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浅谈我国制造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7671221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50浅谈我国制造业现状与发展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350浅谈我国制造业现状与发展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350浅谈我国制造业现状与发展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010 届) 题目浅谈我国制造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学 院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专 业 工商企业管理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0.4.26 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目录一、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110页 )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 1121页)(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2页(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表13页(三)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418页 )(四)毕业设计(论文)检查指导情况记录表19页(五)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20页三、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2225页)(一)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23页(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表 24页(三)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 25页第一部分毕业设计(论文)正 文目 录 一、中国制造业概述 3 (一) 制造业的定义 3 (二)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4 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4 (一)我国制造业取得的成就 4 (二)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5 三、在经济危机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7 (一)金融风暴下我国制造业的突出问题 7 (二)我国制造业应对危机的有效选择 7 (三)金融危机给我国制造业的机会和启示8 四、总结 9 谢辞 9 参考文献10浅谈我国制造业现状与发展策略摘 要: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做出极大的贡献,对我国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工厂”,目前,我国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土地与环保等生产条件,人工成本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国际因素导致了制造业成本的上升。我国制造业必须寻求新的发展路线: 成本优势战略转向技术优势战略;以制造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企业管理和营销变革以提高效率抵消高成本影响;调整产业结构,转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引导社会和企业形成更优秀特色文化,用文化的力量化解高成本;形成产业集聚,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本论文是在在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下,对我国处于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和自我转型期的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我国制造业 世界工厂 金融危机 发展策略 一、中国制造业概述 (一)制造业的定义制造业(Manufacturing Industry)是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通常所说的制造业主要包括:产品制造、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建筑物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应视为制造。但在建筑预制品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桥梁、仓库设备、铁路与高架公路、升降机与电梯、管道设备、喷水设备、暖气设备、通风设备与空调设备,照明与安装电线等组装活动,以及建筑物的装置,均列为建筑活动。在主要从事产品制造的企业(单位)中,为产品销售而进行的机械与设备的组装与安装活动,应按其主要活动归类。这些行业包括:01 农副食品加工业02 食品制造业03 饮料制造业04 烟草制品业05 纺织业06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7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08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09 家具制造业10 造纸及纸制品业11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2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3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5 医药制造业16 化学纤维制造业17 橡胶制品业18 塑料制品业19 非金属矿物制品2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1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2 金属制品业23 通用设备制造业24 专用设备制造业2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27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9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3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二)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任何一个大国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安全,都将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作为国家战略来对待,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得必备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1、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在我国, 第二产业是国家物质财富的创造主体, 而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非常大, 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04 年我国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为73904.3 亿元, 占GDP 的46.2%; 其中制造业的增加值为51748.5 亿元, 比重达32.4%。 2、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科技的发展水平, 而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以美国为例, 制造业企业几乎囊括了美国产业的全部研究和开发, 因此提供了制造业内外所用的大部分技术创新。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 主要体现在制造业的竞争。制造业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先进的装备。