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济转型加快农业增势将逐年减弱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25482702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经济转型加快农业增势将逐年减弱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长沙经济转型加快农业增势将逐年减弱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长沙经济转型加快农业增势将逐年减弱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经济转型加快农业增势将逐年减弱2010 年 1-9 月,长沙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5 亿元,同比增长 5 %,这一速度较上年同期回落 1.6 个百分点,与上半年比,回落1.2 个百分点,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格局下,农业的影响力减弱。一、农业增势减弱是阶段性发展的必然趋势2009 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占比为4.8%,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者比重为28%,城镇化率为62.6% ,根据国际国内经验,地区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如果下降到5%以下、 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者比重则会下降到30%以下、城市化水平超过 50%, 将意味着总体发展进入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的中期加速阶段, 这一阶段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将快速降低。(一)发达国家例证事实上,国外发达国家农业占比小,如美国 1973 年农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4.8%,相当于当前长沙的水平, 2009 年美国以金融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已达到80以上,而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只占GDP总量的1%;日本虽然一直以高度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和农协引领农业前进的步伐,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从 2006 以来,农业占GDP比重均在1%以下。2009 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及增速比较表城市名称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增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深圳0.146.753.210.7-18.6上海 0.8 39.9 59.4 8.2 -1.1 天津 1.7 54.843.5 16.53.4 广州 1.937.360.911.53.9 南京 3.1 45.651.311.54.1 杭州3.747.848.510.03.2 宁波4.453.342.38.64.1 青岛4.749.945.4 12.23.0 武汉3.246.450.413.7 1.6 长沙 4.8 50.644.614.76.5(二)全国变化轨迹近 10 年以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生的结构性变化较大, 10 年间全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5.1%下降至10.6%;专家预测,到2020年左右将下降至5%。从长沙情况看,农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也由10.4%下降至4.8% 。 如此反映出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服务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 农业占GDP 比重下降是必然趋势、具有普遍性。 依靠农业增长,不仅不能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反而会使这一差距越来越大。(三)创新高地代表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是制度创新的代表性基地, 是多年来全国经济快速、 稳定发展的增长极。 从这些地区发展情况看,经济越发展、构成地区生产总值的农业比重越小,农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越低。二、农业增势减弱的主要变化机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 制造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中新兴服务业蓬勃兴起;消费结构升级,汽车、电脑、高档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互动,使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快速降低。(一)农产品需求弹性小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 发展的动力将发生一个较大的变化, 农产品需求弹性较小的机制,注定了农业增长必然要慢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近10 年中,全国 GDP 的年均增长率为10%,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4%;同期长沙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5%,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只有5%。 长沙发展更多的依赖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消费的增长, 2006-2009年长沙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保持在9.1%-16.6%,工业增加值持续处于20%-25%的高增长水平,反映出工业、 第三产业是现阶段乃至今后长沙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需求的弹性集中体现在工业品和第三产业的服务之中。(二)城镇化的支点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 问题,必须积极推进城镇化,逐步减少农民,从多年来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和城镇化发展的实际看,农民流动进城就业和发展小城镇是两个重要的支点。2005-2009 年, 长沙城镇化率水平由 53.9%上升到 62.6%, 5 年提高近 10 个百分点; 2001-2009年长沙农业从业人员从174.9 万人减少到 115.2 万人,期间减少近60 万人,农民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 从业人员逐步从劳动效率较低第一产业转向劳动效率较高的第二、 三产业, 势 必在多种资源要素上拉大第二、第三产业与农业之间的贡献地位。