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位好朋友动手使用计算机》教学设计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26245775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一位好朋友动手使用计算机》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认识一位好朋友动手使用计算机》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认识一位好朋友动手使用计算机》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一位“好朋友”动手使用计算机教学设计襄阳市第十中学 张波一、案例背景信息信息技术进入小学课堂,如何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信技术这一高新技术手段,找出特别适合小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作为小学生认知学习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应当适当地采用任务驱动方法及演示手段,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并且为目标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教学与应用的最优化。1教学内容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2年级:小学3年级3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课认识一位“好朋友”动手使用计算机。二、教学设计(一)目标分析:本节教学课主要以了解和学习计算机系统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讲解课,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不多,还处于启蒙阶段。解决学生的认知,实践概念和实物的对接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说来,应当达成如下几个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课前准备,从日常生活、学习中观察计算机的外形组成以及收集、整理关于计算机的一些功能作用信息,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演示、分层教学,结合任务驱动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收集信息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同学间的友情。(二)内容分析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组成(三)学生分析本课面向小学三年级教学。此阶段的学生,还处于信息技术的启蒙阶段,对计算机的外观结构有所认识,但是对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可以说根本一无所知。此外,该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差,自控能力也很差,需要反复演示和讲解。(四)教学策略设计教法:本节课内容采用启发式、讲解法、演示法、分组讨论合作法因材施教和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学法: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他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素养。课时安排: 教学活动内容课时安排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2用鼠标玩纸牌游戏1教学环境:为了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进行同步教学。(1)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使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观察计算机的组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示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2)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机学生机安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必备的office办公软件powerpoint及windows系统提供的附件中的“纸牌”游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时,我拿出计算机实物,让学生观察。然后引入本课主题:认识一位“好朋友”动手使用计算机【设计意图】在引入新课时,采用实物,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组成,更直观,更有说服力。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对接。(二)、分组竞赛、深入探究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思考。教师提问:“1、你知道我们平时生活中那些地方见过计算机吗?2、计算机有什么组成?3、它们都有什么样的用途呢?”分成4人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找一个代表发言。【设计意图】在上这节课之前,教师已经给学生布置任务,在平时生活中留意计算机的构造及用途。给学生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任务。带着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为了让学生集思广益,确立中心发言人。师生互动:教师参与一些学生的讨论,稍加点拨,继续引导学生举出计算机外观类型及在生活中的用途。然后教师请同学们选出本组的中心发言人,说出讨论结果,回答以上三个问题,教师进行点评。【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协作和竞争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重于问题2的点评与分析,此为本课的重点、难点。深入探究: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多媒体课件。课件展示主要包括: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扫描仪,这些主要对应问题2中提到的计算机的组成的答案。我们把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叫计算机的硬件,它们共同组成了计算机系统的身躯。教师给学生讲解计算机每个组成部分的功能用途,重点讲解每个部分的信息输入、加工处理和输出信息的功能。教师布置任务:“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分别具有输入、加工处理和输出信息的功能。你能说出每个部分的作用吗?请在表格中找到它们对应的位子,看谁找的又快又准。”教师请同学抢答,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信息输入设备信息处理设备信息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主机显示器、音箱、打印机【设计意图】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初步认识计算机系统组成部件的外观,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印象,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每个组成部分的功能用途。教师通过带有竞争意味的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着重培养了学生竞争参与意识、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力和研究探索的精神。师生互动:教师点拨引导,利用课件制表,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对应的位子。使学生逐步得答案,并了解了计算机各个部分分别具有输入、加工处理和输出信息的功能。(三)分组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评价(每四名学生为一组),看每组学生中你认为哪个同学在本节课中谁又快又好的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学生:分小组讨论,评价各组成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成就感,更加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四)总结提高: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因材施教,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计算机系统的一般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让学生在大脑中大脑中构成一个印象。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同学间的友情。【设计意图】复习重点知识、思想方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好的价值观教学反思:经过课后研讨,综合其他教师的点评意见,经过自己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理解,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1、新教学理念的反思: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也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本课在如何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探讨新教法上做了大胆尝试。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通过讲认识一位“好朋友”动手使用计算机,课后学生还提出很多关于计算机方面的问题,我给了他们满意的答复。我觉得这主要是体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途经之一。2、问题2的重要性、科学性在教学设计时间,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作为整节课的引入:“问题2、计算机有什么组成?”设计意图是:这是学生熟悉的问题,能够较快地解决,同时也有利于引出本节课的核心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也就是语文课文中的中心思想。从上课效果看也确实达到了预想的目标,但课后反思后发现,这个问题缺乏科学性,有待修改。经反复思考,觉得将问题改为“常见的计算机有哪些外部设备组成?”可能效果会更好。3、因材施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课程改革对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这节课的新突破。因为初学信息技术课我校大多数是城乡结合部的孩子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我把这节课分为3个课时上,重点、难点放在这节课的前面,也就是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这一部分用了2个课时。为的是给小学3年级的学生,有个好的开始,好的启蒙。4、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这节课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进行评价。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本节课最后点评学生本节课的表现,放手让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尽量鼓励学生先发现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优点。教师点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成就感,更加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