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国古代神话和《老子》关系浅探汇编

上传人:妈**** 文档编号:26906355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中国古代神话和《老子》关系浅探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版中国古代神话和《老子》关系浅探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版中国古代神话和《老子》关系浅探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中国古代神话和老子关系浅探汇编 【摘要】中国古代神话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包括文字资料记载的神话和口头流传的神话,其时代也长短不一。本文主要就三代及其以前的创世神话、洪水神话和战争神话等进行分析,讨论其产生思想与老子思想的关系。在比对神话故事背后寓意与老子思想的关系之后,得出中国古代神话是老子思想的来源之一,同时老子一书的产生促使了对神话传承的修订。这一关系在道教神仙的传记中得到很好的结合。 【关键词】神话;老子;文化;思想 引言 神话的概念来源于近代的对外文化交流,以“神话”概念追溯中国古代属于此范畴*记忆,难免有着诸多的分歧。高尔基对于神话的理解是“一般说来,神话乃是自然现象,对自然底斗争,以及社会生活的广大的艺术概括中的反映。”1这一看法成为中国对于神话的主流看法。人类的先祖们对于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畏惧,诸多不清楚的事情都被神化并和自己所在的种族联系起来。 巫术盛行的时代人们非常重视个体与掌控自己身边一切变化的诸神以及去世的宗族祖先的沟通,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诸神和祖先是混杂在一起供奉的。人从何处来?这个问题困扰了无数的思想者,先民的智慧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中得到了发展。创世神话便是对于问题思考的结论,这些结论并不统一,但是在哲学的论著中对于“提纯”思想的产生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崇尚“天人合一”的国度,其内各民族都不同程度的保留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尽管其后有“人定胜天”的呼声,但是这一呼声在相当长的古代社会并为影响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中国的先人对于自然始终有着敬畏之心,但是自然的肆虐也使得人们不得不被动的进行反抗。洪水是古人面对最为普遍和波及范围最广的一个灾难,所以各民族都有着相似版本的洪水神话。 恶劣的环境使得生存处于危险之中的先人们始终是以族群的状态活动,不同的族群以致后来的国度都是在战争和姻亲交替中融合。女娲和*的兄妹成婚、尧二女同侍舜、盘瓠与*等神话是以姻亲为主题,黄帝和炎帝、黄帝和蚩尤、天帝与刑天等故事更多的表现了战争题材。战争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老子其人,较早也是较为权威记载之一是司马迁的史记。对于老子的生卒和事迹考证多有不同,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写也有多种看法。笔者在此文中并未以讨论此问题为主,但是由于这是必要的前提,所以从老子文字推论其确为老子所著,后世多有修改但并未改变其原貌。 中国古代神话的背景年代较为久远,尤其以有确切纪年之前的时代有着广泛的文化基础。早期的神话主要以口头传承为主,文字记载中略有涉及却并不丰富,汉代以后追溯性的记载才逐渐多起来。老子一书向来被视作哲学著作、宗教著作、政治著作,甚至有人认为是兵书,但是其语言精简、意蕴深奥,所以并未有任何确指的嫌疑。神话在先民那里并非只是故事传说,而是带有智慧启迪*记忆。剥开神话的外衣,抽离其修饰的言辞,其内在的精神却是哲理。老子自然不如庄子、列子和淮南子中以故事寓言穿插来得明白,但就其产生的文化背景而言却都未曾脱离先秦神话文化的影响。老子一书在对于神话历史的总结之上提出了哲理化的思想,这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老子一书的神秘色彩和老子本人的神化身份使得这位道家人物变为道教的始祖,神话在后世的分支一方面是文字记载的志怪小说和口头传承的传奇故事,另一方面则是道教的神仙传记。神仙传记一方面从现实中吸取了生活因素,另一方面则吸取了神话的文化因素,同时也是依据道教的经典进行编撰的。老子不仅反映了先秦的神话文化背景,同时也提升了这些神话中的哲理。老子产生后不可避免的被后世道教徒和有着神仙*和猎奇心理的世人们奉为神仙传记存在的理论根源。 一、 中国古代神话的类型及其文化寓意 中国古代的神话可以笼统的分为两个部分,即自然神话和人世神话。自然神话是人们思考世界起源和如何在世界生存问题的答案,人世神话则是对于人自身的起源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神话。