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试卷.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742774 上传时间:2021-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统计学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统计学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0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0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A 50 B 8 C 0.02 D 40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 520 B 510 C 530 D 5400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10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4.76% C. 33.3% D. 3.85%0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1.75表示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0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08. 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5.6件 乙车间: =90件, =6.3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0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1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 A.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 B.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 C.规模较大的单位 D.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 12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利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做为代表值,使用这一代表值的假定条件是( )。 A各组的权数必须相等 B各组的组中值必须相等 C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 D各组的组中值都能取整数值 13已知甲、乙两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甲班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为7.5分;乙班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7.5分。由此可知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 ) A.甲班较大 B.乙班较大 C.两班相同 D.无法作比较 14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公斤,其余亩产为500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平均亩产为( ) A.520公斤 B.530公斤 C.540公斤 D.550公斤 15时间序列若无季节变动,则其各月(季)季节指数应为( ) A.100% B.400% C.120% D.1200% 16用最小平方法给时间数列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a+bt,当b0时,说明现象的发展趋势是( ) A. 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水平态势 D.不能确定 17某地区今年和去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提高12%,则用同样多的货币今年比去年少购买( )的商品。 A.10.71% B.21.95% C.12% D.13.64% 18置信概率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 A.精确性 B.可靠性 C.显著性 D.规范性 19H0:=0,选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接受原假设H0的标准是( ) A.|Z|Z B.|Z|-Z 20. 对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几组不同样本数据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如下,你认为哪个回归方程可能是正确的?( ) A.y=125-10x B.y=-50+8x C.y=150-20x D.y=-15-6x 得分评卷人二、多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至四个正确答案,须仅将全部正确答案代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择错误的,该题无分。每题2分,共20分)0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0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A. 均值 B. 众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E. 调和平均数03普查是A 全面调查 B 非全面调查 C 一次性调查 D 专门调查 E 经常性调查04根据分组整理后的数据计算加权均值A. 受各组变量值和权数两个因素影响B. 假定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C. 结果不如根据原始数据计算的简单均值精确D. 实际数据呈均匀对称分布时计算结果比较准确E. 结果不受极大值和极小值影响05平均差与方差或标准差相比其主要缺点是A. 没有充分利用全部数据的信息B. 易受极端值的影响C. 数学处理上采用绝对值,不便于计算D. 在数学性质上不是最优的E. 计算结果不够准确06两个变量x与y之间完全线性相关,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相关系数 |r|=1 B.相关系数 |r|=0 C.估计标准误差Sy=0 D.估计标准误差Sy=1 E.判定系数r2=1 F.判定系数r2=0 07若变量x与y之间存在完全线性相关,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有A.相关系数r=1 B.相关系数|r|=1 C.判定系数r =1D.估计标准误差Sy=0 E.