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你是唯一的“那一个”汇编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26848617 上传时间:2021-08-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你是唯一的“那一个”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版你是唯一的“那一个”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版你是唯一的“那一个”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你是唯一的“那一个”汇编 一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儿童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稳固。有专家指出:“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何为“儿童立场”?我想,首先是教师心中有“儿童”,把学生当成真正的“儿童”来看,呵护童真,敬畏童心;其次是教学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懂得他们的需求、兴趣、喜好、愿望、心智发展水平等,顺乎自然,彰显自我;再者,还体现在学生都能自主、自由、健康地成长,尤其是每个学生都能以其特有的姿态、富有个性地成长,“做最好的自己”。 这样的立场落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需要的音乐,在音乐学习中表现自己特有的能力、水平和目标。生命的神奇密码让我们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作为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是唯一的“那一个”。因此,确立音乐教学中的“儿童立场”,最需要我们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学习中唱出自己的“旋律”,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成长价值。 用这样的教育理念来审视当下的音乐教学现状,就会发现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现象一:“本体”意识淡薄 日常教学中,音乐教师大多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设计教学,拿到一首歌曲,先依照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想想可以教什么,再看看按照自己的教学习惯怎样教更顺畅,然后才可能想到学生是不是能够接受。至于所教的内容学生是否真正需要,教学设计是否适合每个孩子等,教师考虑甚少。儿童为“本”的意识淡薄,师、生本末倒置。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漠视儿童的现象更是令人惊心,集中表现在教师以教得是否顺畅、学生配合是否默契为评价自身教学成功的标准,以发言热烈、气氛热闹等“表面文章”为课堂教学的追求,全班“齐步走”“一刀切”,对学生个别化的“不和谐”音不是置若罔闻就是当头棒喝,无视生成只管预设,总之,教师眼中有自己,有教材,有课堂,却少了儿童。 现象二:“主体”精神缺失 有些时候,我们也看到教师注意到“以生为本”,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但细细琢磨,却带有很强的“伪儿童化”倾向。也就是表面儿童化、虚假儿童化,看似尊重儿童,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发展儿童的学习能力出发,实则是为儿童而儿童。比如,有的教师让学生表演歌曲内容,课堂教学热热闹闹,却完全是教师的安排;有的教师让学生拓展资源,“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拓展内容与儿童的音乐学习需求相去甚远;有的教师无视儿童错误的价值取向,对一些错误的生成拍手叫好,将儿童引入歧途;有的苛求答案的标准、统一,只要回答不是教师预设的答案就是错误的,学生成了群众演员,完全没有了自主。 记得一位老师上公开课大海啊,故乡,教态和蔼可亲,教学环环紧扣,学生的情绪也被充分调动。在反复聆听不同版本范唱后,一位男生忽然高高举起手,大声说:“老师,我想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台下听课的老师都认为是音乐感染了孩子,激起了孩子的演唱愿望,此时让孩子尝试性地演唱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事与愿违,这位老师回应道:“待会儿有时间再请你唱,好吗?”虽然教师的态度非常温和,但孩子还是非常失望地坐下。十分稀缺而珍贵的学生主体精神,在教师强大的自我中心面前,是多么地不堪一击啊! 现象三:“个体”关怀不足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然而,每一个儿童又都是独一无二的,要让每一个儿童成长得最好,就要在课堂中体现出对每一个儿童个体的关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现实的情况是,许多老师在备课时,考虑得更多的是一个班的整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对孩子们提出的是整齐划一的要求。学生的个别表现也常常是服从于课堂教学的整体大局,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指导等往往缺乏耐心和针对性,“应付式”、“走过场”的痕迹很重。对教学的评级,更多是着眼全体,个别化、差异性评价非常少见。即便是在许多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公开课音乐教学中,也几乎整节音乐课上都充满了动听的齐唱、齐奏声,提供给孩子单独表演的机会少之又少,即使偶有机会,也成了优生展示自己的舞台。细心回望,或许你会发现许多孩子一学期下来竟从未有过在全班同学面前单独展示的机会。教学提倡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桃子”,但许多老师忽视了“最近发展区”也是因人而异的这一事实。 毫无疑问,对“个体”关怀的不够,将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儿童*和可能性发挥出来”的目标实现。 二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确立起真正的“儿童立场”?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去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唯一”,关注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心灵感受,关注他们生命的个性成长?又如何基于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开展班级授课?我以为,实现以下三个转变甚为重要。 第一,从“关注群体”走向“关怀个体” 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外部世界,是显性的、客观的、共性的;一个是内心世界,是隐藏的、主观的、个性的。音乐艺术是以感情为核心的,感情属于内心世界,所以音乐教育要超越“共性”,尊重“个性”。面对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必须用心去触摸、感受并加以把握。 有一次我给六年级上课,当我请一位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惹人关注的孩子唱歌时,他的脸一下子红了,慢腾腾地站了起来,班上其他的孩子先是愣了一下,继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而我则不断地鼓励他,终于,他开始演唱了他在课后的日记中写道:“在老师喊我的时候,我的心跳得很快。