如果没有发达的制造业, 也就没有较高的科技水平, 也就很难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3、制造业是我国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 制造业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主要产业领域。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7资料显示, 我国制造业吸纳众多劳动力人口, 体现了其强大的吸收就业人口的能力, 并且制造业还有着其他产业无可比拟的带动效应。因此, 制造业的发展以及由此带动的其他产业的发展,将成为中国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 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民共同富裕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4、制造业是维持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在工业化建设的一段时期内, 由于复杂的经济、社会和思想原因, 市场秩序显得非常混乱,这不仅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危害人民和国家利益; 更严重的是, 脆弱的经济体系给国家安全带来隐患。大力发展制造业, 控制工业化进程,塑造文明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市场经济体制规范, 从根本上治理混乱的局面。大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推动了一系列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产生和变革, 逐步建立起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从而保证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增加国际竞争力, 为国家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制造业取得的成就 我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快速增长,它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强大的国内需求,二是国际产业的转移。我国制造业在GDP里的比重一直都比较高,因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我国制造业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额逐年上升,从外贸总额来看,已由1992 年的1655.3 亿美元增长到2007 年底的1.8 万亿美元。1983 年我国的出口仅占世界总出口1.3%,居全球第15 位;2007年我国从全球贸易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超过德国。而2010 年我国的贸易规模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贸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我国正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发展为制成品大国:通过国际贸易,我国逐步融入全球国际分工体系之中,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在这一过程当中,我国制造业的地位不断上升。通过20 多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告别资源密集型分工地位,在国际分工中地位有了提高。 3、投资结构转变 制造业利用外资长足发展,投资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同时,外商投资的产业链延伸和配套规模不断扩大,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逐步增多。 4、国际竞争力提高 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部分行业已开始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标准或引进外国技术、资金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竞争能力提高。 (二)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1、劳动生产率及增加值率低 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人均增加值)和增加值率,与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我国制造业仍然停留在劳动密集阶段,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低。虽然中国制造业目前发展迅速,但其增加值的总量及人均占有量仍旧与制造业强国有很大距离。2000 年中国制造业(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 人均增加值为11662 美元/ 人,而同期美国制造业人均增加值是它的10.2 倍,日本是它的6.7 倍。到2006 年,美国的制造业人均增加值还是中国的7.3 倍。即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到2003 年中国也还低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人均665美元) 以及西亚和欧洲的发展中地区(人均615 美元) ,只高于南亚和东亚、北非的发展中国家。1993- 2006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平均值为26.6%,而美国为47.2%,日本为36.9%。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大大低于美国和日本,说明中国制造业的获利能力不强,制造业技术水平较低。也说明了中国制造业在生产中的物耗比重偏大、加工程度低下、技术含量不高,从而导致制造业产品附加值较低。由于附加值低,我国产品获利甚微。以玩具为例,现在世界上五成的芭比娃娃都在中国制造,在美国每个售价9. 99 美元,其中的7. 99 美元是美国境内的运输、销售成本再加上跨国公司的利润,另外1. 00 美元作为管理和运输费用,再除掉日本等国分掉的65 美分的原料费后,中国只拿剩下的35 美分加工费;在世界的产业分工体系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大致比例为51 ,虚拟经济赚取了95 %的利润,而中国制造业只分得了价值链低端5 %的利润。 2、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缺乏核心技术 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一直是阻碍我国制造业提高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和比较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多数行业的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大部分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基本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技术创新的机制和优秀人才,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原创性技术和产品甚少,自主开发能力薄弱。产品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能够参与国际主流渠道竞争的产品很少。我国企业大都采用贴牌生产方式,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和工艺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即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产品,中国厂商也更多地处于组装和制造环节,普遍未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主要依赖进口。有的企业虽然生产的产品质量很高,但由于缺乏品牌意识,没有把品牌做大、做强,也使我国产品的利润提不上去。2003 年我国鞋类产量达60 亿双,占世界鞋产量的51 % ,其中皮鞋产量达26 亿双,出口约10. 4 亿双,价值53 亿美元,出口全球五大洲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由于企业过度竞争,互相压价,使我国皮鞋的平均单价呈下降趋势。在国内市场,国外品牌皮鞋接踵而至,高端市场几乎是外国品牌一统天下,同等工艺、材质、款式的皮鞋,洋品牌可卖到千元以上,而被我国皮鞋协会授予“中国真皮鞋王”的温州康奈皮鞋则仅卖到几百元。 3、竞争优势的层次底下 目前中国制造业大多集中在低水平层次上,增值能力有限,附加值较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高技术产业严重不足。