(三)环境治理加大力度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加速农业比重下降。 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中, 城乡生态环境的融合是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问题之一是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 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010 年,长沙部署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清退城区禁养区畜禽养殖业,这对粮猪占91%的长沙农业生产格局影响非常明显。据测算,畜牧业增加值每增(减) 1 个百分点影响农业增加值增(减) 0.4 个百分点。 1-9 月,长沙出栏肉猪586 万头,同比减少24 万头,导致了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速较快回落。根据对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理解, 参考国内其它城市发展变化情况, 结合长沙部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措施,将得出长沙农业面临增势减弱、影响力下降的初步结论,预计十二五期间,长沙农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只有4%左右;十二五 期末,农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只有3.8%左右。 六轮 驱动长沙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近年来, 长沙市委、 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建设, 紧紧围绕中央1 号文件战略部署,抓住 两型社会建设机遇,通过六轮 驱动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8% ,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一是政策推动。 2009 年,长沙出台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2009 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抢抓发展机遇,果断采取措施,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按照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的要求,把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作为首要任务, 把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主攻方向, 把整合资源集中投入作为根本举措, 把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作为强大动力, 加强农业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公共服务, 改善农村民生, 促进农村和谐,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投资驱动。按照全市计划, 2009 年长沙实施 20 个农产品加工重点建设项目和 30个投资 1000 万元的农产品加工技改项目,项目总投资44.0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 倍,这些项目竣工, 新增生产能力近200 亿元。 在抓先进农机装备推广方面, 长沙市争取国家购机补贴资金近 7000 万元,对 10000 多台套农机具给予了购置补贴,特别是对植保统防统治和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给予了倾斜支持,有效促进了植保专业化防治的发展,解决了部分龙头企业机械化配套的难题。 在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方面, 全市共完成水利建设工程 40563 处, 完成土石方5984 万方, 投入劳动工日 4343 万个, 投入各类水利建设资金18.7亿元。 2009 年兴建各类供水工程89 处,完成了 113 座病险水库治理目标,修复水毁工程4921 处,新增防渗渠道 611 公里,疏通河道38.5 公里,山塘扩容增蓄5550 处,新增蓄水能力 571 万立方米,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 平方公里, 各项建设夯实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三是基地带动。 2009 年,全市有一定规模的种粮专业合作社 20 余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 12300 户; 40 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 377 家,承包面积近14 万亩。长沙建成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30 个,落实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3.6 万亩,落实设施栽培面积4200 亩;其中宁乡县超大基地和长沙县黄兴镇分别新建蔬菜大棚 1500 亩和 850 亩,长沙县春华镇和金井镇、 望城县千龙湖基地、 岳麓区和坪塘镇等重点基地都新扩了高标准基地。 全市规模养猪专业户 23414 户,年出栏1000 头、 5000 头和 1 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专业户分别达到 490 户、61 户和 28 户, 规模养殖占饲养总量的比重达50.61%。 水产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21030 亩,初步建成了乔口渔场、开天新农业、金城水乡等10 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基地农业带动了产业较快发展。四是特色拉动。 长沙致力于建立区域化布局、 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 先后打造出 百里优质水稻走廊、 百里花卉苗木走廊、百里优质水产走廊和百里有机茶叶走廊 。优质水稻走廊的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活动顺利推进,回龙铺、双江口、格塘、新康、果园、路口 6 个万亩示范总面积达6.64 万亩,通过集中实行良种推广、轻简栽培、水肥管理、 病虫防控等技术的组装配套和资源一体化管理,平均亩产提高25-50 公斤,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百里花卉苗木产业带涉及长望浏宁20 个乡镇,花木面积达30 万亩,产值逾 30 亿;花木产业带的打造,加速了这一优势产业的扩张,初步形成了几大花卉专业市场, 350 多个花卉企业, 10 万花农,花卉品种 200 多个。 百里水产走廊产业带布局在长沙北部湘江沿岸平原湖区, 沿线百公里形成河蟹养殖、 鳜鱼养殖、 河蚌育珠、 休闲渔业行等六大特种水产养殖功能区, 依托 240 万消费人口的长沙大市场,实现年产值10 亿元。 百里有机茶叶走廊也打造出了一大批市场连接型 、 龙头企业带动型 、 农科教结合型和专业协会带动型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五是市场联动。