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赏析

上传人:L****s 文档编号:28973396 上传时间:2021-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赏析踏莎行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首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之时。其时,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接二连三的贬官,他内心的悲苦绝望可想而知,他来到郴州之后,写下了这首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之恨,成为蜚声词坛的千古绝唱。“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开篇三句写一个意想中的夜雾笼罩一切的凄凄迷迷的世界:楼台在茫茫大雾中消失,渡口被朦胧的月色所隐没;那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郴州以北的武陵),更是云遮雾障,无处可寻了。细细体味这开头三句是意味深长的。“楼台”,令人联想到的是一种巍峨美好的形象,而如今被满天的雾吞噬了;“津渡”,可以使人产生指引道路、走出困境的联想,而如今在朦胧的夜色中消失不见了;“桃源”,令人联想到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乐土,而如今在人间再也找不到了。这开头三句,分别下了“失”、“迷”、“无”三个否定词,接连写出三种曾经存在过或在人们想象中存在过的事物的消失,表现了一个屡遭贬谪的失意者的怅惘之情和对前途的渺茫之感。“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上片后两句是说,怎能忍受的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正因为词人此时此刻的处境是苦难不可脱,仙境不可期,极端的失望和伤心,因而写下了这两句声情凄厉,感人肺腑的诗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两句正面实写词人羁旅郴州客馆不胜其悲的现实生活。以少游一个羁旅之身,所居住的是寂寞的孤馆,所感受的是料峭的春寒,所听到的是杜鹃啼血,所见到的是日暮斜阳,此情此景,他怎能忍受得了呢?所以这两句以“可堪”二字领起。“可堪”,岂堪的意思,词人被深“闭”在这重重凄厉的的氛围中,他实在不堪忍受呀!这两句在景物描写上充满了诗人自我的感情色彩,刻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使人感到其中有诗人的自我在,在情与景的结合上是极其自然的。“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下片前三句是说,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过片连用两则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极写思乡怀旧之情。“驿寄梅花”,见于荆州记记载;“鱼传尺素”,是用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诗意,意指书信往来。少游是贬谪之人,北望无归,亲友们的来书和馈赠,实际上并不能给他带来丝毫慰藉,而只能徒然增加他的别恨离愁而已。词人这种感受是很深切的,而表现这种感情的手法又是新颖绝妙的。说恨可以堆砌,那一封封书信,一束束梅花,便仿佛成了一块块砖石,层层垒起,以至于达到“无重数”的极限。这种写法,不仅把抽象微妙的感情形象化,而且也可使人想象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的城墙那般沉重坚实而无法消解了。“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末两句是说,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从表面上看,这两句是即景抒情,写词人纵目郴江,抒发远望怀乡之思。郴江,发源于湖南省郴县黄岭山,即词中所写的“郴山”。郴江出山后,向北流入耒水,又北经耒阳县,至衡阳而东流入潇水湘江。本来是自然山川的地理形势,一经词人点化,那山山水水都仿佛活了,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这两句由于分别加入了“幸自”和“为谁”两个字,无情的山水也仿佛有情了。这结尾两句,意蕴丰富,因为在词人笔下的郴江之水,已经注入了作者对自己离乡远谪的深长怨恨,富有象征性了。词人诘问离开郴山一去不复返的郴江江水“为谁流下潇湘去”,可以说正是他对自己的不幸命运的一种反躬自问。应该说,词中的各句都是写得很精彩的,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和“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两句,更好,各有艺术特点。词人为了表现他内心不能直言的深曲幽微的逐客之恨,使用写实、象征多种手法开拓词的意境,获得了成功。这对词的艺术发展是有意义的,应该肯定的。注释踏莎行:词牌名。郴(chn)州:今属湖南。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无寻处:找不到。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砌:堆积。无重数:数不尽。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幸自:本自,本来是。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译文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名家点评王国维人间词话: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王士祯花草蒙拾: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千古绝唱。秦殁后坡公常书此于扇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高山流水之悲,千载而下,令人腹痛。黄苏蓼园词选:少游坐党籍,安置郴州。首一阙是写在郴,望想玉堂天上,如桃源不可寻,而自己意绪无聊也。次阕言书难达意,自己同郴水之自绕郴山,不能下潇湘以向北流也。语意凄切,亦自蕴藉,玩味不尽。雾失、月迷,总是被谗写照。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羁旅,哀怨欲绝。起写旅途景色,已有归路茫茫之感。末引郴江、郴山,以喻人之分别,无理已极,沉痛已极,宜东坡爱之不忍释也。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词层次极为分明。开头两句都以对句起,都是平叙;中间第三句一顿;末两句是中心所在。虽是小词,用的是慢词作法。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头三句的象征与结尾的发问有类似天问的深悲沉恨的问语,写得这样沉痛,是他过人的成就,是词里的一个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