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8《土壤的种类》教学设计与评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368118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8《土壤的种类》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8《土壤的种类》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8《土壤的种类》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8土壤的种类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能够独立的探究一堆土壤的成分;能够设计实验,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知识与技能知道砂、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了解土壤中砂、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了解不同土壤历史和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形成探究意识;具有探究土壤的热;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对土壤的种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学难点】: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认识三类土壤的性质。【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烧杯的使用方法案例背景分析:土壤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着的物体,大多数植物赖以生长,土壤与人类关系密切。分析土壤的成分及土壤的种类所用的实验分析法,也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教者要对教材、学生作较深入得了解和分析,从中思索教学要求的不同层面,教学中又注意把个别学生的智慧,及时转变为全体学生的认识,所以教学适应学生的各个层面,这对落实义务教育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有益的探索,也是教学“弹性”要求实施的一次实践。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他们去讨论预测,设计方案,教师作为实验伙伴参与其中,提供学生需要的工具。本课的内容紧紧结合儿童的实际,研究自己周围的土壤,增加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认识,更热爱她。在前一课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上奠定了土壤的概念,对认识某一事物也有了自己的方法与经验,会用利用各种感官去认识研究对象。根据学生的经验我们这样处理教材:让学生通过查阅课外书或其它途径搜集一些有关土壤种类的资料,以便它们带着对土壤不同的经验来到课堂进行交流。标准提出:参观访问应是科学课必要的教学活动,是把学生带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和社会,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极好活动形式。在学习本课之前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的土壤展览馆等。如果没有条件,就放映一段介绍有关各种土壤标本的录像。在材料设计方面,我们准备几种土壤的标本,黏土、砂土、腐殖土、学生生活周围的土壤。这些材料本身就蕴含着本课所设定的知识目标。同时,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不同的植物选择不同的土壤生长,也让学生感到大自然的奇妙。处于便于操作和开放性原则,决定放手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研究,教师除了提供材料,不做任何指导,让学生感到“自己学科学、做科学”更有乐趣。所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要被纳入到儿童科学活动的整体中。此外还需要为学生准备:玻璃杯(水)、玻璃棒、白纸、漏斗、塑料杯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事先采集的三种土壤样本(每组一份) 、白纸(3张)、烧杯、水、搅拌棒、土块、渗水性实验装置、放大镜、小塑料汤匙。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土样、纸巾、抹布。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描述:一、录像导入、激发兴趣1观看录像,提问: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2出示几盒录像中出现的土壤标本,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学生简单汇报)3教师小结:说得很好!大家想知道有多少种土壤?怎样分类?我们周围的土壤属于哪一类?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土壤生长的植物不一样?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研究吧。【评析】导入新课不仅是导入知识,而且还要注意唤起儿童潜在的智力和情绪。在丰富的视觉画面给学生带来感性认识的同时,让学生自己提出需要了解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自己问题的“指引”下,自觉地投入新课的学习,既简洁,又能使知识与情感同步调动起来,效果好,有新意。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1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学生简单汇报)2谈话:怎样分类,是否与土壤中的成分有关?3学生可以根据课前收集的一些资料,互相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要求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理由和依据,学生的根据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注意】学生对此会有不同的答案,可能有按颜色分,按含有成分等不同的标准分类,教师应给予鼓励,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评析】儿童对土壤有着零散的认识,教学要把儿童的零散经验上升为较系统的有联系的认识,无疑将提高儿童对科学的热爱,这一环节作为引线,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学有自己的特色。三、感知土壤、分离结构1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善于让学生在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2教师给学生提供放大镜等工具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学生简单汇报)3组织学生讨论它们观察到的结果,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推荐一名同学把本组发现和疑问告诉大家。比如有不少学生会发现土壤中有一粒一粒的的颗粒,有大有小。一般会提出以下问题,鼓励学生讨论,做出设想,设计方案。(1)这些不一样的颗粒各是些什么?(2)能想办法把它们分开吗?那样我们就清楚它们各是什么了。【评析】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民主的科学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大胆交流、预测,体验科学交流活动的精神享受与乐趣。学生解决以上问题时,可能会想到将土壤用筛子筛,细的落下去,粗的留在上面;用手捡;用风吹等方法分开。不管学生的方法是否可行,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大家想得都挺有道理,给予肯定。不要因为它看起来是“错误”而改变,让他们感觉到对经过深思后的猜想,可以动手试一试这也是一种解决未知事物的方法。4现在如果老师提供给大家杯子、水、玻璃棒,一份土壤(根据以下教学需要,可以为每个小组提供黏土与砂土含量不一样的土壤),你们能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分开它们吗?(小组先讨论一下)【说明】实验不算太复杂,学生又有较多的相关经验,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不但可行,而且能激发兴趣,还能让学生经历实验活动的全过程,长此以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5学生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静置需要一段时间,可以让学生预测会有什么现象?