全市加快各级农产品市场开发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建设步伐,采取 合作社 +基地 +农户+公司 的运作模式,联合激活农产品市场。粮食系统提出 构建大粮食、大市场、 大产业、 大流通体系 的发展思路, 站在全国物流节点打造长沙粮食集团; 2009 年 6 月,号称 国内第一家、 亚洲第二家 的生猪中远期网上交易市场-湖南御邦大宗农产品交易所在生猪之乡 的宁乡县开业;2009 第四届食博会分别在长沙橘子洲公园、 烈士公园、 贺龙广场、黄兴广场四个场地同步进行, 以特色食品展览与文化娱乐活动为主, 使专业展会与百姓生活紧密融合, 更为时尚化、 大众化, 强化了展会的消费功能, 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六是服务助动。 进一步完善种养业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绿色循环基地, 加大对群众的农技培训,建立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其技术带动作用,对种养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程服务,实施 良种工程 ;聘请湖南农大、省农科院(所)专家为技术顾问,大力推进专家聘用机制;在马王堆、 红星等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投放设备和建立农产品监测站, 全市已有 105 个乡镇站通过县级标准站验收, 占到全市乡镇站的 87.5% ,全面为客商提供便捷的服务。党的十五大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做文章,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效, 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 农民生活正由小康向现代生活迈进。预计2002 年现价农业总产值130 亿元左右,比1997 年增长16.7%,年均增长3.14 %,农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 3350元左右, 比 1997年增长 29%,十五大以来年均增长5.2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效,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一)种植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调粮扩经取得阶段性成果。针对农民种植粮食作物效益低下,农民增收难的实际情况, 1997 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引导农民调粮扩经,经过几年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我市种植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粮食、蔬菜、花卉、烤烟、药材多业并举的好势头。1、粮食作物调减面积,提高品质和效益。针对种植粮食作物效益低下,劣质稻卖难的实际情况,各县(市) 、区加大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其他高效经济作物,调减粮食种植面积, 同时通过推广良种、 科学栽培技术, 粮食作物优质率有了明显提高。 200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 1997 年的 650 万亩调减到 521 万亩,减少20%,而粮食作物优质率由 1997 年 32 %提高到68%,稻谷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由 1997 年的 64.2%下降到 39.58% ,下降了 24.62 个百分点。2、政策倾斜、重点扶植、典型引导,花卉苗木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近年来, 各级政府把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主导产业来抓, 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结构调整, 吸引社会力量投入结构调整, 使我市的花卉苗木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浏阳市、 长沙县作为花卉的传统产区, 既发挥了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又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规模,提升了档次,增加了效益。到目前止,浏阳市已发展到 34 个乡镇种植花木,从业人员 5.5 万人,种植面积达到 6 万亩,比上年有大幅度增长。该市花卉苗木产业基本形成了以柏加为龙头,西区、城郊区、东区的三区一线产业格局,并通过科技支撑,培育出如有 植物熊猫之称的红花桎木等具有浏阳特色的花卉品种近20 种, 同时通过培植市场、扩大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该市柏加镇种植苗木面积达1.8 万亩,在被定为 全国花卉苗木生产示范基地 之后,该镇建立了柏加山花卉大市场扩大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该镇人均年收入 5400 元, 仅花木一项收入达4500 元, 各类银行存款余额达 8000 万元。浏阳市先后获得 中国花木之乡 、 中国红桎木之乡 、 中国油茶之乡等殊荣。长沙县委、县政府把花卉木作为全县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 政府积极进行引导, 部门主动提供服务和指导,促使全县花卉苗木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县花卉苗木总面积6 万亩,种植品种270多个,从业人员 4.5万人。该县去年花卉苗木产值达4.1 亿元。产值过百万元的专业户有38户。长沙县跳马乡被评为 中国花木之乡 ,该乡石塘村官塘湾组靠花卉苗木致富,户平存圃花卉价值达80 万元。从我市主要种植花木的柏加、永和、古港、镇头等10 个乡镇、 100 户花农抽样调查情况看,上半年,花木种植面积为 2678.4 亩,其中今年新增 853.4 亩,增长率为 46.8%, 销售额 946.11 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8%, 各类花木销售价格水平增幅在10% 到 30%。3、抓基地建设,蔬菜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近几年蔬菜生产通过抓基地建设,按照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基本方针,大力推广大棚、喷滴灌技术,蔬菜生产得到快速发展, 同时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 2002年蔬菜种植面积135.38万亩, 比 1997年增长 67.53%,年均增长 10.87 %, 2002 年蔬菜产值占种植业产值达40.59%,比 1997 年提高了 17.42个百分点。4、茶叶、烤烟、药材、水果等其他经济作物初具特色。近几年狠抓了茶叶、烤烟、药材、 水果等其他经济作物的提质、 提效, 树立品牌。 长沙县、 宁乡县扶植培育了金井、 鸿大、长春、 围山等一批骨干企业,带动了一批农户发展茶叶生产, 通过抓品牌茶基地建设, 茶叶已经成为我市主要的农产品。 2002 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5 万亩,比 1997 年增长20%。