无论是世界起源还是人类起源,涉及原始的问题就难免会混在一起。起源神话一方面反映了先人的思考,另一方面也促使了先人对于外界存在的观察。世界的灾难总是不可避免的相似,洪水、干旱、火山、地震以及其它來自自然界的威力,使得这些对世界充满未知的先人们不得不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恶劣环境生活的人们对于各个个体之间关系的处理是较为简单的,但是对于族群之外的异类群体却是多充满不信任和防范。生存的需要和现实的争斗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战争,战争神话就事件本身应该与历史真实不远,但是细节却进行了充分的神化。战争的附加作用就是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的发展。 神话一方面反映了现实的事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先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态度。对于世界的认知沉淀下来成为智慧的遗存,各地的先哲们就用口头或书面的传承方式保存着先民的智慧,并发展着认知。社会发展的历程也是个体价值逐渐体现并壮大的一个过程。老子便是个体智慧与整体认知结合的结果。尽管老子开启了后世道家学派并使其成为道教的经典,但是其不可避免的染上了上古神话的文化色彩。 1、 创世神话中先民世界观的建构 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构造,“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开始思考的先民。当问题出现的时候,答案几乎是随之而来的。世界的起源来源于对大自然的恐惧与好奇,对于灵性的崇拜扩大到一切身边的事物,原始神话和原始宗教也变应运而生了。 天地的形状在先民的眼里有着多种想象,最为主要的两种观点是状如鸡子和天圆地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8稍微晚一点的思想学派在这个问题面前出现了分歧,道家思想倾向于前者,而*则是偏重后者,其它各学派也多有增益。在融合过程中两种世界观逐渐融合妥协,状如鸡子视为先天之形,即未曾分化的世界,天圆地方则是天地分化后的形状。转变的关键就集中在一位上古大神盘古身上。先民的神话传说早期的传承方式是口头传诵,文字的产生以及文字载体制作技术的发展使得书面传承成为另一个系统。*时期徐整作三五历记,吸收了南方上述民族关于盘古或盘瓠的传说,把其描绘成一个开天辟地的大神。如鸡子的混沌中诞生了盘古,日增月长,撑天柱地,死后躯体还变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以至于毛发齿骨还变为花草树木金银珠宝。更早的山海经中记载的钟山烛龙神其形象和事迹与后世某些传说中也有相似之处。 对于人类而言,人的诞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盘古身上寄生虫变化为人和盘古娶妻生子的神话由于并未取得大众的认可所以流传不广,除了这两则神话与盘古有关外,女娲是不可忽略的人物。女娲伙同诸神造人、与*共同造人、自行造人的诸神话使得女娲奠定了人类始祖地位。生养的相似性使得女性的崇拜在造人神话上有着遗留。 淮南子中记载上古混沌之时阴神和阳神两位大神共同判定八方,分理天地。淮南子的神话哲学意味浓重,而老子更是不涉形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8,道无形,生有形为一,判分阴阳为二,增中和之气为三,进而化生万物。从无到有,积少成多,世界在本质上并为发生变化。内在的同质性使得中国文化中充满了异体同构,这虽然不同于现在的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但是这种世界观使得中国文化是建构在同质性的基础之上的。 2、 洪水神话与循环论 自然的灾难使得人们在自然面前极其渺小,对于自然的恐惧和长期的经验使得先民对于灾难有着两种态度,敬畏和抗争。敬畏的结果是媚神,抗争的结果是造神,任何英雄都有着被神化的可能。 洪水是波及范围最广的一种灾难,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有着洪水神话,洪水有着灾难和洗刷痛苦或罪恶的双重意义。*和女娲在先秦的记载中是各自有着自己的神话,女娲除造人的功绩外,补天、灭火、息水、除恶,维护着人类生活的安全。芦草成灰,阻塞洪水,世界重归于平静。女娲与*兄妹成婚传承后代的背景同样是洪水淹没了世界。洪水在后来鲧和禹的神话中又再次出现,起伏的洪水使得生存成为一种循环。 历史循环论曾一度被哲人们神化,生命最为普遍而自然的现象即生老病死与自然变化的规律联系起来,洪水的不规则起伏被规律化。循环论成为人类参照自然而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 老子中“反者道之动” 8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8虽然没有明确的表明循环论,但是言语之间有着对于世界本原的规律性认识。这种观点在后世道家思想中越来越明朗,特别是道教化时期参考佛教的世界理论提出“积劫往复”学说。劫难的最明确标竿之一就是洪水,这种认知的来源就与洪水神话有着内在的关系,同样也与老子的理论有着明确的关系。 