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观照《回廊之椅》中女性话语权威的建构汇编

上传人:尘*** 文档编号:26906353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观照《回廊之椅》中女性话语权威的建构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版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观照《回廊之椅》中女性话语权威的建构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版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观照《回廊之椅》中女性话语权威的建构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观照回廊之椅中女性话语权威的建构汇编 摘 要:回廊之椅以女性视角抒写女性自身的生命体验,彰显女性话语。本文以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为切入点,细致分析文本的叙述视角、叙事模式(叙事声音),文本中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以及文本对读者性别的建构,从而从叙事形式的角度剖析了文本对女性话语权威的建构。 关键词:女性主义叙事学;林白;回廊之椅;性别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986年,美国学者苏珊S.兰瑟(Susan S.Lanser)在美国文体杂志上发表论文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首次提出了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一概念。女性主义叙事学将女性主义文评与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相结合,将叙事形式分析和性别政治结合起来,大胆探讨叙事形式的(社会)性别意义,改善了经典叙事学忽略文本的*内涵和社会历史语境以及女性主义文评流于印象化、主观化和片面化的研究弊端。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三大分支之一,女性主义叙事学在国外以强劲势头发展,但在国内还没有得到足够多的研究,借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方法来观照中国的女性创作,会让我们对其中的女性主体的建构有更精准的理解。兰瑟、沃霍尔等女性主义叙事学家虽属同一学派,但拥有不尽相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侧重。本文将主要借鉴女性主义叙事学家兰瑟提出的叙述模式理论、沃霍尔从叙述视角分析的方法及其叙述介入和建构读者身份等理论、梅齐对自由间接引语的分析等研究成果,借以窥视文本中的性别政治,分析作者试图解构男性权威、建立女性话语权威、确立女性主体地位的努力。 林白的小说作为女性写作的代表,对新时期女性文学(表达了要求个人解放、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强烈愿望,但大多屈从于社会主流话语,女性性别色彩表现得相当微弱)有很大突破。林白以鲜明的女性意识,转向强调“个体”的女性,她不再企求融入社会主流话语,而是以一种决绝的姿态,对抗甚至颠覆这种话语,以拓展女性话语的生存空间,表现出张扬的女权主义色彩。林白曾说:“作为一名女性写作者,在主流叙事的覆盖下还有男性叙事的覆盖(这二者有时候是重叠的),这二重的覆盖轻易就能淹没个人。我所竭力与之对抗的,就是这种覆盖和淹没。淹没中的人丧失着主体”。在其小说中,林白也致力于发出女性的声音,建构女性的主体地位。下面,笔者将结合林白“最偏爱的中篇回廊之椅”来具体分析。按作者在文本中说法,回廊之椅是1993年时的“我”为叙述者回忆1982年时自己去水磨漫游的经历,以及在那次漫游中了解到的朱凉和七叶的故事。其叙事可以分为两层:对“我”在水磨所见所闻的回忆为外层叙述,对那所见所闻之中朱凉和七叶故事的重现为内层叙述。外层叙述采取内聚焦型视角,主要人物只有“我”和七叶两个女性,以“我”的视角和声音来讲述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情节较为简单。 一、叙述视角与女性主体 叙述视角与性别政治的关联是女性主义叙事学涉足较多的一个范畴。罗宾沃霍尔就在其论文眼光,身体和女主人公中分析了“看”和“被看”的性别意义,认为“看”和“被看”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颠覆了传统中“看”是将别人的身份客体化的观念。