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数学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7777043 上传时间:2021-08-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中学数学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农村中学数学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农村中学数学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数学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3(一)课题研究的宏观和微观现状3(二)国内研究的现状3二理论思考4(一)有关概念的界定41、研究性学习42、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指5(二)理论依据51、主体教育论 52、认知教学论 53、研究性学习理论 5三研究意义61、理论意义 62、现实意义6四实验研究的内容6五实验研究的主要目标6六研究过程7(一)准备阶段7(二)研究阶段7(三)总结结题阶段9七研究措施9八研究成果10(一)农村初中数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环节10(二)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途径111、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112、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课堂类型123、开展“研究性活动”14(三)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建设151、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构建152、研究性学习小组习惯培养16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评价174、研究性学习小组文化建设18九研究效果分析18(一)学生方面181、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182、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193、课堂学习效率提高204、自学能力明显提高20(二)教师方面211、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形成一种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212、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21(三)学校方面22(四)社会方面22十成果形式22十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22十二.主要参考文献23“农村初中数学实施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课题 研 究 报 告一研究背景(一)课题研究的宏观和微观现状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人才,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也是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的共同着眼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在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倡导和研究初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各门课程的实施都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宏观现状。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增加了一项必修内容研究性学习,这是为旧的中小学数学课程动的第一个大手术,使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是目前国际课程改革的一种新趋势。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微观现状。 (二)国内研究的现状当代社会科学高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急剧加快,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教兴国”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了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 20世纪90年代初全面开展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新课程设置使教学改革进入了课程开发领域,也为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保证。 数学新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在初中教材中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使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是目前国际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我国上海、北京等先进地区的实验证明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高层次的学习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但是我们注意到先进地区的研究性课题基本是学生在课外主选的题目,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也是课外 ,主要的对象是城市初中学生。如何在数学教学课堂内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在农村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目前还末见成果或经验见诸报刊与杂志。农村初中学生同城市初中学生相比毕业后留在当地的学生要多,这批学生回到农村第一线后,直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他们是否具有科学素养,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将直接影响中国农村的发展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意义更为重大,形势也更为迫切。为此,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农村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以研究性学习的思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集镇的普通初中,虽然没有城市中学优厚的科研条件和资源,但是农村也有农村的特色。学校现占地大约30亩,分为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三块,三区相对独立;藏书14556册(含电子图书2825片);报刊杂志资料20余种;有2个多媒体教室,1个标准(40台电脑/间;加处室、教师办公室,合计全校台式电脑60台)的计算机教室,教师配备了2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已初步建成。这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另加上农村学生普遍能吃苦耐劳,爱动脑动手,学生有研究和创造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教师只要细心加以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很易被调动起来。他们毕业回到农村后更加需要运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的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二理论思考(一)有关概念的界定1、研究性学习 本课题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在课堂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一种新方式和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一种新方法。对教师而言,它与过去主要的演绎法教学相反而更接近归纳法教学。对学生而言,它与过去被动接受、记忆知识相反,而是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研究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2、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指:(1)学生学习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2)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合作研究的方法(3)学生对教材中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科学事实、科学结论研究学习的方法。 (二)理论依据1、主体教育论:主体性教育主张以培养、发展弘扬儿童的主体性为根本目的,实施学习方法训练策略要立足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凸现出人的主体性品质在整个学习过程的地位。2、认知教学论:该理论认为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亲自去分析、综合、发现学习内容的结论和规律,成为“发现者”。这是实施学习方法训练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3、研究性学习理论 :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是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研究性学习观在吸收不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理论框架,基于科学性、主体性、研究性、创新性的基本特点。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着力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了切实的落脚点。三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的主题是科教兴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在信息时代的基础教育领域,许多有志于教育改革的人士都在研究学习方式的变革。 数学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是基础教育改革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应对社会发展的挑战。2、现实意义: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提出的研究性课题进行分工合作,共同研究的方式,既发挥个人的主体作用,又团结协作,让学生应用现代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丰富多彩的实验、实践活动,通过自己查找、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使学生能在实践中选择最适合自己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的学习和发展方式,培养研究和实践的能力,充分展示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实践、学会创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为我市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特别是农村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引以为诫的教训。四实验研究的内容 本实验以参研班级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数学课堂教学、课外科技活动中的学生研究性学习问题,具体细分为四个方面的问题:1、研究性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般形式研究;2、研究性学习对强化初中学生学习方法训练的研究;3、加强数学教学学习方法训练的策略和方法;4、数学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研究。五实验研究的主要目标1、通过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使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2、促进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推进研究性学习。3、构建适合学习方法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4、通过课题的研究,研究数学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方法 。六研究过程本实验研究周期为三年半,即2007年3月2011年11月。(一)准备阶段(2007年3月2008年2月) 1、思想动员:课题研究试验需要广大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参与与支持,我校通过教职工大会,教研会分别对教师进行思想动员工作,明确科研兴校战略,把教育科研列入个人考核与教研组评估、设立专项经费奖励研究成果;我们通过主题班队班会对学生进行动员。通过召开家长会、发家长信等方式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的实验。2、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先进教育理论为依据,并按科学的方法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学校为教师配置了电子备课室、安装了校园网络方便师生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学校教科室还定期印发有关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文章供大家在教研活动时学习;学校还聘请市区专家到校举办了多场教育科研讲座;数学教研组对教师进行科研知识的培训及专题讲座,学校还选送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各级培训。这些活动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增强了教育科研的能力。(二)研究阶段(2008年3月-2011年2月)1、课题确定以后,于2007年3月向纳溪区教教培中心报送了立项申请、评审书,2007年11月20日得到了纳溪区教培中心的批复,确定本课题为区级普教科研立项课题。我们于2008年3月由区教培中心专家组、课题组成员及教师参加了开题报告会,论证了问题的提出、课题的界定、研究意义、价值、研究基础、现状分析、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实施步骤、预期成果等。2、学校成立以刘黎明校长任组长,教科室主任于波任副组长,数学教研组长巫远开为组员的课题领导组,全面负责落实课题的研究实施。教科室主任于波为课题负责人,巫远开、蒋焕彬为主研人员,学校还聘请校、内外经验丰富的专家为顾问,指导课题组成员制定课题的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务实开展研究工作,使课题研究院做到任务到人,职责明确。3、按照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每一阶段开始和结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邀请其他教研组长参加,专门探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方法问题,还具体制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安排和工作方案,对研究性学习提出了要求和指导意见。并对前一阶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适时调整研究计划,使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落到实处。4、研究工作重点突出: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小组抓住课堂教学中情感、思维、方法、手段四个关键因素,研究优化的模式。通过优化这四个因素,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通过激发动机、密切情感、培养兴趣、形成习惯来创设和谐心理,优化情感氛围;通过梳理知识、设置问题、训练思维、指导研究让学生掌握思维规律,优化认知结构;通过引导自学、独立练习、合作讨论、尝试成功让学生主动参与,优化学习方法;通过优选手段、精心设计、充实资料、加快整合,采用现代技术,优化教学手段;合理安排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充分调动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体课程安排如下:阶段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研究方式成果形式达成目标初一上学期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研究性学习方法、习惯数学教师及班主任,小组组织自主研究、合作研究形成研究性学习习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初试研究性学习的体验初一下学期举办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数学课教师、 班主任协同组织成果展自主研究、合作研究创作作品、图片资料、录像、展板等合作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初二上学期研究性学习研讨汇报课教研组、年级组配合,每个班级以专题为单位由学科教师上一个研究性学习研讨汇报课自主研究、合作研究与拓展专题研究,课件制作研究过程和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提高升华阶段,使学生体验领会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性质初二下学期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 收集材料、年级组总结自主研究、合作研究与拓展研究论文、创作作品、图片资料、录像、展板等评价过程与结果,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三年级部分专题结题,总结课堂教学与总结汇报相结合自主研究、合作研究与拓展研究专题研究软件制作,作品设计制作、收集资料等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重组能力,实现中考高质量4、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深入到年级甚至深入到研究性学习小组,去指导和落实我们课题组所制定的方案。