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品德自主构建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7856987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品德自主构建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品德自主构建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品德自主构建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品德自主构建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总结一、课题研究的方案概况(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融合,而世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竞争其聚焦点为各国的教育能否培养出水平高,数量多的创新型人才,这使得学生品德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开放的信息社会要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和自由创新,使学生适应现实生活中种种道德冲突,不会迷茫无措。这些也正是“纲要”所倡导的最新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观念。本课题的提出体现了“纲要”的这一指导精神。针对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在各学科中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建构,自我探索的创新实践能力,尤其在以培养创新型人格为主阵地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认真研究努力改进“教学创新”的新举措、新方法。(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力求界定“教学创新”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生活化课型中涵盖的理念、特点等基本理论问题。 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探究型、生活化课型为载体,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在教学途径方法上更具多样性、灵活性。 依据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尝试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引导学生进行品德的自主建构,即让学生在德育情境中调出原有的道德经验储备和知识储备,自主收集处理信息进行判断,获取新的道德认同并组合到原来的结构中,从而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焕发创新活力。(三)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实践与研究,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1。课题组成员及学科教师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创新教学”的目的意义有所了解,基本上树立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一致的学科教学思想,较为自觉地运用新理念组织教学。2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各类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研究。3构建“自主建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探究型生活化教学”模式。(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设计1“教学创新”的基本问题研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创新理念确立,课堂呈现方式操作行为、结构类型突破。对内容侧重点不同课型的共性与个性进行研究。2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生活化质量教学评价研究体现“教学创新”的听课评课新机制研究,建立个人跟踪成长记录袋。3品德自主建构的个案研究对教学个案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现象,不断推进教学改革。4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探究型教学、生活化教学、主体自育型教学进行研究。(五)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1文献研究阶段时间:2 达成目标:明确研究问题,形成研究课题,拟写方案。阶段成果:完成申报评审书的填写。拟写研究方案。形成当前品德教学弊病调查报告。2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时间划分: 达成目标:分别完成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探究型、生活化、主体自育型的教学研究。阶段成果:相关典型课例、案例,子课题报告,相关论文。3模式构建阶段时间划分: 达成目标:构建“自我建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探究型生活教学”模式。阶段成果:课题论文,相关典型课例、案例。4总结、结题阶段时间划分: 达成目标:全面总结三年研究的成果,通过平行对照班的终端对照实验假设。阶段成果:总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六)课题组主要成员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二、第一阶段研究成果(一)当前品德教学存在的弊病调研结果课题研究初期,我们在明确研究问题、确立研究目标的基础上,对当前品德教学中存在的弊病进行了深入地调研分析。从品德教学的意识形态、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学科教学的评价等方面得出了以下调研结果。1.传统思品教学的影响,导致教师观念的落后僵化。长期以来,我们的思品教学都是把德育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东西进行灌输,内容往往是高姿态的,呈现的事例大多是英雄的伟人的事例,教材中德育口号很响,和时代挂钩、与学生实际生活接轨的内容却涉及的很少。受教材设计及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科教师的思想意识依然囿于一个狭窄的教与学的圈子内,课堂教学也固于一定模式之中,明显的弊端是教师道理讲得多,学生实际参与少;书面作业多,行为督促少。导致课堂教学缺乏亲和力,少有生气,枯燥乏味,致使“知”和“行”脱节,这种板着脸孔的说教方式忽视了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学生很难体会到道德教育的兴趣,因而降低了品德教育的质量。教师在认识上的偏差也时常在生活中反映出来,例如,小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里,总是发展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之下,无法展示自身的能动性。教育者看到的只是小学生的幼稚,却看不到他们的活力和具有的多方面发展可能,没有认识到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不可替代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然就被无情地扼杀了。新课改以后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尽管在教材编写等方面对此有了相当的重视,然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改观。同时,由于教师观念的偏差,也导致了对学生的道德评价仍然落实在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标准上,而没有很好地解决学生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2.学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1)教师观念中有了“生活”,但缺乏与品德教育的整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把儿童的生活作为课程的第一来源,按照儿童的生活逻辑来构建课程结构,而且强调这种生活“是儿童所感受到的,所观察到的生活,是他们正在过着的生活”。另一方面,综合课程强调儿童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即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获得经验,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进行体验与反思,因此,生活即是品德与社会课的目的与归宿。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实际存在着品德与生活的“两张皮”现象:教师有了“生活”意识,却忽视了学生经验与品德教育的和谐统一,表现在教学中过多注重学生对生活实际表象的认识,而不能把这些与孩子息息相关的生活内容潜移默化地提升为思想道德层面的认识,教师过多注重孩子的体验活动,却忽视对这种活动的进一步总结,点拨和升华,导致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是课后细细品味,却无法感知课程的内在教育意义所在,这显然有悖于综合课程所倡导的“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能够认同并在教学中渗透“生活”的意识,但由于缺乏与品德教育整合的能力,而使品德教育游离于儿童的生活之外或者忽视在儿童的世界中提升儿童的道德认识。