在我国外贸领域取得领先竞争优势的行业80 % 以上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高技术领域中,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的竞争力指数均非常低,比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出口大部分是计算机外围设备、电子元件、家用试听设备,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低端产品。“世界制造工厂”实际上是世界低端产品及零部件的廉价供应商。在重装备制造业,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一路下跌。比如机床出口,我们十台还卖不上一台瑞士机床的价格。我们的竞争优势还处在一个非常低的层次上。由此可见,我国企业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只注重生产,而不注重价值链的其他部分,这导致大多数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企业往往只能获得产业价值链条末端的微薄利润,赚取些微加工费,而90 %95 %的利润,则被处在拥有品牌和技术高端的大企业和跨国公司占有。如果我们继续仅满足于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考虑技术创新突破与产业结构升级,就有可能发生一场产业“空心化”的危机当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廉价的劳动力不再是中国独有,企业便可能大举外迁,流往其他国家和地区,因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4、产业组织的不合理“十五”时期以来,钢铁等原材料行业投资和建设规模过度扩张,导致产能大量过剩;同时,落后生产能力比重过大,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制造业产业组织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结构依然过于分散,企业竞争过度集中于价格竞争;企业进入和退出存在障碍,影响了产业竞争效率的提高;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缺乏;合理的分工合作秩序尚未形成,企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仍较低。目前, 在我国机械制造业产品中,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一方面, 市场急需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 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另一方面, 低水平、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产品严重积压, 生产能力过剩。总体来说, 我国制造业呈现轻型化结构, 自我装备、及时改造和调整的能力不足。 5、产业布局不合理 在区域布局上, 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地区性差异依旧很大, 东西部差异尤为明显, 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这三大区域, 制造业总产值大大超过其他地区。 6、劳动力优势丧失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制造业成本的优势正在慢慢消失,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丰富,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等在我国拥有比较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却不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我国制造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25 ;日本的1/26 ,若考虑这一因素,将劳动力成本进行分解,那么美国每生产1美元产值所需的工资成本仅比中国高1/3 ,同时中国制造业创造的增加值相对而言是最低的。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是相对的,它必将受到技术进步的冲击与影响。所以,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所创造的竞争力是极其有限的。我国产品一直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打入国际市场。虽然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但我们同时必须看到,由于物价上涨,我国工人的工资也在上涨。尤其是代表我国劳动力低成本的农民工工资大幅上涨,造成了我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减弱。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也在慢慢下降。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与我国的差不多,有的甚至还要低。例如印度,为吸引外资制定了比我国更为优惠的政策措施,且其平均劳动力成本比中国还要低,而其专业人才的质量又决不在中国之下,因此两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竞争性很大。2003 年,由于非典疫情的影响,中国许多纺织和服装业客商转向印度。 三、在经济危机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07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席卷了世界各国。美国的这场危机无疑在世界金融界发生了一场海啸,这场金融海啸所引发的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更加的不确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全球金融海啸扑面而至的眼下,面临“寒冬”,制造业需要大无畏的勇气,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并从中找到生存之道。 (一)金融风暴下我国制造业的突出问题1、我国制造业敏感度较小,风险防范能力差。“危机不可怕,但企业没有准备就真的很可怕”,我国企业敏感度较小,对次贷危机产生影响的认知度低,一旦面对危机,由于对经济的认知和了解以及防范不足,无法承受的企业只有“死掉”。例如,合俊玩具厂的倒闭在东莞、珠三角乃至全国都激起波澜。据报道,玩具行业是东莞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广东又是世界最主要的玩具生产基地,而东莞的产量更占了广东的一半以上合俊这个玩具制造巨人的轰然倒塌,无疑加剧了其他企业的担忧。 2、原材料、劳动力及物流成本上升,资金占用比例扩大。 2007 年以来,制造业已经迈入高成本时代,各项成本明显抬高。能源和原材料、土地价格、人工等直接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地方的地价和房价涨幅过快。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涨价,对制造型企业资金的占用很大。我国制造业一直采用的是依靠廉价劳动力,靠低成本和低价格在经济出口中占有优势。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物流成本的增加,无疑使处在经济风暴中的制造业的生存更加困难。 3、美元下跌,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的出口造成影响。 从2007 年开始,美元持续走软,与之相对的是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我国的制造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手工制造业,如家具业和玩具业,成本不断增加,利润却在不断地减少,企业的生存面临危机。 4、市场需求减少,销量下降。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国外的购买力在不断地下降,市场需求在不断地减少,同时国内市场并没有打开。销量持续减少,但相对成本在增加,使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维持企业的运行,有些资本额比较小的企业面对的只能是破产。 5、国内相关经济环境的不利。 次贷危机中的我国制造业刚好处在一个适应全球经济发展期和整体产业的自我转型期。在这期间,能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型的企业首先受到冲击,次贷危机对于我国东南沿海存活在价值链低端的制造型中小企业而言是雪上加霜。 (二)我国制造业应对危机的有效选择 在金融危机中,制造业面临巨大的挑战。“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在机会和困难面前,我国制造业所要做的是: 1、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 大量的国际制造业进入我国,考虑的第一重要原因,是低成本因素。