(三)总结结题阶段(2011年3月2011年11月)1、实验班级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化研究, 组织2次研究交流,此阶段逐步完成构建符合研究性学习评价方式,制定实验后期检测题进行检测,完成本课题各项研究内容,各执教老师写出阶段小结。2、实验教教师初步形成数学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性数学课堂的类型以及研究性小组的习惯培养费的经验总结,并收集整理有关数据资料。3、实验教教师继续完成研究论文及自己的结题报告,课题组汇集整个课题的研究数据与资料写出结题报告,择时召开结题评审会。七研究措施1、组成课题研究的精干队伍,包含领导小组、 实验课题组,选好实验班级和执教教师,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各实验班级由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实施。为了保证实验的可信度与效度,我们分别在二年级、三年级各选部分班级作为实验班级,选择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执教。2、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指导实践。根据本实验的理论依据及实验方法我们在本实验过程中将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学习策略研究、现代教育理论进展、现代教学论、初中研究性学习等书籍。鼓励课题组成员上网阅读有关教育刊物,查阅有关学习方法训练的资料,并定期组织交流学习。通过上述学习促进课题组成员教育思想以及学生观、人才观、知识观、质量观等教学观念的转变,指导我们的实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3、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年级段和不同学科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特点与不足。各执教教师以此为根据制定各自的研究方向与方法。4、建立必要的课题研究学习交流制度、经费使用制度、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制度、资料保管制度等。5、定期组织课题研究讨论、交流和专题文章的评比,对课堂教学案例和好的学生学习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提炼、推广。6、不定期印发课题研究相关的学习资料,经验交流。7、组织有关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并提交考察学习报告。八研究成果(一)农村初中数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环节:问题情境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拓展研究评价体验。问题情境:通过数学课堂创设自主研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自主研究:让每个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自己决定研究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也就是说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研究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合作研究:学生在个体自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互通独立的见解,展示个体思维方法与过程,小组组员之间相互讨论、分析与交流,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与全面,最后形成共识,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结论。拓展研究:通过发展性、开放性练习,将研究学习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评价体验: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研究活动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研究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让他们体验成功,有成功感,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完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合作交流的组织、拓展创新的点拨和评价体验的正确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自主研究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合作研究交流的互动、验证,实践运用中问题的解决,拓展创新中新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评价体验中的自我评价。(二)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途径1、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数学研究性学习是面向全体初中学生的必修课,而不是只为少数优秀学生开设的课程,它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追求目标。数学“研究性学习”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课题组确定以“问题教学法”作为课堂内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出发,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知识就在生活当中。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 充分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让学生主动研究课堂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在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超前尝试学习-创设问题情景-构建数学模型-研究问题-交流反思-展示成果”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信息交流) 构建数学模型 (信息交换) (信息概括)(反馈信息) (接受信息)(转换信息)检验分析(学生)超前尝试学习展示成果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研究问题(学生)交流反思(解释信息)教师引导学生课前超前学习,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课堂上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结合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小组就构建的数学模型进行多渠道的研究活动,通过交流讨论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反思问题解决的方案,最后让学生展示有关成果。实践结果表明,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思维活跃,勇于质疑,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表现自己。一个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学生自主研究、合作研究交流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学习热情大大提高,成绩进步显著。2、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课堂类型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根据课堂知识结构与知识的呈现形式的不同,数学课堂课堂研究性学习组织形式也有所不同。通过本课题研究实践总结,我们把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理论型课、知识型课和活动型课。三种课对教师与学生来说,结构模式与前面所说基本一样,都是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小组合作研究交流,展示成果,评价体验。教师首先应根据课堂类型的实际需要,课前编制好学生的导学案。导学案主要由知识准备、自主做学、合作研究、拓展研究几个部分组成。导学案的编制对学生的学习研究非常重要,教师应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梳理,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研究的题目,设置便于学生研究过程中适当思维发展的梯度,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倾听者,教师应当走下讲台,弯下腰来聆听学生的见解与想法,允许学生质疑,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尊重学生在研究活动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师还应当参与到小组的研究活动过程中,发表自己对问题的想法,说出自己的思维方式,为学生的思维形成提供基础。