3、 战争神话隐含的权力分配 战争是任何时代最为直接、最为频繁使用的一种交流方式,上古时代更是如此。神话反映了先民的生活方式,对于战争的把握使得战争的神话极为丰富。前面女娲补天的原因就是因为祝融和共工之间战争,共工失败后怒触不周山造成天塌地陷。水火二神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火神作为光明的象征胜利的结果也是各民族神话中较为常见的案例。 中国人往往自称是炎黄子孙,炎帝作为南方的天帝和作为中央的天帝虽然也有着先后的顺序,但是同时也有着利益的纷争。两者在斗争中融合使其子孙在后世融为一族。上古的神话中在黎和重阻隔天地之前天地是相通的,而颛顼接替黄帝代行神权之所以第一件事就是阻隔天地交通之路原因是蚩尤与黄帝之间的战争。 “古者皇帝四面” 1,作为中央的天帝,同时又是掌管天地四方最为尊贵的神,这样的造型自然是方便了许多。威严的黄帝协调着天地间的诸多事情。炎帝的子孙中有一个蚩尤,是一个勇猛的巨人族。其虽然在西泰山黄帝大会鬼*时候也表示服从,但是其内心却想着夺取权力。蚩尤先向炎帝发动了战争,炎帝被迫避让到北方的涿鹿。蚩尤还鼓动苗民一起与黄帝作对,并带领苗民进攻避居涿鹿的炎帝。炎帝派人向黄帝求救,黄帝试图用仁义感化蚩尤却并不見效,就不得不用战争来对抗战争了。 战争最终以黄帝战胜结束。诸*战争和人神之间的战争既是频繁现实战争的神化,也是权力分配的表象。老子中有云“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8战争是不得已而运用的方法,其与黄帝先以仁义教化有着相同之处。“大道废有仁义” 8,仁义在老子这里并非是崇高的,相对于战争而言是与战争并生的。所以才是“国家昏乱有忠臣” 8。大道以后的世界充满了利益的重新分配,仁义和战争不过是不同的方式而已。 4、 混沌的意义与单纯的表达 老子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8对于“道”的描述与庄子中的人格化的中央天帝混沌有着内在的联系。混沌的神话故事或许更接近于先民的认知,老子则是把这一神话哲学化了。后人对于混沌的理解随着儒学的发展而逐渐倾向于贬低,这恰恰反证了混沌的单纯化文化内存。神话的传承是把世界丰富化,神话转化为历史则使得神话的丰富性变得单纯。哲学家对于神话的传承比起诗人尽管都有着篡改的嫌疑,却更凸显提纯的重要性。 老子一书的立意并非传承神话,而上古神话反映的世界观在老子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梳理,这种梳理是脱离了神话的具体事件而依附在其文化背景之上的。单纯的表达表象是简洁的,其内在却是有着极为明显的倾向性。单纯是一种风格,并非掩饰老子一书涉及了芜杂的领域。 二、老子思想的承继性与泛化 对于老子思想的探究早在老子所在的春秋时期便已经开始。战国、汉和魏晋南北朝三个时期是老子思想研究的盛期。随着道教的兴起,老子以道德经之名成为道教主要的经典之首,并围绕着这本书发展出庞杂的太清部、洞神部和正一部诸多道教经书。随着老子成为道教经典*轨迹,神话也被道教接纳,成为构建神仙世界的参照。后世神话的系统化整理不同于神话转变为历史的情况,而是把神话转变为“仙话”。老子的思想也在这一过程中成为最为主要的精神参照。 1、天人合一思想的个人化发挥 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被看做是中国古代思想中最为核心的核心。老子中“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8人与天地是参发的关系,点明了人类社会的标准确定是参照自然界的规律而确定的。天人合一强调了人与自然是内在同质的,外在的异构形式并非是主要的,外在的形式是依附于内在的共同规律的。 老子继承并整合了先民的这一思想。复杂的中间过程遗留下的是老子体现出来的内在个人化发挥,这种个性化的理论体系建构使得后世对于世界的解读增加了一种阐释化的参照。 2、政教合一的理想化 老子不仅是一本哲学著作,一本思想著作,也可以看做是一本宗教经典,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政治学著作、一部兵书、一部权术著作。“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8这样的言论并非一处出现,其比例并不少,所以政治愿望是老子一书中的重要内容。“治大国若烹小鲜。”8很典型的揭示了治国中“道”的重要性,教育在老子的思想中有着被排斥的嫌疑。“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8无为之教仍然是一种教育方法,轻学重道的愚民思想在中国*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灭六国后以吏为师,推行政教合一的政策,其后虽然儒学兴盛,但是政教合一的思想成为后世的主要教育思想之一。老子的思想虽然是强调“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8的复古路线,但是其“愚民”的精神内核确实是政治统治的重要法则。神话中的黎和重隔绝天地,一方面是打破通途,而另一方面也是垄断了上层的教育。老子对于政治有着深刻的理解。 3、变动中寻求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