(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通常认为颗粒大的沉得快,在下面;颗粒小的沉得慢,在上面。这时,教师可利用这段时间放一段录像,看一看土壤是怎样沉降的?然后让学生描述所见到的沉降过程,与自己的预测进行对比,最后对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再对比,用眼看,用手摸,多感官去认识砂和黏土)【评析】对用水分分离土壤,学生直观经验少,教师能循循善诱,先启迪学生预测沉降的现象及过程,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依据。采用录像让学生弄清沉降过程,通过观察现象启发学生联想。启发的时候,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层层递进,激发思考,有助于学生认识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有可靠的基础。6学生将几组玻璃杯中的土壤进行比较,有的杯中上层黏土多,有的杯中下层砂土多,有的上下层差不多的情形,还有的杯中土壤颜色不一样等。(此时,很自然地引出学生头脑中的“风暴”,能否按土壤中含砂、黏土的多少来分类?肯定学生的想法后,也告诉学生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四、比较沙和黏土的不同1教师提供给学生可研究的干燥的砂、黏土的土样,让学生使用多感官进行检测。(检测土样的活动就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材料,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来认识一个事物)活动过程:(1)让学生取每一种土样的一小堆放在纸上。(2)观察土样、用放大镜看、在手指间摩擦干燥的土样、闻土样。(3)通过以下问题,鼓励学生描述关于土壤他们知道些什么: 关于沙子你知道些什么?它看上去和感觉上像什么? 关于黏土你知道些什么? 你认为沙子和黏土来自哪里?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它们为什么不同?(4)把学生分成两人小组,让他们研究沙和黏土。可以自行选择研究方法,如:轻轻摇动每一个杯子,听每一种土样发出的声音,和与之同时出现的一些现象。(5)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土样,让学生讨论对沙子和黏土的观察结果。可从以下几方面讨论: 外观:每一种土样看上去像什么? 颜色:每一种土样是什么颜色? 声音:当你在杯子里摇动时听每一种土样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 气味:闻每一种土样的气味有什么不同。2观察和水的沙子、黏土。谈话:如果弄湿每一种土样,他们又会有哪些发现?活动过程:(1)组织学生讨论,到目前为止关于土壤他们知道些什么: 当天气下雨时,泥土地面会发生什么情况?看上去和感觉上像什么? 在海滩或沙盘里,湿的沙子感觉上像什么? 湿的黏土感觉上像什么?你曾经用黏土制作过什么东西么?你是如何制作的?(2)学生描述湿的沙子、黏土和腐殖质的感觉和外形。(3)学生比较干燥的和湿的土样,讨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4)让学生滚动、搓揉每一种土样,看是否能把它们制成一个球。让每一位学生把制成的球(大部分或全是黏土)放在铺在桌上的报纸上。晾干后,再次触摸这些小球,看它们是否有什么变化。说一说如果制作泥塑的话,你会选择哪一种土壤,为什么?(5)学生讨论刚刚做过这些活动。鼓励学生陈述是如何学习和学到了什么?【评析】通过学生的活动,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能使学生比较全面认识这三种土壤。五、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能1谈话:如果下雨时,这两种土保水性能、渗水性能情况是什么样?猜一猜,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一般都认为沙的保水性能差。)2提问: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吗?【评析】这项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要从预测开始,预测渗水性能,然后通过讨论,确定实验的条件,哪些条件需要控制,哪些条件是变量,讨论实验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在充分讨论基础上开展实验。最后要对照实验结果和预测。3提供给学生一组对比实验器材,控制好条件进行实验操作。活动过程:(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实验设计。(实验装置相同;土壤的量相同;水的量相同)(2)在此基础让学生预测,当水倒入土壤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3)学生领取材料实验。(4)让小组学生叙述看到的现象,比较盛水的容器里经过土壤过滤的数量,水多则说明土壤的保水性能差,渗水性能好,水少则相反。(5)不同的土壤保水性能与渗水性能的不同对植物的影响。学生根据刚才实验的情况,交流想法。(6)讨论:是否还有其它方法来认识它们的特点,让学生深切研究事物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并且要能灵活地从多角度地去研究,结论才能更全面。六、学以致用,加以拓展1(提供一堆家乡土)活动:学生要用自己的方法来确定混合物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然后判断出神秘混合物的种类。(这不仅仅是运用,更是探究。在探究之前,要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自己了解的家乡的土壤,然后根据制定出的计划进行研究,教材中的方法是一些最常规的,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更多的方法研究土壤.通过学生充分地预测、假设,猜想土壤中可能什么成分比较多,然后根据猜想,进行验证得出自己的结论判断出自己家乡土壤的种类。)【注意】学生在研究的时候,可以提醒学生运用共同研究过的方法来研究,也可以让学生用新的方法来研究。但必须提醒学生研究的根据和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己行为的意义。得出结论后,提醒学生做好清洁工作,并填好土壤研究记录。2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它们的研究。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讨论: 家乡的土壤中什么成分比较多? 你用了什么方法发现了这种成分? 你认为家乡土壤里还有其它什么成分?3拓展活动:调查家乡的主要农作物。活动过程:(1)自己的资料和经验开一个信息发布会,交流讨论土壤里生长了哪些植物?(2)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收集的资料或作品及调查结果贴在“土壤研究结果”大白纸。(3)尝试选择土壤种类,种植一些植物。【评析】调查家乡的土壤种类和家乡主要的农作物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家乡,了解家乡的土地资源、植被资源等。通过调查,让学生了解到家乡的土壤适合种植什么庄稼,家乡土壤需要什么改良,实际上是让学生从小关心家乡的土地环境,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一颗为家乡服务的种子。体会与反思: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体现了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者本着使学生可能参与,愿意参与,积极参与等不同层次,根据教学内容与儿童的经验积累等情形,分别采用独立设计实验,启发诱导完善实验设计,录像等多媒体的辅助,使各项实验都成为儿童自己乐于从事的活动,这样使整节课师生关系始终摆正。2科学教学强调要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要注意控制好变量,通过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讨论实验方法、进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然后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摸、看、捻、握、搓)进一步研究沙和黏土的不同,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3 儿童的研究活动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但这节课中得到的意识和方法却有助于他日后自己的研究活动。课外活动继续研究,这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更要做好前期工作。启发学生去进行调查,寻找相关文章、制作家乡土壤的土样、相关照片、歌曲、自己创作的图画等,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研究自己家乡的土地环境,也可以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祖国各地的土壤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