传统的男性聚焦者的眼里,女性意识和女性体验常被忽略,她们只是客体。 回廊之椅在内层叙述中是非聚焦型视角,“我”以全知的姿态对朱凉和七叶的故事进行自我加工后的重现。应该注意,“我”在看朱凉以外的人时是全知的,包括他们细致的心理活动都被“我”一丝不落地描绘出来,而在注视朱凉时则将视角收缩,只能看到她的行动却看不到她的心理活动,甚至连她的死因都无从知晓。这样的朱凉神秘、高贵,高高在上,极具吸引力却又让人不敢臆猜。外部叙事中的七叶(即老年的七叶),则因为内聚焦型叙述本身的特点,其深层心理也使我琢磨不透。与此相对,男性的行为、心理被“我”用女性的眼光“凝视”和剖析得仔细而全面,他们转瞬即逝的、隐秘、细微的心理活动都被“我”耐心细致地用女性才有的敏感记录下来,其人性中的龌龊、丑恶和扭曲展露无遗。女性在“我”眼中的地位极高,她们不告诉“我”的东西,“我”便没法知晓更不能去臆猜。她们在这里是主体,不能任人摆布,而不再是传统叙事男性眼中的“客体”。 虽然是全知型的视角,但作者借助了焦点的自由移动使人物互相观察。然而并不是故事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都具有“看”的权力。文本中具有“看”的权力的人只有七叶和陈农,虽然作者以霸道的姿态张扬女性的生命感受,颠覆男权制的种种约束,但潜意识中仍然无法和传统的叙事习惯全面决裂,文本中仍然有男性视角观照下的女性客体,比如陈农眼中的七叶:“清秀、苗条,给人一种清爽之感”,充斥着男性的审美和欲望。不过,虽然二者皆是文中的重要角色,但七叶“看到”的人物和事件更多,一些主要的情节也是通过七叶的眼睛呈现的,比如以陈农为首的*分子到章孟达家中搜查、杀猪一节。 二、叙事模式与话语权威 “话语权威”是兰瑟在虚构的权威一书中提出的:“指由作品、作家、叙述者、人物或文本行为申明的或被授予的知识名誉、*以及美学价值。”话语权威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与具体*接收群体有关。同时兰瑟在此书的绪论中还提出了三种叙事模式,“我把这三种模式分别称为作者的(authorial),个人的(personal)和集体的(communal)叙述声音模式。”作者型叙述声音模式指涉第三人称叙述,即传统的全知叙述。个人型叙述声音模式指的是故事的叙述者和主人公为同一人的第一人称叙述。集体型叙述声音模式是兰瑟对经典叙事学模式的丰富和发展,它或表达一种群体的共同声音,或表达各种声音的集合。很明显,回廊之椅的外层叙事用的是个人型声音模式,内层叙事是作者型声音模式。 1、构建话语权威 作者巧妙地用这两种模式的组合与转换给予读者以“虚幻的”真实感,初步建立了叙述者权威。朱凉和七叶的故事发生在四十年代,读者没有经历过“我”那场漫游,只能从“我”的叙述中了解故事世界。与此同时,作者在外层叙事中运用个人型声音模式,让“我”对一些事情无法了解,对七叶的内心无法掌握,造成一种“自传”式的假象,增强了内层故事的真实性。若是两层叙事都采用作者型声音,那不仅会使内容没有回味的空间、缺乏趣味,也会使读者怀疑其真实性。两种叙事模式的组合与转换使得作者在与话语接收者的互动中收获“可信性”,初步建立话语权威。 2、构建性别权威 兰瑟认为,文本中的“男女主人公谁是叙述者,谁是受述者,谁是叙述对象成为一种权力之争,这种人物之间的叙述权之争又是男女社会斗争的体现。”回廊之椅的叙述者是1993年的“我”,讲述的是女性的感受和体验。“我”的受述者是开放的读者大众,叙述对象包括文本中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心理。要强调的一点是,虽然读者听到的都是“我”的声音,但我的故事梗概却来源于七叶,是七叶告诉了我内层叙事的主要情节,而文本中对七叶大量的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使得“我”的声音中包含着七叶的声音。所以,整体上:在外部叙事中,“我”讲述了十多年前的自己去水磨时细腻微妙甚至有点诡谲的个人化的体验和感受;在内部叙事中,则是以作者型声音表达了女性共通而又特有的感性体验。与此相对,文本中女性声音的绝对霸权地位使得男性的声音被淹没,被忽略,改变了女性在传统小说中被男性的声音来评价和描述的“失声”状况和他者地位。 内层叙事中,叙述者用作者型声音讲述了朱凉和七叶的故事,以全知的视角重新呈现了发生在四十年代的故事,构造了一个另外的“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女性是美丽、冷清的,看上去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而男性皆是肮脏龌龊的。在这里男性几乎无法对女性构成心理上的影响,女性不需要男性,她们将自己封闭于女性之间的世界,在自己的生活中自得其乐,男性无法得到甚至进入她们的内心。这个世界的定律就是纯净美丽的女人只关注自身,悠然*于与男性隔绝的世界中,体味着专属于女性自身的生命感受,而男性则以各种卑鄙龌龊的面目出现觊觎着女性的美但却终无所得。