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论文【2013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584359 上传时间:2021-08-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教学论文【2013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计算教学论文【2013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计算教学论文【2013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点“味道”,提高计算能力【内容摘要】针对计算教学中学生出现的两种不良心态和几种不良习惯造成计算错误多,计算能力缺失现象的思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课标要求,探讨从四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注重课堂交流对话(交流算理、算法、错因),提高计算能力;加强平时口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设计课后趣味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良好计算习惯(认真审题、认真演算、及时检查、巧妙估算),提高计算能力。【关 键 词】课堂交流 计算兴趣 计算习惯 计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了如下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运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运算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注意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思考】每当我在批阅学生的数学作业时,我都会因为学生没有达到优秀而感到可惜。由于他们的粗心大意,在计算中经常少写、错写、多写、漏写数学和符号,使作业中的错误百出。面对一个个红圈,闭目反思,分析学生爱出错的原因,我有所感悟。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只是由于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我们应该客观分析一下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1、计算的两种不良心态学生有轻视心理,认为计算题是“死题目”,不需要动脑筋思考,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分析及计算后的检查;其次是畏惧心理,学生认为计算题枯燥乏味,每当看到计算步骤多或者计算数字大时,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缺乏耐心和信心,因此计算就不准确。2、计算的几种不良习惯部分学生由于计算书写马虎,字迹潦草;无论数字大小,是否熟练一律口算,不愿意动笔演算;有的演算不用稿纸,而是随意在桌子上、作业本或者试卷背面和边缘上演算;计算结束后也不会运用估算和验算等方法认真检查。根据以上分析的原因,要想减少学生计算出错,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就必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一、注重课堂交流对话,提高计算能力在计算教学中,要留足对话的时间与空间,不断提供交流的平台,注重学生对话的训练。一旦养成对话交流的习惯,学生就能在交流中不断提升计算能力。1、计算教学,注重交流算理计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学生对于一种算理听听似乎明白,真正理解与否,要看他能否清楚完整地表达出来。不论是算理还是法则,只有说出来,老师才能收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口述算理和法则也是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如我在教学“三位数加两位数”一课时,先出示223+45=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的理由,从而让学生讲清算理。即:由于223是由2个百、2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45是有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所以先把3个一与5个一相加得8个一;再把2个十与4个十相加得6个十;最后把2个百6个十和8个一合并起来得到268的道理。这样进行的说理训练,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2、计算教学,注重交流算法计算教学在交流算法时,教师要善于抓住算法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计算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知道了这道题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生: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在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生:可以用竖式计算,先用3去乘24得72,再用1个十去乘24得到24个十,因此,应把4写在十位上,2就要写在百位上,然后把两个相加起来。这样学生通过交流,说出了计算过程,自然而然就理解掌握了计算方法,明确了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3、计算教学,注重交流错因有时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不如让学生在纠错中互动评价,自己反省。“吃一堑,长一智。”如在教学“小数的简便计算”之后,我出示一道题:7.26-2.75+2.25 。许多同学受加法结合律思维定势的影响,写出7.26-2.75+2.25=7.26-(2.75+2.25)。对此,我没有做任何评判,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生:我认为这种解法运用了加法结合律,可以简便;生:好像不对,刚才我们运用的加法结合律都是几个连加,加减混合运算是否也能适用?生:对!这道题不能简便,因为是加减混合运算,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生:哦!7.26-2.75-2.25=7.26-(2.75+2.25)才能那样解答。生:对!我们刚才做错了。这样让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既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错误的情况,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和掌握法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二、加强平时口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只有基本口算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才能使学生过好计算关,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为此,我总是利用早自习等小块空余时间做口算题卡,或是课后坚持让孩子每天练口算题目。口算的内容包括本册的口算题目和以前学过的基本口算内容,都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求达到熟练的程度。三、设计课后趣味练习,提高计算能力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通过连续的、大量的练习来达到目的,而课后让学生反复做大量、单调的试题计算练习,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有针对性知识性的趣味练习,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设计一些数学游戏的计算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培养良好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做到: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字和符号)二划(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笔算,是否可以用简算)四算(认真动笔计算)。2、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训练学生做题时要有耐性,不急躁,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计算题也要谨慎。演算时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就是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清楚,方便检查。3、培养及时检查的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概括为“一步一回头,步步无差错”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做一步回头检查一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否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4、培养巧妙估算的习惯一是系统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估计出得数的范围;二是系统计算后进行的估算,可判断出得数是否正确合理。总之,我们要给计算教学多加点“味道”,适合孩子的口味。激发孩子学习计算的兴趣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训练学生课堂交流对话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形式新颖,数量保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参考文献:小学教学设计 2014年第2期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加点“味道”,提高计算能力东城第二小学许 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