,让百姓自觉遵守,又能得到百姓拥护。(大意对即可)解析 第(1)题考查筛选信息和理解内容的能力。考生答题时首先应理解“王道”的含义,推断其意思是“仁政”,然后再根据题干的字数要求,从原文筛选关键词语。第(2)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善政不如善教”的主要理由是“得民”,而“得民”的具体表述则是“民畏之”“民爱之”以及“得民财”“得民心”的区别。考生答题时,应注意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不能照搬原文。参考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约束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孟子说:“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害怕(违背)它;良好的教育,百姓乐于接受它。良好的政治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6(1)狂者: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的人,富有进取之心;狷者:性情偏激而孤介自守的人,清高而不做坏事。(2)孔子认为,“礼”是方法手段,“和”是目的。“礼”的推行与运用要以“和”为原则。凡事都要讲和谐,只是为“和”而“和”却不受“礼”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7(1)比喻(1分)粮食充足,百姓就会仁慈(2分)(2)不矛盾。(1分)孟子认为治理天下,是要让百姓富裕,百姓富裕了,道德就会提高。(1分)孟子强调以义治国,并不是不讲利,他反对的是唯利是图,争夺一己之私利。(1分)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概括材料观点。前一空格既考查了孟子文章的特色,也是对后一问的重要提示,可以引导考生从寻找比喻本体的角度去寻求答案。第(2)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分析。由第(1)题答案和第(2)题题干可以推知,孟子在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是“民富则仁”。这一观点不可能与“以义治国”矛盾,如果能理解这一点,结合文本略加分析即可。参考译文孟子说:“让百姓种好他们的地,减轻他们的赋税,就可以使百姓富足。按一定时节安排饮食,按礼的规定使用,财物就用不完了。百姓没有水和火就无法生活,晚上敲人门户求水讨火,没有人不给的。圣人治理天下,就要使百姓的粮食多得像水火。粮食多得像水火,那么老百姓哪还有不仁爱的呢?”8(1)孔子的话是朱熹的话的依据,朱熹的话是孔子的话的解说,他认为孔子的“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2)“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的反映。当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乎礼,合乎义,这就是“仁”了。“礼”是“仁”的前提,“仁”是“礼”的必然。(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节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所谓仁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的,难道要靠别人吗?”颜回又问:“那么请问具体有哪些例子啊?”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符合礼的事,不要去听;不符合礼的事,不要去说;不符合礼的事,更不要去做。”颜渊说:“我虽然愚钝,也愿意照这些话去做。”共同的任何事情,正确的便是天理,错误的便是人欲。比如视听言动,人人都共有的事。不符合行为规则就不要视听言动,便是天理,不符合行为规则却要视听言动,便是人欲。9(1)名正言顺、手足无措(不知所措)。(2)因为季氏超越等级享受歌舞(或季氏按天子的规模享受歌舞)。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认为每个人都要按名分行事,就是要按规定的各个等级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否则就会导致礼乐崩坏、刑罚不当、纲常混乱,季氏的行为显然已经严重违反了孔子主张的“礼”,所以他要严厉指责季氏。参考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如果这都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容忍呢?”子路说:“卫君等待老师去治理国政,老师打算先从哪儿入手呢?”孔子说:“必须辨正名称!”子路说:“有这个必要吗?老师绕得太远了!辨正它们干什么呢?”孔子说:“你真鲁莽啊!君子对于自己所不知道的,就不发表意见。名称不辨正,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礼乐就得不到实施;礼乐得不到实施,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民众就无所适从。因此,君子定名的东西必定有理由可说,说了就必定能施行。君子对于自己的说话,是一点都不马虎的。”10(1)子欲善而民善。(2)不矛盾。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当权者应当用自身的道德来教育熏陶百姓,这样百姓自然会有礼有德;但是道德熏陶也不能无原则、不加区分地运用,冉有为季氏“聚敛而附益之”的做法本身就违背了德政,道德熏陶对他已经不起作用了。孔子让弟子声讨冉有,正是出于对德政的维护。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应该是以德治国,并且这种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说教育熏陶(要肯定孔子的思想),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有时在特殊的环境下和对特殊的人来说要用不同的对待方式。冉有的所为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对待冉有再也不能用那种道德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参考译文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批评他吧!”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