女性在这个世界中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至此,叙述者发出的作者型声音就在文本中建构了一个别致的“生活空间”并制定出了女性能借以活跃期间的“定律”并以此树立了女性*权威。 三、自由间接引语与性别权威 “自由间接引语是一种以第三人称从人物的视角叙述人物的语言、感受、思想*模式。它呈现的是客观叙述的形式,表现为叙述者的描述,但在读者心中唤起的是人物的声音、动作和心境。”自由间接引语一般出现于非聚焦型视角的作品中,灵活生动,可以在其中“同时听到人物的声音和叙述者的声音。” 女性主义叙事学家凯西梅齐认为在她所探讨的小说里,“自由间接引语构成作者、叙述者和聚焦人物以及固定和变动的性别角色之间文本斗争的场所。”梅齐将叙述权威视为父权制权威的一种体现,是父权制社会压迫妇女的手段,所以她关注的仅仅是对叙述权威的削弱抵制而没有将之视为女作家在建构自我权威是可加以利用的工具。而兰瑟则强调在解构男性权威的同时建构女性权威。 1、解构男性权威 在回廊之椅内层的全知叙事中,自由间接引语是最主要*模式。(叙述者在自由间接引语中)“选择和组合人物词汇的权力是直接引语不可能拥有的。”自由间接引语的大量运用赋予了叙述者绝对的权力解构男性权威,其中最有力的便是反讽的效果。叙述者通过自由间接引语对男性的心理活动进行剖析,一方面呈现男性*另一方面夹杂着自己的价值评论,这些评论越过男性的表层话语,直指男性阴暗、龌龊的内心并与男性的表层话语形成反讽的效果。 2、建构女性主体 同时保留了叙述者和人物声音的自由间接引语一方面削弱男性的声音,另一方面彰显了女性的声音。或许会有质疑:同样是自由间接引语,怎么用到男性那里就是削弱男性的声音、用到女性这里就是彰显女性的声音呢?我们不能忽视这个事实,就是在中国传统、主流的文学作品中,男性以主导的姿态随意讲话,在文本中绝对*权使得男性的声音雄壮有力,而女性却极少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到了回廊之椅中,男性声音通过自由间接引语传递出来时自身已经带有了女性叙述者的价值判断和个性特点,因此男性的个性被消泯。而文本中的女性人物和女性叙述者本身就具有某种一致性(如前所述,叙述者讲述的故事主要来源于七叶,使得七叶在所有人物中地位很高),尽管女性内部的生命体验也不尽相同,但相比较男性而言,女性在面对某事物时作出的反映还是具备类别性的相似点。自由间接引语给了七叶(传统文学中声音被压抑的女性)较为自由的空间抒写自己的生命感受,保留了她的主体意识,而女性叙述者相似的生命体验与之重叠相加,使得女性的声音以一种二重奏的方式鲜明、持续地彰显出来。 四、读者性别的建构 沃霍尔在痛快的哭吧一书中将研究视角转向了文本的结构形式对读者性别身份的建构和强化上,旨在找到一套描写读者阅读程式化作品时的身体体验的词汇。沃霍尔认为:“当真实读者阅读文本,他/她借用了聚焦人物的观察角度观察故事世界并经历其情感过程。当读者阅读叙事文本,他/她就经历了对自己性别表述进行修正的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性别不仅影响了叙事,阅读叙事作品也影响了读者本人的性别。”其中,“女性化性别身份被沃霍尔用来描写不符合文化定义中男性标准的那些性别化特征,如哭泣、转眼珠、颤抖、嘻嘻作笑等。”而厌烦、期待、惊喜则被认为是“非女性化情感”。 笔者认为,回廊之椅的叙事形式给予读者“女性化情感”,为读者设定的是女性化的性别身份。首先,回廊之椅主要是在女性(“我”和七叶)的聚焦下展开的故事,其间偶有插入的男性视角对故事的观照是立马被叙述者否定的,不构成对读者的影响力。其次,回廊之椅的诗性语言以及对感觉、思想的精细呈现给予读者细腻的感性体验,而感性恰恰是女性化情感的最主要标志。再次,文本的情节为非线性的时空组合,以作者的联想和个性体验来结构文本,比情节纷乱,诱使读者将注意力放在女性的感性感觉和体验上,而对其他的关注不多也就无所谓期待和惊喜了。而女性化读者性别的建构使文本在更完整的意义上贯彻了女性的主体地位,维护了女性*权威。 结语:回廊之椅构建了一个女性作为主体可以自由活动的生活空间。同时,作者也通过叙事形式、在文本从作者到读者的完整过程中颠覆了传统男性话语权威对女性声音的压抑,不仅决绝而全面地表达了女性的生命体验,更成功地建构了女性话语权威。但这种激烈、极端的女性经验写作恰恰反映了真实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女性长久并仍处于客体地位的事实,同时,过分专注于女性封闭的世界也使作品的思想内蕴显得单薄,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厚度。 