而我国制造业成本的提高,势必会使这些企业未来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如从中国沿海地区转向内地,从中国转向越南等。但是,这一策略的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转移本身需要高额的成本,还涉及到低成本地区的法规、人力资源等诸多问题,而且转移会最终导致低成本地区制造业成本的提高。2、从低成本走向自主创新。作为长期高度依赖国外技术、贴牌代工的沿海外向型制造业,在看似轻松地获得国际分工报酬的同时,自我创新能力、自有品牌开创能力却发育不良或日益退化。在国际市场逐步萎缩、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之际,转型也好、升级也罢,都将带来刻骨铭心的阵痛。但阵痛好过死亡,珠三角制造业必须直面这场挑战,向创新要效益,以科技创新获得发展新动力、以管理体制创新降低市场成本、以品牌创新赢得新的市场空间。3、深度挖掘国内市场的价值。内贸市场曾经因为诚信不足、账期长等原因让很多企业投身见效更快的外贸市场。不少企业在盯着国外市场的同时,几乎遗忘了我们这个本身有13 亿人的庞大市场。随着外贸市场经营日益艰难,不少有先见之明的企业选择回流国内市场。在全球市场上,跨国公司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已基本瓜分了发达国家主流市场。在新兴市场中,中国市场已成为新的兵家必争之地。不过,中国市场特殊的二元化结构与早期准入限制,使庞大的中国市场还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在这方面,深谙中国市场竞争游戏规则的本土企业还有着一定先发优势。4、提升产品品质,树立品牌意识。树立全面的品牌与营销共同发展意识,通过颠覆性的品牌营销,打破市场上原有的竞争秩序,突破后来者面临的营销困境,用品牌拓展大市场,快速超越竞争对手,进而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关于质量核定标准,我国在这方面比较薄弱,而工业发展成熟的欧美已经在各个行业设定了标准。要想持续向这些市场出口产品,向他们的要求靠近是企业必须迈出的一步。5、运用避险类支付、结算和衍生工具规避金融风险,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加快,企业应逐步增强运用避险工具锁定汇率升值风险、规避汇兑损失的意识,运用避险类支付、结算和衍生工具,如贸易融资、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改变贸易结算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增加内销比重和使用外汇理财产品,等等,主动规避风险,减小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6、实施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全面实现管理信息化,可以真正帮助企业在理顺内部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实现生产制造和物流供应过程的可视化和可追溯、实现生产现场信息的及时反馈,有效监控产品质量、设备,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强化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将数据有效化、有序化、合理化,并充分利用,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是最低成本的投资和最具显效性的投资。 (三)金融危机给我国制造业的机会与启示1、金融危机中我国制造业的机会。随着次贷风暴的渐次深化,次贷风暴衍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影响。次贷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制造业相关部门外部需求将有所减弱,部门行业产能面临调整;另一方面促使全球制造业的重新布局,在生存和利润的压力下,西方国家的制造业将加速向亚太新兴市场转移,这务必推进中国产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结构的优化。由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与西方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将遭受战后以来最惨重的打击。西方国家制造业的不景气,有助于我国“世界工厂”的形成,给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历史性发展契机。目前,尽管我国宏观经济同样面临周期性下滑趋势,但制造业的景气程度还是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利润率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制造业大国的水平。因此,在次贷危机的产业格局调整中,我国将强化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并在近期内很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我国制造业所要做的是在这次格局调整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握机会,努力把制造业做大做强。 2、金融危机给我国制造业的启示 首先要加强风险防范,扫除发展障碍。在危机中,我国制造业暴露出很大的难题,如过分依赖发达国家技术,技术创新不足,产品质量不高等一系列产业方向和产业体制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制造业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在危机中生存下去,还要学会防范风险。对于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要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善和完善企业的制度,并从中学习经验,预防相似的情况发生,为企业未来发展扫除障碍,求得企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深入了解国际市场,取其利而治其弊。从加入WTO 的那一刻开始,我国的制造业就开始试着和国际接轨,我国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用以扶持我国企业大胆地走出去,面向世界。但我国对世界经济的认识和了解都只是一些表面上的,并没有深刻的认识,一直都处在摸索阶段。在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候,我国企业才是真正认识世界经济的开始,也开始窥见世界经济的内在。世界经济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利润和高额的贸易顺差额,在给我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不利的影响。通过这次危机,能够使我国的企业更多地走进国际市场,从而更多地了解世界经济的规则,认识国际市场的发展,学习并吸取经验,调整企业的结构和方向,适应国际经济市场的变幻莫测。 四、总结我国制造业对我国经济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国应该把大力发展制造业作为目前工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中国制造业起步晚, 且存在劣势, 随着国际对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的呼声走高, 如果依旧走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的老路子, 显然是行不通的。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应注重和谐发展, 因此, 制造业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现新型制造业的发展模式, 即要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在实现数量规模扩张的同时, 也要提高制造业的盈利能力, 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谢 辞本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承蒙老师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在此,谨向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在生活上给予我很大的支柱和鼓励,是他们给予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力量。最后,感谢所有关心我、支持我和帮助过我的同学、朋友、老师和亲人。在这里,我仅用一句话来表明我无法言语的心情:感谢你们!参考文献 1朱高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业.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2李廉水, 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5.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3黄兆银, 王峰.