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53097152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2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财政学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财政学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四章 预算管理体制,第一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第二节 财政收支范围划分的理论分析,第三节 中国现行分税制,本章目录,第一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一、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概念:,是指国家管理和规范财政分配关系,在中央与地方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管理职责,并规定同级政府各财政职能机构之间职责分工的一项根本制度,它是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预算管理体制的原则,(一)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二)财力与事权相统一,(三)兼顾公平与效率,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三、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一),确定财政管理机构体系,与政府管理体制相适应,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五级,即中央、省、市、县、乡。各级财政部门内部又设置不同分工的机构分别负责各项业务管理,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二),预算支出和管理权限的划分,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范围。,(三)预算收入和管理权限的划分,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税收管理权、行政收费管理权、其他收入管理权,),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四)建立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概念:是指中央政府为了均衡中央和地方之间,地方政府之间的财力,通过规范的补助形式,将一部分中央财力无偿转移给地方政府,或把发达地区的一部分财力转移给地方政府的一种调节制度,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四、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预算管理体制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根据财力的集中与分散、财政的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不同,预算管理体制总体上可分为集权型与分权型两种,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统收统支、分级管理、分级包干和分级分税体制四种类型。,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五、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一)1950年1952年“统收统支”体制,(二)1953年1979年“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三)1980年1993年“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四)分税制,第二节 财政收支范围划分的理论分析,一、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范围划分,(一)政府间公共产品事权划分的原则,1.受益原则,2区域原则,3.效率原则,(二)政府间事权的划分,根据上面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政府间公共产品事权这样划分:,1,、全国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比如国防、外交、司法、行政等。,2,、地方性公共产品由辖区地方政府提供。比如区域性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3,、跨地区性公共产品。这种公共产品可以由受益地区的地方政府协商解决,也可由中央政府出面协调,由受益地区共同承担。,(三)政府间支出范围划分,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以事权划分为依据的。,中央政府应承担全国性公共产品的供应,以及拥有所需要的支出资金。比如中央政府的政务开支、国防和外交、全国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出、全国性社会稳定和宏观经济调控支出,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等。,地方政府承担本地区公共产品的供应,以及拥有所需要的资金。比如地方政府政务开支、地区性社会治安支出、地区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支出等。,二、政府间财权及收入划分,(一)政府间税种划分的原则及其界定,第一受益原则,第二功能原则,第三经济分权原则,第四规模原则,按照上述原则,可以对中央与地方税种划分格局作出基本界定:具有稳定宏观经济功能的税种、与国际贸易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有关的税种、以调节收入水平为目的的税种划归中央。对于那些税源分散、税基较小、区域性特征明显、主要是为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而开征的税种,以及与地方政府支出责任紧密相连的税种划归地方。,(二)政府间税权的划分,政府之间税权的划分主要是指税收的立法权和行政管理权限在各级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划分,。,政府之间税权划分可归纳为三种情况:,1.,集权型,2.,分权型,3.,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第三节,我国现行分税制,第三节 我国的分税制,一、分税制改革的内容,(一)分税制的概念:是以划分税种和税权为主要方式来确定各级政府的财权财力范围和管理权限,处理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分级财政管理制度。,第三节 我国的分税制,(二)政府间的事权划分:,中央财政主要承担的事权是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的支出。包括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部分武警经费、民兵事业费等等。,第三节 我国的分税制,(三)政府间财权的划分,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第三节 我国的分税制,1、中央固定收入。1994年原方案包括:(1)关税以及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2)消费税;(3)中央企业所得税;(4)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5)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6)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等。,第三节 我国的分税制,2,、地方固定收入。,1994,年原方案包括:,(,1,)营业税(不含各银行总行、铁道部门、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2,)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含上述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和地方企业上缴利润;,(3),个人所得税;(,4,)城镇土地使用税;(,5,)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6,)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各银行总行、铁道部门、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7,)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和赠与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第三节 我国的分税制,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种和共享收入。,1994,年方案原定的共享税种和分享比例是:,增值税,地方分享,25,;,资源税,按不同的资源品种划分,大部分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证券交易税,原定中央与地方(上海和深圳两市)各分享,50,。,1997,年以后,对证券交易税的分享比例曾进行几次调整。,1997,年调整为中央分享,80,,地方分享,20,;,2002,年最终调整为中央,97,,地方,3,。,从,2002,年开始,所得税也改为中央与地方的分享税种。,第三节 我国的分税制,(四)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1,、税收返还(体制性转移支付),2、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财力转移支付),第三节 我国的分税制,除了一般性转移支付之外,财力性转移支付还包括:,调整工资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转移支付、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补助、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第三节 我国的分税制,3、专项转移支付,是指在中央与地方预算中,不包含在地方财政体制规定的正常支出范围内,由中央财政根据特定用途,增拨给地方财政部门的专项预算资金。如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费、粮油加价款补助、边境事业费补助、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和退耕还林转移支付等。,第三节 我国的分税制,二、,分税制的成效,(一)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了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二)增强了中央的宏观调控力,中央财政收入比重逐步提高,(三)财政税务机构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四)地方各级政府的理财思路发生了明显转变,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第三节 我国的分税制,三、目前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一)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还不够清晰、不够合理。,(二)政府间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基层政府分享的收入与支出责任不对称。,(三)转移支付制度距离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目标还有差距。,(四)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第三节 我国的分税制,四、如何完善我国的分税制,(一),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进一步明晰化,1、政府间事权的划分应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2、完善省以下事权划分问题;,第三节 我国的分税制,(二),政府间财权的划分需要调整,1、某些税种的划分需要调整(所得税等),2、地方税体系需要强化(通过修改宪法减少政府级次,形成三级政府,省级以营业税为主体税种,县级以财产税(不动产税)为主体税种)。,3、税收征管权过于集中的问题需要解决,第三节 我国的分税制,(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1,、转移支付的形式要调整(以法制化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2,、,压缩税收增量返还,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3,、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主要应解决地方性公共产品效益外溢问题、中央委托地方政府办理的项目以及需要中央帮助的特殊项目等。,4,、省以下的转移支付需要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