通过大型企业带动,烤烟、药材发展迅猛,烤烟、药材已经成为浏阳市、宁乡县的主导产业之一。 2002 年种植烤烟面积12.93 万亩,是 1997 年增加 5.22 倍;药材 6.3 万亩,是 1997 年的 5.5倍。二、 畜牧业突破了以生猪为主的单一格局, 畜牧业显现出多品种快速发展, 养殖业产业化经营已成雏形(一 )生猪生产平稳发展。近几年我市在注重生猪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各县(市)、区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发展生猪生产的政策, 如培育和扶植养猪大户, 提供市场信息服务, 加强疾病防御, 引进新品种、 淘汰劣种公母猪等一系列措施, 使我市生猪品种发生了根本改变,形成了以瘦肉型生猪为主, 地方特色品种猪为辅, 饲养大户不断增加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预计 2002 年年末肉猪出栏,比1997 年增长8.5%左右。(二 )草食动物发展来势喜人。1 、 奶业发展迅猛。 近年来,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的早餐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对牛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市委、 市政府为了解决居民吃奶难的实际情况, 大力扶植奶业发展, 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文件, 尤其是市政府长政发 2001 32 号文件关于加快奶业发展的决定颁布后,我市乳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奶牛生产来势喜人。全市现有奶牛养殖场(户) 200 多户,存栏奶牛4694 头,是 1997 年的 3.7 倍,鲜奶产量达到 8000 吨左右,是1997 年的 2.9 倍。二是奶业成为投资热点。 先后有湖南亚华注资宾佳乐乳品有限公司, 加大对我市奶业的投入; 湖南派派食品有限公司迁址望城县国家高新农业科技园区, 扩大生产规模, 新上液态奶生产线; 长沙县望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80 万元建设了存栏奶牛400 头规模的龙华奶牛场, 并拆资新建上马绿晨乳业。全市乳品加工企业由 1997 年的 2 家发展到现有的 8 家。三是乳制品市场繁荣,购销两旺。乳制品企业通过市场调研,生产开发了适合居民消费习惯的消毒奶、酸牛奶等数十个品种。2 、黑山羊、黄羊、肉用牛饲养已形成地方特色和品牌。各县(市)区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养殖习惯,指导农民科学饲养,引进、推广种植牧草、圈养等新的养殖技术,使我市草食动物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区域规模和品牌效应,如浏阳市已经成为全国黑山羊生产基地, 浏阳黑山羊已经成为我市著名农业品牌, 宁乡县的肉牛养殖已形成规模, 并在市场畅销。 预计 2002 年年末黑山羊出栏量将比1997 年增长 38 %;出栏肉牛 7 万头左右,比1997 年增长89%;浏阳市的黑兔将继黑山羊后将成为畜牧业的又一经济亮点。(三 )禽业依托公司+农户模式,增加了农民收入。近几年市委、 市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招商引资力度, 先后引进了广东温氏公司、 山东顺成公司,扶植了长沙华英集团、 浏阳市的一批养鸡大户。 这些大公司、 养殖大户带动了我市家禽业的快速发展。 预计 2002 年年末出栏及自宰家禽 2550 万羽 ,比 1997 年增长 67%, 年均增长 10.8 %。 宁乡县温氏公司带动规模养鸡户 1200 多户, 辐射 10 个乡镇, 每出售一只鸡纯收入在 1 元以上。(四 )渔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名优特品种逐年增加。渔业生产经过几年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养殖习惯, 大力引进发展名贵鱼, 渔业效益大幅提高, 望城县已经成为我市重要的商品鱼供应基地,宁乡县沿宁韶线一带的花明楼、大屯营、东湖塘已经成为我市名贵鱼基地,泥鳅、鳝鱼等正在我市大面积推广养殖。预计2002 年渔类产量9 万吨左右,比1997 年增长 29%,年均增长5.15%,农民从渔业中得到的收入 52 元,增长 45.6%。三、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和 我市发展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的实施方案 、制定了我市龙头企业、休闲农业扶持发展计划。 2001 年底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及大户达2226 个。 据统计 2001 年农业企业经营销售收入达133.3 亿元 (含市场交易额) ,常年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就业人数达20033 人,季节性就业人数达16 万人。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过500 万元的 77 个,过 1000 万元 40 个,过 5000 万元的 15 个,过亿元的8 个。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及大户从地区分布情况是:长沙县401 个,望城县102 个,浏阳市 1208 个,宁乡县277 个,芙蓉区36 个,天心区 39 个,岳麓区52 个,开福区68 个。农产品加工企业按行业分布情况是:大米110 个、肉类 30 个、奶业 5 个、饲料 26 个、水果17 个、茶叶 42 个、花卉苗木竹类415 个、蔬菜 115 个、食油类 10 个、中药材9 个、棉麻10 个、水产 18 个、其它 133 个,值得可喜的是一批农产品企业在各级政府的扶植下快速成长。四、休闲、观光农业正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市农业通过多年的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经营格局,一批适应市场、适应城市居民新的消费理念的新型产业应运而生, 特别是代表都市文明的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迅猛, 通过招商引资、增加投入,使我市农村休闲农业、 观光农业从小规模逐步发展壮大成一个新的朝阳产业, 带动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促进了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解决了农村一批劳动力就业, 增加了农民收入。 据统计, 我市目前共有各类高科技农业观光园、 农家乐、度假村、休闲垂钓基地200 余处,其中初具规模的近140 处,休闲观光农业收入 1.1 亿元,其经营收入占农村经济的比重逐年攀升,也是农业招商引资的一个亮点。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政策优惠等一系列措施先后吸引了 10 多家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上市公司来我市投资建产,旺旺、派派、沐林、亚华宾佳乐、光阳米业、品高食品、华越食品等一批食品加工企业先后在望城县食品城投资建产, 上好佳食品有限公司在天心区投资建产, 2001 年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 940 个, 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 39.8 亿元。