注解: 林白记忆与个人化写作,一个人的战争附录,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转引自吴秀明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78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x 林白置身于语言之中,一个人的战争附录,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转引自吴秀明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78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x 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1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x 申丹“话语”结构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话语”研究评介,国外文学,202x年第二期 胡亚敏,叙事学,97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x 申丹“话语”结构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话语”研究评介,国外文学,202x年第二期 梅齐谁在这里说话?、和中的自由间接话语、社会性别与权威,转引自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21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x 胡亚敏,叙事学,98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x 罗宾沃霍尔-唐形式与情感/行为:性别对叙述以及叙述对性别的影响,王丽亚译,江西社会科学202x.1 唐伟胜性别,身份与叙事话语: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主流研究方法,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2x.5 参考文献 1 ROBYN WARHOL-DOWN.Feminist Theory/Practice: Narration,Story-World,and Perspective in Jane Austens Persuasion.J,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202x.4 2 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M,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x 3 美罗宾沃霍尔-唐.形式与情感/行为:性别对叙述以及叙述对性别的影响J.王丽亚,译.江西社会科学,202x.1 4 美艾莉森凯斯.叙事理论中的性别与历史J,申丹,译,江西社会科学,202x.5 5 美罗宾沃霍尔,眼光,身体和女主人公:劝导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J,王中强,译,叙事中国版,第一辑 6 美苏珊S.兰瑟.我们到了没“交叉路口”的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未来J,胡安江,唐伟胜,译,外国语文,202x.6 7 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x 8 申丹.叙事形式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评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x.1 9 申丹,“话语”结构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话语”研究评介J,国外文学,202x.2 10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x 11 唐伟胜.性别,身份与叙事话语: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主流研究方法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2x.5 12 王中强.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不同研究方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x.4 13 林白.林白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2x 14 蒋冬美.略论自由间接引语在女性文学中的运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x.2 15 吴秀明 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