全球竞争中的“ 中国制造”.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4陈颖健.中国制造威胁谁了?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5董达善, 俞浩. 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9). 6沈禁, 朱建锋. 中国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的国际比较J.科技经济市场,2008(8). 7金碚,李钢,陈志.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J .财贸经济,2007(3). 8李士梅.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2). 9金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工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1(5). 10徐匡迪.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中国发展观察,2005(4). 11于蕾,沈桂龙.“世界工厂”与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国际分工地位J . 世界经济研究,2003(4). 12吕政.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3 张华,陈心焱.广东制造的“两重天”,南方周末,2008. 10. 14 车耳.财富幻想,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5金芳. 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 . 世界经济研究,2003(3) . 16隆国强等. 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M .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7王生. 中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之路M .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4.第二部分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设计(论文)任务目的与要求 (一)任务目的: 中国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 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体系和相当大的规模, 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但是我国制造业起步晚, 人力资源素质相对较低, 并且当前又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制约, 中国制造业虽然被称为“世界工厂”, 但事实上和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相比, 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国制造业得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国处于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和自我转型期的制造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就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几点看法, 认为中国制造业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现新型制造业的发展模式, 即要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在实现数量规模扩张的同时, 也要提高制造业的盈利能力, 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二)任务要求: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分析我国制造业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对于我国制造业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实现新型制造业的发展道路提出自己的看法。2.理顺思路,把握课题的重点与难点,做好论文开题工作、安排好研究进度,并严格按照进度安排完成论文。3.按照进度安排,认真开展研究与写作工作,遇到难点及时请教导师,加强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争取做到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格式规范。二、参考资料 1朱高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业.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2李廉水, 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5.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3黄兆银, 王峰.全球竞争中的“ 中国制造”.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4陈颖健.中国制造威胁谁了?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5董达善, 俞浩. 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9). 6沈禁, 朱建锋. 中国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的国际比较J.科技经济市场,2008(8). 7金碚,李钢,陈志.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J .财贸经济,2007(3). 8李士梅.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2). 9金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工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1(5). 10徐匡迪.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中国发展观察,2005(4). 11于蕾,沈桂龙.“世界工厂”与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国际分工地位J . 世界经济研究,2003(4). 12吕政.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3 张华,陈心焱.广东制造的“两重天”,南方周末,2008. 10.14 车耳.财富幻想,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5金芳. 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 . 世界经济研究,2003(3) .16隆国强等. 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M .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17王生. 中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之路M .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4.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期限任务书发给日期 2009年12 月 4日设计(论文)工作自 2009年12月4日 至 2010年4月26日 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系负责人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表工作进度安排阶段工作内容导师签名日期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和步骤,确定设计题目开始规划开题报告的设计工作,并努力收集有关资料,写出提纲,拟定开题报告。 