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铵盐的说课稿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7020388 上传时间:2021-08-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铵盐的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氨铵盐的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氨铵盐的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氨 铵盐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氨选自高中第二册教材第一章氮族元素 的第二节。在第一册教材中,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三章物质的量介绍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第二章碱金属、第四章卤素则是使学生获得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初步感性认识,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将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随后安排的第六章氧族元素和第七章碳族元素都可看作是在物质结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因此,学习氮族元素这一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用物质结构理论分析、研究、解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氨主要介绍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另外穿插了介绍了什么是极性分子。从课题内容的整体安排来看,教材体现了“结构 → 性质 → 用途”的思想,并通过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课题中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验证、探究、讨论、分析等活动得出结论,因此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学习本课题,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还可以使学生对生产生活中与氨有关的物质的性质有一定了解。2、教学目标分析第 1页(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氨的结构、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掌握极性分子的判断方法 ; 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2)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的实验能力。通过对氨的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以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能力。通过氨分子结构和极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类比、 对比、抽象、综合、归纳的思维能力。(3) 情感目标通过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题重点:从氨的结构出发,分析推断氨的性质。本课题难点:极性分子的理解和判断。二、教学设计1、教学思想(1) 认知规律高二学生已学习过碱金属、卤素、氧族、 碳族等多族元素化合物知识,并已经把这些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因此,在本课题的教学中,运用物质结构理论,学习氨的结构和性质第 2页之间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 认知过程通过以往的学习,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学习方法,因此,在本课题的教学中,仍可沿用“结构 → 性质 → 用途”的学习方式,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过程。2、教学手段(1) 实验高二学生已经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可以设计和动手操作一些简单的实验,在观察实验现象时,既充满好奇,又能由表及里,从现象出发, 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所以,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课题中丰富的实验素材,采取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相结合、验证实验与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实验。(2) 多媒体作为这个课题的难点,“分子的极性”很抽象,教师使用常规教学手段,比如借助模型或者板演等,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接受得很吃力,教学也就显得枯燥死板。所以,引进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动画和图片等,把小的分子模型放大,把静止的变成活动的,把抽象的变成可以直接感知的,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三、教法分析第 3页1、对比分析法将分子结构进行分类对比,便于学生分析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结构特点; 将氨和不同酸反应的实验设计为对比实验,便于学生分析氨与酸反应的本质。2、实验探究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氨的性质。3、多媒体辅助法合理、恰当地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将静态事物动态化,将抽象事物直观化,以突破教学难点。4、演绎推理法运用已有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通过逻辑演绎, 推导氨的还原性。5、讲解法四、学法指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振聋发聩的发出警告: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因此,重视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致力追求的一个目标。结合本课题的内容,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第 4页行学习:1、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提炼总结氨的物化性质。2、紧紧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如抓住“氨易溶于水”( 果) 探求“氨的结构” ( 因 ) ,或根据“氮元素的化合价”( 因 ) 推测“氨具有还原性” ( 果 ) 。3、指导学生用类比、对比等思维方法,使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以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如将“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进行类比,将“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进行对比等。4、引导学生变正向思维为逆向思维,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 如在分析氨为极性分子后,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 AB3型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它可能的空间结构是什么呢?”五、教学过程设计思想:知识为载体,思维为主线,能力为目标,设疑探索,实验贯穿,整个教学程序中注重师生互动。共分为五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第 5页课后研究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供生活素材,使学生从中提炼出氨的物化性质,采用一段新闻视频导入新课。这段新闻介绍了本地处置一起液氨泄漏事故的经过。( 见图 1)另外,还可从这段新闻中截取一些能够体现氨的物理性质的图片,放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使用。( 见图 2)( 图 1) ( 图 2)第二个环节:新课教学为了使“结构 →性质 →用途”的学习线索更明确,把本课题的知识内容分解成以下四个模块。溶解性氨水结构碱性铵盐第 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