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 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552681 上传时间:2021-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 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 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 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 1、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2、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A、组织策略B、精加工策略C、元认识策略D、复述策略 3、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到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起4、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5、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A、2岁B、45岁C、4岁D、6岁 6、“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A、强化说B、认知失调论C、从众说D、观察学习理论 7、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性D、沉思性8、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A、图表B、新知识C、认知框架D、以上都对 9、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认知与情感成分 10、以概念同化的学习方式获得概念主要发生在()A、学龄期B、学前期C、成人D、以上都是 11、奥苏伯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 12、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13、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A、动作表征B、符号表征C、映象表征D、表象14、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5、运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 16、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17、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18、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19、“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最易被解释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A、强化原理B、认知失调说C、从众说D、观察学习说 2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二、填空题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依从、内化三个阶段。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的科学。 4、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者发展心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和适应性称之为。 5、儿童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监控三个方面。 6、动机有激活、指向和三个基本功能。 7、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项成就行为的主要判断称为。 8、心理发展有连续性与阶段性、定项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 9、尝试与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 10、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三个过程。 11、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称之为。 12、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有班级规模、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的性质和。 13、品德的心理结构主要有三个成分,它们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14、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能力或特性称之为 。 15、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称之为。 16、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是。 17、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 18、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及其组织称之为。 19、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 20、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为。 三、简答题 1、简述性格差异的教学含义。 2、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3、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4、简述教学目标的功能。 5、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措施。 6、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论述题 试论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C2、B3、C4、A5、C6、D7、B8、C9、B10、C11、B12、C13、C14、C15、B16、D17、B18、C19、D20、C二、填空题1、教学媒体2、认同3、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4、学习准备5、自我体验6、强化7、自我效能感8、个别差异性9、准备律10、评价11、学习策略12、对教师的期望13、道德情感14、创造性15、问题解决16、发现教学17、过度学习18、知识19、品德20、教学目标三、简答题1、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2、智力与创造性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3、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 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 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4、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5、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6、对现实的有效知觉;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四、论述题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整理:牧羊鸟)-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