(1)理论型课 这类课主要侧重于知识的理解、证明猜想与拓展,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新授课。这类课的知识生成是重点,教师在上课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就变得相当重要。同时教师对学生将要进行的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准备,应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作为新知识的生成的坚固基石。教师对学生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应当作适当的引导、讲解,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教师在学生的研究活动过程中应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有意识的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并对独到的研究方法给予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动力。(2)知识型课 这类课主要侧重于知识技能巩固、运用与提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练习课或复习课。这类课教师应为学生的研究作好知识的铺垫,作好思维方法,解题方法的指导,并精心设计相关的题目来训练巩固思维方法。进行同类化,思维化,方法化,便于学生内化知识结构与知识的生成与发展,并能形成迁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的能力。教师在学生研究活动中,应尽可能的让学生想一想这题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这样做是不是有道理,这题能否变为其他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质疑,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同视角,找到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3) 活动型课 这类课主要的内容是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数学活动”、“实验与探究”、“课题学习” 等。 教师不仅仅要提供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通过实际问题,或由教师提供问题,由学生通过实验、活动、调查、网上查询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课前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生活,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得出一定的结论。以小组的形式将研究成果以调查报告、小论文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课上的研究学习,总结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继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做好课后的延续工作。这类课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以课外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研究性活动。 3、开展“研究性活动”“研究性活动”是我校一种比较容易开展和开展得比较普遍的一种形式。教师引导学生或学生自主从乡镇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中选取感兴趣的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掘与利用本地区和学校课程资源,形成有鲜明地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它是在研究性学习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的一种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文化、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研究性活动一般在课下或课外,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选择一定的课题或专题,以课外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 (1)学生选出课题 我们课题组决定先由学生选出研究性课题,给人与人的关系(友情)评分。如何存款最合算。哪家超市最便宜。 中学生厌烦数学的原因。科学早餐的重要性。再由指导教师和全班同学对可行性进行全班论证,经过全班学生论证后,规范课题名称,确定最适宜开展的二个课题作为班级的课题, 即 营养早餐问题的研究、我校初二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最后全班同学全班同学重组课题小组,确定课题组组长以及人员分工。在选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所选课题不要离开课程内容太远,或者需要补充铺垫许多新知识,结果在实践中难以得到好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失去兴趣。(2)确定研究计划 向学生介绍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进行小组讨论活动,完成方案设计表(附录)填写,做好口头论证准备。学生代表进行口头论证。学生评审课题研究方案(附录),再次确定本班课题为我校中学生早餐营养情况的研究(组长:张朝富),我校初二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组长:罗丹)。教师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收获。(3)研究报告撰写 学生根据研究计划收集有关资料,分析加工所收集的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教师在学生研究过程中,应适时给予指明研究的方向,并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并帮助解决一些问题障碍。通过研究性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态度、思想和习惯,进一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建设1、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构建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既是学生合作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手段。我们经常见到的学习小组的模式都是以前后排座位的学生组成的,这种学习小组对于数学学科建设而言,有很大的随意性,过于简单化,形式化,不利于学科建设,更不能达到学生的共同发展。因此,构建合理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甚至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4至6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这样,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由于各小组是异质分组,这样就使得各小组之间是同质的。教师分组时应征求学生意愿,小组成员相对稳定,动态调整。通过课题研究研究实践总结,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建设,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1)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人数设置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人数确定应以46人为宜,其中以6人为一小组是最佳人数设置,这样便于考虑学生的能力进行小组成员的配置,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建立起真正的研究,交流,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使小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2)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性别比例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性别比例应根据班上学生的性别比例情况进行配置。最好的配置是男女生按照1:1进行配置,也可以是1:2进行配置,这样男女同学之间的研究交流才不会拘束,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各抒已见,实现共赢的目的。如果一个学习小组全是男生或全是女生,可能交流会失去意义,很大程度上会偏离教师所设置的研究问题或注意力不够集中而达不到共同研究,共同成长的目的。