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城固县城关中学 王毅 辛弃疾 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未展其用,将一腔忠愤寄之于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是他的一首传世名篇。 题解破阵子-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标题壮词-豪壮的语言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 写作背景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齐声朗读读准字音 :挑灯、麾下、炙、弦、的卢、了却读出节奏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读出停顿 :请同学们朗读词作,要求用朗读的停顿来表现出你读懂的词作层次。 学生朗读,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我们知道文章有“文眼”,诗有“诗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诗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词或句子。对与词来说,我们姑且称之为“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就在题目里,谁能把它找出来?小结:凌云的壮志、雄壮的军容、壮阔的战场、豪壮的气概、悲壮的抒怀(二)初步感知 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各种乐器八百里:本指牛,语出世说新语这里指熟牛肉。的卢:古代烈性名马,三国时刘备所乘的马就叫的卢马。 用 典 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作者化“雄壮”为“悲壮”,由理想回到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有抗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却只能在沉醉后的梦里驰骋沙场,心中有壮志未酬的悲情。“壮词”意即激昂奋发的壮行言辞,有壮怀激烈之意。词中描绘的军营生活以及激昂奋进的战斗生活就是具体的体现。而末尾两句更为突出,它把描写大功告成后的喜悦,把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与个人杀敌立功的心愿统一在一起,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合作探究 1.请学生进行想象式阅读训练 (概括写作手法) 一组画面) 示例:将军率领铁骑,风驰电掣般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入云,欢声动地,旌旗招展。 对这些画面进行诗意命名: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战乐鼓舞、沙场点兵、铁骑飞驰、万箭齐发、克敌制胜、赢得功名、白发徒增、报国无门 (三)合作探究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的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画面. (三)合作探究 3、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三)合作探究 4、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明确: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三)合作探究 5.归纳这首词的写作特色:全词从想象着笔,描绘了理想中的抗金队伍和战斗场景。全词在感情基调上是雄壮高昂的,而结句又是悲凉低沉的。前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抑扬法赋予了本词特有的艺术魅力,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满怀壮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 (五)拓展延伸这首词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分别是怎样表达爱国情怀的?请加以分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比较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过对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气慨以及对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对三国时期孙权的歌颂,表达了词人渴望像孙权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 课堂小结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国壮士、好友陈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雄伟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境贯穿上下片,自出机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板书设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沙场秋点兵-豪迈场面(志士热情)(壮)可怜白发生-冷酷现实(朝廷冷漠)(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