(2)教师有了“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但较难使学生形成有意义的学习。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即教师通过进行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有意义的学习,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以学生为本”存在着错误的理解。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本”就是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所有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意志为转移,学生“喜欢”怎么样,教师就怎样做,甚至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本”就意味着学生所说的都是正确的,教师只可以肯定,赞美学生,而当学生有错误的观点或价值表现出来的时候,教师也绝不可以说“不”。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看不到教师选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贴近儿童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内容;看不到教师采用灵活多样、富有生活情趣和艺术性、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的活动组织形式;只是更多地听到了“你真好” “你真棒”等简单的毫无发展性和指导意义的赞美性的语言。这样的做法,当然不是“以学生为本”思想的本质所在,也必然使课程的实施走进误区。 (二)解决以上问题的初步尝试1.尝试开放性的品生、品社教学开放性的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品德教学的某些弊端,使品德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品德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爱护公共设施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2)互动式的动态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互动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开放的动态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创设多样化的活动情境。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生活情境的再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 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优化品德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品德形成和塑造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A.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作业设计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品德学科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B.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品社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品德教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品生、品社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学科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学科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践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尝试生态化的品生、品社教学生态化的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情境的自然和谐、师生心态的自由开放、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我们努力在品生、品社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追求这一理想目标,力争使我们的学科教学呈现出自然和谐的外显特征。研究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学意图的隐蔽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在活动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追求“明确目标与隐蔽意图的和谐统一”,努力创设一种真实的和不露痕迹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隐性化教育中心情愉快地感悟道德,将正确的道德认识与积极的社会角色意识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身的行为实践。(2)教学行为的自然性。生活是道德的生长点,是道德发展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应渗透在生活之中,体现道德行为养成的真实、自然和循序渐进,而非在生活之外,来不得作秀、脱离实际和急功近利。在教学中要做到教育的生活化、真实化和自然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时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内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生活气息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把课前、课上、课后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成为“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自然化的教育中,经受道德的熏陶、社会的洗礼,提高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3)教学手段的间接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社会化发展不能靠知识的灌输、道德的说教来完成,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和社会化发展的结果。我们在教学中通过情境的熏陶、榜样的感召、主体的体验等多种间接的手段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的,寓教育于活动中,突出体验、感悟。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地方实际、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活动形式和内容,通过恰当的手段,努力提高活动的实效性。要求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避免出现照本宣科、照图讲图、枯燥说教的情况,要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活动,自己去感悟做人的道理。(4)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学中让学生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角,使教学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结合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充分发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成为学生喜欢上的学科。(5)注重学习的体验性。体验是该学科教学的核心。学会做人,主要在生活体验中实现。 体验以生活情境为依托,以生命存在为前提,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到的东西是深刻的,将之内化便会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信念等。体验学习具有亲历性(实践层面的亲历和心理层面的亲历)、个人性、默会性。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为全体学生创设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机会,尊重学生体验后的不同感受,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CAD图纸下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