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中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教学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478621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人版高中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鲁人版高中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鲁人版高中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人版高中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教学案 教学目标:1、掌握关于诗歌语言的基础知识 2、理解并掌握诗歌语言鉴赏题的基本答题思路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一日一背: 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2、回顾:A、诗歌鉴赏三原则 B、“默想图表思角度” 活动:a、点名画图 b、解释图示3、进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诗歌鉴赏的第三个要点“鉴赏诗歌的语言”。二、相关知识和解题思路 1、要点分析 看简图。考查诗歌的语言,可能涉及诗歌的哪些方面?它们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涉及到四个层面语言、手法、形象和情感。A、语言作为诗歌外壳,本身有其风格特点,有其适合于诗歌这种文体的使用规则和技巧;B、形式服务于内容,语言本身是为塑造形象,表情达意服务的,精妙的语言能够把形象塑造得更加生动丰满,把感情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C、古典诗歌以凝练见长,诗人为塑造形象、抒发情感而匠心独运的手法技巧,也往往借助创造性的语言来实现。2、答题的基本构思基于上述关系,我们可以得出怎样一个答题的一般思路来完成自己答题之前的“构思”呢?一般思路:语言手法(是否包含手法)形象(是否服务于形象塑造、是否借助某种手法塑造了形象 )情感(是否抒情、是否所包含手法有助于抒情、是否所塑造形象有助于抒情)三、实践应用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北陂杏花 (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后又被迫闲居江宁。此诗写于他的晚年。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好。一个“绕”字,使春水富有动感、充满生机,表现了(或赋予)春水爱花惜花的情致。四、典题演练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参考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2、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孤山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 参考答案: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四、课堂总结五、布置作业下节课我们将归纳从语言角度命题的不同题型和解题步骤。请同学们完成学案第二部分“经典例题解读”。结合一轮资料例题,进一步理解语言角度命题的一般构思过程课后反思: 1、缘起:长期以来,古典诗歌阅读教学,尤其是高三古典诗歌阅读复习,从注重诗体到关注术语,从分析结构到细化题型,虽然正不断走向深入和完善,但总的来说没有帮助学生构建简明合理的知识体系,整个教学和复习基本仍处于“有目无纲”的状态。试想,杂草满地,林木丛生,径路纵横,一路走下去,怎能不目乱神迷?此种境况,如果说在课改之前,尚可装作没看见,那么课改之后,尤其是省规全面落实之后,还闭起眼睛糊涂下去,恐怕是要出问题的了。鉴于此,这届高三诗歌复习之初,就有了一个想法,尝试从文体出发寻出一个“纲”,统领种种“目”,要不仅管解题,也管阅读。虽然囿于见识和能力,未必做到科学有效,但教学如治学,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行则殆,不成功的尝试也不能完全算坏事。出于这种想法,设计本课题,作为诗歌鉴赏复习的起始;细致解析,重整思路,尚待下一轮次的教学实践。 2、问题:考虑到听课的原因,要简要展示整体思路,导致事实上课堂训练时间不足,致使在整个教学结构上有前重后轻之嫌,明显影响了课堂生成,对学生的课堂指导没有真正展开。就个人感觉而言,想出常态课的想法使心态过于放松,无形中减轻了课堂控制,严谨性不够;由于没有课前真正进行试讲磨合,对课堂节奏的缓急掌控也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 3、思考:坦白地说,个人认为语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老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新问题又不断产生;从字词句到阅读和写作,几乎每一个方面都有值得商榷的问题存在,尤其以阅读和写作为甚,至今似乎都没有一个符合语文教学发展的科学的成熟的范式可言。不去想这些问题,貌似一切正常;细想这些问题,当真是感到无奈和无力。这个课也是如此,构想之时,心中是有一种希望和动力,讲过之后,灰烬满地而已。如果有问题,那就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问题,是整体的问题,而不是某一时某一环节的问题,也不是某一时某一环节能够解决的;即如诗歌鉴赏,也当有一种规范,也当从学生接触之初就纳入一个整体的教学构想才好。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