2009.12.5-2010.1.10不断修改开题报告使开题报告完稿 2010.1.11-2010.1.22论文初稿写作进行资料整理 2010.1.23-2010.2.25进行论文初期修改工作修改初稿 2010.3.2-2010.3.16进行论文中期修改工作 初步完成论文写作 2010.3.17-2010.4.8定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论文,规范格式,最终完成论文写作 2010.4.8-2010.4.26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浅谈我国制造业现状与发展策略一、选题依据(背景与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一)背景和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日前提出,2007 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下一步我国需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转变。路甬祥指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和30 年改革开放发展,使我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增长,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全球制造中心正在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多种产品产量已列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举世瞩目。路甬祥说,随着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一大批制造企业日益成长壮大,造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竞争力与日俱增。但我国制造业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许多领域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的低端,创新能力较弱,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少,大型跨国经营企和国际著名品牌少,我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自主创新是制造强国的核心支撑,同时要加快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和培养制造工程人才。路甬祥提出,21 世纪是一个全球合作共赢的时代,只有那些有核心竞争力、善于全球合作的企业,才能在制造工程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制造业曾经为发达国家的GDP 作出巨大贡献。现在, 尽管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发达国家, 但是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突显,并且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欲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分析我国制造业能发展迅速的原因。(二)国内外发展状况1、国外发展现状世界主要制造业国家第一是日本,第二是日本,在2003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第三。美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将自己逐步失去优势的制造业进行产业梯度转移,降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有相对优势的服务业,即“非工业化”政策。尽管现在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了80,但是美国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美国这一举措,与当时的全球化策略吻合,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从而实现全球化收益的目标。发达国家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逐渐趋向融合,主要表现有以下方面: 1、制造业企业功能服务化制造业的服务化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制造业领域原有的服务性活动大幅度增加而导致的制造业的服务化,我们称之为制造业的内生型服务化。二是由于被并入制造业领域的外部服务活动大幅度增加而导致的制造业的服务化,我们称之为制造业的外延型服务化。 2、制造业硬件产品的软件化 在制造业产品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控制、操作和应用性的软件系统,以至于这些软件系统的价值,在产品价值构成中所占比重超过物质的部分。从制造具有较强处理能力的计算机产业,到生产各种高端数控设备的产业,都表现出这种硬件产品的软件化趋势。当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而是将行为触角延伸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产品的报废、产品的解体或回收。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提供产品,而是提供产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的“集合体”。服务在这个集合体中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成为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制造业同服务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3、制造业服务外包化 制造业的服务外包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融合的又一个表现。企业面临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以及竞争强度越来越高,追求专业化而不是范围经济,便成为企业普遍诉求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原先作为企业内部的研发、设计、会计、营销、咨询等服务职能部门逐步分离出来,由独立的市场主体运作。生产性服务这种由“内在化”向“外在化”的演进趋势,是专业化分工逐步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在生产性服务从制造业分离的过程中,生产性服务的经营变得更加专业,创新的频率不断提高,规模经济也得到了凸现,于是服务业得以迅速发展。 2、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快速增长,我国制造业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1、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 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我国正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发展为制成品大国。3、制造业利用外资长足发展,投资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4、 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部分行业已开始与国际接轨。虽然我国制造业已经取得不小的进步和发展,其中也不乏产量居世界前列的产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制造业依然是大而不强,劳动生产率及工业增加值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较低,同时,我国制造业的结构不尽合理,装备制造业薄弱,制造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主要问题有:1、劳动生产率及增加值率低。2、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缺乏核心技术。3、竞争优势的层次底下。4、产业组织的不合理。2、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1)研究目标 当前,全球遇到了经济危机,包括美国等在内的一些国家经济下滑,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受此大经济气候的影响,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我国制造业的一些弊端也明显地显现出来,为此,我们应抓住机遇,采取相关的应对策略,解决制造业遇到的问题,使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2)主要内容 一、中国制造业概述 (一) 制造业的定义 (二)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制造业取得的成就 (二)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三、在经济危机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金融风暴下我国制造业的突出问题 (二)我国制造业应对危机的有效选择 (三)金融危机给我国制造业的机会和启示四、总结三、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是在吸收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研究过程中具体用到以下研究方法:1、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我国制造业的论点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2、个案研究法通过案例来论述观点,给人提供直观、生动而不失深刻的观念和内容。