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习能力配置 教师应对本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每个学习小组的男女生按每个层次各一人进行配置,刚好构成6人研究性学习小组,也就是小组人数最佳为6人的道理。(4)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性格配置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组建还应考虑学生的性格因素。在每个学习小组中应有外向型的学生,也应有内向型的学生;有善言谈的学生,也应有不爱说话的学生;有善交际的学生,也应有拘谨的学生。如果一个小组的成员都是内向的不善言谈的,小组内的交流无法进行,一个小组就会死气沉沉,形不成研究合力,达不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总之,各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人数、学习能力层次、男女性别比例、学生性格类型应基本平衡。(5)研究性学习的小组长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小组长应在小组成员中选择一名学习能力强,性格开朗、活泼,积极向上,有一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和号召能力的学生担任。这样,小组长才能对本组成员进行组织分工,才能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组成员共同进步,使每一个组员都能得到好的发展。小组长可以是教师指定也可以是小组民主推选,同时也可以是轮换制,让小组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公平锻炼与施展才能的机会。初一年级开始时最好是教师指定小组长。 (6)让不同的小组成员担任不同的角色 在研究性合作学习小组中,让不同的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决议并编写小组报告;检查员,负责保证小组所有成员都能清楚地说出小组得出的结论或答案;纠错员,负责纠正小组成员在解释或总结中的任何错误;总结报告员,负责重述小组的主要结论和答案;联络员,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和协调。这样,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共同实现小组目标。我们划分角色是要根据学生特点来进行的,做事有耐心的同学可以负责做记录,做事仔细的同学可以纠错,具有领导能力的同学可以担当联络员。2、研究性学习小组习惯培养 教师在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时,应注重小组的习惯性培养。(1)老师对小组长的习惯培养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灵魂,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让小组长对小组进行组织管理,对每一个组员进行职责分工,把总任务分解成子任务分配给每一个组员,使小组成员在小组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员,都有自己的明确责任。(2)小组长对组员的习惯培养 小组长对组员进行培训,让组员知道自己是本小组中的一员,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本小组的荣誉。让组员用积极主动的研究性学习态度,共同参与,共同完成小组的研究学习任务。(3)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培养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课前自学习惯进行培养。教师应对学生预习的方法,自学的方法,研究的方法,收集信息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予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自主做学过程中如何阅读教材,对重要的语句进行圈点勾画,如何分析数学概念,如何看书上的例题,如何学习公式定理,如何识图,如何审题,如何记笔记等习惯进行培养。(4)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习惯培养 教师应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如何独立研究,展示自已的个性思维方法;如何参加小组讨论、交流;如何听取他人的意见;如何自己发言;如何求助他人;如何自我控制;如何帮助他人;如何提出建议如何讨论;如何辩论;如何质疑等习惯进行培养。特别是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教给学生两人研究问题时应用多大的声音,小组交流时又用多大的声音,当自己总结发言时又应该用多大的声音。在不断的研究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习惯加以引导,不断强化练习,不断地进行修正,让每一个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研究性学习交流的习惯。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的评价既要看到局部又要看到整体,即在看到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组员的表现同时也要看到整个小组的表现。比如,把总任务分解为子任务分配给每个成员,总任务的完成质量通过子任务的完成质量来评价;随机提问小组中的某个成员,根据他的表现来评价小组活动的质量;学习时小组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帮助,但测试是每个成员必须独立完成的,并综合每个成员的成绩来评价小组的活动。小组活动的评价分为自评与他评。在评价过程中既要看到组员的优点也要指导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小组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探索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让他们体验成功,有成功感,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为此,对小组的评价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通过与学生讨论制定合作研究学习的基本要求,运用积极的、富有朝气的、富有鼓动性的语言,对小组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健全小组的评价考核机制,让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充分展示每一个小组的个性与成功。对小组考核评价是多元的立体的,包括小组的学习态度,小组成员的研究参与度,小组研究内容的完成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成绩测评等。把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牵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要使学生们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也就是小组成员之间必须互相依赖,“荣辱与共”。各小组的评价可师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4、研究性学习小组文化建设 根据每一小组的具体情况,给本组取一个有特色的组名,既代表本组的精神风貌,又能诱发集体智慧。小组文化应富有个性,有凝聚力。如神州组,奋进组,开拓者组,飞鹰组,快乐无限组,奇思妙想组等。每个小组根据小组的情况,还喊出各自小组的口号,如“有努力才有希望,有付出才有收获”、“荣誉来自努力,进步来自勤奋”、“有梦想就有希望,有梦想就有奇迹”、“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等。九研究效果分析(一)学生方面1、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转变了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了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气氛,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效果显著。表1 数学期终考试成绩统计表年级班级人数100分90-99分80-90分平均分标准差初二上实验班455191581.234.58非实验班450181272.355.68表2 数学期终考试成绩统计表年级班级人数100分90-99分80-90分平均分标准差初二下实验班41618782.334.01非实验班41016867.516.623、课堂学习效率提高 运用了“研究性教学法”后,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学为主,教师讲得精,学生练得多,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多,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参与面广,学生学习比较扎实,确实减轻了学生课后学业的负担。表3 课堂效率对比表班级教学法教学内容教师讲授时间学生讨论时间课堂练习正确率实验班研究性教学法多项式的乘法10分钟15分钟14小题95%非实验班传统教学法多项式的乘法30分钟0分钟8小题75%4、自学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超前学习尝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由于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起初要求学生自学看书,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做到,教师采用抓先进、树典型的方法,逐步使实验班的同学形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二)教师方面1、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形成一种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倾听者和交往者。