因为我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单独唱歌。我五音不全,唱错了老师和同学会笑话我吗?可是当我听到同学热烈的掌声,看到老师鼓励的目光时,我又想:算了,就拼一把。于是我大胆地唱了起来,谁知道越到后面我越放松,越来越自信。当我唱完时,已经完全放松了,我成功地挑战了自己,我好高兴!” 如果不是看到孩子的这篇日记,或许我永远都不会知道小小的一次独唱竟然会在孩子的心中激起这么大的波澜。客观地看,不同的学生个体,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性格素质和天赋秉性,所以,在音乐审美爱好、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情趣等方面,都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在对音乐的感受、认知过程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差异性。这就更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从“关注群体”走向“关注个体”。 笔者曾听过一节柯达伊教学示范课。以下为这个片段,主要教学目标是感受、体验歌曲乐句的划分。 全班师生盘腿围成一个大圆圈。 1.师生一对一传球游戏 教师通过自己编创的两小节旋律 “”(慢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传球游戏,教师演唱旋律,唱第一个音“3”的时候,将球滚向任意一个学生,到“1”的时候,学生再将球滚给教师。此乐句反复多次,每一次都换一个学生和教师进行滚球活动,逐步引入完整旋律: “3 5 3 1 3 5 3 1 2 2 2 31 1 52 2 2 31-” 2.师生一起体态律动 将完整旋律划分,每两小节为一个乐句,每唱一个乐句,师生一起用手臂划一个圆圈。 3. 巩固师生一对一传球游戏 用完整旋律做滚球游戏,每一个乐句换一个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滚球的动作。 从这个教学环节,我们可以看到,教师非常注重跟每个学生的单独交流。虽然也有大家一起做动作来体验乐句划分的环节,但更多的是单独的学生个体跟老师的交流过程。在滚球游戏中,每一次教师都会选择一个新的个体,让每个学生在滚球的过程中,不仅区分了乐句,而且无形之中和教师有了情感上的交流,这是一种在音乐引领之下的心灵的默契与共鸣。当学生滚错时,教师会再次将球滚向他,直至学生能完全区分乐句。 第二,从尊重人格走向敬畏童心 对个体的关怀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要真正落实到位,我们不仅要从内心里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还要对他们多一份敬畏之情。小吉是我所教班级中一个略显特殊的学生,因为他在课上时时喜欢将自己的喉咙压得很紧,模仿一些成年男歌唱家的声音,常常会引起班上同学的哄堂大笑。我提醒他多次,效果都不好。 多次找他谈心无果之后,他居然主动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写道:“吴老师,您一直都对我们很好,我们都很喜欢您。今天,我要告诉您,我上课时,总是喜欢模仿美声,是因为我认为这样唱比较好听,所以总是情不自禁地发出那样的声音,这样唱让我唱歌时多了很多趣味。我喜欢音乐课,就是因为它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也让我的嗓子得到了锻炼老师,您不也总是喜欢用美声唱歌给我们听吗?” 原来,孩子和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完全不一样,他这样唱,既不是炫耀自己,也不是故意和老师过不去。一方面是他觉得“好玩”,另一方面,是我成人化的范唱在无形之中影响了他。如果不是这封信让我走进他的内心,也许永远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音乐中的声音不具语义性和可视性,音乐意味的不确切性和多解性是音乐令人散发出无尽想象空间和诱人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有一千个听众,也会有一千个不同的音乐形象。对于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孩子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呈现更多的课堂学习差异,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来展现自己。只有真正读懂了儿童的表现、表情,才能从尊重人格走向敬畏童心,音乐教学的影响才能更长远。 如一位老师执教二年级欣赏课铁匠波尔卡,在课的拓展部分,教师出示了森林、火车、水桶等几张图片,并设计了一个对话环节。 师:“这些场景可以创作一些什么音乐?” 生1:“森林小鸟喳喳叫可以创作乐曲。” 生2:“火车开动时的鸣叫声和车轮行驶发出的节奏可以创作音乐。” 这时,有一只小手有些犹豫地举了起来,老师请他来回答。 生:“我感觉小鸟唱歌好像在排练合唱,但不知怎么写才能把小鸟的歌写出来。” 二年级的小朋友能有这样丰富的想象力,真是令人振奋。 老师马上接话:“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可以根据小鸟的歌声创作出合唱曲,是吗?” 孩子很开心地点头,周围的小朋友都看着他会心地笑起来 师:“是啊,同学们,如果你有善于聆听音乐的耳朵,还有勇于学习的精神,相信以后一定会创作出属于你们的乐曲。” 尊重儿童是原则问题、伦理问题,而领悟儿童才是课堂的真谛,特别是当我们的视线开始关注时,领悟、读懂儿童就显得特别重要。童心最可贵、最神奇,但是童心“密码”又是最难打开的。老师要能捕捉到儿童最真实的内心,用敏锐的心去挖掘“错误”背后的资源,捕捉孩子每一个“眼神”蕴藏的期待,并由此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第三,从引领发展走向推动发展 教师是“长大的儿童”,是“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其实,我们这群“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最终是要发展孩子的音乐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热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并让他们走向自我发展。但是,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我们这群“音乐文化使者”常常将对孩子的“引领”异化为“牵引”,“发展”演变成“被发展”,更谈不上推动儿童发展,音乐内在魅力毫无踪影。 自古以来,“音心相应”、“虚实相依”、“无中生有”、“规而无垠”的音响,使音乐成为最富创造性的艺术之一。如果我们的音乐教育只停留在“审美”,为“审美”而“审美”,不超越“审美”,不强调“立美”、“音乐创造”的话,那就有可能停留在被动审美的层次上。因此,我们需要调动教学手段,变引领为推动,让每个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潜能。 笔者曾观摩一位老师执教三年级欣赏课打字机之歌。这是一首轻松流畅的管弦乐作品,在欣赏乐曲B段时,教师激发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为乐曲编配了歌词。让孩子们猜一猜,打字机和打字员都聊了些什么。以下是孩子们为乐曲创作的歌词内容: 老师和学生根据编创歌词分角色边听音乐边“聊天”。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为乐曲创作歌词的环节,使抽象的乐曲变得具体形象。让音乐课堂变得饶有趣味,让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