估计标准误差Sy=1.08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 A抽选调查单位时必须遵循随机原则 B抽选出的单位有典型意义 C抽选出的是重点单位 D使用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和估计总体的指标数值 E通常会产生偶然的代表性误差,但这类误差事先可以控制或计算 09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80% 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101.05% C.没完成单位成本计划 D.完成了单位成本计划 E.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少降低了1个百分点 10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 A.极差 B.异众比率 C.四分位差 D.标准差 E.离散系数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则标准差大的其平均数代表性就小。( ) 2当数据分布右偏时,则有:均值中位数众数;反之,当数据分布左偏时,则有:众数中位数均值。( ) 3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相应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 4在由三个指数构成的总指数(加权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中的权数必须是相同时期的。( ) 5随机抽样调查时产生的偶然的代表性误差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因此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调查方式。( ) 得分评卷人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要说明在对两组数据差异程度进行比较时,能否直接比较两组数据的标准差.2企业有技术工和辅助工两类职工,而且技术工的平均工资高于辅助工。假设本年与上年相比,各类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没有变化。试问:全厂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会发生变化,请说明原因。得分评卷人五、分析计算题 (共25分) 1某地区社会商品零售额资料如下: 年份 零售额(亿元) 1998 21.5 1999 22.0 2000 22.5 2001 23.0 2002 24.0 2003 25.0 合计 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 (2)预测2005年社会商品零售额。 (a,b及零售额均保留三位小数) (11分) 2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有如下销售资料: 产品 销售额(万元) 以2000年为基期的2002年价格指数(%) 名称 2000年 2002年 A 50 60 101.7 B 100 130 105.0 合计 要求:(1) 计算两种产品价格总指数; (2)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产品销售总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列出公式、计算过程,百分数和金额保留1位小数) (14分) 三判断题1. 2. 3. 4. 5. 四简答题1答题要点:当对比的两个事物是同属性,并且平均水平相同时,可以直接比较两组数据的标准差。在两组数据属性不同时,或平均水平不等时,需要通过计算离散系数说明其平均数的代表性强弱。2答题要点:有可能发生变化,尽管报告期和基期相比,工资水平均没有变化,但其人员结构若有变化,也会导致总体工资水平的变动。五计算题1某地区社会商品零售额资料如下:年份 零售额(亿元)y t t2 ty t t2 ty 1998 21.5 1 1 21.5 -5 25 -107.5 1999 22.0 2 4 44 -3 9 -66 2000 22.5 3 9 67.5 -1 1 -22.5 2001 23.0 4 16 92 1 1 23 2002 24.0 5 25 120 3 9 72 2003 25.0 6 36 150 5 25 125 合计 138.0 21 91 495 0 70 24 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2)预测2005年社会商品零售额。(a,b及零售额均保留三位小数,14分)答:非简捷法: (1)y=138 (1分), t=21 (1分),t2=91 (2分), ty=495 (2分) b=(nty-ty)/nt2-(t)2=(6495-21138)/691-(21)2 =72/105=0.686 (2分) a=y/n-bt/n=138/6-0.68621/6=23-0.6863.5=20.599 (2分) =a+bt=20.599+0.686t (1分)(2)2005年t=8 2005=20.599+0.6868=26.087(亿元) (1分)简捷法:(1)y=138 (1分), t=0 (2分,包括t=-5,-3,-1,1,3,5),t2=70 (2分), ty=24 (2分) b=ty/t2=24/70=0.343 (2分) a=y/n=138/6=23 (2分)=23+0.343t (1分)(2)2005年 t=9 2005=23+0.3439=26.087(亿元) 12分)2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有如下销售资料:产品 销售额(万元) 以2000年为基期的2002年价格指数(%) 名称 2000年 p0q0 2002年 p1q1 Kp=p1/p0 p1q1/Kp =p0q1 A 50 60 101.7 59.0 B 100 130 105.0 123.8 合计 150 190 182.8 要求:(1) 计算两种产品价格总指数; (2)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产品销售总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列出公式、计算过程,百分数和金额保留1位小数) (16分)答:(1)(p1q1/ Kp)=182.8 (2分) p1q1/(p1q1/ Kp)=190/182.8=103.9% (2分)(2)分析产品销售总额变动: p1q1/p0q0=190/150=126.7% p1q1-p0q0=190-150=40(万元) (3分) 分析价格变动的影响: p1q1/(p1q1/ Kp)=103.9% 此式与前述有重复不单给分 p1q1-(p1q1/ Kp)=190-182.8=7.2(万元) (2分) 分析销售量变动的影响: (p1q1/ Kp)/p0q0=182.8/150=121.9% (p1q1/ Kp)-p0q0=182.8-150=32.8(万元) (3分) 三个指数的关系:126.7%=103.9%121.9% 三个差额的关系:40=7.2+32.8 说明: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总额2002年比2000年增长了3.9%,增加7.2万元;由于销售量变动使销售总额增长21.9%,增加32.8万元;两因素共同影响使销售总额增长26.7%,增加40万元。 (2分)共 页,第 5 页 学生答题注意:勿超黑线两端;注意字迹工整。 共 页,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