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变式训练学生能力

上传人:卢卡****7 文档编号:26190036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变式训练学生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变式训练学生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变式训练学生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变式训练学生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重点和目标,也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这是培养跨世纪人材和接班人的需要。因此,能力的培养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是教学上的低层次要求,不是终极目标,只有把力气花在如何使学生把双基转化为能力,这才是教学的高层次目标和归缩点。教学上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变式训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初中数学的变式题有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有几类:(1)变换条件;(2)变换解题方法(即一题多解);(3)变换结论。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恳请各位同行赐教。一通过课前变式引入,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因材施教是现代教学论的一条重要原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设疑,适当引入,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多方面变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猜想,推理,自己得出结论,然后验证结论具有普遍性,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弦切角定理”的教学中,我出了一道这样的计算题:如图,AD是O的直径,BA切O于A,弧AC=80º,求CAB的度数。学生用圆周角的知识求解:解:弧Ac=80ºD=40ºAD是O的直径ACD=90ºCAD=50ºBA切O于ADAB=90ºCAB=50º并由此猜想结论:“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这时我提出:若AD不是O的直径,还会有这样的结论吗?这样,将条件稍变换,由学生去探求结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得到充分的调动。然后让学生画出如图的两种情况,加以证明:通过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条件变换,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猜想结论,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对知识就能理解得更透彻,更容易接受,也使自己探求自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二注重图形的变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平行四边的判定一节教学中,我没有采用传统的书本的教法,而是画出两个全等三角形,ABC和ABC,让学生按不同的方法,可拼成多少种不同的四边形。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一共有六种:(1)AB和AB重合。(2)AB与BA的重合。(3)AC与AC重合。(4)AC与CA重合。(5)BC与CB重合。问:其中有没有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猜想,回答:、是平行四边形,再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样,就用平行四边形的变式图形,让学生探索几何图形的特征,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注重课本练习的变式,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初中几何第二册第27页B组第2题是这样的题目:已知:矩形ABCD中,AB=a,BC=b,M是BC的中点,DEAM,垂足是E。求证:DE=学生完成后,我将命题中的条件BM=改为BM=BC,再变为BM=BC,又有怎样的结果呢?将问题环环推进,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分析图形,找出相似的两对三角形对应边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得出结论。然后再将原题中的条件n=代入到一般性结果中进行验证。最后的结论与原命题结论一致。这样,学生的猜想能力就得到了训练。四注重解题方法的变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探求本质不同的多种解法,寻找最佳解法。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二次函数的复习中,我选了一道题:例:已知抛物线经过点(0,0)和(10,0),且有最大值是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解法一:代入法:解法二:设所求函数式为有解法三: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知顶点为(5,2),则有:解法四:知顶点为(5,2),由题知:0,5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用交点式y=a(x-0)(x-12),再把(5,2)代入求a.解法五:可用,代入(0,0),求a.解法六:根据根与系数关系,因为0,10是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所以:上述的训练,不仅概括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还巩固了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近几年中考越来越注重应用题的考查,故在教学中应时刻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实践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能举一反三,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在几何第三册P36例1中:从飞机上看到地面控制点B的俯角=16031,此时飞行高度AC=1200米,求:飞机A到控制点B的距离。已知:h,,求AB.得AB=变式1:已知:、h,求:BC.得:BC=hctg变式2:已知:a、h,求:AB.得:AB=actg+h变式3:已知:a、,求:DC、BC.得:变式4:已知:a、,求:两楼的高.AB=atgCD=a(tg+tg)这些练习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梯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了学生兴趣。以上是我在变式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几点粗浅的做法,希望今后能在这方面继续研究和探索,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