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思维、语言与想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53064931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思维、语言与想象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心理学思维、语言与想象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心理学思维、语言与想象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按一下以編輯母片標題樣式,按一下以編輯母片,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1-,*,第四章 思维与想象,第一节,思维的概述,2,一、什么是思维,(一)思维的概念,思维(,thinking),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3,(,二)思维的主要特征,1、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其一,思维反映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其二,思维还可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4,2、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是相互联系的。,5,二、思维的一般过程,所谓思维过程,就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思维过程也称为思维操作(,thinking operation),6,(一)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头脑中(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分析往往是从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开始的。,综合是在头脑中(思想上)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7,(二),比较,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过程。,8,(三),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头脑中(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去非本质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概括有感性认识水平的低级概括和理性知识水平的高级概括之分。,9,(四),系统化与具体化,系统化是将事物按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形成一定类别系统的思维过程。,具体化是将已获得的概念或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思维过程。,10,三、思维的分类,(一)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词逻辑思维。,11,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是主要依靠直观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如修理机器等。3岁以前的儿童只有直观动作思维。,12,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脑内已有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形象思维,如房间布置设计。,3-7岁的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13,语词逻辑思维,语词逻辑思维是运用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如论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等问题。儿童从7岁开始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因,AB,且,BC,则,AC,14,(二)根据思维所依据的内容可将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三)根据思维过程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15,(四)根据思维探求问题解决的方向、范围可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和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16,聚合性思维是将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最好最正确答案的思维,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如诊断的过程。,聚合,思维,17,发散性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寻找多种答案的展开性思维方式,称为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一题多解。完整病历的鉴别诊断。,发散,思维,18,(五)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19,第二节,概念的获得,20,一、什么是概念,(,concept),(,一)概念的含义,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单位。,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概念的质,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21,二、概念的获得,(一)概念获得的途径,个体掌握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个体对概念的获得。主要途径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22,1,、概念形成(日常概念),概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是指个体通过对同类事物的大量例证,经过比较,独立发现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从而获得概念的过程。,社会实践活动是概念形成的条件和基础。,23,2,、概念的同化(科学概念),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利用已经掌握的概念,通过对新概念定义的理解,从而获得新概念的方式。,以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得概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已掌握与要学习的新概念有关联的概念;要对新旧概念进行积极的分析比较。,24,(二)影响概念获得的因素,1,、学习材料,2,、学习者自身因素,3,、下定义,25,三、教学条件下学生对概念的掌握,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学生过去的知识与经验,3,、正确使用变式,4,、恰当地使用概念的否定例证,5,、适时给概念下定义,6,、在实践中运用概念,26,第三节,问题解决,27,一、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28,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具体的问題解决的思维过程虽然千差万别,但所有的问题解决过程都要经历几个阶段:,(一)提出问题,(二)分析问题,(三)提出假设,(四)验证假设,29,三、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与方法,(一)算法式和启发式,算法式是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式是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30,(二)手段,-,目的分析法,先有一个目标,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来减少这个差异。,(三)爬山法,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缩小,而是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才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31,(四)矛盾法,在问题空间中,如果达到目标的通路是有限的,而且知道仅有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正确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矛盾中进行推理,从而获得正确答案。,(五)目标递进与目标递归策略,目标递进:,在问题空间中,利用各种操作,沿着某条通路通过一个一个节点,逐级向目标递进。,目标递归:也称逆向工作法。从目标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32,(六)通用问题解决程序,这是一种直观推断式程序,用以模仿人类问题解决时所使用的一般策略。基于两个基本要点:,问题状态和问题空间,手段,目的分析,33,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问题中材料的组织形式,34,(二)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课题序列,容器容量,要求,A,B,C,D,1,21,127,3,100,2,14,163,25,99,3,18,43,10,5,4,9,42,6,21,5,20,59,4,31,6,23,49,3,20,7,15,39,3,18,8,28,76,3,25,35,德国心理学家杜克(,Duncker,),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两支蜡烛、五颗图钉、一根线条和一盒火柴放在桌子上,要求被试将蜡烛固定在墙壁上,并要求当蜡烛燃烧时,烛油不能滴在地板或桌子上。,你想到解决的方法了吗?,36,实验结果:,许多被试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想不到利用火柴盒作为蜡烛的支持物,只把它的功能归于盛放火柴。后来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盒内装满火柴,20分钟内解决问题的被试只有42%,而让盒子空着,正确解决问题的被试高达86%。,这个实验说明了:,(三)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的影响,37,(四)情绪与动机,38,第四节,创造与想象,39,一、创造,(一)什么是创造,创造,有时也叫创造性,(,creativity),,,是问题解决的一个领域。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40,(二)创造过程的思维活动,拉斯,(,J.,Wallas,1926),把创造过程的思维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41,二、想象,(一)什么是想象,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分析与综合,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42,(二)想象的分类,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可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43,1,、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而在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44,2,、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的,也需要做出意志努力才能在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45,有意想象按照其内容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可分为:,(,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任务、目的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3,)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46,第五节,思维与语言,47,一、什么是语言,语言由能生成无限信息的符号及如何组合这些符号的规则构成。,特征:,具有符号性、象征性,具有语义性,具有生成性,具有结构性,48,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一)思维等同于语言,(二)语言决定思维,(三)语言对思维有一定的影响,(四)思维决定语言,49,三、青少年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1,、引导学生对知识经验的量与质的累积,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3,、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并结合各学科知识的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4,、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50,1、,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感觉、知觉的关系,2、什么是概念?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科学概念?,3、什么是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有哪些?,5、什么是想象?什么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思考题,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