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有利于师生感情的交流,充分关注了学生的感受体验、情感态度及研究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走下讲台,弯下腰来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积极地倾听学生的想法,重视和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仅关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获得了哪些发展,并且特别注意学生有哪些创造性的见解,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变化也应予以注意,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建立起一种新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2、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包括基础知识指导、研究方法指导、思维方法的指导、心理素质的指导,同时课题组老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巫远开老师的初中数学需要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论文在国家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还有多篇论文获市区等级奖;在2009级的毕业升学考试中获区素质教育成果二等奖;指导学生在市区科技创新比赛中有多个学生的小制作、小论文、科技实践活动获得一二等奖。 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各种方式,为学生精心设计情境,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在课外,教师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以及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设计一些小的专题,让学生进行个人研究。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图书馆、电脑室围绕专题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工,研究热情非常高涨;在家中,特别是双休日,同学们结合综合实践课程,和家长、伙伴一起,走出学校,来到农村、厂矿企业等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到社会,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研究的积极情感体验,并积累感性直接经验,逐步形成了一种日常学习和生活喜爱质疑,乐于研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三)学校方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了学校领导对科研课题的态度,激发了教师对科研课题的兴趣,使科研兴教的思想得以在教师中开花结果。1、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科研工作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丰富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实验极大地稳定了生员,在全区的素质教育评估中年年有新突破 ,学校办学效益在艰难困苦中得以巩固和提升。(四)社会方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校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家长表示理解与支持。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水平,锻炼了学生意志品质和思维品质,学生表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有耐性,容易交流与勾通,使家庭变得和睦,学生更能理解家长,家长感到非常满意。学校工作得到了各级、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认可,学校办学声誉得到了提高。十成果形式实验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有关学习方法训练的优秀教案、说案、多媒体教学软件、学生活动作品等。十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1、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部分学生没有按教师所设计的研究方案去做,思想上依赖性强,没老师就做不下去,少数同学研究工作上没时间观念,先松后紧,最后草草收场。部分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理解不到位,思想不重视,认识模糊,虚于形式,不会指导,也不去学习如何指导,指导工作无计划,较随意。2、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缺乏教科研的最新理念和思想, 研究成果的提炼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3、学校办学硬件还跟不上实验活动的需求,影响了实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一定情况下影响了实验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硬件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实验的条件。4、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负担过重,特别是担任教研组长,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大都感到搞科研的时间不够,学校应想办法为这些教师“减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对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5、“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研究、善于合作的现代人素质。但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对学习要有持久的耐力,学习要恒心,这对初一学生相对来说有困难,同时研究性学习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也有很大的冲击,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课堂调控能力以及过硬的专业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等。 通过三年多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水平有限,研究还需深入。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永恒的、值得深入研究的主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品质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学习品质,他将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为此,不光是我们课题研究的老师要坚持不懈地做好研究工作,还需要其他老师的通力协作。今后我们将不断努力、不断研究、不断发展、不断深入,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研究性学习的优秀品质,使课题研究引领新课程实施,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开出艳丽之花,结出累累硕果。十二.主要参考文献1、滑文革:研究性学习导论,吉林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2、张玉敏、冯金锁: 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小组”,刊登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7年第1-2合期 。3、沈仁广:初中学生解方程中常见错误的调查研究,刊登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10期 。4、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霍益萍:研究性学习从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6、“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研制”课题组:初中研究性学习,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报告执笔人: 巫远开 第 25 页 共 2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