这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我市种养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转化升值, 而且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六、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收入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市小城镇、 农村产业化、 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逐年增加, 农民收入由原来的依靠农业为主逐步转向以非农收入为主,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椐570 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预计: 2002 年农民从外出就业和家庭经营的二、 三产业中得到的非农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97 年的42%逐年上升到的55%左右,比1997 年提高 13 个百分点,而一产业纯收入比重由 58%逐年下降到45%左右,下降了13 个百分点。近几年我市通过加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力度,有效地减缓了农产品价格下跌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预计2002 年农民人均一产业收入 1508 元, 比 1997 年增长 1.68%, 由于农民外出就业人数增多, 农民外出就业收入人均1360元,比 1997 年增长89.4%,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人均482 元,比 1997 年增长22%。七、农民生活正由小康朝现代生活迈进恩格尔系数在国际社会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收入或生活水平的高低重要指标被社会广泛使用, 恩格尔系数越低, 表示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 近几年我市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预计 2002 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 2900 元左右,比1997 年增长27.6%,年均增长5%,恩格尔系数由 1997 年的 0.54 下降到 0.45 , 恩格尔系数的下降, 说明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明农民已经将更多的钱用于住房、健康、教育、休闲、交通、通讯等的支出。 预计 2002 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4 平方米, 比 1997 年增加 10.06 平方米,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等成倍增长。八、当前影响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问题1农业结构调整在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大有潜力可挖,至少有 80-90 万亩耕地可用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今年我市经济作物总体上比上年有所增加, 但规模仍然不大,地区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经济作物如花卉苗木、药材、 商品蔬菜主要集中在内五区以及浏阳市、 长沙县的少数乡镇。 名优茶也主要集中在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的部分乡镇。大多数乡镇缺乏具有一定规模和地方特色的拳头产品,尤其是一些紧邻省会、 县城的乡镇没有真正把握地理位置的优势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丢失了省会及县城的市场优势。 据 560 户农村住户调查统计: 种植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的效益一般是种植粮食的 3 至 6 倍。 从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量推算, 我市农村至少有80-90 万亩耕地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可用于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第一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份额明显减少,农民收入增长更多地依赖非农产业的发展。 在产业化、工业化、 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的情况下,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当前在努力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迅速加快农村产业化、 工业化、 城镇化步伐,努力改变农村产业化、 工业化、 城镇化水平低的局面是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出路。从 1997 年以来,大宗农产品粮食、生猪价格一路走低,我市虽然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粮猪型 生产格局,从1997 年以来,农民从第一产业获得的收入显逐年减少的趋势,外出打工收入以及家庭经营二、三产业与财产性收入逐年上升,一产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 1997 年的 58%下降到 45%。这说明单纯依靠农产品产量增长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已经十分困难。 因此, 要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首先必须努力加大农业结构调整, 这是确保农民近期收入稳步增加的需要。 其次必须着眼长远目标,迅速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 城镇化建设步伐, 努力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这是从长远的角度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途径。3、农村劳动力就业难。一方面随着农业耕种技术的推广应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剩余劳动时间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 大部分都是从事建筑运输方面的劳务工作, 而现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都是采用大型机械, 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使得就业变得越来越难, 这些都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 不利于农村居民增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金融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