本文运用一些代表性企业的发展模式揭示国内外制造业的差距。3、比较分析法为了实现本文的研究目的,我们所需要的比较资料非常广泛,既要横向对比,使之能够探索和分析世界上不同国家制造业共性与差异;同时,也需要纵向比较要纵向比较,以揭示国内外制造业各个阶段的特点,从而推演出制造业演化模式,为我国当前制造业提供借鉴和启发。四、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09.12.5-2010.1.10):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和步骤,确定设计题目,开始规划开题报告的设计工作,并努力收集有关资料,写出提纲,拟定开题报告。第二阶段(2010.1.11-2010.1.22):不断修改开题报告,使开题报告完稿。第三阶段(2010.1.23-2010.2.25):进行资料整理,论文初稿写作。 第四阶段(2010.3.2-2010.3.16):进行论文初期修改工作。第五阶段(2010.3.17-2010.4.8):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中期修改工作,初步完成论文写作。第六阶段(2010.4.8-2010.4.26):进一步修改论文,规范格式,进行论文定稿工作,最终完成论文写作,并且进行论文答辩的准备。第七阶段(2010.5月下旬):毕业论文答辩,根据答辩意见进行论文定稿并上交论文全部材料。五、主要参考文献 1朱高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业.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2李廉水, 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5.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3黄兆银, 王峰.全球竞争中的“ 中国制造”.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4陈颖健.中国制造威胁谁了?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5董达善, 俞浩. 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9). 6沈禁, 朱建锋. 中国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的国际比较J.科技经济市场,2008(8). 7金碚,李钢,陈志.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J .财贸经济,2007(3). 8李士梅.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2). 9金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工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1(5). 10徐匡迪.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中国发展观察,2005(4). 11于蕾,沈桂龙.“世界工厂”与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国际分工地位J . 世界经济研究,2003(4).12吕政.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3 张华,陈心焱.广东制造的“两重天”,南方周末,2008. 10. 14 车耳.财富幻想,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5金芳. 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 . 世界经济研究,2003(3) . 16隆国强等. 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M .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7王生. 中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之路M .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4.选题是否合适: 是课题能否实现: 能 指导教师(签字)2009年 12 月 23 日业论文(设计)检查指导情况记录表(附件5)一、开题检查(检查学生的论文提纲或设计方案,提出修改、完善的指导性意见) :选题比较合适,能够基本理解毕业论文的内容和要求,论文的提纲能够与论文的题目紧密结合,具备毕业论文所要求的基础条件(文献资料及实习条件),论文提纲基本合理,论文所收集的参考资料比较恰当,可以根据论文的提纲和规范格式来撰写论文初稿。基本反映论文要写作的基本框架,思路清晰,整体结构合理。 指导教师签字: 2009年12月24日二、初稿检查(审阅学生论文初稿或初步设计,提出修改、完善的指导性意见) :论文初稿或初步设计合理,论文的结构,立论,技术方法以及逻辑性基本符合要求,但是论文初稿在对论点的论述上还缺乏完整性和规范性。论文中有一些资料是从网上下载而来,希望修正其中下载的部分,自己根据参考文献的内容进行修改论文。部分内容还需要调整和完善。 指导教师签字: 2010年1月20日三、正稿核定(审核学生完成的论文(设计)正稿,提出定稿意见):该生严格遵守论文进程,积极和老师探讨论文结构框架,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修改论文内容,修改过程中遇到到很多次困难,比如单位一些相关的资料收集不全面等等,都能积极努力的克服,论文也能理论联系实际,既有条理的分析问题,又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使论文完成速度较快,进展顺利!现在继续在细节修改过程中,望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认真修改,尽快完成论文写作任务。逻辑思路和内容安排的合理性不太强,重点不太突出。 指导教师签字: 2010年4月5日四、学院或教学工作办公室抽查意见: 抽查人签字: 2010年4月29日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一、指导教师评语同学在本论文中集中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该论文的调研工作、文献 、资料的查阅数量充分。论文选题的难易程度适中,写作工作量合理,论文的层次结构也比较分明,总体结构与论证过程基本合乎逻辑,研究方法科学得当,占有资料也很丰富,参考材料的选取与加工合理。论文题目与内容相符,格式合乎规范,内容摘要、正文、参考资料等组成部分齐全,字数合乎要求,没有错别字。章篇幅符合学院规定,内容较为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但缺乏个人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合乎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所选文献与论文题目相关并达到了规定的数量和要求。严格按照了学院制定的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进行写作。二、建议成绩良好 指导教师签字: 2009年 4月 30日毕业设计验收情况记录表一、验收情况二、验收小组成员年 月 日第三部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简介 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做出极大的贡献,对我国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工厂”,目前,我国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土地与环保等生产条件,人工成本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国际因素导致了制造业成本的上升。我国制造业必须寻求新的发展路线: 成本优势战略转向技术优势战略;以制造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企业管理和营销变革以提高效率抵消高成本影响;调整产业结构,转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引导社会和企业形成更优秀特色文化,用文化的力量化解高成本;形成产业集聚,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本论文是在在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下,对我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CAD图纸下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